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皐先生文集/附錄下

附錄上 嘯皐先生文集
附錄下
作者:朴承任
1600年

祭文 编辑

門人金玏

惟靈羅城舊貫。錦川流風。百年儀範。一世英雄。詞翻江海。氣呑華嵩。九霄雲翮。千里風騣。蓮桂芬芳。衿佩玲瓏。聲名煥爀。譽望高崇。雨露朝袍。夢寐天宮。殺靑染翰。封素乘驄。銀臺綸墨。玉榻罏紅。得暇湖堂。潤色天工。轉佐銓席。補置人功。瞻依聖寵。懷負孤忠。盛名多猜。時運亦窮。蠅止于樊。雉罹于罿。反修初服。堅保精衷。卅載行裝。南北塵籠。一路攜節。八城佩銅。官不嫌冗。職必奉公。政在寬平。恩及疲癃。韜養已積。顯譽果隆。試長薇垣。望屬匪躬。惟懷殞首。詎戒傷弓。齎我危懇。未透天聰。拜命辭北。奉檄來東。關海茫茫。寒暑怱怱。言旋故國。好伴溪翁。散筇巖臺。展書風櫳。春雨山花。秋月江楓。時對村醪。此樂可終。云胡一疾。天卒夢夢。文星墜地。瑞氣冥濛。鄕無老師。孰啓昏瞢。遠邇悲痛。亦及厮僮。恭惟先生。天賦之豐。資旣玉潤。量亦海洪。論議諄諄。談笑融融。赴義若渴。聞利如聾。喜下書帷。懶開詩筒。經史博達。命理貫通。羲文心上。星斗胸中。道氣彌豁。德容益充。久秘英華。每號病侗。終身懷璞。世眼皆矇。不知不慍。萬事蒼穹。推其所得。樂與人同。有美門牆。學徒是叢。恩深敎育。大小皆蒙。顧惟小子。眇若壤蟲。幸將塵陋。亦荷磨礱。從遊十年。每叩倥倥。一落塵途。宦蹤飄蓬。稀奉杖屨。已懷忡忡。何圖一夕。事往如鴻。歿不飯含。哀淚盈瞳。柳車將戒。魂駕晴虹。有水縈紆。有山穹窿。明將啓道。曙月矇矓。雲幢何處。扈仙崆峒。敬奠菲薄。庶諒深恫。

编辑

門人金允安

日月光明。非公之精耶。山河流峙。非公之氣耶。五雲輝煌。非公之文章耶。公之德量。在宋則韓魏公。公之明哲。在漢則郭林宗。吾聞寗武之愚不可及。又聞汲黯之節不可奪。不可及者。未必有文章。不可奪者。未必有明哲。公則有文有章。而有不可及之愚。旣明且哲。而有不可奪之節。不知不慍。遵格言於孔氏。聞謗不怒。戒讒囮於王通。壽終七袟之年。何其易老。立朝四十餘年。已矣難封。實天命之奇薄。非公德之可慙。八典州城。不爲得其所。一節觀風。大惠不能咸。千勻之筆力。鬼魅辟易。萬仞之氣像。砥柱屹立。心懸北關。鬢似白雪。身竄南荒。顔如紅玉。已免問鵩之憂。行有見蝎之喜。付生涯於黃卷。輕功名於白蟻。士子仰之如山斗。國家擬以爲蓍龜。如何如何。天不憖遺。承不淑之凶音。哦殄瘁之悲詩。丱角趨拜之小子。有愧炙雞之漢士。方抱不天之慟。未及心喪之列。

编辑

門人權斗文

於戱。樑木旣摧。小子何托。無窮之慟。益切今日。始余無狀。學未知方。自趨凾丈。得窺門牆。許以葭莩。我實遇知。免此鄕人。專賴提撕。鄕陪杖屨。洛從宦遊。出入離合。十年悠悠。誰意祥鳳。遠棲棘林。白首天涯。亦甘公心。我時守漆。朅來陸續。每慰羇愁。幾醉邊月。時勝披露。百年心曲。歸來故山。世味生酸。一罇親舊。數載悲歡。謂保餘年。人事已矣。緬惟初服。克全終始。克養發用。無愧古人。淸貧家業。足見心眞。黃壤白日。無復瞻拜。係官于南。葬不來會。今因省親。敬奠一觴。痛哭再拜。滿山秋光。嗚呼哀哉。

