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毘舍離

毘舍離

佛學大辭典 导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词条
毘舍遮

下一词条>>>
毘舍佉母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维基百科条目:
毘舍離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维基词典词条:
毘舍離

(地名)Vaiśāli,又作毘耶離,鞞舍離,維耶,維耶離,鞞舍隸夜。新云吠舍釐。國名。譯曰廣嚴。中印度也。維摩大士住此國。又,佛滅一百年,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處。此國內之種族曰離車,亦曰跋闍子(此國城之鼻祖名離車,當時有三城郭,開擴莊嚴,名毘舍離,詳說於善見律中,載離車之部),後為阿闍世王所併。吉藏維摩經疏一曰:「毘耶離城,亦云毘耶離國。此是六大城中一大城,十六大國中一大國也。毘耶離,或云毘舍離,或云鞞舍離。此云廣博嚴淨,亦云好稻,復云好成。」西域記七曰:「吠舍釐國,舊曰毘舍離國,訛也,中印度境。」四分戒疏二上曰:「毘舍離者,多論云廣嚴城也。」玄應音義四曰:「毘耶離,或作毘舍離,或云維耶離,亦云鞞奢隸夜,皆梵言訛轉也。正言吠舍釐,在恒河南,中印度境,七百賢聖於中結集處所也。」即今印度恒河北岸,干達克河東岸。今譯毘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