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赞成“四定”

我们赞成“四定”
首都钢铁公司机械厂工人评论组
1969年11月2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我们首都钢铁公司提出的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竞赛的建议中,有一条是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做到定工、定时、定量、定质。在我们机械厂,这一条已经变为现实。“四定”是干部坚持参加劳动的一个有效的、可行的办法,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竞赛中的新事物,是斗、批、改的新成果。我们工人很赞成这个办法,大家说:“四定”好得很!

“四定”好就好在干部天天不脱离劳动。过去,干部浮在上面的时间多,参加劳动的时间少。偶尔参加劳动,也是“蜻蜓点水”式的,东点一头,西点一头,不是踏踏实实地干。有的干部人下来了,架子没放下,名义上是劳动,实际上是在那里指手画脚,“君子动口不动手”,说得嘴里冒泡,可就是身上不冒汗。现在不同了。广大干部参加劳动到班组,固定了生产岗位,固定了劳动时间。而且是那里艰苦那里去,那里阶级斗争尖锐那里去。我们工人身上流多少汗,干部身上也流多少汗。我们工人身上沾多少油泥,干部身上也沾多少油泥。由嘴里冒泡,变成了身上冒汗。这样,我们工人对干部感到亲切了。

毛主席教导我们,干部要“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照我们看,只有把这个老百姓当好,才能把那个“官”当好。

天天劳动,就是天天当老百姓。由嘴里冒泡到身上冒汗,这是一个由“官”到民的大变化。看,现在我们的干部在劳动中拜工人为师,恭恭敬敬向工人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在生产上同工人一起并肩战斗,在学习中同工人一起斗私批修,简直分不出那是干部、那是工人。我们的干部,真正成了普通劳动者!在他们身上,热爱劳动的好思想,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不断增长。有的干部有这样的体会:现在一天不劳动,就感到缺了一件什么东西。好呵!这种把劳动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思想感情增加一分,对修正主义的免疫能力就会增加一分。

天天劳动,天天当老百姓,就能更密切地联系群众,更密切地联系实际。干部和工人汗流在一起,心想在一处。正象有的干部所说:“从坐办公室到下车间劳动,岗位不一样,思想感情也不一样了。”汗水和油泥消融了干部和工人之间的隔阂,缩短了干部和工人之间的距离。大家以“老张”、“老李”相称,彼此无拘无束地谈心、交心,干部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随时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又随时得到群众的监督、帮助,干群之间真正成为鱼水关系。干部天天深入斗争第一线,把毛泽东思想带下去,把党的方针政策带下去,把上面的意图带下去;又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带上来,把生产中的问题带上来,把先进经验带上来,上情及时下达,下情及时上达。打电话、要材料、开会、听汇报少了,解决问题却更及时了,采取的措施更切实了,这就有力地克服了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使机关面貌为之一新。

目前,我们厂的干部大部分是实行半天劳动。别小看了这半天劳动,它可是上层建筑的一场革命,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内容呵!

林副主席指出:“领导班子就是政权”。领导班子的状况怎么样,干部的状况怎么样,是我们工人十分关心的。我们就怕新提到领导岗位上的干部,老是蹲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日子久了,就忘了工人。我们又怕有些老干部,没有深刻记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经验教训,穿上新鞋还是走老路。现在,看到广大干部按照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教导,穿上工作服,和我们工人一起干活、一起学习,我们就放心了。

我们工人热烈赞扬、坚决支持“四定”这个新生事物。我们要为干部实行“四定”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我们把“四定”坚持下去!让“四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