编辑

門人黃曙

璧奎分精。金璞無礦。器局宏遠。海涵河廣。文章高古。方駕西京。聲華當筆。妙歲蜚英。歷敭館閣。桂玉輝世。手抉雲漢。追琢岳銳。蒭豢義理。剔繁歸醇。情窮造化。學貫天人。沈潛咀嚼。實踐眞知。動靜語默。務循繩規。士林山仰。衆疑蓍考。講授不倦。樂與甄造。各隨本分。諄諄善誘。迷者以途。瞽者以牖。遠薰近炙。咸有矜式。顧惟小子。亦與斤斲。擊蒙啓悱。惠我無斁。昔公遊宦。久隔提警。義昌之行。神色猶勝。魯邦之歸。狂簡之樂。共思構屋。于彼蟠谷。屨滿猶容。庶幾卒業。天胡不憖。遽至易簀。嗚呼痛哉。斯文益孤。吾道愈微。國失一鑑。士無依歸。末學多歧。解惑者誰。國是靡屆。扶正者誰。樑摧山折。痛切公私。一奠菲薄。萬古長辭。

祭先生祠宇文 编辑

門人金中淸

文章如先生。學問如先生。器度如先生。而先生之生。位止通政。先生之歿。世無尊敬。嗚呼痛哉。小子當年。面承提挈。幸忝科第。實荷敎育。奉命歷玆。感惕無任。薄奠自公。庶幾我歆。

祭改隧文 编辑

金遇秋

伏以先生。山川孕淑。鸞鳳呈姿。文章之美。才德之偉。足以華國家而式來世者。炳于史氏之筆。壽於遺集之傳。不容蒙學小子之錐測贅說。而先人兄弟孫業於門下。日用間動靜語默。有非外人之耳之目之者。而小子之得於先人之熟察。而傳語者亦詳。則不必面承提撕。而親慕愛悅。豈特什百於鄕黨人哉。每過董子之陵。常起隨武之敬。今當遷墓。躬造隧外。丘竁纔開。旌翣斯露。想像如在。悲感交沍。社而稷之。鄕人之追慕深矣。遷而妥之。孝子之錫類遠矣。松楸依兮舊羡。祥飆媵兮新阡。啓佑兮後學。歲萬兮秋千。追念往昔。只有涕漣。一瓣淸香。瀉此微虔。

輓詞 编辑

金玏

河嶽千年淑氣全。文星委照斗南天。詞源浩浩回三峽。胸海汪汪納百川。已把靑蒲辭北闕。還隨丹旐向東阡。傷心小子難形德。公議須從竹史傳。

编辑

黃曙

間世高才儼鳳儀。斯文罏錘獨專機。竗年經幄王猷煥。晩節豸冠國事肥。雅度宏深江海闊。英華健捷斗牛輝。樑摧此日吾安倣。只有微言可食菲。

鄕賢祠奉安文 编辑

金榮祖撰

粵惟剛州。水秀山明。淑氣扶輿。篤生羣英。恭惟文節。夙志綸經。功存經界。政察璣衡。道合賢流。爲世名卿。文星未晦。嘯皐大鳴。稟質厚重。氣量淵宏。螟蛉後學。不倦作成。柏老晩生。實國之楨。彝倫是正。進退惟貞。三已無慍。心鑑愈精。惟我三賢。猶斗於星。高山仰止。遠邇同聲。顧我鄕邦。尙有典刑。建祠崇報。允叶羣情。龜城南畔。有儼戶庭。日吉辰良。黍稷惟馨。不顯其光。祖孫師生。洋洋來格。歆我虔誠。千秋萬歲。牖我昏冥。

