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菴文集

1836年
卷一

悅菴集序

编辑

自守篤者。外物輕。飫於藜羹。則淳熟不能動其心。況有蒭豢之悅者乎。悅菴夏翁。居於嶺之達城。績學砥行。不求聞達。有一方伯聞其賢。欲爲薦剡。而謂其嫌名之觸諱。使人諷其改之。翁謝之曰。名者。親之所命也。改名邀薦。吾不能爲也。此豈非篤於自守者乎。充其操。將以千鍾之富。不易其一邱一壑矣。余始未識夏翁。徐洗馬錫汝。端飭士也。其兒時。延翁於西席。曾受大學章句。知翁㝡詳。爲余道其言行。且以其遺稿示余。雖寂寥數卷。而皆鞭辟近裏之言也。余嘗謂世可無撑眉努目貪榮冒進之人。而不可無矩步規行固窮讀書之人。人可無抽靑媲白梔蠟粉澤之言。而不可無依仁據義樸實敦厚之言。夏翁以不可無之人。有不可無之言。雖少。亦可以傳後也。噫。士生斯世。𠅩不欲得志行道。而是有命焉。竆而在下。闇然自脩。猶足以矜式鄕里。裨補風敎。今於百家之聚。十室之邑。得如夏翁者。棋置星羅。落落相望。則爲益於世道。豈淺尠也哉。余於是。撫卷而增歎。遂書此而歸之。

資憲大夫行司憲府大司憲兼知經筵春秋館事弘文館提學世孫右副賓客李翊會書。

悅菴集序

编辑

士之守身。如室女之處閨。跬步不可踰閑。苟可踰也。其異乎塗澤而倚市門者幾希。以故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遵晦物表。介然離俗。枯死嵁巖。不見知而不悔。乃爲能守其身。以余觀之。若悅菴夏處士時贊。其無愧於是歟。處士世居達城之晩村。蚤悅聖賢之學。從宋心齋,李鏡湖兩賢遊。與聞名理。晩擬畢命松楸。築丙舍而處焉。卽所云獨茂巖棲也。冥心萬緣。不出山扃。享年七十九而終。處士身以介子無嗣。臨終遺書侄孫。俾之體祔于墓。神祔于廟。祭止兄孫。措置後事。鑿鑿中禮。如素日之持守。生死豈二揆哉。不佞常恨幷世而不識其面。及覲達府。要處士一顧。處士引不入偃室之義而辭焉。彌服其自重。不以不旣覯爲憾也。處士常耻聲譽。屢避方伯薦引。有欲擧剡。而嫌其名同先諱。要亟改者。處士曰。禮孤子不改名。遂辭。其軌於正義者乃爾。苟不固不更所守者。亦何能與此哉。士之回面汚行。不知失身之爲辱者。視處士之爲。能不顔厚忸怩乎。處士從孫正益,正昌。抱公遺藁。千里入京師。要一言弁卷。知其聲氣之感。不可以親踈限也。顧此窽見。徒能博觀其外而未窺閫域。秪用影響。語潦率應副。亦曷足以輕重處士哉。且修辭須要立誠。立誠而可處。是實居業。論處士以修辭精粗者。淺之知處士者也。以故特擧其守身大致而告之曰。無所求有素守。如悅菴處士。方許其爲守經之士也。

崇禎四甲午寒露節。唐城洪直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