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系 別洞集
卷一
作者:尹祥
1749年
卷二

编辑

夢金尺賦 编辑

偉皇天之眷顧。惟有德者是親。玆至聖之動格。可獲福於天神。偉我聖之來享。體乾道之至純。乃念慮之所孚。獲金尺之禎祥。玆神奇之異瑞。乃吉兆之顯彰。惟受命之符信。非常人之可望。質非成於麗水。豈從革而用世。制自成於天成。匪人爲之所製。然則是金也匪金之金。乃剛德之所寄。是尺也匪尺之尺。信平治之大器。信異受於四方。非世鳳之可並。亦非同於南金。曷玉曆之抗衡。嗚呼。前聖後聖。異世同轍。昔高宗之中興。賚良弼之傅說。且武王之拔亂。同協夢而成烈。俱不若我聖神之金尺。親自敎之諄諄。前無古而後無今。實吾王之仁兮。

编辑

五言絶句 编辑

聞慶八詠 编辑

主屹山靈 编辑

作鎭南州界。儲祥衆嶽中。春秋修祀事。爲報庇民功。

串岬棧道 编辑

路險羊腸曲。峯危馬耳奇。寸前還人退。愼走莫嫌遲。

窓外梧桐 编辑

夜雨翻新葉。秋風拂老枝。一燈窓下客。偏動故鄕思。

庭中楊柳 编辑

依依微雨裏。裊裊細風餘。倘使吳姬見。纖腰愧不如。

蒼壁丹楓 编辑

秋入天成壁。霜餘錦作區。王公十日畫。此妙定應無。

陰崖白雪 编辑

陰崖恒抱雪。春壑不成溪。人事何曾說。天工向此迷。

鳥井鍾樓 编辑

溪洞煙霞晚。風杉石逕廻。禪樓知底處。鍾響雨中來。

龍潭瀑布 编辑

捐佩千尋碎。拖紈百尺新。有蛟能濟物。潛躍術何神。

十三日。過金郊馹。 编辑

飮餞迎賓館。淸霜鎖板橋。行行轉馹騎。日午過金郊。

次盤山韻 编辑

旅館含西日。征人帶朔風。客中偏稱意。唯是地爐紅。

次鄭幾康韻 编辑

故國餘千里。歸程達九天。長安行漸近。晉接想忻然。

次閭陽韻 编辑

城邊落日紅。野外村煙黑。故國首頻回。旅途身久側。

立春日。寄永同 编辑

律管三陽動。洪鈞一氣新。異鄕留滯客。今日又逢春。

五言律 编辑

次公州朴牧使江樓韻 编辑

江郡多形勝。臨流更起樓。淡煙連牧笛。疏雨滿漁舟。柳暗長洲遠。花明曲岸幽。知君謀野穫。慣向此消憂。

次般若寺板上韻 编辑

爲愛山中靜。凌晨訪古廬。巖亭微雪灑。潭樹冷煙疏。有象元非實。無生本自虛。應嫌塵世客。泚筆強留書。

聞慶樓題 编辑

旅館臨溪壑。緣崖路幾回。天香生異卉。泉氣上幽苔。谷鳥迎人起。山雲擁樹來。題詩皆老手。愧我未工裁。

重陽日耆老會吟 编辑

淸景三秋序。登高九日歡。芳筵開錦席。佳客盛衣冠。菊蘂浮杯面。珠璣映筆端。自憐無別客。矯首望仙官。

送卞僉樞奉使日本 编辑

吾王重隣好。遣子向扶桑。奉節辭雲闕。揚帆截海洋。奚囊詩幾首。祖席酒千觴。行近三山境。歸來語合長。

十一月十一日。碧蹄驛別許楊州,洪監丞,徐主簿。 编辑

上國觀光日。郵亭摻別時。朔風吹醉面。朝日射重扉。鶴野歸雲迥。燕京去路遲。漢山春草綠。重與細論詩。

