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文谷集
卷七
作者:金壽恒
1699年
卷八

和陶詩五十首 编辑

初配原城。改竄朗州。自楊山轉就南路。次經曲阿韻。 编辑

筮卦未遇遯。瀝血初上書。雷威方赫然。火色已焚如。蒼黃出都門。屛營臨路衢。策名歷三朝。報國愧空疏。曾無衮職補。虛辱恩榮紆。投荒豈非幸。臣罪死有餘。東隅與南徼。何地不宜居。休嗟對野鵩。且免藏江魚。人生處宇內。遠近元無拘。當時桄榔林。亦著坡翁廬。

辭先墓。次經錢溪韻。 编辑

承家訓戒忝。立朝愆累積。嚴程出先壟。撫事愴疇昔。哀纏銜索魚。倦羨投林翮。那堪霜露感。復此嶺海隔。浮榮竟何益。半世困形役。方知三畝閒。不以萬鍾易。危蹤似秋葉。風雨任蕩析。只應瘴鄕夢。長攀故山柏。

公山途中夜行。次江陵夜行韻。 编辑

暝色帶秋陰。川原漸晦冥。遙看鳥雀歸。轉添羈旅情。石梁度灣碕。山徑披榛荊。稍稍寒雨歇。蕭蕭夕風生。倦馬鞭不進。流螢滅復明。崎嶇何足嘆。世路本難平。感彼天邊雁。雝雝亦南征。緬憶灘上釣。更懷谷口耕。胡爲誤形役。苦被塵網縈。所以曠達人。處世貴無名。

登葦嶺。次阻風規林韻。 编辑

南奔登葦嶺。北望拱宸居。康莊達四方。簦屩爭于于。受玦獨何人。棲棲趨海隅。冥行久不戒。敢辭涉畏塗。山形擁大陸。水勢分重湖。巖危睥睨懸。洞邃人煙疏。楚望窮千里。秋天魍魎餘。緬挹脚血翁。吾道信所如。

渡濴津。次阻風規林韻。 编辑

瀰瀰滎湖水。一葦以杭之。沙禽故相趁。似與騷人期。蕭然水竹鄕。更値淸秋時。平生夢想地。不意身到玆。何嫌漁父問。却慙瀧吏辭。行藏已任天。去矣休遲疑。

先王練朞。次詠三良韻。 编辑

蒼梧巡狩遠。鼎湖弓劍遺。賤臣遲一死。蓐蟻愧誠微。自顧庸陋質。遭逢最恩私。從容登廈氈。密勿廁經帷。平生圖報心。奈此身名虧。炎荒隔嵩邙。中夜夢獨歸。末命猶在耳。威顏終永違。誰哀子車殉。今也固所希。年年八月日。萬古有餘悲。長號向北天。想見陳裳衣。

九日。次九日韻。 编辑

節序屬天運。憂樂隨地生。逐客自鮮歡。佳辰空記名。身同旅雁遠。鬢著繁霜明。孤城動海色。萬壑連秋聲。忽忽感蕭晨。駸駸惜暮齡。黃花只暫香。白日易西傾。默思浮世事。轉頭異枯榮。物理諒如此。我何苦傷情。新詩亦漫興。援筆聊自成。

其二 编辑

謫居斷知聞。他鄕寡朋交。都忘節物換。但覺容鬢凋。忽驚九日至。舊俗重登高。登高亦何興。嶺海際層霄。鄕園不可見。目極心徒勞。且復引濁醪。無使愁腸焦。獨醒雖愧屈。虛罍還勝陶。擧觴酹二子。一醉以終朝。

遷居鳩林。次移居韻。 编辑

稍厭處城闉。玆焉得所宅。窓開海門秋。簾卷月峯夕。地偏去人喧。心定謝物役。林僧許結社。野老時爭席。安身卽爲家。過眼便成昔。天地一籧廬。此理吾已析。

其二 编辑

移居古猶今。蘇老和陶詩。我生後二子。有詩且和之。淸風灑五柳。千載起遠思。白鶴卜新居。遷謫各一時。行休舍達間。我心只如玆。無入不自得。先聖豈我欺。

次歸園田居韻 编辑

東坡謫惠州。遊白水山,佛跡巖而歸。悉次淵明歸園田詩韻。今余所寓。有國師巖。卽道詵遺跡也。遂用其韻以志之。

陂陁國師巖。斜對月出山。鳩林徵異事。陳跡已千年。流傳巖下路。舊是千尋淵。嘗聞灰變劫。始驗海成田。誰言漢陽客。竄身來此間。登巖試四望。海山皆眼前。前臨數百戶。日夕連炊煙。眞僧卓錫地。苔髮被巖顚。有時獨盤桓。目送浮雲閒。銷沈何足論。我心正悠然。