常享祝文 编辑

秦尙弘撰

功專博學。志切訓後。立德立言。其永不朽。

退溪先生詩 编辑

寄鐵津嘉靖戊申 编辑

聞君墜馬臥經旬。能健憂應輟子春。妙處想多閑裏得。新詩須警老衰人。

黃小牋寄鐵津行呈一絶求和同年 编辑

小作黃牋效薛牋。寄君賭取裹風煙。只今我老情鍾甚。陶寫憑玆替管絃。

朴重甫攜詩見過嘉靖壬寅 编辑

吾詩欲說面猶頳。尙憶當年筆勢橫。幾向園陵吟瘦馬。曾因風雪記寒檠。鴻飛泥爪已陳迹。蠶老絲身非舊情。感慨爲君書短句。臥聞桐雨打窓聲。

次韻重答丙午 编辑

大拙由來自擇明。無何功業豈須旌。良醫決腫太無患。羸馬尋山新値晴。龍社棲遲耽獨樂。龜臺吟弄飽雙淸。明年會續溪堂約。要使仙郞更乞盟。

退溪先生書 编辑

滉頓首言。滉寡學無狀。數年來。廢放素業。益遠於制作之事。前者謬蒙勤囑。令述先淑人墓誌文。辭不獲已。率爾塞責。追思至今。汗悚無堪。然猶有可諉者。懿範淑行。雖甚絶異。自古婦人功緖敍述。貴於希簡。不尙文縟。而所寄行狀。體段已具。不過就其中點綴句字而已故也。一誤而一辱。已可悔矣。況欲再誤而再辱乎。伏覩先世以來。節行風猷。卓犖如彼。積厚流長。而有先大人之德行。又有于門未艾之福。此豈如滉庸鹵淺淺者所能撰述哉。滉平生闇於事事。惟於自知則稍明。旣知其不可。再若牽於素厚之情。而强顔爲之。則又非所以見囑之意也。如是則雖再命三命。至於十命。其不可者猶在。且滉近失將息。病發倍甚。竊有朝露之恐。惴惴自保。伏望矜其所不能。更勿督敎。幸甚。

昨以情祈懇請辭。意必蒙許聽。今承再示。迫切之意。固欲撰述。滉非不知孝誠之篤。見囑之勤。而安有皮毛形迹於其間而冀辭也。顧以廢學已久。自覺鹵莾猥淺之甚。前日之不得終辭。心常自咎。今豈可復蹈前海乎。且一人再述一家之美。古今罕有。世豈無人。而鄙拙者敢再辱乎。幸乞萬恕。

前枉溪堂。實幸而僕困劇。未成款洽。恨想不已。銅盤舊盟佳句。緣𢞓病。亦久未報。

守病在僻。人事久斷。大不近情。今承手翰。意旨勤懇。感愧駢集。幸不以逋慢見外。仍審得邑南鄕。赴朝有期。此於進退之義。雖出於自謀。亦不足過。況自是爲將進之兆。豈勝欣慶。病人憊甚。目昏亦不能看書。癡坐度日。停雲矯首。披坐無期。惆悵如何。辱索贈言。尤荷收錄之意。切欲謝覆。來使遽還。未及諦思。亦深負怍。早晩當塞盛意。

千萬不意。尊伯察訪。奄忽捐逝。承訃驚痛。罔以爲心。志行之美。每惜其空老。會其無求。而得仕路。方深喜幸。而天不憖遺。客逝他鄕。何況鴒原之慽乎。南方旱災之酷。所不忍聞。聞且不忍。況爲其慈仰而朝夕目覩乎。僕。懲羹尙不知吹虀。憂惕之餘。病日益甚。今秋。猶未得歸便。未知當如何究竟也。

卽今體候調攝何似。因人傳聞。比前勝健云。深以喜賀。僕日覺羸頓。雖時看書。如漏器盛水。不留胸次。每歎少日懶讀書也。欲與大任,仲擧諸君。一會中央某處。爲數日之款。兩病何能必得。惟履新增休。

