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冷泉遺稿
卷三
作者:趙秉悳
卷四

编辑

與任得汝 编辑

葬時。置銘旌柩衣於棺上。卽禮也。近世人多以粉或朱。直書棺上。幾乎擧世皆然。先人平日議論。則謂非正禮。答人之問。或有從俗無妨之語。而亦非正論。今於襄禮時。欲從俗直書棺上。則恐違於禮意。若不從俗例。則亦似非久遠之圖。未知何以則爲可耶。翣則只用雲翣。而旣無亞翣。則當置柩槨間何處耶。以亞在上雲在下之文觀之。雲翣固是在下者。而但不用亞翣。而猶用在下之文。似不可。當置於上爲可耶。備要贈玄纁條。奠於柩東云者。是指棺盖上東邊耶。並一一示破伏望。孤哀子素不聞禮節。神精又此荒迷。恐不能自盡於大事。惟伏願知舊契深如執事者。指導開諭。俾無至於大悖則感幸當何如。

與任得汝 编辑

俯示。豈勝感哀。但置翣一節。竊有愚見。敢此更煩。幸商敎如何。盖翣扇自是障柩之物。亞則品貴故似在前。雲則品輕故似在下。用兩翣者。如是分置爲宜。而只用雲翣。而拘於本位。置之下段。恐無義。柩旁上處空虛。則亦非障柩之本意。未知如何。壙內兩廂。卽指灰隔外棺之間耶。若不用槨則只置於灰隔與柩之兩間耶。親喪葬前。雖不瞻拜先墓。而若爲求覓山地。行到先塋。則先墓諸位戛過而不爲拜省似未安。亦甚觖然。墟墓之間。與家廟有異。或可有瞻拜之節耶。考妣喪三年內合窆後哭泣。問解固有其文。而未合葬前。若爲看山。過先葬位。則亦當哭拜耶。先輩於平時省親山。爲哭泣者多。如鄭松江亦行之。此雖禮所不言。至情似不能已也。平時猶然。况哀疚中乎。愚意則拜哭似爲從厚之道。未知如何。

山神祭。曾前節祀。每行於最尊位墓左矣。今於合葬之時。爲營新墓告由於土神。則雖是祔葬。當於新窆之麓左方。設土神位行祭似宜。未知如何。合葬時告先葬位。無服輕者。則喪人親行。卽南溪說也。

祠后土。主人自告之禮。亦有同春說。告先塋。用此例喪人自爲。似無不可。而但喪人葬前。旣未盥洗。則無以行祭。此則只於告辭。用孤哀名。而奠酌則使人爲之。如陶菴說可矣。然喪人自告。實由於無服輕可使者。故不得已而自行。則又何以使人奠酌。陶菴說親喪合祔。使人告舊墓。或有未恔於心。嘗自告云。非以無人也。則固不必援而爲例。如南溪所論。爲無服輕者而發。則是喪人實自行祭而自讀祝。未知旣拘事勢。則畧爲澡潔而行祭。亦合於權宜故耶。

將行合葬。當破舊墳時。自當以合葬之意。告由於先葬位。而今考類輯。遂菴說曰。合葬告辭。開塋域日。當別爲措辭曰。將於某月某日。合窆先妣。今日開墓。伏惟尊靈。不震不驚。未知此告辭。用之於何時耶。破舊墳與開基。自爲兩項事。卽世俗通行之䂓也。今日開墓。不震不驚等語。似當於開金井時用之。不當用於破土時。然則其將於開金井。復以今日開墓。不震不驚等語。必爲更告於先葬位爲可耶。抑於破土時告以合葬之由。兼用不震不驚等語爲宜耶。鄙意則合窆時開基日。舊墳封築。自致毁改。似當別有告辭。而旣於破土日。已以合葬之意。告於先葬位。則封築之毁改。自是次第事。今於開基。恐不必重告。未知如何。祖先墓位。則只是局內有事役。惟當以祔葬之意告之。不必用勿驚等語耶。

朝祖時。魂箱代柩。禮有其文。亦是家中已行之例。今當依此行之於祠堂廳上。而但家廟所奉處。只因地形。用以西爲上之制。而出入之門。在於奉神位處右傍。門前卽廳也。今奉魂帛於廳上。當以魂帛所書上字處。向祠門。以象生時出入由門之義耶。抑雖因地形而奉置廳上。旣代尸柩。則必以魂帛上邊向神位。用北首之義耶。

葬日。下棺在卯時。下棺前。雖非食時。朝上食。當爲先行耶。今若不行朝上食而下棺。則下棺後。自當卽行初虞。虞祭旣設飯羹。則可代朝上食。至晡更設夕上食爲宜。而但墓村稍間。行虞若晩。則情理不安。愚意則平明行朝上食。日中行虞則夕上食。寧停止爲當。未知何如。

贈玄纁。備要則曰主人奉置柩傍再拜。其下註開元禮主人以玄纁授祝再拜。祝奉以奠於柩東。此是一說可備者。則惟當以備要本文主人躬奠。不當使祝代奠爲可耶。

先妣墓所。將遷祔於先考新山。當有告由於先葬位。而旣是緬禮合祔。似不當泛稱合葬。告辭措語。何以爲之耶。

妣墓旣自先塋遷祔于考墓。則當有告先塋之節。告辭措語。何以爲之耶。

舊壙。嘗見水火災。兼爲移窆而合祔。則告先塋,祠土地祝與告祠堂,告啓墓祝辭。似不可泛稱恐有他患等語。如何措辭則合宜耶。

破土與啓墓日不相遠。則啓墓時。又爲告由耶。措語易致意疊。破土時。直用啓墓告辭。而啓墓時不爲更告。得無未安耶。

與任得汝 编辑

祔祭祝。宗子自爲喪主而稱孝子。家禮誠有其文。當從之。而但於曾祖考妣前。不以曾孫自稱者。終似未安。當從書儀耶。今承來示。書儀稱曾孫云者未詳。豈書儀本文則稱孝曾孫。而來示無孝字。抑以在於家禮稱孝子之下。故蒙上文而然耶。書儀本文。初無孝字故耶。若書儀本文。只稱曾孫。則書儀設意。以改題曾祖神主之前。喪人雖宗子當爲主祭者。稱孝曾孫則實涉遽然。故只稱曾孫。以見世代次序耶。書儀曾未及見。故今欲從之。而稱孝曾孫與只稱孝孫。無以决定。幸更敎。