十三日。宿金巖站。 编辑

旅館風煙淡。征人一解鞍。樓高含落照。溪淺抱殘山。夢覺燈花結。吟餘月色閒。鷄鳴還上馬。前路曉霜寒。

七言絶句 编辑

次領議政黃相國乞骸詩 编辑

盛業巍巍冠百揆。孤忠耿耿奉天顏。縱然嫌老歸休計。其奈宸衷重泰山。

送金學諭曾隨賀聖節使入朝 编辑

九天閶闔五雲開。萬國遙瞻瑞日廻。想得乾元資始處。一陽初動地中來。

昭格殿祈雨祭行香使齋宿有作二首 编辑

皇天上帝孰云憎。禍福惟關怠敬勝。聖主緝煕基有密。矧伊前後有依承。

由來仙境絶纖埃。洞裏三淸孰肇開。貝闕巍巍金澗曲。松風邀月入靈臺。

寄同年郭參判 编辑

江湖末路少情親。一畝柴衡數尺身。唯有忘年賢相國。百年交道重雷陳。

次碧松亭松陰唱和詩 编辑

老願春遲花底飛。每嫌山鳥喚催歸。松陰此日蘭亭飮。須把金觴次第移。

次琴參議之江陵韻 编辑

江陵形勝冠東州。水接天光萬里浮。遙想纁絃閑奏日。境中容有一夫愁。

编辑

自將琴鶴出爲州。預想江民喜氣浮。此地從來多勝跡。題詩寄與慰離愁。

次鄭司成宗本賀李主簿登科韻 编辑

多君年少富才名。三榜高科足視聽。幾箇公門桃李樹。爭瞻翠柏聳亭亭。

次高轉運使 编辑

龍飛九五風雲息。鵬摶三千雪一堆。矧是矜民天意重。端知木道轉浮杯。

八駿馬二首 编辑

風虎雲龍氣類神。天生八駿爲消塵。操鷄摶鴨等閑事。金尺揮餘宇宙春。

编辑

八駿生時屬聖神。騰雲撲漢掃風塵。經營盛業眞天授。致我朝鮮億萬春。

次咸陽學士樓題 编辑

頭流山迫白雲間。傍麓經營問幾官。最是許州鍾秀氣。稟生人傑滿朝端。

大丘郡事時。上首領官乞由。 编辑

乞郡南來爲老親。鄕關縹緲隔音塵。早知拘束還如此。寧向江頭作散人

次孝令縣東軒板上韻 编辑

山轉溪回作一城。數家粧點畫圖明。吏民莫訝頻休憩。爲愛淸幽適我情。

次般若寺板上韻 编辑

路入懸崖境轉深。興餘驢背放淸吟。靑靑數箇庭前柏。應是諸禪水月心

壬辰季冬。寄琴永同。 编辑

親老那堪作遠遊。區區薄宦未能休。夜深歸計寒燈寂。懷抱無端不自由。

用許佐郞韻。寄永同。 编辑

許公相送向江村。遂告鈴軒喜見君。取別何曾經數日。無端回首望停雲。

山居偶吟 编辑

十里桑麻雨一犂。陽坡草色正萋萋。山堂寂寂人來少。時有幽禽自在啼。

苦熱正錄廳。次李修撰韻。 编辑

淸氷滿椀試新漿。閑臥高軒逸興長。更愛簷前雙樹密。綠陰偸放九秋涼。

立秋日。次鄭司成韻 编辑

天機衮衮自無休。節候當秋大火流。錦葉飄颻驚客眼。呼兒索紙棹吟頭。

題榮川客舍小亭 编辑

一亭輕壓小蓮池。左右涼風生樹枝。盡日倚軒無箇事。睡餘開卷讀陶詩。

酬贈尹直學 编辑

新詩多態藹如雲。嘉貺仍兼五色文。自古華蟲章服美。感君呈瑞及吾門。

丁卯重陽日。次河政丞韻。 编辑

五陰聯引產風涼。日月相扶護一陽。堪賀調元鵷鷺會。辟邪延壽共催觴。

