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文谷集
卷十六
作者:金壽恒
1699年
卷十七

八首○附書啓一首 编辑

大司諫時。以鄭之問請罪承嚴旨避嫌啓。丁酉 编辑

之問兇逆之罪。實是亘萬古所未有。而天下之人所得以誅者也。今日臺閣之請以按法。豈出於一時偶發之論哉。實擧國公共之言。而百世無異議者也。兩司之臣。旣以擧國之言。陳大義而力爭。意殿下赫怒顯戮。以明倫紀。而天聽久靳一兪。人情固已大鬱矣。及其命議大臣。竊意大臣必將下循國言。上贊天誅。不使妖腰凶喘假息於晷刻之間也。今乃有不然者。取考文書之議旣行。王府所藏之疏見逸。聖明遂寢拿命。臺論終歸虛套。使覆載難容之賊。動色竊笑。跳梁自恣。臣等竊不勝痛心焉。之問凶疏中不忍聞之語。傳播國中。于今三十餘年。而光海時政記纂修之時。始見其文字。當時士夫多有目覩而切齒腐心者。繼有兩司按律之請。而特未敢形言其不忍聞之說。故追罪之典。止於流竄。此賊罪惡。不待今日而昭著無餘。萬口一談。皆曰可殺。則不此之信。而必欲取考不必有之文籍。以爲斷案。實臣等之所未曉也。反正之初。收輯昏朝文籍。而不能嚴密。多致軼漏。其時固多人言。此賊疏本之見逸。無足怪也。其疏雖逸於王府。其語之播在人口者。不翅明若左符。則原本有無。非所可論。今日國人。豈皆無狀而自做凶悖之語。以爲構誣之計乎。況爲人臣子。聲罪母后。獨投凶疏。前後至四。則其罪豈不足以誅耶。頃者箕城之民詬辱長吏。刑官奏讞。請以取招科罪。而殿下下敎峻責。直令勿問照斷。此賊負犯。視此孰重而不信國人之公言。必取決於文籍之有無乎。此尤臣等之所大惑也。且臣等嘗有所憤慨於心者。近來人心陷溺。義理晦塞。雖如之問之悖逆。人之深惡而痛斥者幾希。甚至牽於顏情。惑於方技。雖不敢顯爲伸救。其欲遮護而掩匿者。亦或有之。世道至此。誠極寒心。無異乎之問之至今不死也。今日朝廷處置。雖出於好生惡殺之心。而臣等竊恐因此而後世之亂臣賊子將無所懲懼也。臣等俱以無似。忝居言責。論一罪關宗社之賊。而言不見信於上下。竟致王法屈而不行。公議遏而不伸。反爲凶人伸理之口實。將何顏面一刻冒玷於臺閣乎。請命遞斥臣等之職。

再避啓 编辑

之問罪惡之彰著。固不係於疏本之有無。而乃因取考文籍之議。兩司按法之論。終格而不行。此臣等之不得不引避者也。伏見掌今趙克善避辭之批。辭旨嚴峻。有非臣子所敢聞者。臣等相顧震慄。罔知措躬之所。臣等雖極無狀。粗識分義。何敢以義理晦塞等語。上加於君父。而亦何敢疑聖明之有私自陷於不測之罪乎。之問窮凶極惡之狀。通古今所未有。而所謂不忍聞之說。旣不敢形諸文字而上達。則聖明之未盡洞燭。固其所也。而凶言之傳播耳目。已過三十年之久。國言藉藉。昭不可掩。則人情所同。孰不憤惋。而或有牽於顏情而不能斥絶。惑於方技而未免迎致。狃以爲常。恬不知怪。一端義理幾乎熄矣。此臣等之所以尋常歎慨於世道者也。至於平壤亂民之罪。不待取服而行刑。則臣等之取以爲證者。只欲明之問之可殺。不待於考信文籍也。有何一毫他意於其間乎。臣等徒知嫉惡。辭不達意。致勤情外之敎。無非臣等平日事君無狀之致。此實臣等之罪也。幺麽餘孼有同腐鼠。論其罪逆。人得以誅。而據法之請。旣未回天。言不見信。反承嚴旨。當此靜攝之日。瀆擾至再。臣等之罪。至此而尤大矣。何可一刻仍冒乎。請命鐫去臣等之職。