其二 编辑

宦游苦趨塵。謫居幸稅鞅。閒依耕釣隣。稍愜湖海想。慵來且高臥。興到時獨往。人情任厚薄。物理看消長。雲歸碧峯陰。潮落滄洲廣。卽此散幽襟。何須攬宿莽。

其三 编辑

歲晏風景冷。村深車馬稀。隣翁挈榼至。不醉卽無歸。捫松露灑面。摘橘香滿衣。已謝簪組累。寧愁鄕國違。

其四 编辑

玆鄕信樂土。山澤佳可娛。層巒開洞府。遠浦繞村墟。向來落南士。於焉多卜居。岸岸竹成林。家家梅並株。溝塍紛繡錯。原野何曠如。秔稻歲常登。魚蝦味有餘。里社日過從。樽罍不曾虛。吾幸得所託。新詩安可無。

其五 编辑

愼莫涉世路。世路羊腸曲。愼莫戀功名。功名蛇著足。何如竹林下。斗酒且相屬。披襟遡淸風。促席翦殘燭。撥棄身外愁。優游度曛旭。

其六 编辑

比隣多耆老。東阡或北陌。柴扉煩屢敲。步屧隨所適。賴此風俗淳。鮭菜資朝夕。濁醪過墻頭。寒燈分壁隙。却羨山野人。閒居無所役。生涯有竹橘。事業唯耕績。嗟余困文網。虛名竟何益。

次和郭主簿韻示兒輩 编辑

坡翁在謫。聞子過誦書。聲節閒美。感念少時。乃和淵明二篇云。今余謫裏。夜聞兒輩讀書聲。亦有所感。遂用其韻書示。

聖訓在方策。中宵頻擊節。匪惟口耳資。要使心源澈。吾人敢自逸。孔編亦三絶。庶幾進堂室。追蹤顏閔列。士不待文興。然後稱豪傑。克復與博約。傳授有遺訣。莫令少壯時。虛抛閒歲月。

次命子詩韻。書與協行。兼示諸兒。 编辑

我金之顯。肇自李唐。煌煌太師。功烈輝光。猶良佐漢。若望克商。分茅錫土。奄有古昌。

自麗迄今。天星幾周。維桑與梓。鬱彼故丘。重圭累組。遺澤永流。積善衮衮。宜公宜侯。

於皇我祖。步武夔龍。太上是立。奚止言功。義著漢堞。倫敍箕封。千秋孤竹。伯仲比蹤。

靑靑寒松。不改舊柯。皎皎孤鶴。或罥罻羅。吁嗟我祖。遭世之窊。雪窖有詠。流響胡沙。

奮若之會。喜甚同德。天之不祚。遺恨宗國。事有萬變。一心靡忒。持敬之功。無入不得。

于堂于構。敢忘本始。眷彼先廬。北山之里。烝烝我考。齋扁知止。窮也非戚。達也非喜。

自我孤露。風樹靡及。終焉顚躓。豈曰成立。昔承祖訓。名譽非急。靜思莫追。中夜啜泣。

蛾述鳥習。俱取其時。九四之敎。我祖我思。嗟爾小子。式克欽玆。希之則是。夫豈遠而。九四事見書牘

汝隨我南。時維流火。迨玆氷至。汝始辭我。安時處順。何適不可。三餘之業。天實汝假。

名汝字汝。自汝嬰孩。悔我旣往。勖汝方來。盡性踐形。是參三才。日邁月征。念哉敬哉。

同雲四章。次停雲韻。 编辑

鬱鬱同雲。濛濛零雨。言念君子。山海其阻。我佩之華。誰與玩撫。采采三秀。跂予以佇。

同雲其鬱。零雨其濛。靡舟靡楫。曷以濟江。有墻當面。疇闢竹窓。凡今之人。匪我攸從。

蘅之槁矣。蕭艾其榮。蓀之不聞。孰察中情。寄言浮雲。我心偕征。德音莫違。惠我後生。楚辭思美人云。願寄言於浮雲。

飄風發發。有蘀辭柯。晦之在根。葆我春和。喪不爲少。得不爲多。素位而行。其如余何。

贈別和順金使君必振罷官歸洛。次答龎參軍韻。 编辑

往事不堪說。卽事難爲言。不恨滯江潭。且喜歸田園。以我蘭芷詠。和君松菊篇。孰云蹤跡殊。心事同悠然。飛蓬與漂萍。離合俱隨緣。世途難久居。頭髮各已宣。所得輕毫芒。所喪重丘山。何如遂初服。泊然終吾年。