贈日本國禪和子 编辑

渡海來時飄朔雪。出城歸路見春風。遙知飛錫還山日。梅蘂辭枝色卽空。

送崔判書歸田園 编辑

碧松紅樹映江村。軒外靑山鎖白雲。莫向田園貪勝景。鹽梅調鼎共期君。

聞慶樓題 编辑

岑樓誰起亂山中。一卸征鞍倚晚風。萬丈蒼蒼雲外嶽。天工於此不虧功。

贈別 编辑

客程迢遞入雲峯。回首天邊落照紅。馬上佳人離恨大。淚痕和雨灑西風。

次安東客舍西樓韻 编辑

樹拂高軒散綠陰。夏天還恐九秋深。黃鸝似識遊人意。故故飛鳴惠好音。

次安東北別室板上韻 编辑

荷錢點綠露華晶。微雨絲絲一室淸。半夜閒眠孤客耳。小溪流水洞時聲。

弘濟院途中。十一月十一日作。 编辑

漢山華月照征鞍。風露凄凄滿面寒。萬里歸程從此始。好將忠義對天顏。

十二日臨津舟中 编辑

江雲漠漠渚煙輕。橈櫓閒吟氣味淸。此去朝天廻轡日。更携餘興上高亭。

過平州城 编辑

凌晨走馬過東陽。古堞雲橫草樹荒。往事微茫無處問。哦詩引古感興亡。

遼東都司付宴日作 编辑

千里朝鮮路渺茫。梯航幾日到遼陽。設筵今夕慇懃意。須奏天庭達我王。

次仁同鄕校樓韻 编辑

數仞墻頭百尺樓。光風霽月幾春秋。玉山自此多才子。太守佳名水共流。

次商山南長寺韻三首 编辑

雲自無心月自明。山分靑嶂水凄淸。可憐勝景誰先取。靈運高吟協五聲。

编辑

一入招提俗眼明。凄涼雲臥不勝淸。慇懃爲報西溪水。境是虛無莫放聲。

编辑

秋來半日又乘閑。杖屨登山慕謝安。一臥高軒塵事少。不堪還把釣名竿。

七言律 编辑

世宗大王輓章 编辑

巍巍聖德繼三王。運撫盈成世道昌。人飮衢罇爭鼓腹。山呼華祝幾聯行。謂將千歲當明享。胡乃中年忽陟方。今日靑門挽素輦。瞻天標擗涕浪浪。

哭李相國 编辑

千古韓山牧隱孫。光風霽月映朱門。天姿迥出神仙骨。學海應蟠性理源。簪履春坊規範盛。經綸廊廟令儀尊。奈何信宿天峯路。終見銘旌向九原。

申相國輓 编辑

王氏元勳幾世孫。又逢昭代振家門。晚將仙籙燒丹鼎。曾上台躔近紫垣。幹蠱三郞俱俊彥。承筐諸女共嬋媛。薤歌今日佳城畔。多少都人欲斷魂。

東宮嬪輓顯德王后 编辑

天生淑媛長侯門。來配春坊震素尊。京室徽音承太姒。璿源毓慶誕神孫。如何仙馭乘雲速。其奈霓旌向月奔。今日哀榮開盛禮。異時朱黻慰眞魂。

次天使謁聖二首 编辑

瑞日初登照畫堂。方知泰道布三陽。天書柔遠臨東國。使節崇文禮聖王。攀附雲霄應獨步。團圝泮水幸聯行。明珠咳唾誰能和。深愧鯫生筆陣荒。

编辑

音韻淸高杜草堂。揮毫健壓孟襄陽。禮臨黌舍來三日。景仰文宣冠百王。涑水名園傳獨樂。新安講榻繼編行。淵源皆自分洙泗。願借餘波濯我荒。

贈送天使倪侍講司馬給事中復命還朝二首 编辑

宦路東西邂逅難。乃何分袂在旬間。歸程幾許萬餘里。旅館無容一夕歡。祖席淸談緣膽底。奚囊珠玉動毫端。傍人拭目看風彩。此是詞林鳳與鸞。

编辑