政院以左參贊宋浚吉處傳諭之命不得奉行。兼陳所懷啓。庚子 编辑

以右尹權諰上疏。卽遣史官傳諭左參贊宋浚吉事傳敎矣。伏見其疏末端之辭。則有曰朝廷試宥善道之罪。而殿下特命追諭浚吉。責之以君臣旣已誠心相孚。決不可以人言遽去。則浚吉不信聖心則已。不然。寧得不還云云。蓋其意必欲先宥善道之罪而追諭浚吉。使之還來也。善道罪惡。輿情之所共憤。兩司齊發。請以按律。則豈可因此一人之言。沮遏方張之公議乎。善道之罪。旣不可宥。而不宥善道之非。直爲傳諭宋浚吉。又非權諰之本意。依疏辭傳諭之命。恐不得奉行矣。且觀其疏辭。極言善道之不可罪。而至謂之敢言之士。夫敢言云者。忠戇敢諫之謂也。善道疏中構誣兩臣之事。姑置不論。至如上犯先王之語。亦可謂之敢言乎。擧此一款。他可知矣。人之所見不甚相遠。而不料其言之乖戾一至於此也。伏想聖明必已洞察而是非之辨。不可不明。區區所懷。幷此仰陳。

大司憲時。因嚴敎避嫌啓。癸卯 编辑

內侍府之稱爲二品。衙門。旣非法典所載。今之通關六曹與監司。明是謬例。不可不釐正。故臣等相議論啓矣。伏承聖批。以內侍府必有印信。考見某品可也爲敎。臣等取見內侍府印信。別無某品書塡之事。昨日啓辭所謂更有何可考云者。蓋以此也。聖批又以不察之甚爲敎。臣等不勝惶惑之至。大典序列各司。一從衙門品秩。雖如醫譯諸司。皆書某品衙門。若以內侍府定爲二品衙門。則何獨不列於各司。而序在雜職之首。不言某品衙門乎。尙膳之職。雖曰二品。付祿之際。陞降無常。有同遞兒職。則印信體制。雖與二品印式相似。而何可與外朝二品比而同之乎。通關之當否。實不係於印樣之大小。臣等愚昧之見。終未曉聖意之所在。而旣承不察之敎。何敢晏然仍冒乎。請命遞斥臣等之職。

大司憲時。因嚴旨避嫌啓。 编辑

臣等卽伏見梁達源覈處回啓判付。以事甚無據。依前判付施行爲敎。臣等不勝惶愧震悚之至。達源之詬辱士夫。旣非幽獨之地隱微之事。則播諸聽聞。有難掩匿。諫院論啓之初。殿下卽施罷職之罰。則殿下亦不以達源爲無罪矣。達源緘答之辭。顧乃節節相反。有若全無是事而勒加罪案者然。其巧飾欺蔽之狀。一見決矣。殿下不能無疑惑於此。至下覈處之命。不但此事本無可覈之端。揆諸事體。大有所未妥。臣等待罪風憲。決不可苟焉奉行。敢有所覆啓矣。無據之敎。又出意外。是自明之言。信於公論。執法之臣。輕於閹䜿也。此豈乎日所望於聖明者哉。噫。近日臺閣所論凡係宦寺之事。殿下一切揮拒。當初達源拿問之請。終未蒙兪。物情固已有歉。而至於循例勘律之啓。亦不準許。反有覈處之別敎。一小宦奪官。有何所顧惜。而靳難至此。使刑餘之輩揶揄而增氣。臣等竊爲聖明發一慨也。且念臣等雖極無似。職是言責。如有骫法不職之罪。則直斥而譴罷之亦可也。今乃置之其職。斥以無據。強之以不可曲順之事。在聖明待臺閣之道。恐不當如是也。無據之臺官。旣不可一刻冒居。膠固之初見。亦不可到今遽變。況臣等當此艱虞孔棘之日。虛竊榮寵。尸素隨行。未有絲毫仰補衮職。而因一麽麽之事。終至貽累於聖德。臣等之罪。益無所逃。請命罷斥臣等之職。

