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集前編第八下 列朝詩集
甲集前編第九
甲集前編第十 

甲集前編第九

编辑

郭參軍奎 三十九首

编辑

【擬古思友】

编辑

鶡鳴歲將晏,蒹葭淒以霜。 思君隔山海,道路悠且長。 睇彼參與辰,清夜悲未央。 狂飆西北至,一雁方南翔。 言念疇昔歡,與子同衣裳。 安知異寒暑,日月不我將。 天高則有斗,川涉愁無梁。 憂心隱如惄,出戶徒徬徨。

【寄李彥端】

编辑

嘉樹藹夏綠,清風動虛襟。 念君有高趣,勞我徑寸心。 佇立東城曲,日夕見雲岑。 以茲世多故,忘彼升與沉。 聊樂在書籍,佩玉懷所欽。 華池散帙步,當戶鳴幽禽。 蘭生已覆井,泉響迥出林。 醉將山口月,彈作弦上音。 明月照別鶴,遺音戛南金。 何當坐松石,從爾聽瑤琴。

【次錢子貞蘇門感懷】

编辑

燕支木葉落,盧龍秋色來。 空閨有思婦,清夜悲且哀。 錦書為君寄,寶鏡誰敢開。 膏沐不復容,綠發棲浮埃。 團團皎月輝,照彼單于台。 馳心在萬里,出戶聊裴回。

【長相思】

编辑

長相思,小山下。蘼蕪秋深沒行路, 王孫年年歸不去。江南木落天色寒, 鴻雁滄波連日暮。我思昔兮金佩環, 美人座上花如顏。紫芝叢桂紛兩間, 下有流水清潺湲。吹笙鼓瑟心長閒, 別來歲久鬢髮斑。青雲猿鶴不可以企及, 魂飛夢往愁鄉關。長相思,何時還?

【烏夜啼】

编辑

石頭城上烏,遙夜鳴相呼。 紫清道士有兩樹,烏啼不離樹高處。 千聲啞啞復萬聲,中堂酒闌夢未成。 呼童把燭起開戶,照樹惟恐鄰人驚。 庭前再拜為爾說,我家舊住長淮北。 慈親已老返哺違,零落猶為異鄉客。 嚴霜滿天江月輝,東方未白群星稀。 明朝日出當早飛,莫使涕淚沾裳衣。

【夜坐吟】

编辑

江風蕭蕭吹古樹,關月蒼茫海生霧。 北斗漸落明河微,城頭烏啼天欲曙。 客子不寐憂無衣,東征三年猶未歸。 蟋蟀在戶歲將暮,洞庭霜白芙蓉稀。 男兒生當百戰死,不執金吾即挾匕。 閉門勿用長夜歌,騏驥終能致千里。