龍節煌煌向北還。綸音宣罷奉天顏。但期補衮咸歸泰。肯許招朋暫合歡。搖櫓鴨江朝日上。催鞭鶴野暮雲寒。聖神如問東藩事。箕子遺風尙未闌。

和日域崇泰師 编辑

缾錫飄然渡海溟。蒼波縹緲法舟輕。幾年面壁求心後。今日遊方問道行。眼底觀空三界盡。胸中朶月一輪明。客愁秋夜雙肩聳。筆陣縱橫偈自成。

丁未仲冬日自詠。以示伯殷仲殷。 编辑

學如不及早書紳。老來猶未見精眞。寸心本自通三極。至道無他明五倫。日就月將期汝輩。道聽途說愧吾身。幸今年富須勁勵。莫學荀疵學孟醇。

次默軒養拙堂詩韻 编辑

一堂虛白入林幽。養牲逍遙不外求。松菊擁軒陶逕趣。煙霞當戶謝山遊。已將巖鶴同翹足。更與沙鷗共點頭。今日幡然鳴玉佩。祗緣明主禮賢優。

次琴參議之江陵韻 编辑

露冕遙遙向天東。馬頭雙旆正翻風。行經峻嶺星辰近。看到滄溟地軸空。琴閣松稀春草綠。江樓興逸晚霞紅。欲知他日多遺愛。須見棠梨詠召公。

閑居自警 编辑

曾向書窓講六經。商家心法見盤銘。自將洗滌身常潔。還荷提撕意自醒。聖域日新加勉勵。靈臺雲捲更丁寧。莫言勇智徒天錫。作聖元功在發硎。

雲城君詩軸。次其嚴君朴二相韻。 编辑

雲峯崒嵂倚蒼旻。秀氣鍾英瑞世珍。調鼎巖廊霖雨洽。吹簫鳳闕羽儀新。靈犀帶映靑雲漢。晝錦堂高綠野春。獻壽歡餘歌白雪。筆端珠玉倒楊塵。

杏壇 编辑

偶尋洙泗泝波瀾。花裏柩衣上古壇。一本初從霜幹見。萬殊還向露枝看。光風萬古吹芳草。霽月千秋照石欄。道體高堅誰料得。緬思回也獨能鑽。

次日本文溪韻 编辑

道人心志淡溪流。跡與浮雲任去留。昔日乘槎緣底事。今朝飛錫向何遊。金風玉露郵亭夜。黃菊丹楓海岸秋。離席奚囊珠玉爛。愧余無句稱師求。

和南宮相國韻 编辑

南宮賢相老成章。詩史波瀾繼草堂。論秀秋圍文雅盛。娛賓錦席筆談香。揮毫戰藝爭糊白。採菊傳杯始點黃。自是非才參盛會。難將巴俚和春陽。

無題三首 编辑

千里南州奉使臣。趁涼乘駟啓重闉。商山去歲民攀鐙。漢水今朝客擁紳。宦路知心曾有幾。老年分袂最傷神。杏壇柏府英名播。出入均勞紀法陳。

编辑

揮毫點綴表儀文。懷抱淸高愜素聞。講席諄諄眞不倦。淵源浩浩已離群。溟鯤始化鵬程豁。月桂初攀玉葉芬。更向雲衢加警策。幸今贏得聖明君。

编辑

煌煌使節遠飄然。進慶三元選我賢。拜命瑤階初日近。會朝璇極衆星懸。雲垂寶座臨仙仗。風暖霞觴漾錫筵。季札觀周何所得。洋洋盈耳聽鈞天。

用前韻 编辑

風度從容氣豁然。鴛行高步冠群賢。三秋預遣朝元賀。萬里遙瞻北斗懸。漢殿威儀參盛列。周庭禮樂見同筵。端知專對承恩日。應奉溫顏咫尺天。

次鄭司成宗本宴集韻 编辑

紅塵車馬日爭馳。獨愛烏川嗜酒詩。爲惜餘春經荏苒。遠邀佳客勸棲遲。花翻舞袖飄瑤席。雲逐歌聲傍壽巵。莫向蘭亭誇盛會。當時光彩勝前時。

興德洞台家代日。大司成金泮,司成鄭宗本兩人枉駕榮臨。鄭司成題長句四韻。諸寮賡韻。余亦次以謝。 编辑

計拙曾無一畝宮。僑居遷次自爲工。臨溪自卜蛙跳井。枉駕那知鶴馭風。翠嶂遠廻屛勢合。淸流近抱鏡光通。煩君一著高明眼。宅相神奇繼召公。