庭請從權啓甲寅 编辑

臣等昨詣賓廳。仰陳從權之請。至再至三。而天聽邈然。終閟一兪。臣等相顧遑遑。益不勝煎迫之至。仰惟殿下哀慕罔極之中。不忍遽從權制。號慟隕絶之意。溢於辭表。臣等每承聖諭。腸摧淚逬。如使玉體少可以扶持時月。則何故強事瀆擾。拂亂聖心至此哉。顧念今日之請。晷刻是急。有不容但已者。夫恐傷一時之懷。不勉終孝之道。以此施之於儕友之問。亦未免爲姑息之愛矣。臣等若徒以煩瀆爲嫌。強咈爲懼。而不以帝王之孝聖賢之訓。仰勉於聖躬。則其不誠不忠之罪。將安所逃免哉。噫。人子之於親喪。固所自盡。苟極其情。寧有窮已。而古之聖賢旣以餰粥疏食之節。著之禮經。以爲通行之制。又必以順變權宜之道。反覆垂訓。至有不慈不孝之戒。誠以膠常而不知變。則孝子順孫。必無全者矣。其意所在。可謂深切。是豈忍人之所不忍。而訓後世以不可行之道哉。況帝王之孝。自與匹夫不同。前代之事。臣等不暇遠引。至於我朝列聖。執喪之禮。卓冠百王。傳爲家法。其於抑哀從權之際。亦豈不有所不忍於心者。而猶且俯而就之。罔或有過。豈不以宗社之所付託。神人之所依歸。有不容自輕其身也。今日殿下之所遵行。其不在於此乎。又況殿下平日氣力。已與平人萬萬不同。而積年調攝之餘。罹此茶毒之痛。哭泣之哀。容色之戚。有以潛銷暗鑠於中者。理勢之所必至。雖無著見之疾病。已有不勝其憂者。矧今種種諸證。迭作疊出。元氣之柴削。日加一日。苟不及今變而通之。終有必至之悔。念及於此。不覺懍然心寒。殿下其可不思宗社之重寄。固守匹夫之小節乎。傳曰。子能以父母之心爲心則孝矣。慈聖末命。眷眷於聖躬者。不翅丁寧惻怛。卽殿下之所親承也。以慈聖常時惟疾之憂。監殿下卽今致毀之過。則陟降在天之靈。其衋傷疚念於冥冥之中者。當復如何也。以殿下出天之孝誠。以慈聖之心爲心。則亦何忍恝然於在耳之遺敎而不思所以仰體之也。臣等玆率百僚。造庭疾號。不得請則決不敢止。伏願殿下深加睿念。勉抑至情。俯察臣民公共之請。亟遵祖宗已行之制。千萬幸甚。

賓廳從權啓 编辑

昊天不弔。群生無祿。奄遭今日之慟。大小皇皇。靡所仰賴。擧國臣民之所顒望。只在殿下之一身。而沖年巨創。號擗過節。氣力之柴削。理所必至。臣等區區之憂。固無所不至矣。昨伏見大王大妃王大妃兩殿下藥房之敎。驚遑煎迫。尤不知所出。從權之道。不容晷刻少緩。前席合辭之請。藥房政院之啓。竭盡底蘊。而天聽邈然。竟靳勉從。臣等尤不勝悶鬱之至。仰惟殿下哀疚罔極之中。遽聞此請。抑情順變。有所不忍於心者。而第念不忍一時之摧隕。終貽莫及之後悔。非達孝也。夫匹士居喪。猶以滅性爲戒。況帝王之孝。不在疏水之節。誠以上有祖宗之投艱。下有臣庶之繫望。有不敢自輕其身也。況殿下氣血未充。脾胃脆弱。平日居養。旣與恒人不同。而到今傷損。尤有萬倍於恒人。苟不及時通變。漸至澌綴之域。則其將置國家於何地耶。思之至此。不覺懍懍。殿下獨不念及於斯耶。考之禮經。則聖賢有著明之訓。參之故事。則列聖有通行之制。大行大王陟降之靈。不可不慰。兩大妃殿勸諭之旨。不可不遵。臣等玆敢來詣賓廳。疾聲仰籲。伏乞勉抑孝思。亟從權制。以副神人之望。宗社幸甚。臣民幸甚。