【次劉仲孚韻】

编辑

地遠孤雲白,秋深一雁過。 淚因明月下,心在故鄉多。 列郡方傳檄,連營未息戈。 羈危萬里思,江上逐馳波。

【送孫良玉還同安】

编辑

送君江上去,山路雨初晴。 落日平淮樹,春潮帶皖城。 酒因今日醉,人是故鄉情。 莫說王孫怨,芳洲綠草生。

【送王素行】

编辑

昔日從游處,舒州阿那邊。 寧親依故國,闢地到何年。 月出潮平渚,江深樹接天。 同門知己在,應問孝廉船。

【客枕】

编辑

客枕睡不著,天高秋氣清。 寒燈照四壁,孤淚滴三更。 霜落芙蓉悴,江空鴻雁鳴。 無衣復無褐,忽忽歲徂征。

【寄孫伯融】

编辑

吳樹綠如蓋,越山天下奇。 遙知戎事暇,總是雅歌時。 國士曾持節,將軍已建旗。 西宛有名驥,安得為君馳。

【蘄州營作】

编辑

樹暗啼鶯困,春餘一日殘。 愁隨花片減,夢逐雨聲寒。 毀譽惟耽酒,辛勤亦枕鞍。 令人慚陸抗,四十未封官。

【出昌山峽遇雨】

编辑

山雨凍欲雪,誰憐被褐徒。 手持和氏璧,袖有太公符。 勛業歸明主,衰遲笑腐儒。 年年此時候,行役在長途。

【寄陳檢校】

编辑

遙想紫薇省,郎官直禁樓。 瓊花天上去,清夜憶揚州。 二十四橋月,玉簫吹兩頭。 秋風挂帆席,幾度大梁游。

【秋興(三首)】

编辑

月下清砧響夜闌,征人不寐憶長安。 霧迷南國游魂泣,草沒中原戰骨寒。 直望明河臨象闕,誰沾零露捧金盤。 十年關塞無家別,仗策猶悲行路難。

龍門疏鑿禹時功,江漢滔滔亦匯東。 萬古山河今異域,百年禮樂舊同風。 忽思鱸鱠慚張翰,將學丹砂就葛洪。 只恨兵戈猶在目,秋來衰鬢對飛蓬。

露氣淒涼草木衰,倚樓看鏡不勝悲。 秦王警蹕瞻天遠,漢武旌旗出塞遲。 江國再逢南雁信,鄉關掞倚北風思。 那知人事同搖落,醉裏狂歌《九辯》詞。

【早秋旅夕】

编辑

初月涼風夜向闌,倚樓愁到笛聲殘。 天高閶闔銀河白,露滴梧桐金井寒。 多病馬卿猶是客,幾時張翰也辭官。 年年怕近清秋日,憶殺湖邊舊釣竿。

【當途客舍】

编辑

姑孰溪邊獨倚樓,江城二月似深秋。 孤雲無處求親舍,先隴何人祀首丘。 花落始知寒食過,雁歸渾是夕陽愁。 故山應有王孫怨,春草淒淒沒盡頭。

【臘日】

编辑

臘日三年為異客,今年霜雪未全饒。 風塵暗滿淮南路,霧雨寒生江上潮。 鄉夢有時逢骨肉,此身何處托漁樵。 共來吳楚交兵地,烽火依稀似六朝。

【山中喜晴】

编辑

山中十日苦風雪,霧雨作寒才放晴。 千澗水從松杪落,半空雲逐馬頭行。 居人向暖分茶樹,啼鳥知春喚客名。 不惜看花兼問酒,東風歸路布袍輕。

【對硯感懷因悼叶宗海】

编辑

南州葉匯舊情親,石硯相貽色尚新。 長憶論詩兼嗜酒,不堪睹物忽思人。 樹深黃鳥哀秦士,浦暗青蘺泣楚臣。 妻子冤魂應共語,定將憂憤訴江神。

【重吟】

编辑

重吟《梁甫》自悲嗟,為惜流年鬢有華。 馬上折殘官路柳,雨中過盡野牆花。 秦原萬里經圖遠,楚澤三湘眺望賒。 人物尚思羊叔子,峴山歸騎詠清笳。

【秋夜偶賦】

编辑

漢高曾唱《大風歌》,壯士無衣奈歲何。 永夜蛩聲偏近枕,深秋木葉未辭柯。 鶺瑽毛羽嗟零落,騏驥精神困蒨軻。 尚慕信陵公子客,幾時報德在山河。

【過富州贈權伯文】

编辑

章江寒夜泛舟初,岸曲沙平月色虛。 兵氣未銷吳楚分,劍光猶射鬥牛墟。 明公偶國專封拜,使者交鄰奉簡書。 為喜豐城知己在,別來懷抱定何如?

【宿雨】

编辑

宿雨瀟瀟悴客心,高窗連日滯秋陰。 一枝未遂鷦鷯托,四壁應愁蟋蟀吟。 家在淮南青桂老,門臨湖水白蘋深。 鯉魚風熟香粳早,釣艇誰撐近竹林?

【答王克讓】

编辑

南朝冠蓋富才華,謝朓新詩五色霞。 江水東來歸渤海,河源西上接流沙。 如今駿馬誰收骨,自古牽牛不服車。 每憶故人王逸少,滄洲拾翠折疏麻。

【重憶西岩訪舊】

编辑

摐甗聲中宿雨晴,白雲閒傍馬頭生。 東鄰茅屋新煙起,南澗石橋春水平。 野鳥見多還問姓,山花開盡不知名。 故人宅近青松下,未到柴門已出迎。

【亡家】

编辑

夜看群星指太微,東南豪氣眼中稀。 每言富貴心如鐵,才說英雄淚滿衣。 杖策鄧生猶未遇,亡家韓信定誰依。 凌風欲便乘槎去,天上秋虹跨海飛。

【送文景宗】

编辑

海內干戈未解紛,明朝歧路又離群。 他鄉歲暮萍逢水,此去江東樹隔雲。 白面書生多國士,黑頭宰相是將軍。 寶刀聊用酬知己,同郡名家賴有君。

【答王克讓】

编辑

萬國煙塵海沸波,夕陽誰復倒回戈。 華戎雜處衣冠少,吳楚封疆壁壘多。 說客成名惟季子,功臣改轍在隋何。 故山猿鶴應相訴,桂樹叢生帶薜蘿。

【寄劉彥基同知(二首)】

编辑

南浦登樓一曲歌,江花潭影照青蛾。 謝安不與人同樂,天下蒼生奈若何。

九月征人未授衣,年年書到故園稀。 無情恨殺湘東雁,不帶平安一字飛。

【開歲臥病(二首)】

编辑

多病文園渴未消,自從人日遇花朝。 不知楊柳將春色,綠到淮南第幾橋。

一朝臥病藥相扶,才倚晴窗閱地圖。 莫說江南風景好,王孫頭白怨蘼蕪。

【富池江口夜泊(二首)】

编辑

華髮青燈共一船,聞雞獨起看龍泉。 風雲未遂平生志,慚愧周瑜長十年。

草昧英雄望列侯,夢中三十六春秋。 功名總被儒冠誤,兩岸啼猿一夜愁。

【南康除夜(二首)】

编辑

去年馬上折梅花,今夕匡廬度歲華。 風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時節恨無家。 十年客淚不曾幹,丘壟成行骨肉殘。 為報淮南兄與弟,紫髯憔悴未為官。

【早發分宜縣】

编辑

夜半荒雞鳴遠村,板橋斜出縣西門。 征人衣上霜如雪,猶未曾承國士恩。

鎦典籤炳 七十二首

编辑

【左掖門朝退呈吳待制諸公】

编辑

謬忝金閨籍,聯班趨晚朝。 逶迤西上門,窈窕長安橋。 殘雪帶遠樹,夕陽在山腰。 不有同袍者,疇能慰寂寥。

【得漢彞簡周伯寧索香灰】

编辑

古彞多款識,蟠螭漢篆存。 黃金銷土色,翠羽飲雷文。 綺席流寒月,銀屏度彩雲。 蘭灰能裹寄,長吟盡夜分。

【春夕直左掖懷周侍御】

编辑

晚雨池上晴,逶迤淡將夕。 金莖華月生,綺樹流雲濕。 窗虛漏聲永,幔卷爐煙襲。 憶我同袍人,何由共瑤席。 (鐵崖曰:「仿韋也。」)