備要謝人致賻狀有二本。一則出自家禮。一則出自儀節。葬後則當用儀節䂓式耶。此適有具式致賻狀處。當爲謝狀。而未詳所從。玆以仰質。

與任得汝 编辑

大祥時禮節。多有奉質者。而眩迷不能長語。從當錄呈。而如布直領。或謂當用生布。盖以國恤中故也。而愚意國恤中。儒士孰着布直領。旣是大祥服色。則依例用練布及帶爲宜。如何。後來君喪中。旣許伸其私喪。則大祥服色。終是私喪所着。恐不可用生。如何如何。

與任得汝 编辑

鄙家祠宇奉妣位及亡室位。皆用東壁之禮。今當先考大祥後入廟時。難用東壁之位。盖地狹無容處。欲用西壁之文。奉於西壁之下。果合於尊者在西之禮耶。主婦亞獻時。無他衆婦女可爲執事者。則何以爲之耶。執事無人則主婦亞獻。勢將廢之耶。女僕則不可用矣。主人之庶母或庶祖母。助祼如何耶。此或有先輩可據說耶。鄙意則倣主人値無執事時。自爲三獻之例。主婦自爲亞獻恐無妨。而終涉苟艱。廢之亦爲不安。何以則爲好耶。幸量示之。

布網巾。卒哭時則不可着。必於祔祭時着之耶。

與任得汝 编辑

鄙家六代祖祧位。以庶孫長房之貧窮在鄕。不得奉往。只用其名旁題。仍爲權安于宗家別廟而行祭矣。長房前月死。方在山殯中。完襄似在明年春夏間。其前則當一用未葬之例。如朔望俗節參及忌祀。皆停廢爲宜耶。或謂山殯雖異於已葬。而長房本家。尸柩旣不在。則亦與初喪有間。而許久廢祭觖然。此說如何。頃聞於洪伯應則答以廢之爲當。其言似是。未知盛意。如何。

與任得汝 编辑

出嫁女爲從祖祖父母降而服緦。禮也。若祖父母之本生兄弟。依族祖父母例無服耶。或謂其祖之本生同氣無服。則旣用出嫁降爲緦者。又以本生私親而降之爲無服。是再降也。與禮之服不再降之文不同。此說未知如何。其無服與否。詳敎示破至望。

與任得汝 编辑

昨進高軒。積阻之餘。獲近德容。釋此蒙吝。慰幸無量。夜來有雨。伏惟玩經震艮益休。區區瞻仰倍深。少弟粗保昔狀。而兒憂尙未夬勝。是悶。所商疑節。歸看類輯。牛溪,愼齋兩先生說。皆以爲不可再行祖遣。陶菴則以爲停櫬雖是故廬。旣於考終之本第行祖遣。無論久住與乍住。均是逆旅。只當用告辭而已。諸賢所論旣如此。則今値此者。其不可再行。與自京靷時當行明矣。先稿中答人問。亦以遵用類輯爲可。而告辭或有製送處。故類輯與遺稿中文。並錄呈覽。而裁處如何。大抵其家爲便事勢。預爲行喪。仍又地殯。故有此變禮。欲得中而處之。豈有的然可據耶。惟當隨時合宜而已。恐非禮家所指揮也。今以愼齋答崔氏問。成殯于他所云者。正與此家所行相似。而但後世。未嘗依古爲殯。只指尸柩所在謂之殯。則成殯他所者。未知果是地殯也。若然則是不過停柩。雖久後乃葬。恐不必告由。今此家則將地殯云。不知是欲爲出殯於家後或山上耶。此則擧措甚大。不可昧然於移動奉出之際。幸量宜明斷。俾人家變節得正幸甚。愚則無權度。何敢有言。

與任得汝 编辑

縻職奔忙。阻拜闕候。且時月矣。鄙吝日生。秖益憧憧。而其跡則慢。敢曰心勤。雨餘熱少息。伏惟卽辰。經候動止神衛萬重。區區仰用慰㴑。遲日淸几。靜坐看書。當益有玩索之效。未嘗不神𨓏。况官職去就。竟辦蹈白刃一節。此何等高標。固知東岡之守。永矢薖軸。而每以屢空之患。實有合商量者。故頃亦妄貢愚見。不料介石之操。若是果决也。若比乾沒奔走者。眞是霄壤不侔矣。愧赧而又欽歎。

與任得汝 编辑

先稿詩集三冊。先此奉呈。詳覽刪選。俾成完本。如何。此固已經兪,金兩丈及吳,洪二賢所刪正。然其中亦豈無更商者耶。今玆仰托於高明。實以要聞取捨權度。非爲其一番賜覽而已。幸伏望俯諒而留神焉。有選則必以或彩或墨。點標以識之也。諸處看閱時皆已如此。其例可按也。餘當圖更進。

與任得汝 编辑

改葬時服緦。類輯冶谷說。當在奉柩就殯時。尤菴說以爲始役之時仍服緦。當何從之。

改葬父母。主人與諸子與諸婦。皆當服緦。而妻妾爲夫。亦當服緦耶。類輯沙溪以爲禮意應服三年者。當服緦。愼齋亦謂改葬服。非但爲父也。服三年者皆服緦。以此論之。妻妾爲夫本服皆三年。則其於改葬。宜無不服緦之理。而禮無明言者。何也。

改葬時。至親應有服者。皆吊服加麻。所謂吊服加麻。卽白巾環絰。而絰是熟麻單股。白巾當用練布耶。

巾旣用白布。則帶亦當用白布。而禮書吊服帶制。則初無明言。類輯尤菴說有曰。練布夾帶。兩說。見類輯師友喪諸節條。所謂夾帶。如今俗服中道袍上所着之長帶耶。抑如齊衰制服布絞帶耶。大抵吊服巾絰外其帶之制。則元無的據可考。當一如布絞。有彄子圍腰單垂耶。抑如夾縫如常着巾。帶兩耳垂紳耶。

凡改葬者。出嫁女子服緦一節。沙溪以爲通典所謂出嫁女緦恐誤。尤菴以爲適人女。本服不杖期。而於改葬乃同於子而服緦者。亦似未安。據此則女適人者。改葬父母。不可服緦耶。雖不服緦。葬日望哭時。亦不當以常着衣裳行哭泣。或畧倣男子吊服之制。戴絰而着布帶耶。我國婦人。斬齊外未能制着衰服。凡服制。只着布帶。今於改葬父母。着布帶則嫌近服緦。然旣不着緦服衰衣。而只着白布帶。則實非緦服也。不當曲嫌。若不用布帶。則全無示變之意。雖云外成亦是子姓。而反不如同氣諸姪之爲吊服者。揆以情禮。甚爲欠缺。故有此戴麻絰着布帶之言也。或謂婦人與男子。終有不同。絰則不必爲之。只着白布帶哭之爲宜。未知此說如何。