次時運韻 编辑

憂心悄悄。坐以待朝。行邁遲遲。出宿于郊。顧瞻西方。浮雲蔽霄。南山有田。疇植豆苗。

浩浩湘流。我纓斯濯。登彼石巒。爰展我矚。優哉游哉。無有不足。隨時任運。樂吾之樂。楚辭云。登石巒而遠望。

泝洄婺洛。于泗于沂。指彼聖域。期與同歸。富貴如雲。我手斯揮。往者不諫。來猶可追。

仁宅義路。孰云籧廬。居斯由斯。其樂無如。澄此眞源。水鏡氷壺。得喪禍福。曷足累余。

鳴雁四章。次歸鳥韻。 编辑

嗷嗷鳴雁。集于上林。飄風吹汝。遠落衡岑。唼其蘆矣。稻粱非心。遵彼湘渚。以永窮陰。

嗷嗷鳴雁。差池于飛。鳴亦相和。飛亦相依。不先不後。聯翼以歸。同聲同氣。寧或相遺。

嗷嗷鳴雁。翔集徘徊。水淸沙暖。可游可棲。相彼鳥矣。求友聲諧。矧伊人矣。兄弟孔懷。

嗷嗷鳴雁。其聲遠條。色斯冥冥。誰挹高標。滔滔江漢。魚網相交。毋或罹之。使我心勞。

新春。憶磻溪舊居,白雲新築。次始春懷古,田舍二首韻。 编辑

節物惹新愁。山川異舊踐。吾儕誠小人。懷土所不免。舊築磻溪上。悠然歸意緬。求田計已宿。涉世策無善。向來一壑專。今日三危遠。春風漾淸漢。夢隨鴻雁返。漁村一夜雨。溪水知深淺。

右憶磻溪

竊祿每包羞。歸田可安貧。買山卜菟裘。此計良已勤。將尋遂初賦。翻作投荒人。雲林幾夢想。歲華忽復新。氷開泉決決。風暖木欣欣。憶昔訪仙源。桃花紅漲津。煙霞祕洞府。麋鹿自爲隣。此生苦飄蕩。遠愧避秦民。

右憶白雲

次游斜川韻 编辑

歲序自推敓。人生有行休。幸玆海隅謫。得遂山澤游。仰看疊嶂秀。俯視淸波流。日華初轉蕙。春聲已泛鷗。曠然暢心神。何必懷故丘。不嫌斷逢迎。不恨寡朋儔。有酒且獨酌。得句還自酬。斜川舊游樂。亦復如我不。朗詠淵明詩。逍遙可忘憂。卽此送餘年。此外更何求。

自鳩林還移郡底舊寓。次還舊居韻。 编辑

是身如浮雲。飄揚隨所歸。遠近旣無定。肯作去故悲。心安卽爲家。孰云吾土非。所寓本如寄。所過卽如遺。寰區亦傳舍。何地不堪依。萬事且隨緣。物理從可推。百年等泡影。世念覺漸衰。唯應適吾適。外物都已揮。

次酬劉柴桑韻 编辑

自我謫南國。歲序忽已周。白露下靑楓。蕭瑟山海秋。孤蘭易凋歇。蓬艾紛盈疇。引領望西方。美人今安不。娟娟明月佩。誰與同翶遊。

讀朱子書。次讀山海經韻。 编辑

夜深村巷靜。林木冷蕭疏。靑熒一點燈。照此竹間廬。移燈就匡床。坐閱聖賢書。少壯久迷路。遲暮始回車。至味解忘肉。何曾厭山蔬。對越千古上。超然與道俱。訂頑有遺訓。太極有遺圖。潛心玩且繹。一理同純如。