【憶園廬】

编辑

種園在東皋,草荒瓜蔓長。 日落秋樹涼,褰衣獨還往。 時逢野老憩,自足田園賞。 沿溪暝忘歸,古寺煙鐘響。

【經汝弼叔故館有感而作呈汝尚叔及彥常弟】

编辑

山館澹將夕,寒燈對爐熏。 牆陰古梅落,池深芳草春。 疏欞帶斜月,連床非昔人。 履綦無往跡,琴冊有餘塵。 坐感歲時改,心悲文採湮。 緘題不忍寫,淒惻淚沾巾。

【哀傅子初】

编辑

柴門對青山,茅屋俯流水。 伊吾夜無眠,寒燈墮紅蕊。 聲名一朝振,車馬動閭里。 書台淒暮煙,過客猶仰止。

【哀辛好禮(敬)】

编辑

王風委蔓草,《大雅》何微茫。 嗟哉逮梁宋,孰能繼虞唐。 鸞鳳著文彩,雲漢昭天章。 九原不可作,悲風摧棟梁。

【哀蔣師文(易)】

编辑

道南萬書樓,文藻冠閩土。 早起揭文安,子史深汲古。 束帛賁丘園,高臥守環堵。 便便五經腹,皓首心自苦。

【哀周白士(上清人)】

编辑

陰洞懸乳泉,石沁古苔峭。 紺粉落秋紅,芙蓉澹斜照。 孤吟白日晚,疊嶂玄猿叫。 高懷誰與儔,天風遞長嘯。

【哀趙子常】

编辑

晨樵歙山青,暮汲歙水淥。 閉戶動一紀,守道不干祿。 平生《春秋傳》,疑義如割竹。 哀哉青城翁,心喪三年哭。

【哀高季迪】

编辑

闔閭門前樹,鳥啼華月圓。 詩吟倚樓上,午鼓未成眠。 翠袖添雕鴨,烏絲寫粉箋。 每懷經濟念,鸞鏡感芳年。

【哀方方壺】

编辑

蓬萊五雲宮,金粉飾椒壁。 醉時臥氍毹,酒醒灑墨汁。 傲世雙眼高,鬼谷白雲濕。 玉堂寄書來,落月夢相憶。 野鶴吊孤松,衰螢照荒陌。

【哀黃季倫】

编辑

折節委榮寵,頓將生死齊。 秋荷補壞衲,空林旅幽淒。 懸燈禮繡佛,清齋烹露葵。 虎溪流古月,自與遠公期。

【哀叶楚庭】

编辑

船頭酒百壺,船尾書百冊。 閒騎桃花馬,醉弄西湖月。 狂吟卷秋濤,聲撼扶桑折。 滄海無還期,哀魂楚雲結。

【哀吳用晦(其祖月灣先生也)】

编辑

滄灣俯空寒,老月懸古色。 殘花漂斷沼,野徑繞荒宅。 王珣稱短簿,牙笏猶故澤。 文藻遺江山,蒼茫暮煙隔。

【東武吟】

编辑

壯年投筆去,手提三尺棰。 戎衣才至骭,短劍光陸離。 國士每自許,獨賴相公知。 解衣衣我寒,推食充我飢。 心懷犬馬報,未有涓埃施。 十年在幕府,徒將文墨持。 前星一夜落,天地黯無輝。 功勛都若夢,部曲各分違。 春草門前綠,空遺櫪馬嘶。 月痕弓尚挂,雲影旆猶垂。 霸氣風雲散,姓名誰復題。 落日將軍樹,淒涼過客悲。 長哀波浩蕩,不盡淚如絲。

【行路難】

编辑

奉君五彩鳳凰之綺幄,七寶鴛鴦之錦床, 博山氤氳之冰屑,金盤沆瀣之瓊漿。 春風無情不相待,朱顏綠鬢年年改。 姑蘇台上鼓如雷,四時歌舞百花開。 當年意氣今安在,鬼火如燈秋似海。

【桃葉青】

编辑

桃葉青青杏花吐,樓頭吹笙教鸚鵡。 紅牙象版按《梁州》,金縷衣裳美人舞。 離情不似月常圓,桃葉青青似去年。 美人不來鸚鵡怨,杏花零落畫樓前。

【雙桐生空井】

编辑

井上雙梧桐,秋風易搖落。 綠葉墮鳴璫,清陰卷重幄。 紋甃生旅葵,銀瓶響空索。 疏枝覆烏台,交柯臨鳳閣。 美人矜容儀,照影傷今昨。 鉛華逐波逝,歡賞隨年薄。 行客攀轆轤,哀聲隔簾箔。