改葬時。在家婦女。當爲望哭。而非服緦者。則如孫婦姪婦之屬。只去華飾而已耶。抑亦依男子吊服。着白布帶耶。

與任得汝 编辑

輕包重特一節。最有所疑。盖禮記本文。只爲父母偕喪而言。則並指祖與考兩斬者。雖前喪練後。只服後喪斬衰而已。不並包前喪練服耶。幸詳考禮書以示如何。

與任得汝 编辑

先季父神道碑銘。卽我聖上御製御筆也。印本不優。雖未廣分。而執事則實有自別。方自從兄所有送來者。粧冊一件。謹此呈納。雲章宸篆。在他人亦合寶藏而敬玩。况以平昔契誼看閱之際。當作一番感懷也。

與任得汝 编辑

先稿書牘以下十五冊。日前自東圃李丈還送。閱歲覽過。另加釐校以賜。私心感幸何極。顧念識陋見淺。凡其刪選之權度。考據之來歷。全然茫昧。憂歎悚惕而已。謹此呈覽于執事。今則一帙具矣。須詳賜看閱。參以盛見。隨意校選。俾成完本。至望至望。圃丈取捨處。在愚見或不無疑問者。而病且撓汩。未能躬進禀定。雖於執事。亦無由合席商量。悄欝不可堪也。第十分致力。毋孤此至意。切祝切祝。少弟賤病猶昔。而官次久曠。終覺不安。方擬從近强病還任計。潦炎遠程。良可關心。同城旣未源源。遠離尤添黯憫。

與任得汝 编辑

冠禮告廟。家禮本文。前期三日告之。而若祠宇奉在官次。而冠婚行于京第。則勢將當冠者自衙上京時。預爲具由。並告某日冠某日婚之意。冠婚畢後。還衙謁廟耶。冠婚自有次第。告廟亦當臨時各爲。而今將未及冠之兒。並擧冠後之婚。一時告之。得無欠誠耶。後世冠婚例在於一時。與古禮二十而冠三十而有室不同。則兩次之告。雖一時預爲而行。旣因事勢變通。則亦無不可耶。冠者將冠。當爲雙紒。着四䙆衫。雙紒卽雙髻耶。四䙆衫。是何服耶。其制樣在何書。幸望詳考以示。愚亦曾見而今未記耳。

家兒冠禮將行。而家禮再加帽子皁衫。此是何制。旣未詳則當代以何服耶。頃問伯應。答以初加用緇冠深衣。再加幞頭幱衫。三加草笠靑袍。如是分排似宜。而深衣與幞幱。人家或有之。豈稱小兒。勢難新造。然造成亦甚難便。欲不用則無可代用者。近世人家必有通行之䂓。而愚曾無經歷。甚爲悶欝。年前賢允冠禮。用何冠服耶。尊宅已行之例。愚欲取法。幸一一錄示也。大抵緇冠深衣帽子皁衫。我東先輩。亦或有求得其制造用者耶。凡冠服。惟從時宜。不必强求難曉之古制。惟以東俗所服借用之無妨。而東俗冠服。團領,直領,道袍三者之外。無他上服。方冠,笠子,紗帽三者之外。無他加首之物。大抵官服。不宜儒生。故伯應之言如此。然深衣大帶之屬。新造甚難。冠禮儀節。愚素茫昧。尊宅必有曾行笏記。送借至望。

深衣大帶。家禮本文。廣四寸。夾縫之。夾縫。卽中摺合縫之謂耶。再繚。類輯靜觀齋說。官卑者。一從家禮。爲再繚之制。而官尊大夫以上。則直爲四寸之制。不必再繚。先賢所論雖如此。但考家禮與備要。則只稱再繚。初不分大夫士。竊想朱子本意。實欲通用。而沙翁旣因之。則雖官尊大夫。亦用再繚之制爲可耶。幸詳爲指敎。伏望。曾聞再繚一欵。先輩長者。或多非之云。似指大夫帶之再繚也。而今未詳記誰說矣。大抵再繚之文。見玉藻士帶下。故雖有欲別大夫士之論。愚意則禮記本文。盖謂士帶單二寸再繚後。亦成四寸。如非謂惟士帶方可再繚。大夫則不可再繚也。如何如何。愚見得無誤耶。並望斤敎。

與任得汝 编辑

京兆之役。金吾之直。奔忙嚴急。曾所憂念。而今皆屬前事。新移太僕。正作飛仙身。乘天廐駿驄。目賞石渠芙蓉。非但捨劇就閒。乃是苦盡甘來。竊爲喜賀。而一麾又當前。讀書松桂。道味益見。淵永老兄。晩境享此淸福。實所欣幸。但因此而漸成參商。則尺素嘉誨。亦將稀濶。預覺悵缺耳。先稿近日則必無暇校閱。而來頭如得閒邑。務簡事少。亦當持往披看耶。若除劇邑。亦無開卷時。然則勢無由如意。雖往無益。未知何以則爲好也。其間姑爲送置於吳副率案下。兼致愚懇。另托以詳覽釐校。善爲存刪。俾成完本之地。千萬幸甚。以愚不肖無所嗣聞。先集釐正。惟恃諸賢。諸賢念及舊契。似不待愚言。而世無具眼者。明識篤學。惟有賢丈與吳斯文,洪友數三人。則凡收拾先輩文字。釐正就緖。其責誠有不可辭者。愚之奉托於吳斯文。亦非今斯今。當身業有宿諾。想必不拒也。正宜修書重煩。而薪憂澌頓。職事膠擾。艱此呼寫。便覺眩喘。未裁他紙。姑俟後便。此札爲先送覽。如何。

與任得汝 编辑

五服。未成服前。雖忌祭當廢。固有栗翁說當遵。而今考類輯。陶菴說以爲外黨妻黨服。則使家中無服者代行。單獻無祝云云。與栗翁說不同。兩賢所論。當從何說耶。從姪今日遭其內舅徐信川丈服制。而伯從兄忌日。卽二十九日。在於成服日矣。祭祀當依栗翁說停廢耶。或謂旣是成服日。廢祭亦難。其前不通喪家。而其日昧爽。先行成服後。質明行祭祀。則亦是通變之道云。而仲從兄意向。以爲內舅之喪。何以不通。且其日本家則必未及成服。而服人之徑行成服。雖以祭祀歸重。而終涉苟且未安。至於單獻代行。雖有陶翁說。而其於外黨妻黨。爲分界層節。實有裁度之精義。然恐不如栗翁說之一切以五服未成服前停廢爲斷之大體嚴正也。情理雖缺然。祭祀停廢爲可。方如是决定。然亦欲聞禮家所論。要以奉質高明。未知盛意何如。明敎之幸甚。