其二 编辑

孔門七十子。傳道曾與顏。我生生苦晩。相後隔千年。無由闖宮墻。徒自仰高山。淵源尙可尋。方策有微言。

其三 编辑

濂洛倡絶學。正統傳紫陽。心通一源妙。理集百家長。邪說賴以闢。斯文久愈光。丁寧吾道託。獨有勉齋黃。

其四 编辑

五十余無聞。撫躬恒自憐。點檢一生事。尤悔積如山。開卷有餘師。洋洋摠嘉言。桑楡倘可收。抱此送殘年。

其五 编辑

道固有消長。陽或不勝陰。魋倉各一轍。亦有余與林。蚍蜉撼大樹。蚊蜹亂正音。公論在百世。彼哉獨何心。

其六 编辑

草草四十日。立朝苦不長。惟其義與歸。出處道何常。季氏富周公。宣聖亦絶糧。古來非獨今。嘆息意未央。

其七 编辑

屛山有遺訣。根晦春敷木。早年襯氷壺。晩節棲雲谷。泝洄九折溪。身澡德更浴。分明千載心。長夜揭華燭。

其八 编辑

鳴鳥不復聞。聖嘆欲浮海。筮遯火其章。亦知微意在。空餘衛道心。九死終靡悔。發揮經傳奧。千秋若有待。

其九 编辑

瑤琴嘆絶絃。疇能識其旨。南軒旣早歿。西山又謫死。英資吳伯豐。直節魏元履。生才竟夭閼。天道亦難恃。

其十 编辑

弘道實在人。惟天篤降才。付畀豈不重。繼往又開來。好德本秉彛。狐鼠反妬猜。嗟嗟僞學禁。此名胡爲哉。

臘日山行。次蜡日韻。 编辑

今朝偶出村。日暖風更和。不須赭鞭催。庾嶺梅自花。雲山入觴詠。樂事亦云多。猶勝楊子幼。斗酒爲勞歌。

月山紀游。次雜詩韻。 编辑

靑山如高士。千丈迥拔塵。雲歸藏半腹。木落露全身。自我竄海徼。四顧寡朋親。朝朝看不厭。獨與山爲隣。經年懶出脚。發興自玆晨。雪中南嶽游。庶無愧前人。

其二 编辑

牛車始舍馬。石路斜穿嶺。溪心逗輕氷。木末照初景。循厓竹輿鳴。踐雪芒屨冷。老僧候山門。引我幽思永。風榛送樵聲。苔壁度雲影。西南見湖海。目力時遠騁。寧辭腰脚勞。稍喜心神靜。牛車洞名。是日岬寺諸僧。具竹輿來待洞門。

其三 编辑

山行耽奇勝。遠近誰復量。扶持賴瘦竹。過憇得禪房。衆壑互吐呑。層峯聳中央。豈是日易夕。幽林不照陽。崖邊有殘雪。一爲洗俗腸。朱子游南嶽。取食崖邊積雪。有詩曰。落葉疏林射日光。誰分殘雪許同嘗。平生願學程夫子。恍憶當年洗俗腸。

其四 编辑

登山如從善。勇進肯猶豫。仰看石峯峙。勢如孤鳳翥。時經澗樹歇。更入煙蘿去。眞境不厭深。世紛已忘慮。僧言上上頭。壯觀絶無如。九龍井猶存。四時雲常住。非無獨往興。直窮最高處。翻思咋指戒。敢忘垂堂懼。九井峯最有眺望之勝。而崖徑甚危昃。故不果登焉。

其五 编辑

山色本自佳。新晴更可喜。風日爲我溫。天公亦好事。開雲出衆峯。嶽神豈無意。休嗟去國遠。幸與玆山値。憑高氣欲舒。脫險行方駛。奇哉造化功。融結壯布置。是日山無雲翳。風日和暖如春。

其六 编辑

行行山路險。崖硤勢相迫。險路豈不艱。勝如走街陌。龍巖倚寺樓。天水生遠白。頓令心境恢。轉厭世界窄。殷勤謝殘衲。蔬果解餉客。何當脫塵累。結茅此焉宅。龍巖寺樓正對海口。有勝槩。

其七 编辑

西臨挹若華。東眺窮扶桑。中間瞰積蘇。群物一粃糠。胡爲勞四大。營營徇口糧。冠鵕帶貝者。意氣何陽陽。蝸角與蟻穴。終古同一傷。不喜陟台階。不怨擯炎方。吾將仍羽人。大醉流霞觴。