【燕子樓同周伯寧賦】

编辑

寶瑟凝歌繞珠箔,流蘇結帶黃金索。 翠紅香裏宿鴛鴦,春風人間無此樂。 杏梁塵暗麝蘭篝,黛鎖眉峰掩畫樓。 燈殘枕冷梨雲斷,秋雨人間無此愁。

【寒夜怨】

编辑

月來愁亦來,心憐月去愁應改。 樓高月轉遲,停箏坐倚熏籠待。 月落卻成眠,誰知枕冷愁仍在。

【經撫河遇雪舟中睡午方起】

编辑

沙溪風寒飛雪狂,風大不敢開篷窗。 蒙頭裹被睡過午,柁底浪急聲舂撞。 岸上楓林茅屋小,新年家家無米糶。 土灶作炊煙滿船,灰壓濕薪蚯蚓叫。 山僮不愔途旅艱,靴綻衣薄雙眉攢。 艱難末路乃如此,富貴有夢真邯鄲。 卻憶瓊林侍宮膳,雪花不入黃金殿。 酒上朱顏萬國春,花簪烏帽千官宴。 錦箋彩筆賜題詩,仙仗頻移出苑遲。 衣惹御香羅袖窄,馬蹄歸踏杏花泥。

【弔晉安將軍歌】

编辑

荔枝城頭花簇簇,王孫不歸春水綠。 黃金台前煙草荒,傷心獨倚青雲哭。 淚灑鑾江江倒流,楚魂暮咽楓林秋。 蕉黃綠醑湘竹語,峴山石斷行人愁。 信陵門下簪纓會,珠履筵前幾人在。 軍中擊鼓夜不眠,珠翠成行鳴劍佩。 王孫王孫真貴人,落筆龍蛇驚鬼神。 千金散士馬蹄盡,鐵甲晝臥雙麒麟。 桑柘陰陰連大路,野市書聲晚當戶。 部曲淒涼白髮稀,甘棠猶指將軍樹。 玉鳧金雁漆鐙殘,化鶴千年何日還? 有酒誰澆趙州土,碧血化雨苔斑斑。 王孫王孫不可招,仰天擊碎青桐瑤。 寸心何處寫哀素,江上年年生暮潮。

【承承堂為洪善初題(善初,三洪諸孫也)】

编辑

天狗蝕月歲靖康,血戰於野龍玄黃。 神鰲夜泣九淵沸,翠華日薄寒無光。 主憂臣辱誓萬死,直以只手支扶桑。 燕山六月雪花大,節旄零落肌膚傷。 關河蕭條月色苦,秋風揚沙吹雁行。 子卿歸來典屬國,茂陵樹老愁雲荒。 至今勛業昭簡冊,大書特書遺典章。 承承堂前春晝永,牙笏金魚堆滿床。 芝蘭玉樹競娟秀,陶令松菊凝秋荒。 盈缸釀酒介眉壽,槐陰覆階萱草長。 忠宣盛澤實具美,宜爾子孫宜爾昌。

【題方壺畫為斯貞侄賦】

编辑

巨然畫與書法同,縱筆所至生秋風。 墨飛原氣瀉沆瀣,青摩斗角連崆峒。 遠岫平林斷還續,苔根斜迸山泉綠。 釣倚丹楓野老磯,門垂碧柳幽人屋。 壺公騎鯨白雲鄉,壟樹綠泫煙草黃。 風流文採今寂寞,對畫淚痕沾我裳。

【題蔡宗文趙氏譜牒後】

编辑

苔連椒壁雲痕濕,霓旌無色金仙泣。 杏花依舊落胭脂,梁苑凝煙春草碧。 相逢仿佛說前朝,譜牒香遺古錦幖。 前代王孫今老矣,天潢如髮際雲濤。

【漢之季哀故御史余公闕守舒城死節而作】

编辑

漢之季,洪流何湯湯。赤子為龍蛇,蔓於漢以淮,割我城邑圖不祥。天子曰嘻予何以奉宗廟,朝群臣,登明堂?曰予近臣御史闕,咨爾撫師古舒國,閫以外,爾制之。賜爾三百衛士斧與節,毋黷民,毋究刑,苟附而安,文武並用禮之經。臣闕昧死頓首泣,主憂臣辱敢不力。御史騎馬來,萬姓淚落喜且悲。子我塗炭民,漢官威儀今見之。東市牽牛羊,西市羅酒漿,紛紛列道左,御史下馬相扶將。諭以天子聖且愛,明見萬里外,宵旰不遑食,兵爾飢爾苦顛沛。御史雖愚頗知忠與慈,惟爾患難相扶持。鼓爾鼓,旗爾旗,疾則疾,徐則徐,壯者戰守老者居,俾爾農桑毋奪時。桑青青,麥茫茫,牛羊走丘墟,御史城上行。茅屋人家聞讀書,以心感人心,敵至輒敗不敢窺。城東啼虎豹,城西嘯熊羆。蘄黃攻始退山越,什什伍伍來相圍。裹瘡戰城南,吮血戰城北,大船小船捍江列。嗟城中如流魚,御史奮臂城上呼。悲風揚,塵沙起,白日無光士爭死。廩無粟,士氣衰,朝食城上草,暮煮城下萁,癘疫相枕何流離。御史斬愛馬,士卒不忍食。日久援不來,矢盡兵殘益危逼。梟騎死野戰,烏鳶銜肉流尸殭。孤城坐殄瘁,土山地道不可當。御史誠不德,握手謝父老,爾民多殺傷。御史登城北面拜,稱臣萬死無以報陛下,闔室竟與城俱亡。楚山蒼蒼,楚水洋洋,御史之節,功烈顯彰。天之奎壁,地之河岳,人之綱常,千載弗渝。日月普光,誰能置廟復立社,享爾祀爾百世及天下。