仁敬王后昇遐後復禮擧行日時陳辨啓庚申 编辑

大行王妃昇遐之後皐復之禮。雖未免差遲。以其時事勢時刻推之。決知其不犯於翌日之曉。故臣之獻議。以成服日限從二十六日始數之意仰陳矣。今見左議政閔鼎重獻議。有云四更後始行復禮。右議政李尙眞獻議。則又以爲昇遐雖在二十六日。而復禮行於二十七日之曉。以此計六日。旣非無據云。臣於此不勝驚隕戰慄之至。禮云復而後行喪事。復禮果在二十七日。而以此爲始數之日。則二十八日小斂。是第二日也。三十日大斂。是第四日也。初喪斂殯。禮之大節。而皆先一日而行之。則其爲失禮陵節。不但成服之徑行而已。豈不爲臣子靡及之悔哉。臣之當初所推知者。在於蒼黃急遽之際。猶不敢自信。通問於其時分藥房提調金錫胄。則答以復禮之行。在於三更一點。提調以下擧哀。在於三更三點云。三更四點以後方爲翌日。則左右相獻議中所云云。似出於傳聞之誤。而以此流布中外。則必有以斂殯之先時徑行爲疑者。所關非細。前後曲折。不得不具陳。

北道掌試時民瘼書啓各條下附註黃籤付標。係特旨批下。 编辑

臣承命掌試北道。兼爲採訪民瘼。凡係沿路所聞大小弊瘼。謹此條陳于左。而其中自本道可以裁處之事則不爲擧論。只以大段切急之弊。必須自朝家變通者。枚擧書啓。以備睿覽。

本道還上各穀數多之弊。實爲病民之第一端。蓋會付元穀之外。各色添入之穀。比他道甚多。逐年增加。以耗生耗。每年計戶分給。一戶所受。多至七八十石。少不下三四十石。本道土瘠民貧。一人農作。一年所收。能得數十石者無多。而到秋納糴之際。雖盡竭其所有。亦不能充其半。傾財破產。終至於流亡而後已。流亡者之逋欠。又爲侵徵於隣族。其爲怨苦之狀。不可殫記。每常分糶之時。民人輩輒訴本官。請勿分給元穀。只令備納當年之耗。各邑守令心知其不可。而目見民間難支之勢。或有不得已許之者。以此名之曰臥耗。事之無實。莫甚於此。而民怨所在。槩可見矣。前監司徐必遠備陳此弊。啓請變通。而廟堂以軍餉事重。終至防啓。目今民生之以此受困。殆甚於倒懸之急。設令日後軍餉果有不足之患。坐視目前病民之至此。膠守無變。則恐非隨時制宜之道。而古所謂浚民膏血以實之者。不幸近之。臣之愚意。自今糶穀勿用一半分給之規。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除出分給。而嚴飭各邑。區別年條。用舊蓄新。則二三年之間。穀物似不至於腐敗。而可無多數勒給之弊矣。至於當平廳,監兵營穀物。亦令一體施行。而元穀外各色添入之穀。則並減其耗。如流亡絶戶指徵無處之類。令本道査出蕩滌。則庶可以少紓民怨。請令廟堂從長稟處。黃籤付標內。元穀及常平廳監兵營諸色穀物。並三分之一糶糴各邑月課米。限三年減除。指徵無處者則令本道査覈啓聞。

