佛學大辭典/三種無表色

三種無表色

佛學大辭典 导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词条
無表色

下一词条>>>
三種律儀無表色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维基百科条目:
三種無表色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维基词典词条:
三種無表色

(名數)一律儀無表色,依受善戒之表業而發,或與禪定共發,或與無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惡之功能者。二不律儀無表色,或由生於不律儀之家,依其家法,行殺生等惡法而生,或依活命之儀故,發我一生為殺生業等之誓心而生,有防善止善之勢用者。三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色,上二種為戒律的無表色,此依善性而非善戒,惡性而非惡戒之善惡表業而生,此中攝善與惡之二種。即開極善極惡為二、合中善中惡為一也。今示發善之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色,則一由福田,向諸福田施財寶園林等也。二由誓,未禮佛念起十善之誓也。三由作,以慇重之作意而行善也。此等皆發無表,由此已下下善下惡不至發無表。見俱舍論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