春間。得於傳聞。爲因治喪勞撓。少愆沖攝。瞻遡倍常。玆辱惠札。且問來价。知已淸快益勝。豈任欣賀欣賀。滉老拙日甚。百念俱灰。而行止之間。狼狽罔措。皆緣病憊之故。幸賴聖恩寬假。姑此跧伏。然最後降旨。仍有上來二字。一辭一行兩皆難。只以華使無聲。苟度時月於此。自古安有如此行止耶。恒自反惕而已。公有官守。僕礙掣又如許。會面無便。懷鬱如何可言。惟照鑒。

霾熱異常。令體如何。伏聞赴京當次。不知定在何時。末由拚別。西望悠悠。滉幸此屏跡。老衰之極。又値歲惡。田間無興。僅度日耳。惟祝行李珍衛。

棄官歸來。閒臥桑梓。想趣味日益深厚。來時適由他路。未遂披霧。至今爲恨。就中朴樑無聽講處。下去若不得師於禮安。必來執經於門下。幸勿拒斥爲望。此卽年晩學疏。可念可念。

知舊門生贈遺 编辑

白雲洞。贈朴正字。愼齋周世鵬 编辑

昨日雲埋千萬崗。今朝霽旭輾高蒼。溪山亦似求佳句。盡態儒仙擧酒傍。

送朴翰林 编辑

南來南斗避。北去北辰輝。天上眞仙客。人間擅錦機。白頭慙躓語。靑眼挽華衣。江渭從玆別。相望幾日歸。

答朴嘯皐荷谷許篈 编辑

行人來寄使君書。犬吠寒籬夕照餘。此後茫茫天北畔。不知誰復問何如。荷谷時謫甲山

送朴嘯皐赴昌原權德麟 编辑

使君何事涉秋濤。綴省初分鎭海符。天意不曾饒殿虎。世情那復辨隋珠。南州路遠今韓嶺。北闕憂深舊范湖。此日浪邊船尙穩。他年應作望仙圖。

嘯皐先生棄驪興歸。往拜之。門人金隆 编辑

千里三秋戀德深。臨風日夜費謳吟。黃花佳節叨承眄。半日諄諄副宿心。

侍先生講學有感 编辑

草樹參差水亂流。追陪杖屨問源頭。春氷消盡寒潭出。瀉却胸中白首憂。

拜先生講啓蒙夜歸 编辑

追拚杖屨闢重關。匹馬來時犯夜還。陰壑陽崖分路脈。一天明月照溪山。

謁先生講疑 编辑

晴日照山陰霧釋。光風吹水暝雲歸。繁花衆草分形氣。一片明潭鳥自飛。

先生出尹東京。平恩寺餞別。 编辑

別筵三笑洞。凾丈五更樓。殘燭衰時歎。深盃晩學愁。諄諄指本領。咄咄病支流。千古尋源子。幾人到水頭。

奉呈先生座下門人任屹 编辑

春風座下又春風。何日薰香靜室中。耿耿此心歸未得。夜來猶幸夢周公。

凝石寺唱酬韻三山禹世臣 编辑

沒塵雙眼此中明。把酒還忘日脚傾。莫笑厭厭煩夜飮。龍鍾秖感舊時情。

箭溪張壽禧 编辑

南嶽遺風講復明。聞來不覺耳先傾。持壺强作籧蒢客。相屬深盃吐舊情。

金玏 编辑

上方微月洞天明。一勺要須盡意傾。歸依十載今承敎。雲物猶知一夜情。

權斗文 编辑

蕭寺多情片月明。厭厭直至斗西傾。笙歌不輟空山裏。壺榼開時各見情。

李弘濟 编辑

諧笑云云山月明。終宵須盡滿杯傾。平生樂事眞難又。莫負樽前此日情。

秦宗吉 编辑

皓月多情照戶明。樽前叨拜夜甁傾。況言凾丈從容至。盡杯何不盡輸情。