【題夏博士晉王羲之右軍像】

编辑

上東門外胡雛嘯,萬里塵飛洛陽道。 潛龍東渡晉中興,群馬南浮國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圖。 衣冠簡傲禮樂廢,朝廷放曠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門第居台閣。 內史新除典要樞,右軍任重參帷幄。 擅場翰墨出神奇,蔡衛鐘張早得之。 晝長燕寢森兵衛,日暖鵝群戲墨池。 來禽青李囊盛寄,裹鮓《黃庭》醉後題。 春風三月山陰曲,群彥流觴映修竹。 一時簪冕屬高風,百年文藻懷芳�屬。 流落斯文慨古今,後代宸聰復購尋。 小字昭陵傳玉枕,數行定武抵千金。 忽見畫圖雙眼失,採採豐神驚玉立。 羽扇蕭疏晚日晴,烏紗仿佛秋塵襲。 繁華如夢轉頭非,典午山河幾落暉。 唯有鳳凰台上月,春風依舊紫簫吹。

【予昔與孟思魯參戎事於三衢監司宋公幕府及兵潰得間道還鄉遂歸休之志故歷敘之】

编辑

嗟嗟漢燧昔沉耀,橫流版蕩糜中畿。 鬼母啼煙赤電走,天狗墮地金石飛。 志士勤王涕沾臆,義旆懸雲昭白日。 劍擊風雲向夜悲,楫誓山河仰天泣。 君當少年功節殊,短衣倒騎生馬駒。 蠻箋草檄墨慘淡,寶刀斫血腥模糊。 奏凱對花歌窈窕,量沙臥雪宿氍毹。 運籌制勝常輕敵,憑軾降城不顧軀。 幕泛碧油陳雅樂,漏殘銀燭合兵符。 孤軍轉戰經千里,蕭條榆塞塵沙起。 秦樹關河落日低,漢營鼓角西風裏。 婺女妖氛壓斷牆,嚴灘殺氣連重壘。 羽書援絕鬥兵稀,古道行人畏蒺藜。 霜銜白骨飢烏下,秋入金瘡敗馬嘶。 虞姬帳下將軍死,公子門前壯士歸。 去國共憐王粲賦,望鄉同擬杜陵詩。 壯志無成還故里,城西茅屋苔痕紫。 鉤簾聽雨更焚香,拄笏看雲時隱几。 自信胸澄渤海清,寧憐氣與嵩華倚。 破浪誰擒北海鰲,穿林學射南山雉。 笑傲行將下澤車,經綸懶取圯橋履。 草荒三徑掩衡門,舊事相逢不忍論。 兩鬢緇塵銷歲月,一雙蠟屐信乾坤。 湖上雨晴飛落木,與子登臨散幽獨。 杖藜出郭踏江沙,一笑尋僧看修行。

【潯陽行】

编辑

江頭女牆啼野鳥,亂石如壘驚濤呼。 潯陽九派控吳澤,匡阜千峰回楚墟。 當時形勝誇強土,連雲宮苑旌旗樹。 庾亮樓船赴國仇,黥王版籍歸英主。 盛年一去水流東,冠蓋繁華處處空。 兩岸蘆花浸明月,滿汀煙樹鳴秋風。 古戍何人晚吹笛,客船莫向城邊系。 翠袖琵琶夢已寒,青衫易灑天涯淚。

【寄徐宗周兼柬楊煥文阮宗泰】

编辑

李家池頭去年別,大風揚沙天欲雪。 贈我鯉魚三十腮,楊柳穿來帶寒血。 今年八月芝山樓,我欲少住君不留。 蹇驢落日冒秋暑,鬢絲汗溢黃塵流。 近過阮公茅屋底,說君沉痾幾不起。 九月十月方離床,強健近來差可喜。 相望片雲危石山,來往每嫌消息艱。 斯文凋謝少知己,恨不連牆相往還。 卻憶少年從義日,聞雞不眠追祖逖。 殺敵風吹寶劍腥,打圍雪壓雕鞍濕。 諸葛曾懷漢室憂,包胥亦有秦庭泣。 投老相看海嶽清,夙昔患難同離情。 歸來廬井有桑梓,拜掃丘墓除榛荊。 傳家書在晚還讀,負郭田深春自耕。 愛君窗前修竹大,聽雨何時對床臥。 卻扶藜杖過楊兄,使酒怕渠時罵坐。 氣略頗與常人殊,天經地軌談《陰符》。 黃岡溪頭懶垂釣,未央殿前思上書。 功名定有國士報,肝膽好將民瘼蘇。 黃金之台一千尺,白日橫飛虎生翼。 呂望八十方致身,五十富貴朱買臣。 時來勛業自有待,豈得甘作漁樵人。

【題李陵蘇武泣別圖】

编辑

臣有千古哀,覆水一去難再回。 臣有三寸舌,染絲一黑難再白。 丈夫瓦裂聲名虧,漢不我得將安為? 吞聲長哀送蘇武,忠肝惟有青天知。 煙沙蕭條壓冰雪,心事淒涼淚成血。 誰憐冤魄老胡塵,空有丹心瞻漢闕。 目斷關河夕照迷,茂陵煙樹草萋萋。 將身不似雲邊雁,猶得年年故國歸。