次醴泉客舍東軒韻 编辑

川回山轉樹濃陰。勝地佳名儘匪今。廨宇崢嶸依峻嶺。樓臺粧點隱平林。千尋山郭雲煙老。十里桑麻雨露深。多賀使君治第一。皇華揮筆費芳吟。

次慶州倚風樓韻 编辑

千年羅代舊京華。坐對金鼇鎖晚霞。山水縈廻猶古國。閭閻索莫已田家。鷄林黃葉雲俱變。鵠嶺靑松日又斜。弔古通宵渾不寐。杜鵑啼月隔窓紗。

送一雲法師還山 编辑

去年飛錫出都城。萬壑煙霞一室淸。鶴詔入山傳密勿。龍宮演法贊盈成。點頭石恨隨緣去。摩頂松迎反舊程。塵世那攀方外別。題詩其乃古人情。

高靈馹曉行。用壁上韻。 编辑

星斗森沈曙色闌。更催郵吏動征鞍。凍來氷片連鬚合。吹過風端滿面寒。戀主孤忠懸魏闕。思親遠夢繞門闌。一身南北千般計。半夜燈前睡未安。

元日付同宴。次柳掌令韻。 编辑

春廻金殿暖初暉。仙仗紛紛擁御墀。天樂動來和氣滿。瑞煙籠處俗塵微。眼酣季札觀周日。心切封人祝聖時。健倒椒觴渾得醉。午門門外不知歸。

次驪興淸心樓韻 编辑

宦路東西事萬端。登臨此日好開顏。水光迢遞通銀漢。雲氣鴻濛接海山。藏岸人家塵土外。入林仙室畫圖間。臨風自恨名韁繫。勝處渾無一日閑。

觀稼樓 编辑

樓名觀稼隱仙骸。眼底乾坤知幾尺。窓闢初疑八卦開。山回更覺五雲色。歲稔秋禾滿野黃。景多詩興爭歌曲。主人奚啻壽延長。富貴亦云比金谷。

次曹家莊孔漁村韻 编辑

曹家舊姓氏。馹名借私莊。子孫今底處。胡不保農桑。丘園滿目不忍見。紅日悠悠草樹蒼。山川如舊人獨變。行客臨風一悽傷。

謝僧惠扇 编辑

南方六月天如火。棋棲屋漏尤煩蒸。層氷浙瀝不可得。空羡白雲長飛騰。時有叩門驚午眠。奴兒報說東方僧。握髮倒衣下庭迎。手中有携心有誠。淸語未半惠一物。圓潔皓皓蟾輪明。綾文細細波濤爭。玉柄纖纖磨水精。缺月高岑非碣石。風帆漁艇是洞庭。旅雁嗷嗷向何許。耳邊恰似聞秋聲。僧兮僧兮儘有情。論功奚啻錫百朋。君不見有唐韓夫子嘗與太顚一相從。至今千載傳無瑕。操得本心不自失。儒與釋交其乃何。我亦偸閑扣巖扉。更看蘿月係松枝。

樂善堂詩 编辑

華山碧巖巖。漢水碧洋洋。中有鐵瓮之重城。千家萬戶若蜂房。五雲深鎖是何處。云是君王樂善堂。斯堂豈非宏且壯。安宅自是殊尋常。禮門穆穆開聖域。義路平平貫帝鄕。吾君性資本天縱。德與三王爲四王。朝修夕省不遑息。至道挽回三代昌。裁罷萬機回玉輦。日日燕暇玆彷徨。文茵燦爛含五彩。翠煙縹緲金爐香。圖書史箴左右列。明明日表臨中央。味寄道腴自知飽。眼前外物無膏粱。心將太極共遊衍。方寸萬象森羅張。鷄鳴孜孜慕大舜。從諫弗拂追成湯。斷古論今明聖法。淺言片事還究詳。辭嚴義正春秋用。敦厚溫柔詩所揚。中和位育本一機。功化誰知由此彰。天地淵淵淨盡處。月到天心風味長。東平豈能知此味。一言後世垂星芒。況我聖君勤緝煕。藹藹令聞旁騰驤。君不見三峯直上數萬仞。漢水百丈深泱泱。君王盛德亦如此。千秋萬歲安可忘。