南致亨 编辑

晷短唯須待月明。從容陪話此心傾。況是朋來咸自遠。把杯終夜各言情。

張汝興 编辑

師道今宵喜更明。慇懃載酒百杯傾。留連豈但解文飮。摠是從前講道情。

李耋 编辑

楚寺佳遊屬月明。豈妨杯酒趁宵傾。燈前陪賞無窮興。他日寧忘此日情。

金蓋國 编辑

孤寺風殘霽月明。一杯恭獻到河傾。山僧若解吾儕意。千載應傳此夜情。

張汝𡸜 编辑

四壁靑燈照佛明。西岑落月半窻傾。穩承淸誨心無盡。醉裏狂歌是舊情。

安慶喜 编辑

野寺淸宵雪月明。一罇師友舊懷傾。升沈莫問他年事。鐵石須銘此日情。

宋潛 编辑

風亂雲消皓月明。從容酬酢百杯傾。應知此會眞難得。今日罇前不勝情。

琴復古 编辑

從容凾丈對燈明。午夜將闌斗柄傾。他日山中傳勝會。居僧應道受恩情。

金鳴盛 编辑

罇酒逢場對月明。一杯傾處一心傾。十年慕望今宵會。達曙從遊未稱情。

黃彦柱 编辑

罇酒今宵對月明。一杯傾盡待河傾。他日山中傳勝事。從容凾丈吐深情。

金元亮 编辑

半夜空山寒月明。歌聲和篴趁風傾。淸罇共對知何意。只是前時講道情。

金隆 编辑

末路人心有晦明。風波處處小舠傾。不緣竹牖晴朝啓。誰信超然脫俗情。

子漉 编辑

孤寺陪遊月又明。羣賢肝膽一時傾。無畵也難傳盛事。相期永保不忘情。

金正身 编辑

孤寺更深雪月明。玉壺聊與舊懷傾。樂乎今夜成歡極。他日難忘此日情。

追次金農 编辑

男兒懷抱固分明。何況今宵此共傾。蕭寺風流傳勝事。滿山凉月亦知情。

李介立 编辑

照佛淸燈翳復明。一罇肝膽喜相傾。昔年凾丈親承誨。今日陪遊信有情。

李尙彦 编辑

朝陽鳴鳳際文明。一代儒林重望傾。勝日招提成邂逅。百壺斟盡有餘情。

檜茂 编辑

竹牖初開兩眼明。遺篇跪讀淚先傾。當時石寺風流遠。追慕如今最感情。

權𪐴 编辑

何年竹牖向陽明。仰止虹橋幸不傾。南嶽唱酬今再見。遺篇三復感微情。

金應祖 编辑

潁川當月德星明。蕭寺初筵酒細傾。勝迹卽今春一夢。靑山無語亦多情。

萬曆庚辰秋。先君自驪牧辭歸。將有頤神之志。家食于蟠谷有月矣。其冬長至。門下學徒以佩酒侍誨請焉。先君以爲不如山寺。近有凝石寺。新創凈潔。山路崎嶇。命駕牛而往。則禹三山廷老,張箭溪祐翁諸尊甫已至矣。是日。雪晴風殘。鶴駕粉黛。淸凉眉聳。金聲玉振。左酬右酢。或歌或舞。樂未央而日已昏。興有餘而月出東。舊情新歡。有孚盈缶。師友之際。盛會之勝。古所僅有。今何更得。嗚呼。屈指當時。未四十霜。而披閱卷中。仙籍居多。寺亦火于兵。芳躅無從可尋。幸有先君吟詠四絶與夫諸公唱酬若干首。家藏至今。恐後難保。借筆繕寫。以永其傳焉。于時。南景祥遠遊。宋德久川至居憂。金甄叔採薪。玆未至云。甲寅元月之朢。孤漉謹誌。