與任得汝 编辑

天眷我東。聖候快臻康復。春宮冊禮涓吉。八域含生。孰不蹈舞歡忭。西氛廓淸。凱奏告功。羣情亦切喜幸。南麾一出。漠未嗣音。至于深夏。瞻嚮耿耿。秖增悵悒。卽因使來。伏承五月十一日下札。披奉手敎。怳覿德儀。欣豁已極。仍謹審初熱。侍候政體神護萬重。區區不任仰慰之至。專城便養。獲遂至願。衰年吏役。未暇言勞。而但孔路斗縣。集瘼如蝟刺。徵逋等龜毛。矯革之方。固爲惱神。然頑俗正須儒化。盤根可別利器。竊想仁信有孚。寬猛得宜。恢刃所及。將見百弊盡祛。一境晏如。吾知宓子之琴。且彈於黃堂之上。而無事矣。少弟曩在延府。病甚務繁。僨誤有慮。癏曠爲憂。晝宵兢惕。幸蒙恩遞。還家調息。感祝倍深。投閒乃分。私計甚便。而惟是素抱貞疾。形症日益癃痼。水土所祟。咳疾轉成膏肓。氣怳神耗。軀殼僅存。醫藥無隙。簡編何論。自憐而已。鄙舍適有換買者。前晦移居長洞。而事勢所迫。殆同寓接。諒非久計。搬移頻數。自多勞撓可嘆。舊廬傾圮。亦難修葺。爲此移徙。盖非得已。今承岡上小屋還尋初服之示。實有增宅之嫌。不覺赧汗沾背也。洪友還城。相會可喜。而但其老親欠安。焦憂度日。愚亦所居稍間。不能源源。離索之憂。正不堪苦耳。先稿置在吳士敬耶。曾已聞知。正宜卽進奉商多少。而此兄春間。往居蘆原。顧此病汩如此。郊外出入。不能如意。尙未一造。怠緩之罪。只自疚訟而已。

與洪伯應直弼 编辑

纔修一書擬呈。卽伏奉巍牘先施。怳若躬承淸唔。欣浣無比。矧審冬暖。侍候增休。區區仰慰且賀。又伏聞求得尤翁遺眞。朔望瞻拜云。兄之篤於慕賢如此。令人欽歎。來敎云云。謹悉。鄙家果有孔子,鄒賢,程子小像。昔日先人每於朔望。揭於書室而拜之。一自下世以後。顧此不肖。病冗頑懶。未克纘述先事。瞻拜之曠。或至時月。自愧欠誠。常切凜惕。如吾兄。乃前日衣鉢之所托也。正宜移奉聖像於端居圖書之中。以爲恪修禮度。事理當然。曾欲仰請者。况今奉往之意。若是勤懇。甚可貴事。然姑有不敢聞命者。其事由亦非書可達。從當面詳矣。

前此書幷呈覽。而無伻未隨送。當更送人矣。兼山所行。以其文集觀之。亦謂行再拜云。雖爲焚香。或省文而不言耶。未可知也。吾家舊日瞻謁聖像。而亦未焚香。似以非影堂而然矣。

與洪伯應 编辑

俯示辭意。諄複鄭重。縷縷以訓誨童蒙。成就人材爲敎。良感不鄙之厚眷。然决非愚陋之所敢當也。夫是職也。當初設置。實推朝家菁莪作成之盛意。則爲任顧不重歟。及至後來。古今有異。師生道廢。有名無實久矣。便同冗官。以此如弟之不學無識者。亦尙濫叨而不能辭矣。不能而必欲擧職。則雖使宿儒當之。猶且逡巡。况如愚者。何敢一日在其官耶。大抵我求童蒙。正是弊源如此。而欲其受師誨學古道。殆近枉尺直尋。師已不嚴矣。弟子安所學乎。然雖童蒙求我。顧無扣之則應之實矣。亦將厚招竊祿之譏而已。歉悚奈何。本生父母喪狀式。舊日製置。今慰答兩件。取先稿中錄呈。而此誠舊日慰人時製用者。兄旣索覽。謹此謄納。而多用凡朞服狀規。未知俗眼見之。果以爲如何也。世人例多昧禮。不有二統之嫌。徒疑降屈之過。用狀不用疏。則或有怒責。其惑難開可嘆。與兄相阻已半年。懷緖何啻襞積。相望百餘里。無由合幷。秖增耿結。

與洪伯應 编辑

示諭縷縷。諄複懇惻。多及先故。奉讀未半。不勝愴涕。夫以我先人正學純行。自脩之實。所立之卓。有可以質神明而俟百世。則固不當以文集有無。爲之加損。而若其玩索之工。辨析之精。所以發明斯道。啓牖後人者。亦賴遺書之存。則誠不可泯沒。正宜刪選釐校。以待剞劂。而今已多年。疾病憂汩。尙未就緖。私切悶迫。仍念兄氣質淸秀。志尙高邁。早年求道。力學好古。誠當世之賢士也。以此先人平日杜門守靜。未嘗聚徒授業。而獨於吾兄相與甚厚。每謂其穎悟夙成。可以適道。有所質難。輒欣然講討。以爲晩境之樂。盖自性命之蘊奧。典常之昭著。經之同異。禮之疑變。以至爲學旨訣。進德次第。靡不傾倒羅列。亦嘗待之以少友。稱之以可畏。期勉奬勵之意。屢見於言語文字之間。雖書贄不受。函席不據。而其契誼之篤。夫豈尋常親知之比哉。不幸己未。奄迫大限。先人傳授之志。吾兄請益之誠。皆未卒焉。是爲遺恨。然道義之托。則固已深矣。成就之望。則誠亦切矣。身後傳道之責。顧不在於兄歟。此不但愚之私言也。世之知兄者。莫不認之如此。况世級漸降。人不學道。異言喧豗。正路榛蕪。讀書種子。幾乎熄矣。當此之時。好學如吾兄。而尙不欲任道。則斯文一脉。亦將何賴。願勿過自撝謙。將此實心益篤實工。知行雙進。博約兩造。道德事功。咸詣其極。則其爲吾黨之幸。當復如何。至於愚陋。不肖庸下。質駁志卑。初未能留心斯學。以是過庭之聞。不及摳衣之賢。孤露之後。無復依賴。病又膏肓。神識昏憒。凡其行爲。日入冥擿。每中夜不寐。撫躬自悼。惟忝墜是懼。顧何由嗣述家學。纘修舊緖。以闡揚志事之萬一哉。來敎云云。不敢當不敢當。兄若不以我鄙。矜其不能。則惟願隨事䂓誨。扶竪警策。俾不陷於大戾。是區區之望也。