本道內奴婢其數最多。鏡城以北。以米收貢。明川,吉州,端川,利城,北靑五邑。則收捧八升細布一匹。洪原以南。則在前亦收米納倉。以補軍餉矣。自乙未推刷以後。始捧五升布一匹。一年一匹之貢。泛論則輕於他道。而貢布升數。若非加一層。則例未免見退。故所謂八升細布。名雖八升。實則九升。其絲縷之細。異於他麻。百田難得一束。織造之工。又非人人所能爲。率多給價貿納。其價以四升布計之。則幾至十數匹。至於洪原以南各邑。則只有四升布。咸興一境。則行用只是麤布而已。四升布亦非土產。而所謂五升貢布。亦必以六七升布備納。然後得免點退之患。臣到本道聞之。則麻田一日耕所出。不過六匹布。而內奴一人。能有一日耕麻田者幾希。一家之內。或有父子兄弟同居者。則所徵貢布。或至十數匹之多。並與輸運價人情價而計之。則其數幾何。及至上納之祭。內司官吏輩操縱侵虐。罔有紀極。稱以看色。就其貢布每一同。擇執一匹。使頭目改充其代。或以元貢布擇充人情之價。貢布則稱以未收。不爲成給尺文。幷奪其所持馬匹。頭目輩稱貸月利。被困萬端。往往自京逃走。則自內司移文本道。再徵其貢於奴婢輩。艱得改備上送。則其操縱侵虐之弊。又復如前。故貢布之不得準納。或至數年之久。奴婢輩一番徵貢。蕩竭家產。終至於流離丐乞。其流離者之身貢。又徵於一族。所謂一族。自備其貢。猶患不贍。又從而代納他人之貢。其號怨疾苦之狀。足以感傷和氣。沿路民瘼。莫甚於此。臣之愚意。八升細布。若難全減。則或降其升數。或兩人幷定一匹。洪原以南身貢。或依前捧米。或降捧四升布。無去處流亡者之身貢。特令査出蕩滌。至於內司操縱之習。若非別樣變通。終無以痛革。或令戶曹收捧移送內司。則可以少除其弊矣。卽今京各司濫捧人情之弊。無處無之。自戶曹收捧之際。亦難保其無此患。而臣在本道。槩聞物情。則各司雖有人情之費。只是下輩責徵而已。內司則官員與下人符同分利。其慾無厭。尤不堪支當。若許直納於戶曹。則實爲大惠云。竊聞曾前亦有如此之䂓。請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七八升布。自戶曹給價貿易。輸送內司。而其身貢則戶曹以五升布捧川。洪原以南。則降等捧上。流亡無去處者。則令本道査覈啓聞。

諸宮家賜牌奴婢收貢之時。各宮差奴輩每年下來。身貢之外。稱以土產膳物。種種徵斂作弊。不一其端。自今本道內奴婢切勿賜牌於宮家。則可除一分之弊。請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元屬則勿爲定給。間定則定給。而其貢膳自內需司元奴婢一體收捧。以所捧之物。計數分送於諸宮家。

內奴束伍軍。在前除其身貢。其意有在。竊聞頃者有依他收貢之令。旋又還寢。而辛丑壬寅兩年身貢。仍令追徵。故各邑今方督捧云。貧殘之輩。一時幷備累年之貢。勢所末由。且旣有仍令除貢之令。則已往應免之貢。似不必追徵。特命一幷蠲減。實合事宜。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並減除。

北道民人不擧子之弊。言之久矣。臣入北路。詳加訪問。則此事比比有之。北路之人呈狀於臣者。自陳其弊。不以爲諱。其頑蠢無識。誠可寒心。而求其所由。則情亦戚矣。蓋北道之民。生理最艱。身役最重。一家之內。或有父子累人並應軍役者。賣其雇工。賣其田宅而不足。則鬻妻與子。終至於自鬻其身。且本道民丁鮮少。無一人無役。每年歲抄閒丁。各邑無以充數。呱呱稚弱之兒。皆入搜括之中。增其年歲。徵其價布。故生一子則隣里相慰。夫婦相泣而棄於道云。聞來良可盡然。使民父子不相保。實非王者之政。不可不首祛此弊。着令道臣宣諭各邑。自今民間有懷孕者。使之隨卽報知。旣產之後。題給食物。如有棄置。而他人收養。則許令仍爲已子。而此不過一時末務。必須輕其身役。俾有樂生之心。然後可杜其弊源。請令廟堂熟講稟處。黃籤付標內。產子後題給食物。棄于者嚴立科條禁斷。歲抄閒丁。亦爲減半。

六鎭守令。鍾城一邑外。皆以武弁差送。蓋以邊備爲重。而似聞六鎭之人。皆願一得文守令云。廉貪治否。雖曰不係於文武。謹愼之武弁。不如常調之文官。至於策應上司之際。形勢頓異。邊民情願。蓋出於此。在前穩城府使。亦以文官交差矣。臣意不必以鍾城定爲文窠。六邑守令。皆以文官輪回差遣。以副民願似當。請令廟堂稟處。黃籤付標內。依此施行。

南北道各邑捧鐵之規例。創乎壬辰亂後。蓋爲本道無產鐵之處。收捧民間。以備不時之用。而久遠所捧。屢失於兵亂。卽今留儲。亦近二萬斤。目官家逐年勒捧於民結。而民間亦無得鐵之路。皆以農器鋤鎌之屬。零零收合以納。多有怨苦之端。姑無緊急需用。又不打造軍器。而徒貽民弊。有乖事宜。前頭如有不時用鐵之處。則雖或加捧。今姑停罷。恐無所妨。請令廟堂稟處。黃籤付標內。限五年停捧。