昔。紫陽朱夫子遊南嶽。當時。門弟子諸賢實從之。其酬唱諸篇。裒爲一秩。至今膾炙人口。赫赫若前日事。夫以天下之賢師。從天下之賢弟子而遊。其所酬唱。莫非粹然出於性情之正。豈搜奇探勝。嘲風詠月爲工而已哉。往在萬曆庚辰。嘯皐朴先生自驪興解紱歸。嘗以暇日。遊凝石山之蘭若。一二鄕老外。門弟子柏巖金先生以下數十人。咸列于皐比之下。凾丈從容。繼以唱酬。編成一卷。名之曰凝石寺唱酬錄。嗚呼。賢師不世出。賢弟子不常有。我榮上下數千年而後文節公金先生出。而不幸早世。其於立言垂後。訓誨後進之事。皆有所未遑焉。至於德行文章。蔚爲世宗。而又能得賢弟子而敎育之。相與倡明道義。以幸我後學。惟先生爲然。而招提之會。文字之飮。直與南嶽故事。隔百世而同一揆焉。想其賢師在上。賢弟子在下。講論之際。授受之旨。雖不可知。而其發諸吟詠者。率皆沖和澹雅有德之言。又非文人才子搯擢肝腎之爲。此豈不儷美齊芳於南嶽唱酬諸詩。而傳於永久乎。吾鄕前數千載。旣未嘗有此事。則此後千百載。亦豈復有此事。兵燹以後。寺廢而不復建。山河如昨。風景不殊。而光塵已遠。芳躅難尋。斯豈非後學之責哉。錄中。有吾先祖和詩。益有以興不肖之感。玆於先生之孫水雲公題跋之命。義有所不得辭者。輒敢蹙然起敬而爲之說。庚寅九月日。豐山後學金應祖謹跋。

記聞錄 编辑

先生在銀臺時曰。晦齋先生李某。篤信性理之學。沈潛積累。工夫至到。可以追配古人。當時人才。誰出其右。而論相之際。時議反謂才不逮於柳仁淑。竟以仁淑爲先。其一時之公議不公。如此。家藏日記

又曰。李芑平生。不見齒於士林。含憤久矣。晦齋先生學問操行。爲士林之冠。此芑之所以最忌嫉。而欲中以危禍也。輔養東宮。乃古聖賢明法。非晦齋創見而言之也。且所以輔養者。果專爲東宮之不安歟。大小尹交鬪之際。不無虞疑。故持正論者爲之憂慮。乃指爲阿附而懷二心。不亦甚哉。欲推失火之由。非謀害也。乃正論也。十條陳戒之辭。當幼沖在位。朝政未孚。賢否邪正之進退。不可不謹。封還內降。乃前史之美談。芑欲加罪於無罪之正士。摭拾而極言之。殊不知削名兇徒之勳籍。乃實晦齋之大幸。抑亦士林之大幸。同上

退溪李先生除工曹判書。召命再下。自鄕發來。因病滯于醴泉。又上辭狀。深陳擢拜未安之意。請退處養病。以保餘生。先生曰。進退惟義所在。不以世俗所謂富貴者動其心。此豈後世之人哉。同上

嘉靖壬戌二月日。經筵命講論古今於前席。日暮乃罷。先生曰。所貴乎講論治道者。遵古訓而遷善。鑑往跡而遠奸。此古人所以有不問蒼生問鬼神之歎也歟。同上

先生嘗曰。過而能改。可謂善矣。然孰若以義裁之於始。而無過可言。無過可改乎。同上

萬曆乙卯。鄕人張丹丘汝𡸜,吳敬庵汝橃。與士林刱建精舍於山泉。金柏巖諸賢曰。我先師道德文章。不可屈於里社。事遂寢。門人全景迪錄

嘯皐先生文章德望。冠冕一世。餘澤及於鄕黨。好學讀書之功。暮年益篤。誘掖訓誨。成就後進。風聲如昨。山仰至今。而尙欠廟享之儀。責在吾黨云云。吳竹牖澐集鄕人張汝𡸜等稟議于金柏巖,吳竹牖。刱立鄕賢祠于鄕序堂之右。爲先生奉安之地。廟旣成。柏巖下世。遂爲幷享焉。榮州誌○金鶴沙應祖撰

退溪李先生與榮川倅安瑺論紹修書院事書曰。榮有朴重甫。豐有黃仲擧。先達者。後進之望也。而一境之倡也。城主誠能躬駕於此兩人而懇起之。士必雲集。而無敢後之者。退溪先生文集