與洪伯應 编辑

向者再奉。豈盡積懷。且阻一字。倐已數月。懸仰紆欝。非徒離別之苦而已。卽者惠書忽墜。忙手披玩。如覿淸儀。慰豁可言。仍謹審仲夏。侍候經履頤重。尤庸仰賀。第阿睹有添。是爲仰慮。往省春衙。歷覽山水云。仁智之樂。想益充然也。未敢觴咏跌宕。以存防閑之示。甚善甚善。此時雖與白衣冠時有間。而爛漫遊賞。則道理實亦未安。人之知此者尠矣。今承盛諭。眞是先獲我心矣。紙端敎意謹悉。嫡子於庶母。全無禮數。終似不可。而禮無明據。豈以別嫌之義爲重故歟。然栗翁嘗云。若使庶母主北壁。受諸子之拜。則固是干名犯分矣。今者坐西壁。而與諸子婦相對而拜。則是果相逼於先妣乎云云。栗翁大賢也。此豈非後學之所當法乎。盖相對而拜者。卽是相爲拜禮也。兄亦依此行之如何。高明之見。想已識得。而有此提問於愚陋者。必出問寡之意也。愚固茫昧。何敢仰答勤意。惟以舊日家內以相拜爲可。故曾如此行之耳。

與洪伯應 编辑

贈職與諡號。陷中並不書。只書生時官職爲可耶。先季父捐世後。卽蒙贈職賜諡之恩典。葬時題主。陷中贈爵及諡。或曰當書。或曰不當書。議論各異。未能决定。敢此仰質。伏望明敎。

神主旁題。孝子某奉祀。以事理推之。自祀字宜間一字。而圖式則奉字上空一字。奉祀則連書。未知何爲。朝祖魂箱代柩。則置魂箱於席上北向。儀節如此。愚意則旣已代柩。當置魂箱於楹間東邊。而以上字向北似宜。而不敢臆斷。未知盛意如何。

與洪伯應 编辑

遺事平日言行之可書者何限。而自念晩生不肖。旣未嗣聞斯道。果何以善觀乎哉。今玆所錄。粗述家間覩聞。而亦緣識鹵詞蕪。事蹟大畧。百不記一。况字句之間。實有許多未盡。不可不更商者。而憂冗纏撓。病痼神荒。無以自效於爲先之事。私竊茹慟。未敢煩人。只以呈覽於高明。正爲請敎釐改耳。夫安有可備君子之財擇乎。錄中凡有紕繆。直就原書。一一添刪。俾免不明不仁之辜。如何如何。狀文旣蒙俯諾矣。以執事平昔雅契。自有深知於心者。形諸文字則可以成狀矣。宜無待於本家文字之有無也。竊念吾先人衣鉢所在。惟執事一人耳。先人身後紀實之文。執事不爲而誰爲之。此愚所以仰請者也。今以執事精博之識。典雅之文。特賜發揮。潛德幽光。賴而闡揚。則非徒私心之感幸萬萬。闡明義理。誠亦有關乎斯文。其責顧不在後賢歟。執事於此。其何忍辭。又何可辭。昔延平之德。朱子狀之。紫陽之道。勉齋闡焉。亦於吾東沙溪之學。尤翁序述也。此皆出於門墻從遊之賢。而至今傳眎後世。永垂無窮。其例可法也。此意愚嘗面陳矣。惟伏乞從速撰成。以副鄙望。至祝至祝。

與洪伯應 编辑

密菴碣文。盛論極稱停。益見君子之心公平廣大如此。感激之餘。繼以欽歎。竊嘗思之。先人於密翁。以先進而尊事之。其契誼之深厚。觀於誄辭。可知也。及其藐孫之來乞墓銘也。辭不獲已。則惟據當身事行與平昔所知。而記述一篇。只冀賢人遺蹟。賴而得免夫泯沒。眞所謂林宗之吾筆無愧。堯夫之後世可俟而已。文字之出。雖在身後。句節之間。無容更商。以此經覽。一二親知。皆謂完本圓成。惟於銘辭一句。彼兩賢不能無疑。有所云云。愚亦因此商度。則浮辭阿好。尋常自好者。所恥非可疑也。擬人不倫。引喩失當。亦稍有識者之所不爲。則以我先人之義理權衡而豈爲此哉。又不足慮也。然則以此稱之者。何也。盖有由焉。密翁力學篤行之賢人也。志在學顔而貧實似之。殆有甚焉。語其操。氷淸薑烈。想其意。金剛石堅。辭受甚嚴。一芥視義。然而不少苟難。無或勉强。貧旣擧國之居一。處亦當世之難二。不累其心。安以樂之。夫其德學造詣。固非末學之所敢測。而嘗聞渼湖先生則稱之以吾黨之賢者。花川任丈則抵書先人曰。此翁許多好處。欲忘不得。同時諸賢之稱道如此。則此翁之爲仁人君子。自可知矣。亦嘗竊聽夫長老所傳。其固窮一節。則雖謂之安且成可也。而終沒於嵁巖之間。豈非可惜。若使百世之下聞其風。有足以興起感發。况我先人之幷時而親見之。傾慕而心好之雅矣。而述其表阡之辭。要闡其大節所在。揭示來後。則安得不用莘摯巷顔等語乎。簞瓢陋巷。後人熟用於稱奬賢者。便成例語。矧於此翁事有襯當乎。然則此句云云之。只從安貧一事而言也明矣。不以辭害意可也。若或以此而直謂以大體全德爲然。則此疑之者過也。豈其然乎。夫不遷不貳之道德。和風慶雲之氣像。極言之則必資隣生知。位列亞聖而後可比也。此則先乎顔子而未有焉。後乎顔子而亦未有焉。惟顔子可以當之。後世何人。更以此稱之乎。今試以銘辭首句眞實心地。刻苦工夫八字觀之。自有可諦悉者。此是勉齋語。而誠爲學單符。作聖法術。然其爲語若比明睿所照。自然合則。本自不同。若使舊日之意。果謂此翁必可列於孔門知十之賢。則何爲而以此八字。爲論學之的斷。作一銘之眼目耶。此八字。乃於此翁篤工。着得恰當。而苟非平日知照之深。則恐未必如是形容得眞也。至下段連書處貧一欵。不得不用簞瓢不改樂等語。則始有此四字之稱美。而上下文勢與旨意。層節逈別。間隔分明矣。此又有一言可辨者。先人誄密翁詩曰。賢哉顔氏子。簞瓢樂怡怡。吾觀密菴公。千載庶幾斯。觀此庶幾斯三字。則可知其下語之際。自有斟量之定分矣。但銘辭則無庶幾斯三字。然一句四字內。何以演得幾箇其殆庶幾之意乎。此不過因古所稱子國顔子。關西夫子等語法。而牽連書之於簞瓢陋巷之下者審矣。此果以其全體而盡然云乎。惟以銘辭誄語並觀而公聽。則自可隱約而得之矣。愚之深藏不出。非以二賢也。二賢皆君子也。雖或致疑。本無他意。又豈忍慢加譏評。抉摘索瘢爲哉。無是慮也。大抵古人文字之起後人之疑者何限。而前輩每以公心看過。雖要講明。亦存尊畏。惟以傳疑闕疑處之。竊意二君子。亦當如此。但今俗習則不然。人心險隘偏陂。初不識道學義理之爲何物。遇有一事。爰說是非。一意吹覓。譊譊噂沓。說去說來。自成一大事端。誠可怕也。今若以未刊之草本。徑掛於俗眼。萬一惹起唇舌。轉生葛藤。則大不幸。故深置不煩。謄本則刪之。雖於吾兄。年前一覽後。不敢更送者此也。俯索旣勤。謹此寫呈。而姑勿編於原集。惟復賜申覽而還投也。兄必以弟爲過慮多心。然亦當知罪而已。

