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記 別洞集
後敍
作者:李光庭
1749年

金佔畢齋先生。序別洞尹先生集詩文雜著總若干篇。言先生有作旋棄之。今玆編輯。出於其子知縣公季殷所收拾散佚者。蓋先生當國初右文之時。以經學典敎胄。一時名公。皆出其門。畢翁亦自謂私淑之徒。而彝尊錄。載其大人司藝公從先生受易。盡其奧妙。易學田是大明。寒暄一蠹兩先生之學。又出於畢翁則推其淵源所自。寧可誣耶。我朝文學之盛。蓋由祖宗培植之澤。而其所以培植者。實籍師儒之力。方惠莊之世。文運丕亨。俊髦林立。可謂盛矣。師席之重。尤宜愼簡。而先生起自寒微。無葭莩之執。迺擢置師席。委以作興之方。常兼文翰之職。或以文翰之職。兼師儒之官十五六年。不離太學則先生之經術文章。冠絶一代。可知也。先生亦以師道自任。其訓迪諸生。不厭不怠。必詘去浮華。究極理趣。薰蒸浸灌。陶成大雅。集賢諸公。皆其弟子。或以節義著名。或以經術擅譽。或以功業致用。或以文章見推。無不籍其誘敎。磨礱成就。則其所以補翊洪化。賁飾世道者。其功又不可誣也。先生以易學侍讀離筵。以博士受禮元孫。夫以二聖之睿質生知。天假之以曆數之永。則殆我東復有箕疇之盛矣。於乎惜哉。文廟初。先生謝老歸鄕。未幾而有景泰之事。殆知幾之神歟。先生之平日道德言行之實。宜有太史氏之狀。而闕然無傳。顧此遺文。特其緖餘之末。不足以窺見學問之閫奧。爲學者遺恨。鑑孟子有論世之訓。苟使學者諷味畢翁之所稱道。而攷其世焉。則亦可以想見其大較也。丁巳冬。先生十世孫三徵甫袖先生遺卷。訪不佞于莊園之齋。屬以校訂之役。且曰。吾先祖歿已二百餘載。而得講遺文于玆。亦非偶然也。光庭不敢以孤陋辭。顧老病荒纇。淹滯累年。今年春。三徵之族弟應徵。又以其叔父相甲族父明甲之意。屢至而愈勤曰。恐又有千古之恨也。於是取前所校勘者。使兒子移書他秩。編次如右。而復略識其一二于後。嗚呼。先生大儒也。顧其時迺盛際也。使先生而生乎今之世。地不金張。族非崔李。而誰能假以匠石之位。資以歲月之深。而致斯世文明之盛哉。以是知國初列聖之規摹弘遠。與季世敻然異矣。讀先生遺集者。亦可以反覆流涕於盛衰之際云。

上之二十一年乙丑九月丁亥。平原李光庭。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