【過南湖觜】

编辑

城頭開船北風起,帆輕直過南湖觜。 上水歡呼下水嗟,龍王廟前准燒紙。 小婦攀罾楊柳磯,淮鹽換得鱖魚肥。 沽來新酒不成醉,臥聽鄰船歌《竹枝》。

【義士歌】

编辑
番陽胡公,字振祖。當元之季,以義起兵,克復郡治,紀功,授饒州府判。後從官軍轉戰至浮梁,與敵相拒,糧盡矢絕,義不辱,憤罵,以身死之。鄉貢蔡淵仲先生為之立傳,予作歌以表其節義焉。至正甲午也。

昆崙晝裂黃河決,京畿地毛白於雪。 鬼母啼秋天雨魚,武庫兵鳴劍飛血。 黃屋播越煙塵張,四海感激思勤王。 鄱陽胡公軀七尺,義旗塞路寒無光。 鳶肩火色萬里壯,虎氣電目千夫強。 城頭陣雲壓鼙鼓,釃酒椎牛顯露布。 破釜沉船曉更徵,囊沙壅水宵還渡。 萬乘千旟驃騎營,轉戰直薄浮梁城。 孤軍糧盡朝飡草,間道人稀夜煮冰。 鐵甲照霜弓影曲,寶刀磨月水痕腥。 旄頭芒射前星落,恃勇驍騰身不卻。 淒涼馬革裹尸歸,誰復聲名寫麟閣。 郡侯紀績筆如椽,父老相傳淚泫然。 三尺荒墳何處是,忠臣後代子孫賢。

【瓊姬墓宋仲珩同賦】

编辑

野花凝粉鈿,瓊姬醉時面。 夕露柳絲長,瓊姬晚黛妝。 行人墳上莫回首,一顧春風一斷腸。

【田家樂寄張師孟】

编辑

田家樂,今年莊農好秋作。 蟄龍蛻骨桔槔懸,五穀咸登時雨若。 官家更憂民力疲,公田折布能輕齎。 小姑攜筐懶梳洗,拾得綿花如雪肥。 大姑軋軋催機杼,疏簾樹影寒蛩語。 鬢雲籠霧揚西風,眉月生涼褪秋暑。 山徑牛羊下夕墟,蕭蕭榆柳草堂虛。 野老杖黎邀小酌,諸孫燈火讀殘書。

【七夕對月懷藍明之黃彥美蔣師文先生】

编辑

碧梧金井生早秋,北斗斜挂銀河流。 鵲橋靈車儼若渡,織女有約期牽牛。 古傳此事不可詰,五雲仿佛聞笙球。 搴衣舉酒酹明月,起舞激烈心悠悠。 但恨玉兔搗靈藥,不能醫此萬古之閒愁。 眼看明月年年好,古人逝矣今人老。 今人還是後人哀,綠鬢朱顏豈堪保。 自憐年少心志狂,赤手直欲扳扶桑。 琅玕披腹抉雲漢,擬致堯舜垂衣裳。 豈無蒼生待霖雨,命與時蹇空昂藏。 棄官歸來守鄉土,破硯凝塵百無補。 時時引領送飛雲,天華當空秋一羽。 今年種豆南山阿,斜日荷鋤仍浩歌。 木葉脫落霜露降,時不我延將奈何。 明年擬結溪頭屋,亂石環牆種修竹。 扁舟載酒弄滄浪,看雪尋梅剡溪曲。