表箋 编辑

請傳位表 编辑

小臣衰質。思釋負而息肩。嗣子成人。冀襲封而繼體。敢敷危衽。仰觸嚴威。伏念猥將譾資。幸逢昭代。承父先之餘蔭。濫叨籓維。荷聖朝之洪私。不失侯度。顧報效之蓋闕。誓礪節於將來。迺緣無功而冒榮。致此積疾之遽作。證在臟腑。良醫無效於毫釐。事總權綱。休養安能於頃刻。苟居職而僶勉。恐速戾而顚躋。靜思從宜。乃合辭退。伏望曲全終始。務敦懷柔。憐臣養痾之心。諒臣傳世之請。令賤息以就位。俾病軀而投閑。謹當益感再生之恩。仰覩玄化。恒祝萬年之壽。俯罄丹忱。

賀正朝表 编辑

三陽肇序。方廻鳳曆之春。萬國調元。咸仰龍墀之慶。歡騰臣庶。瑞藹堪輿。欽惟如日方升。應乾資始。祖有功宗有德。正統相傳。文丕顯武丕承。皇明益著。道揆隆燮理之寄。孝治彰愛敬之誠。玆値令辰。茂膺景祚。伏念猥將眇質。幸際昌期。邈居箕封。阻參椒花之頌。顒望舜殿。遙傾葵藿之忱。

賀正朝表 编辑

三陽協序。方廻鳳曆之春。萬國調元。咸仰龍墀之慶。乾坤交泰。夷夏均歡。欽惟聖敬日躋。聰明時憲。功參造化。轉一氣之洪鈞。恩洽生靈。開八荒之壽域。爰値新正之屆。茂膺景福之臻。伏念幸際昌辰。叨承異渥。職縻蒼徼。雖阻舜殿之儀。心注丹霄。願效華封之祝

賀皇太子表 编辑

三陽交泰。祥開東禁之春。二極端臨。瑞應前星之耀。宮庭協慶。海宇騰歡。恭惟性稟溫文。姿凝岐嶷。心敦愛敬。克勤問寢之儀。望隆元良。光輔垂衣之治。爰値道長之節。茂迓天錫之禧。伏念邈矣藩宣。欽哉服命。恭聞樂府。載賡輝閏之歌。顒望儲闈。遙伸壽康之祝。

謝賜諸佛名稱歌曲方物表 编辑

爲濟群生。誕降西乾之敎。聊陳庶品。敢貢東土之宜。右件方物。製造非精。名般甚寡。冀諒由中之信。俯容享上之儀。

同前 编辑

聖恩洊至。偏蒙雨露之私。行潦可羞。敢效涓埃之助。右件方物。名般不腆。品彩非精。愧無尙方之姿。祗表中心之懇。

請封世子奏准謝恩方物表 编辑

命建儲副。偏蒙雨露之私。貢隨土宜。聊布涓埃之助。右件方物。名般不腆。品彩非精。殊無尙方之姿。祗表中心之懇。

成均館謝謁聖視學箋 编辑

乘輿備駕。聿嚴視學之儀。搢紳環橋。咸仰右文之化。事光簡策。喜溢臣民。竊以聖學莫要於傳心。學以經術爲本。王道惟貴乎善治。道非敎化不行。是以周文建辟雍之宮。帝舜設司徒之敎。奚一日而廢也。自三代而共之。恭惟德惟日新。志務時敏。體元御衆。旁推愛物之仁。約己兼人。特重尊師之禮。雖在萬機之務。先崇三舍之規。薦豆稱觴。禮素王而親奠。橫經問道。擁靑衿而論疑。作興人才。復見鳶魚之泳。發揮道妙。若揭日月之明。誠千載一時之逢。開萬歲太平之盛。伏念識慙稽古。材非適時。敎養無方。敢曰生成之助。榮恩踰分。徒增感激之情。