大抵俗人難與言。密翁之窮餓。當時之人。初不知其貧之爲何如。况於其所以處之之得道與否乎。此文何敢以愚意任自刪之耶。曾聞淵翁祭農翁文。有陶山,石潭。由此其選也等語。寒水翁深致不滿。至有某文字可駭之語。而人未嘗以此少淵翁。淵翁子孫。亦未嘗因此而忤遂翁。昔時厚風。盖如此矣。

與洪伯應 编辑

俯敎禮疑諸節。考據博洽。勘斷精明。甚豁蒙蔽。敢不惟命之從。但女子之布帶一欵。穎丈再書。有更商之。意以爲此有非緦服。非吊服之嫌。無於禮者。不行之爲寡過。此是此丈再思處也。愚意旣不具衰。則非緦服也。雖無環絰。而只着帶。終是吊服也。緬之吊服。雖不擧婦人。而五服之制。男子婦人本無異同。以此推之。今此吊服。亦安知不包婦人在中耶。此則欲從盛說。方以着練布帶。行望哭爲定耳。不煩人之敎。固知鞱晦之盛意。然君子講學。不徒內而不出也。亦爲明理善俗。則况此有家常行禮節問答。何以深藏篋笥獨看。而不向人說道耶。非但行不得。在義理亦不必如此。幸自今須勿過自菲薄。一事晦匿如何。聖人固嘗謙光矣。亦豈不泰然自在乎。補風化扶世敎之道。一切辭遜而不當。則近來儒學眇然之時。尤何賴焉。大功葬前。俗節參行否。以兄之明於禮。乃反俯詢於愚陋。固知盛德謙遜。有此虛心問寡之美。然愚實非其人。顧何由仰塞明問耶。第因此商度于鄙慮。則俗節行參。雖本生人之燕樂。亦云時享之小者。然其禮簡而其物薄。終與時享不同。其義誠以佳辰讌遨。而俗之祭先旣久。每爲薦廟而具羞。未嘗爲會飮而設饌。則未見其以重服未葬而必不行也。未知如何。猶復以令節行薦爲嫌。則依穎丈說。比常時。减饌行之可耶。惟在財處。

與洪伯應 编辑

頃見軒下有梅盆。樹中高士。人中君子。正好相伴。遂有人梅梅人之語矣。今奉來敎。固辭之何其過也。以吾兄之馨德貞姿。猶不足以比梅。則疇可當者。世之愛梅者亦多矣。藏之暖屋。籠以翠紗。厚飾而固養之如此。然膠漆盆傍。薰之以肉臭草煙。則不但梅自梅人自人爲可恨。往往使寒葩瓊枝憔悴。而反損其天然艶質。在梅可謂失所托矣。今此梅則乃置芝蘭之室。與賢主人共保其歲寒芳心。綽約如處子不言而幽香自聞。靜穆如逸士晦身而高風遠揚。玉樹氷蘂。參倚於蕙帳月龕。素質淸神。同照於龍繇極圈。於是乎梅與人一矣。吾不知梅是人耶。人是梅耶。獨立物表。緇塵不染。人固可以友梅。梅亦得其所矣。吾又爲梅賀也。至於盛諭服中賞。此爲不安。深仰察理之精而執禮之嚴也。巡簷之笑。誠有看花之嫌。則迨其未開。姑移他處爲好。但恐看護不善。或致萎枯則可惜。須以聞樂不樂之義處之。雖置室中。深藏而勿賞。亦勿對酌賦詩如平日之爲。則似爲一道。如何如何。

與洪伯應 编辑

從姪家先廟仲夏時祭。每以五月二十日行之。盖以是日卽先季父忠獻公生辰也。今番則從姪遭兒慽於十五日。其日出瘞而旣犯散齋。故不得用元定日。依備要退卜於下旬丁亥。則乃二十一日。距其葬。不過五六日。依舊是不成齋。不得已以二十四日夏至行之爲計。而又不無商量者。或謂二歲之兒。雖非成殤。而月有十四。易日之哭。當爲十四日。此限未過。諉以無服。亦經出瘞。遽行盛祭於先廟。服吉受胙。有所不可。且二十五日。卽我祖妣忌日也。或者又以當位親忌前日。盛祭爲未安云。尙未决定。愚意則或人兩說。皆似不然。而未敢自信。玆以奉質于高明。幸詳賜剖示。俾解此惑也。

曆書。有寅不祭祀之文。人家行祭。或忌寅日。此不必然耶。大抵時享禮重。夭慽後。雖容七日齋。家內纔經喪慽。終覺欠凈。不如遵用季月之文。以六月丁亥日行之。如何耶。亦望詳敎焉。

與洪伯應 编辑

兒子冠婚。次第順成。私心欣悅。念舊之懷。亦切愴慕。冠賓東圃李丈。如約賁臨。此丈以我先執。今於迷兒元服之加。爲告三祝而命之。豈勝榮幸。竊覸其禮儀嫺雅。神精强旺。倍切撫昔之思。伊日未蒙吾兄之辱顧。悵缺之甚。恨無縮地術耳。俯惠竹書鎭。傳給家兒。詳布盛敎。物有勁節。用以整冊。如蘇秦之錐。不足云。溫公之枕。實可擬。奚但逐睡勤課。比德想風。能成君子則皆吾兄賜也。物意珍重。情眷深厚。感佩曷極。兒子名以雲壽。字曰景龍。實取詩棫樸與易文言之義。卽季父所命也。字說宜請於李丈。而衰年筆硯之役似難。故姑置之。兄須諒此。特賜一言以發揮。俾得思義成德則幸甚幸甚。