【郊居雜興(二首)】

编辑

桃李謾成蹊,茅堂習隱棲。 泉聲溪碓急,山色野牆低。 相頷原非燕,圍腰底用犀。 不嫌生理拙,抱甕灌吾畦。

風雨行人少,柴門午尚扃。 土花沿砌碧,山果墜枝青。 病眼耽書癖,衰顏托酒醒。 經邦方用武,寂寞抱遺經。

【題朱澗盤卷】

编辑

遙峰連碧澗,茅屋俯青林。 徑晚花粘屐,松寒雨潤琴。 酒甘和菊釀,詩苦帶茶吟。 卻憶文園老,歸來雪滿簪。

【夜直呈翰林諸友】

编辑

中使傳金鑰,嚴兵戒紫扉。 月高旗影直,風急漏聲微。 鵲倦驚龍燭,螢閒綴鳳幃。 不眠瞻北斗,拜舞敢遲違。

【經白將軍故第】

编辑

粉牆將暖日,依舊柳條新。 上馬台邊路,春風無一人。 畫梁暗巢雀,綺席委芳塵。 桃李東園夜,餘香斂翠顰。

【青樓曲劉子雍胡伯清程伯羽同賦(四首)】

编辑

畫闌落盡絳桃花,依舊尋芳小徑斜。 鬢黛壓釵金有暈,臂酥凝釧玉無瑕。 三千弱水波清淺,十二巫雲樹碧遮。 郎馬不來春已暮,淚痕香斷濕琵琶。

繡剩鴛鴦午睡長,體嬌無力浴蘭湯。 生憎寶鏡鸞成匹,死恨銀箏雁作行。 舞罷《柘枝》低拜月,歌殘桃葉懶添香。 愁來自學秦宮女,簾底吹笙引鳳凰。

楚腰纖細錦纏頭,秋怯珠簾半搭鉤。 雲戀陽台雙作夢,月生湘浦獨成愁。 鸞梭折齒花粘髓,螺粉添眉柳帶羞。 雁過碧天書帛斷,誤教人倚小紅樓。

寒鎖妝台粉怯勻,步蓮金小不生塵。 徑迷花雨鶯鶯月,枕壓梨雲燕燕春。 衾剩半床閒翡翠,釵分一股擘麒麟。 玉梅好似郎顏色,只見東風不見人。

【簡戴彥碩】

编辑

故人結得草堂低,老圃連城近市西。 碧注硯池荷葉露,紅粘屐齒杏花泥。 書懸牛角朝耕地,飯飼魚苗晚灌畦。 只恐長安雲路近,馬蹄催夢聽朝雞。

【旅中除夕簡劉子憲助教張左司】

编辑

麝煤凝鴨鎖窗虛,虎衛嚴城禁漏疏。 鄉夢牽情千里遠,客愁隨臘一年除。 酒痕釀暖春連甕,梅粉吹香晚近廚。 自寫桃符燒短燭,壯懷那厭食無魚。

【早春呈吳待制】

编辑

上林春早陌塵香,紫禁觚棱射日光。 新綠御河搖柳黛,小紅宮樹試桃妝。 山連曉氣蟠龍虎,台枕東風憶鳳凰。 心折故園幽興獨,尋僧看竹過鄰牆。

【春寒寄魏居敬】

编辑

上苑春寒花信遲,東風不放鎮帷犀。 柳塘沙冷回鴛夢,草閣梁深落燕泥。 苔蝕井楣蝸觸角,篝連香灺麝凝臍。 典衣剩欲銷塵鬢,暖日城南信杖藜。

【寄許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

编辑

少年曾共請長纓,雲壓旄頭劍氣腥。 諸葛有心扶漢室,包胥無淚哭秦廷。 九鰲夜掞龍沙黑,八駿秋迷鳥道青。 一別關河俱白首,斷腸煙樹滿長汀。

【寄賈文彬巡檢】

编辑

故人為別動經春,野渡維舟送夕曛。 銀燭照窗秋聽雨,角弓懸壁晚看雲。 山城旗影中流見,草閣書聲隔岸聞。 江漢茫茫多舊識,猶能俎豆說將軍。

【文樓早朝柬程邦民諸公】

编辑

紫禁觚棱曙色微,五更三點聽朝雞。 門開鳳闕鳴鞭肅,駕備鸞輿簇仗齊。 玉座袞衣銀燭爛,金罌湯鉺翠簾低。 小臣簪筆還朝晚,路繞芙蓉小苑西。

【與子升弟觀捕魚】

编辑

柳條風脆已梳黃,潮落溪毛石露梁。 帆腳壓霜寒殺網,柁牙移月夜鳴榔。 載車有獵曾占渭,鼓枻無歌豈濯湘。 叉得錦鱗長尺半,鄰翁新酒正吹香。

【呈西平侯沐公】

编辑

股肱竭力定皇都,開國功成與眾殊。 玉帶朱纓持虎節,翠支金鉞護龍車。 秦關柱石風雲會,漢室山河日月扶。 慚愧腐儒無補報,得從門下曳長裾。

【寄表弟朱永容永實昆季】

编辑

渭陽河畔畫樓西,紅粉闌幹柳樹齊。 窗底折花騎竹馬,街頭籠草斗山雞。 銀屏褥隱鴛鴦並,綺戶香凝翡翠棲。 回首繁華成舊夢,對床今雨不堪題。

【燕城懷古】

编辑

廣寒宮殿玉為樓,萬歲鰲峰壓九州。 番國胡僧青鼠帽,天魔宮女彩龍舟。 鉤陳蒼闕山南拱,太液紅橋海北流。 唯有瀘溝溝上月,年年鴻雁不勝秋。

【過錢朝陽故居有感柬程伯羽汪宗彞】

编辑

短牆依舊草堂深,蘭徑重過思不禁。 芍藥紅殘花漂雨,甘棠綠嫩樹成陰。 帖臨青李池遺墨,曲奏朱絲壁憶琴。 回首風流陳跡冷,山陽鄰笛淚沾襟。

【拜外舅陳公禹謨墓柬陳原輔】

编辑

貳館東風憶昔年,笙歌如沸酒如泉。 麒麟錦帳銷銀燭,孔雀雲屏列玳筵。 井塌銅瓶渾臥雨,香闌瓊佩已迷煙。 傷心孤塚楓林外,寒食殘花墮紙錢。

【和九日韻寄朱見中】

编辑

野樹荒台帶晚陰,昔年歌舞憶登臨。 桃花紈扇西風冷,蔓草銅駝夕露深。 舊夢青雲連館閣,多情華髮老山林。 江南庾信傷秋倦,疏雨簷櫳怯暮砧。

【次秋日韻奉汝弼叔(二首)】

编辑