其八 编辑

岬寺罷暮磬。新月在林端。北池最淸幽。臨水席頻遷。回瞻所來徑。暝靄迷層巓。林叟餉臘酒。山僧供夕餐。頗諧象外趣。欲謝區中緣。愧無江潮韻。空吟桂樹篇。岬寺北池塘。有瀑流竹石之勝。鳩林諸老携酒來會。

其九 编辑

淸湍映脩竹。未必讓會稽。飛瀑未全凍。寒聲吼砯厓。逍遙石上月。令我爽襟懷。夜歸丈室臥。一燈伴沙彌。推窓玉繩低。白雲影離離。地淸夢想空。未覺身旅羈。聽鐘發深省。志業愧多虧。

其十 编辑

林中薝葍花。庭前柏樹子。薝葍香可嗅。柏樹枝可倚。我自愛此景。何曾悟禪理。

臥病彌月。忽覺春事已晩。閱陶集示周,祖,謝三郞詩。有負痾頹簷下終日無一欣之句。漫用其韻。以遣無聊之懷。 编辑

村墟過夜雨。萬象各欣欣。芳草綠如煙。嬌禽啼向人。蕭然一孤客。愁與病相因。賞心覺全減。佳節驚屢臻。閉門枕藥裹。床蟻靜獨聞。向來行樂地。徒然夢想勤。時從簷隙望。百花映四隣。靑春信無私。亦到瘴海濱。

病中遣懷。用和劉柴桑韻。 编辑

病餘試閒步。柱杖暫躊躇。地偏應接少。四體任起居。出門亦奚適。斂跡守蝸廬。坐看春景晩。落花遍村墟。家家務東作。浸草更燒畬。貴賤各有役。及時在勤劬。嗟余處幽獨。終歲一事無。敢論飮啄艱。所愧志業疏。生涯託書簏。此外復何須。回頭語老農。身計吾不如。

科體詩二首 编辑

嗚呼島弔田橫乙酉 编辑

嗚呼島嗚呼島。嗚呼之號胡爲乎。田橫之徒死此島。遂令此島名嗚呼。一片孤島千載下。夫何使我起長吁。田橫義氣今古稀。田橫之客天下無。齊人一自歌松柏。臨淄卽墨不復都。六王旣畢四海一。秦皇虎視黎元愚。望夷宮中失其鹿。天下共逐爭馳驅。有嬀之後將復育。崛起壟畝王一隅。兄弟三人遂更王。誓雪先恥安寰區。無端全齊七十城。遽誤高陽一酒徒。烹儒一入海島邊。屈身肯向漢庭趨。漢使東來傳帝命。來則王侯否則誅。此日北面寧不愧。始與漢王同稱孤。尸鄕亭下薤露晞。一死還與二客俱。島中有客五百人。同死之志終不渝。還如魯連蹈東海。却似首陽于嗟殂。若非平生得士心。信義安得如是孚。當時一士亦足王。奈何未保千金軀。雖云顚沛亦何傷。萬古淸風立懦夫。嗚呼之名傳至今。過客到此皆踟躕。我今弔古酹以文。想見其人涕沾濡。君不見世上紛紛輕薄兒。翻覆雲雨在斯須。

藏史名山 编辑

仲尼絶筆於獲麟。百世之下無良史。墳典之書秦火焚。皇王事跡俱燼燬。惜哉左狐不復得。筆削誰能遵聖軌。遙遙華胄祖重黎。周太史後司馬氏。流風不泯厥緖綿。祖傳其孫父傳子。龍門降生豈偶然。自在孩提已識字。二十發軔作遠遊。東西南北窮山水。自此添得壯藻思。冥搜萬古通玄理。周南留滯固所惜。執手遺訓猶在耳。火急著書紹先志。筆法仰承麟經旨。起于五帝至漢代。表志傳紀爲終始。首贊明王與誼辟。次述賢臣及義士。海外蠻夷戎狄事。一一昭然備于此。書成更謀不朽地。遂將藏去名山裏。緹巾華匱十襲芸。簡編不容蟲鼠毀。定知山靈煩護呵。鬼神環擁風雨避。山之崩兮史可滅。此篇壽與玆山似。世代變遷山依然。其書尙存其人死。其人雖死衮鉞在。亂臣賊子無敢起。嗚呼亂臣賊子滿天下。如今誰識春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