與洪伯應 编辑

城甫台監捐世。此何事也。驚怛之極。無以爲心。夫以其淸秀之姿。敦愨之操。勤學好禮。眞是綺紈家玉雪。戚畹中賢儒。吾黨之期望倚仗果何如。而年未五十。遽爾至斯。賢人君子無祿不壽。自古有之。豈料此台之身適遭此哀耶。天理之難諶有如此矣。弟則同庚也。而昔年從遊於吾先人。契誼深厚。亦於愚拙。不棄而過從。相愛之篤。無間至親矣。今遽失之。慟悼不堪。初冬一面。遂成千古。嗚咽而已。仰想兄於遠外聞此報。當益悲隕也。

與洪伯應 编辑

牛溪集。蒙此印惠。深用感謝。坡山道德。與石潭齊名。自恨生晩。雖未及摳衣於兩賢之間。而若其曠世高山之思。區區景慕。非比尋常。今得遺編。尊閣而敬閱。其德懿之盛。造詣之卓。雖不敢蠡測。就此咳唾之遺。糟粕之餘。有可以感發而警省。夫以先生之沈疴。克享遐齡。儘是學力。如愚夙抱貞疾廢業荒惰者。若使先生見之。寧無訶責。悚恧多矣。除旨不膺。以兄平日操守。何難於蹈白刃一節。而亦不料若是勇果也。眞所謂超然物表。獨與道俱。較此奔走强策。埋頭朱墨者。不啻蟲鵠霄壤。是何等淸標高蹈。然聖訓所勉。正在於不可能一句。願吾兄益進竿頭之步。深造中正之道。如何。君恩則深。親心則悅。一出以謝。袍笏侍娛。夫孰曰不可。今乃浩然辭去。還我大隱。何其確也。出處之謀及賢達云云。愚非其人。何敢與議於大君子去就之際乎。冷暖固宜自知。秉執旣有素講。於此知所處矣。又何資於一得之有獻也。大抵侍下情勢。難任己意。而春府尊丈。輕視科宦。正如和靖之賢母。故兄得以遂其志。是尤可敬也。多少勉戒。敢不佩服。顧以不才。猥叨百里。今已三歲。䂓模不立。有何治化之可言。簿書期會。常患未給。其不及俗吏亦遠矣。病甚而至於廢務。事繁而無隙開卷。日間所事。不過訴訟鞭撻而已。文翁儒敎。又安可望也。恐終負良誨而自取僨誤耳。

與洪伯應 编辑

正至朔望之特言齋宿。有若歸重於居外寢一節。故先輩每欲於前日。不拘吊死問疾。顧以淺識。雖不能詳究家禮立文之旨。而旣曰前一日。則必用一日齋明甚。宿字則爲其前夕也。故似是牽連說道者。恐不當於宿字專着眼。夕以前則不拘犯染。故愚於前書。以此奉質。今承來敎。正合鄙意矣。至於先稿所論產故行祭。節日朔望。從產第七。容一日齋則可行者。兄意欲推看於不吊死之義者。似然矣。然前賢之辨明義理有定論。亦有未定之論。先人之於嘐齋所行。不以爲不可者。雖有此語。亦是未定之論。則夫何害之有。兄之以錯認引咎則過矣過矣。大抵小祀甚輕。只用一日齋。又有齋宿之宿字。故前日行吊。雖知禮君子。或不爲拘。而家禮本文。旣曰前一日則其不但指前夕可知也。雖以事理推之。散齋之不許吊死問疾。爲其觸犯凶穢。則今小祀固與大祀不同。雖不論散致齋。而雖一日亦當極其潔淨。何可問人之死與疾乎。愚意則非但主祀之人。幷與家衆。不通初喪。不見惡疾可也。惡疾。如危症,大腫之類。不容不通涉。則使人替行者。類輯先賢說。亦有如此者。兄意實亦有見於此。甚好矣。禮文固本於嚴正。亦貴乎通變。若以不吊死之文。不分新舊喪。則恐或有行不得者。此則愚亦不敢質言耳。

與洪伯應 编辑

禮疑荷此剖示。盛論明確。有以見造詣之益臻乎精熟。豈勝欽仰。大抵忌日旣在成服後。又不犯染。則廢祭亦重。恐不宜復拘於悲撓。不專於齋戒。必爲停行。勢將行祭爲定。然愚見每於此有所疑。栗翁所訓成服後祭如平時者。有以大綱說。當有日限。以散致齋日子爲定期。時祭,忌祭。皆以成服翌日。爲散齋初日。始許行祭。則必無臨時疑眩之弊。亦無齋戒不專之患。而愚見何敢質言硬定耶。惟願明於禮學如賢者。必講明著令。垂法於世。俾有明據爲好。如何如何。

與洪伯應 编辑

向時桂坊之除。竊幸銓家公擧宮僚得人。但恐賢者東岡之守。終是以不仕爲高。則輔導之責。其將誰任。以是耿欝。及聞膺命。區區之心。殊用栢悅。伏念我春邸。睿德溫文。玉質天成。四重之頌。一國同情。况吾輩俱是世祿之裔。爲貳極延頸之忱。尤倍他人。如吾兄則篤學明理。正宜出入胄筵。敷陳經訓。啓迪睿學。以兆我東方億萬磐泰之業。豈不盛哉。生平讀書。正須今日。用是足以行道。誠不可以一覲离輝數次陪講。自謂榮幸。少伸忱誠而便退。何爲仍尋辭單。邁邁長往乎。深用慨惜也。至於出處之節。自是冷煖自知。賢者必有熟量而决定者。以愚鹵莽。何敢與論。大抵仕宦。雖以行道爲定。然先輩亦或有非祿仕非行道而出脚。如聽松之一謝恩命。鹿門之久縻宮啣。皆有可據。去就何常。惟義之歸。兄旣迫於庭敎。則亦安可以自行己志。此亦道理也。