墨池秋淨水痕澄,曲幾焚香袖手憑。 霜煞柳條清慄里,雨荒瓜蔓覆東陵。 戰餘趙壁車還列,說下齊城軾獨憑。 因憶少年隨驃騎,西風笳鼓醉呼鷹。

三徑歸來菊未荒,半凋楊柳弄春涼。 銀屏紈扇題秋句,金鴨羅衣換夕香。 老憶風雲趨北闕,夢無花月待東牆。 狂游尚記秦樓別,翠袖紅綿拭淚行。

【鄱城歸舟同何希憲共載劇談悲歌有感】

编辑

霜落長河見遠洲,天晴歸棹喜同舟。 青連碧樹山回轉,白湧寒砂水倒流。 弓影浮杯疑老病,雞聲牽夢動離愁。 英雄過了前三十,晚景桑榆愧白頭。

【同周伯寧連榻劇談悲歌有感】

编辑

醉來拔劍砍珊瑚,懶向侯門更曳裾。 夜半聞雞眠不著,草堂秋雨讀《陰符》。

【聞魯志敏訃音】

编辑

故國猶傳箭,中原未解戎。 遙聞故人死,雙淚落秋風。

【秋詞】

编辑

廣寒樓閣玉為梁,月里姮娥百寶妝。 流水莫題紅葉句,人間天上隔宮牆。

【題葉楚庭醉漁卷簡彭敬宗劉子原子載子明】

编辑

落盡荼皞草覆裀,二分流水一分塵。 小車都載鵝黃酒,蘇小墳前醉過春。

【泊瓜洲懷舊寄顧利賓王又新隱居】

编辑

潮聲月色滿江船,回首春風十六年。 憶得石橋楊柳巷,珠簾銀燭聽歌眠。

【望丹陽郭經楊子橋(二首)】

编辑

楊子橋邊楊柳新,青簾斜照送行人。 明日揚州看花去,只憐不似舊時春。

暖風晴日丹陽郭,處處東風是舊游。 記得杏花寒食候,紫簫紅袖宿江樓。

【同周伯寧連榻劇談悲歌有感】

编辑

漂零書劍愧無成,日夜秋風白髮生。 倘得黃金三萬兩,肯將籌策讓陳平。

【東湖憶舊簡劉子雍胡伯清汪宗彞】

编辑

蕭家巷口花如霧,紅粉闌幹酒旆斜。 記得少年曾系馬,如今無樹可啼鴉。

【離懷寄汪宗彞楊孟瑄魏居敬】

编辑

垂垂江雨作春波,江上行人晚唱歌。 莫遣青燈照衣袂,酒痕不似淚痕多。

【暮春寫懷四絕】

编辑

晴雪飛綿柳樹斜,雨餘紫陌淨無沙。 春衫日日騎官馬,兩袖東風看落花。

官筵題就送春詩,簪筆承恩出殿遲。 病目塗鴉不成字,粉箋香墨惜烏絲。

揚州書記鬢蒼蒼,每向春歸欲斷腸。 剩欲典衣酤酒飲,風流無復少年狂。

青梅煮酒蕨芽肥,倦客懷家入夢思。 想得故園風景好,一庭香雪落荼皞。

【秋詞】

编辑

紫電宮嬪曉貫魚,靜鞭當殿肅金吾。 近臣知有天顏喜,東殿疏囚有諫書。

吳萬戶訥 五首

编辑

【戰昱嶺關】

编辑

鼓角聲雄隊伍齊,揚兵曉戰昱關西。 黃金匣動雙龍出,赤羽旗開萬馬嘶。 露布不煩諸將草,詩篇還效古人題。 沙溪春酒甜如蜜,醉臥花陰聽鳥啼。

【東歸】

编辑

躍馬東歸古歙州,鐵衣如雪照清秋。 半生叨食君王祿,百戰深遺母氏憂。 城上彩旗翻白虎,帳前金絡控黃騮。 英雄出處緣忠孝,豈為人間萬戶侯。

【破紅巾】

编辑

君不見蘄黃兒,紛紛白馬張紅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四海澒洞含瘡痍。 堆金積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爾為。 又不見黃連寨,左帶溪山右淮海。 天兵如日照雪霜,百萬紅巾一朝敗。 親王按劍定中原,丞相分兵救吳會。 邊人不識韓將軍,極口爭誇鐵元帥。 八座東開昱嶺關,群偷欲度愁躋攀。 奇兵間道絕歸路,可憐白骨高如山。 桂林老臣再徵起,坐鎮西垣幾千里。 昨聞餘黨犯其鋒,血作龍沙半江水。 南方猺獠勇莫當,自謂效義收蘄黃。 賊徒一見驚喪膽,堅壁不出知天亡。 諸君力盡在此舉,巢穴不平鼠為虎。 相期麟閣畫丹青,卻憶虞廷舞干羽。 楊鐵崖曰:「克敏謁予七者寮,出其所為詩,予奇其人。適垣府相臣招致名士,講及三關之事,克敏慨然有擊楫中流之志。無幾遂統士會諸軍於昱關,予聞而益奇之。其才勇忠義實得於天性,則知向所為詩,皆筆櫝之餘耳。」

【李將軍歌】

编辑

太倉積粟皆紅腐,群貓晝眠鼠變虎。 前鋒不見李將軍,何人為發千鈞弩。 去年我從昱嶺來,匹馬馳突三關開。 北平未入衛青幕,郭隗獨上燕昭台。 近聞西府羅俊彥,人人自謂能酣戰。 誰似當年背水軍,赤幟才臨趙城變。 英雄報國如等閒,馬革裹尸銅柱間。 明朝按劍收中山,謗書慎勿回天顏。

◎補詩

编辑

☆孔從善(一首)

编辑

【續龍爪石壁題句】

编辑

方行以元義兵萬戶守昱關,與天兵再戰不利,退守札溪,題怪石落花一聯於石壁,遂自刎。永嘉孔從善為足成之。 萬里西風起馬蹄,金戈回日塞雲低。 未為豫讓先亡趙,欲效田單獨報齊。 怪石有痕龍已去,落花無主鳥空啼。 至今天與英雄恨,嗚咽泉聲下札溪。


 甲集前編第八下 ↑返回頂部 甲集前編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