又與豐基倅金慶言書曰。爲足下計。莫若先自咎。以責金仲文。又躬駕豐榮二郡先達之鄕居者如朴重甫,黃仲擧而懇起之。令約期詣院。而招諸生以入院。宜無不至者。同上

嘯皐朴先生諱承任。字重甫。自其大人參判公。自京移居於榮川。先生風範峻偉。器量寬敞。凝然寡言。未嘗有疾聲遽色。常凈掃几案。焚香讀周易一編。少無怠慢之容。望之儼毅。就之溫潤。人不敢窺其涯涘之萬一矣。李淸江濟臣漫錄

公平生。以忠孝自期。其愛君孝親之誠。自然溢出於言語動靜之間。道德文章。爲當世第一。而自幼勵志讀書。至忘寢食。遂成東國之君子。同上

隆慶己巳秋。赴天朝。先生爲副使。余爲書狀。同行萬里。觀其處己行事。待人接物。必以誠信交孚。前後使行中大爲中朝所欽服而嘉賞也。同上

先生之學問工夫。爲一國之所敬慕。而星象曆數之法。又極高明。槪見其用力之精深。不專於句讀記覽而止耳。同上

聖賢性理之書及星緯之學。無不融會貫通。而羲易,論語,程朱之書。尤致力精察。沈潛反復焉。自少時。門下樞衣之士四方雲集。所在屨滿。各隨人才質之高下。而諄諄誘掖。成就人才。靡不用極。斯可謂誨人不倦也。世稱吾東方小退溪云耳。同上

先生歷事三朝。當乙巳己卯之歲。羣釀禍。互相傾軋。淸班縉紳之家。盡入於網打之中。而先生獨免慘禍者。蓋一生淸愼謹飭之力也。門人金中淸日錄

朴承任字重甫。居榮川。號嘯皐。官至大司諫。當隆慶己巳。以冬至副使赴京。在往年間。朴謹元以千秋使赴京。鴻臚寺仍私憾。乃退班降立我國使臣於生員雜類之下。厥后我國使臣。例立爲常。嘯皐乃慨然上書于禮部主事。主事彈指良久。卽白尙書復舊班。其時上使柳從善。先生爲副使。書狀官李濟臣也。先生在我國。以道德文章名。返命之日。當錄日記以上。而降班事。若上聞。則謹元以下逐年諸使臣。皆受罪貶。故闕錄而遂致上不得聞。史不書冊。而往者榮川門生等。修遺藁。失其本草。反索於侗之私記。侗卽傳而送之。厥后。史官黃汝一。索嘯皐上書於嘯皐子家而取去。侗第未知編史與否也。南甁菴𣽤野史

先生之道德文章。固非屹之所能彷彿摹畫。且牘帖散逸。聞見不慣。而僣欲狀焉。如人行於雲霧隱見之中。所見者只是山嶽之崷崒。江海之汪洋而已。其如窈窕洞壑。淸泠溪澗。一切遮掩。莫之或窺也。非但此然。其所謂崷崒汪洋者。僅得其一。不得其二者有之。良足憾歎也。狀之規制。略倣黃勉齋所撰朱子行狀。而其間或有用俗規者。倘以此爲可用。而欲穢寫於遺稿之末端。則須與諸丈。百分詳議刪潤。然後乃可。門人任龍潭屹手錄