成均館。謝聖殿明倫堂懸掛額字。又賜甁鍾與酒饌箋。 编辑

尊師重傅。昭揭表殿之徽稱。崇化勵賢。丕頒育材之嘉貺。事光簡策。榮耀儒林。恭惟於緝煕文亶聰明后。聿遵百王之典。式宏三舍之規。額字銀鉤。映咸池之出日。衢樽霞液。源泮水之濫觴。羞兼山海之珍。器備金玉之飾。猗歟繼先之盛事。展也垂後之聳觀。伏念猥把庸材。忝與函丈。旣醉旣飽。率國子而揚休。曰壽曰康。效封人之祝慶。

禮曹請建箕子祠堂碑箋 编辑

立經陳紀。丕建太平之基。崇德報功。宜稱顯揚之典。玆瀝愚抱。敢瀆聰聞。竊念朝鮮之樹邦。蓋自檀君而啓土。地居荒裔之外。人昧敎道之方。其在中古以前。孰知彝倫之敍。爰有箕子之聖。適遭殷室之淪。不臣周家。封我東國。施彝敎八條之化。演洪範九疇之源。因俗訓民。式遵先王之制。體國經野。咸依中夏之規。遂使鱗介之風。化爲衣冠之俗。深仁厚澤。恒與天而同流。偉績宏休。奚委地而不耀。斯乃前代之所失。盍亦明時之可行。伏望特命攸司。豎螭頭龜趺之碣。爰就其廟。刊鳳翥龍騰之文。示之無窮。垂之不朽。臣等謹當益攄素蘊。恢弘禮樂之樞。載竭丹忠。贊撫文明之運。

禮曹請文科試五經義箋 编辑

聖主應圖。先啓右文之化。愚臣獻策。願陳興學之方。玆瀝卑悰。庸瀆聰聽。竊念五經之垂訓。是猶四時之運行。成始成終。於設敎不可偏廢。有體有用。肆取士當求博通。然質有利鈍之殊。學有遲速之異。雖命世之亞聖。猶但長於詩書。玆應擧之士夫。奚遍能於經學。況經術當以達理爲貴。而學問不以徒多是崇。苟能精義入神。唯一經固非不足。徒有博問強記。雖六籍亦奚有餘。乃今聖朝之設科。間出二書之義務。得眞儒之實用。求通五經之才。雖曰良規。恐有後弊。勤者徒務於記誦而學業未精。懶者背馳於他岐而文風不振。安能優游於義理。使皆涵泳於淵源。與其涉獵而粗知。孰若硏窮而精熟。伏望取漢家專門之學。體成湯不備之求。各試所學而兼取五經。俾展所蘊而旁施一代。九德咸事。群賢萃朝。臣謹當嘉與同僚。罄竭掄才之任。爰求碩德。俾殫補衮之忠。

兵曹請於山河險阻皆置關防以嚴守禦箋 编辑

克詰戎兵。旣備不虞之戒。愼固封守。宜嚴禦侮之方。玆瀝衷肝。敢陳謬策。竊以山河形勢。國家門扃。彼虎踞龍盤之要衝。皆天作地成之壯險。吾固有控制之術。彼安得窺伺之媒。是以羲易著守國之規。必戒王公之設險。麟史書失地之策。以譏鄭伯之棄牢。玆置關設防之良謀。實禦暴保民之奇略。伏望俯從愚計。特垂兪音。俾泠咽喉之封疆。咸謹斥候而守護。殊方懾伏。邊境自安。則謹當祇率三軍。益贊止戈之治。載歌七德。恒陳偃武之功。

奉參判軍容使禮狀 编辑

北闕九重。昵受絲綸之命。南州千里。巡觀軍賦之容。凡屬管臨。悉均敬畏云云。蟬聯貴系。鵠立孤忠。用牛刀於昔年。昌城父老之遺愛。佩虎符於今日。嶺外士卒之爭奔。矧伊國舅之尊。親莅戎兵之務。廷議必謂之良翰。民心如倚其長城。伏念猥以庸疏。叨任團練。厥臨孔威。不覺衣裳之顚倒。式禮莫急。先馳尺牘之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