答魚君必錫中 编辑

仲夏覆書承慰。不審溽熱侍履佳否。先札及名帖。不爲送示。甚可訝欝。盛意雖患浮沉。二簡一帖。非難輸者。因人付致。豈必遺失。而慳之者何也。雪城的便。猶慮疎漏則過矣。座下旣不戾洛。此身病無以往。吾先筆蹟。其將無奉覽之道耶。近日更詳前投冊子。則已於書牘上。不無沉吟者。而此則姑舍之。座下日記所錄吾先人言語處。極多可疑而未安。雖云他人私自傳述。而事係先故。有疑當辨。不可但已。謹此條列而陳之。幸少垂察焉。一則明德說也。日記云。大學是學者入道之門。此似引本書程子說。而初學之改以學者。入德之換爲入道。殊甚疎謬未穩。其稱明德。乃本心之所得乎天之理一句。又何其與先人平日之言不同也。先人嘗論明德曰。明德是心。又曰。栗翁以明德爲合心性而言。栗翁所訓極好。而猶恐無主客之分。明德當主心看。先人此說。盖有所受於渼湖先生。而亦自有看得於平素玩索之工。每謂章句之虛靈不昧。或問之虛靈洞澈。皆以心言。不以性言也。明德之爲心。於此可見矣。其篤信而力主之如此。故雅言所發。多在於知舊質難之際。則對後生講此。若稱述渼翁之訓而提示其爲心之義固可也。而日記則曰。明德乃本心所得乎天之理也。渼湖金丈嘗云。當作本心看也。夫理者。性也。豈有一邊以性言。一邊以心言。當句內自相矛盾若此乎。况其所謂理者。則若以心與明德各自爲一物者。然此與舊日所論明德是心之言。誠有大相反者。愚知其必不然矣。不知座下何爲而謬傳若是也。座下於此宗旨大義。其失實已如此。則如本性純善之妙之性字。亦無恠其誤錄也。如非錄之誤。則必座下自沒分曉。謂以如此說無妨耶。先人旣以明德爲心。則或謂之本心純善之妙則可。其可曰本性純善之妙乎。此雖筆端之差。而其於心性界分。混淪則甚。先人之言。必不如是。雖以圈子二字言之。太極圈子。古有其說。明德亦以圈字稱之耶。先人釋經。未嘗刱爲新奇。則此亦不似先人之言矣。且先人與人講辨。未嘗立彼我較是非。則雖以明德有分數之論爲不可。亦合平說道理。至如世人云云。不應若是麁躁瀾翻費氣詆訶。况問平日入頭處。則宜有當下答語一二轉。而今乃泛然以愚意莫如大學一書直接之。以及於世人之云。有此斥他未精。爲害吾道之語者。若謂世人不知而吾自獨知者然。嫌近於自矜而譏人。求之以平日溫和謙恭氣像。簡約明正語法。全不近似。此皆愚之所甚疑也。一則尊先考至行云云也。先人與尊先考。各在京鄕。初無雅分之可言。又無聲息之相及。凡其潛德幽光。曾未能詳悉。則眞是素昧之間。而今謂之有素。何也。苟有酬酢。必座下自陳先德。故先人因以答之也。記實體段。當先錄發端之由。而今此日記。初無他語。直曰朴丈語余曰。先丈至行卓越云云。有若無端而猝然稱道者然。誠甚突兀矣。愚於此。又有所滋惑而未敢知者。卽手書名帖一節也。先人平居。杜門靜處。務守謹拙。凡人家孝烈呈文等事。除非隣里朋友曾所稔知者。不爲輕易干與。今獨於先丈事。違所執不避煩。而書名於多士呈單之中。恐無是理。日記所稱世間言議。初不干涉者。正是實際。此自爲可辭之義。又何必曰聯名之擧。義不敢辭而終爲之乎。此又愚之所深疑也。至於玄石黜享事。旣欲引義不參。則只當記自己處義。或答以吾於此事。有不可涉參者。惟付諸公議而已云。而今論以下則反似勘斷。頗欠宛轉。且沈霽軒云云。其時或以此言爲好爲說。而今曰固爲當然。語意太快。亦不類先人平昔言說。雖以淸儒文集事言之。先人平日不喜看淸文。自少几案。無淸人文集。夫焉有近看之謂乎。且座下語及宋以後儒者。則明儒如薛敬軒。無一語槩及。而只以淸人陸稼書爲答者。亦似無是理。鄙家嘗有唐板庸學小註下添載諸家說者。乃稼書所輯也。意或指此而亦非其本集矣。以論學則如彼。以記事則若此。無非可疑者。愚於此。安得晏然而無一言乎。日記與言錄。體例雖別。其記錄言語則一也。語錄之體。一從所聞之語而錄之。雖有未瑩者。寧缺其字句。不敢爲竄入之計。其謹嚴何如。而今座下日記則不然。以瞥間約綽之聞。行手分化現之法。隨意敷衍。專少難愼。或截去頭尾。太欠曲折。或別出面目。多爽事實。此非但於愚心大段未安。在高明學術。亦豈無所害者乎。雖以日記之體言之。必先係年月。如史記紀年紀月之爲。而今却不然。只曰余一日詣貞洞拜朴丈。至暮辭退。所謂一日。未知是指何年一日。爲此竟夕之酬酢耶。誠亦糢糊矣。座下於吾家。嘗三來而四有書矣。曩在癸卯春。鄙居泥谷時。座下因科行。留麻洞貴宗魚丈宅。麻與泥近。始請謁於先人。而有二程全書質問。伊後十餘年。絶不跡吾門。忽於乙卯丙辰。連抵書。時値調攝。或答或未答。此後數年之間。亦數番躬來。其書其來。愚皆見而知之。尺札不過寒暄。客榻未能更。僕曾認之如此。今於座下冊子。乃有此第一書。明德問答。稱座下以門路純正者。又有此明德說以下許多終晷之話及名帖事。而愚實茫然未記。書則無草藁。記又不識歲。未可考矣。豈或愚於家間。獨未及聞知而然歟。大抵傳述之失旨。記錄之有誤。自古已然矣。傳所云非夫子之言者。今亦近之。而竊恐後之觀是記者。謂有些來歷。或如紫陽之疑南軒。則晻昧難明。此在私心。不無痛傷。必欲與座下一見詳問委折。而遠無以合幷。秖增憫菀。原書與名帖。旣云俱在貴所。則不可不一覽。須從速搜示。俾愚開惑。如何如何。終若不送。則非徒愚陋之疑無以少釋。不誠之責。亦有所歸矣。惟願恕其妄而量處之。

與李監役 编辑

纔到本府。已聞高名。久擬傾盖。尙遲造門。雖緣公務無暇。竊愧慕賢誠淺。歲改春殷。倍勤瞻耿。頃蒙令孫委訪。伏承惠牘。不面先書。古人事也。而賢者行之。儘亦稀貴。顧念愚陋何以得此。敬玩屢回。感怍無量。連値憂撓。至今稽復。歉悚交至。伏惟淸和。靜候動止神護萬康。永謝簪紱。樂道林泉。炳燭之工。當益專篤。山齋遲日。肅對黃卷。意味必淵永。豈非老而好學。尤可愛者耶。欽歎。仰想賢丈。年高德卲。造詣精深。正欲趨拜軒屛。乞言請益。願學牧民之術。而簿書煩劇。刀圭紛汩。未能遂意。良可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