柳西厓自慰詩末句曰。人間何事勝無事。一曲滄浪弄明月。註曰。朴嘯皐先生詩云。何事勝無事。晴雲在谷中。急收塵土跡。歸對舊山容。余嘗愛其意趣。故用之。西厓文集

先生道德文章。蔚然爲百世師表。沈潛乎性理。硏究乎蘊奧。天行之健。筭數之妙。亦皆洞澈。自少到老。至忘寢食。其仕宦之時。有片隙則必讀易。素無營進之意。而必務自鞱晦。淸選高爵。非其志也。在朝也。洛中人士。無不挾冊在門生之列。雖高官之人。亦皆爲束脩之禮。下鄕也。遠近老少。亦常盈門而學。至於屨滿鄰家而讀。猗歟盛矣哉。剛州一境之內。洋洋絃誦之聲。四時不絶。以耳目之所睹記。家家禮讓。戶戶講劘。誠所謂鄒魯古邦者非虛語也。嘗裒集禮經餘意。而纂次四禮辨解二編。又致詳於喪祭。箚記其疑晦處。就質於退溪。仍成一袟。名之曰疑禮講錄。自幼時。最積精會神於周易一部。推演卦象爻辭及洛書之數。而各成一編。皆先生手錄者。退溪亦嘗參玩而歎賞焉。右等諸篇。皆不免散失。可勝惜哉。惟我先生學問造詣之妙。有非後生末學之所可蠡測。而泯滅無傳焉。其爲師門之慨恨。烏得已也。況余自兒就學。受先生誘掖。至矣切矣。追思曩日。淚在言前。竊念大人君子之手澤。自古有遺失。而或掘坎得露者。或神龍負出者。此後數百載之下。安知使先生一生精力所致之若干編什。復出於世。而不爲大有益於斯文也耶。聊書以識之。門人琴松陰復古筆說

當代文章之士。盧守愼,金貴榮,尹鉉,李後白,朴承任,奇大升最著云。柳眉巖希春日記

嘯皐先生德業文章。在人耳目。而昔吾先君。每爲景慕。以爲吾鄕間世之賢。今日祭社之擧。實爲先君之倡。吳敬庵汝橃書

先生性沈重。文章雄渾。滔滔不渴。庚子。司馬兩事及文科俱中。姓名藉甚。入槐院及讀書堂。踐歷淸要。久掌絲綸。不喜進趨。晩多補外。公以誨人爲己任。至老猶不倦。李炊沙汝馪師友錄

溪門諸子錄略曰。公凝重寡言。喜怒不形。爲文。操筆立成。二十四。擢第。以弘文正字。賜暇東湖。蓋極選也。先生少時。往來草谷。公遊從焉。明廟朝。許草堂,奇高峯諸賢。爭薦先生。期於出用。而公則的知先生之意。終不强勸其出。其在銀臺記事曰。某之學問由天德。達於王道。豈果於忘世者。若君心誠於取善。而樂於見賢。則雖欲退安一方。其於師民之責。何。今也玉貂璫則假威權。溺左道則護沙門。惑淫祠則拿章甫。耽私畜則縱宮奴。沈痼之症若是。而辭令之間。徒以予無好賢之誠。有若逼而來之者。果可以起畎畝幡然之心乎。公務自鞱晦。不樂進趨。早以文章伏一世。又沈潛性理之學。專精講究。星緯筭數。亦無不理會精熟。尤用力於論,易學,禮經及朱子書。反復紬繹。以質於退溪。多印可焉。與李黃江希顔,盧蘇齋守愼,盧玉溪禛,李龜巖楨,金甁山鸞祥相友善。所著孔門心法,綱目心法等書藏于家。文集若干卷行于世。李翊贊守淵所撰

先生天姿純厚。溫然如玉。瀅然若氷。元非一點塵埃中氣象。學問眞積。剛毅凝重。雖處危機之逼迫。而堅確不屈。有古人不可奪之操也。從子涊所錄

嘗守豐基郡簿牒之暇。以一馬一童。或倘佯於山水之間。每遇奇勝處。則嘯傲歌詠。至忘還官。飄然若忘世機者也。從子淟日錄

每侍坐於凾丈。從容問酬之際。如入春風之室。孫檜茂記

嘗語門生子弟曰。吾平生。沒頭役志於爵祿之中。不得專心致力於自家工夫。未死之前。爲一大恐懼處也。同上

閔興建嘗受綱目於先生。而一日所學。多至累冊。先生曰。君之聰明雖絶人。而學者之要。在沈潛玩味。積久講習。可以利於身心。可以措諸事業云。家藏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