本道量田在於去壬寅年。到今六十年之後。地多陳荒。田結欠縮。而凡干貢物。不計時耕實數。皆以當初元結數卜定。民役之偏重。職由於此。道內物情。皆願改量田。不然則隨起收稅。庶有保存之望云。請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民情皆願改量田云。量田便否。問于本道監司後處之。

常平廳以穀換布。旣非舊規。而其所折價未免太重。貧殘之民元定貢賦之布。亦患難辦。自願換貿者絶少。各邑迫於上司之令。勒定徵布。取怨不貲。此事如難停罷。則或加定其價。或降其布品。俾無抑賣之怨宜當。請令該廳稟處。黃籤付標內。一從其處市直貿布。俾無抑賣之怨。

戶曹所納人參價布。初以五升布卜定。而近年以來。以六升布徵納。南道則細布至貴。六升一匹之價。多至三升布十五匹。遠路載運。點退改備之除。爲弊益甚。依前還捧五升布。或量減其數。似不可已。請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依前以五升布還捧。

司宰監所納黃大口白大口。雖是土產。近來海錯。漸不如前。難得合用之魚。而該司點退之弊。日以益甚。所給賂物。少不滿意。則至使本官領去之人直爲進排供上。人情所費。倍簁責出。且黃大口則乾正尤難。自前必於冬間。預爲措備。趁春夏上納。而近來該司稱以國用不足。來年所納。一半除出。使之引納。絶遠之地。一年貢物。分二巡上納。往來駄載。人情作紙之費。有倍於前。請令該曹申飭官吏。痛禁點退之弊。別樣料理。俾無引用之擧。黃籤付標內。不足之數。勿令引納。自戶曹料理貿用。分二巡上納之規停罷。

北道雖少文學之士。至如鏡城,吉州士子輩。則治經成誦者頗多。而東堂初試額數。只是三員參榜實未易。且去京絶遠。不能如他道儒生之入京居齋。得參殿講初試。故或有終身矻矻。抱恨無成而死者。大比科額。固不可有所增加。而每年公都會,小學初試。不過爲校生輩免講之資。實無所益。臣意小學初試則姑爲停罷。代以四書三經考講試取。則雖難望其通明經術。猶爲此善於彼。而東堂初試之數。因此稍加於前。似或便當。請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公都會,小學初試。每都年三人內減一人。東堂初籤。三人外更加三人。

本道各驛驛吏數多役歇。故叛主避役之輩。爭相投屬厚賂。驛吏輩變幼暗錄於形止案。旣爲錄案之後。則據定驛役。作一逋逃之藪。且形止案無關由本官之事。藏在本驛。祕而不出。故本主雖欲爭辨。無可憑考之地。終未免坐失奴婢。事極痛惋。自今每式年。形止案使地方官同參査正成冊。一件輸送本官。以備考據。則可防其任意潛錄之患。請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依書啓與地方官同參査正。

三水,甲山新出身。例當赴防於六鎭。而今年六鎭農事凶歉。不無主客俱困之患。且三,甲亦是邊上待變之地。在前或有三,甲出身換防之規云。請令該曹稟定分付。黃籤付標內已施

鏡城有所謂國屯田十石落地。雖未知創設於何時。槩聞當初則收聚民力。使之耕耘。每年輸入倉中。以爲會錄之地矣。其田最甚瘠薄。又因川反浦落。絶無可耕之處。民不堪苦。齊訴願罷。故遂廢耕作。量其所出每年百石。收合於民間。以爲會付之穀。雖曰流來已久。不但窮民白地辦出之難。旣廢屯田。仍捧百石之穀。事甚無據。似不可不停罷。請令該曹稟處。黃籤付標內依此停罷。

高原郡梁泉寺位田七十餘卜。曾於癸亥反正初。依裁省廳事目。許屬大同以補民役。而自上年內需司直發移文。其田所出使之作布上送云。雖未知其曲折如何。而四十餘年大同所屬之田。一朝見奪於內司。則事理誠極不當。且本郡素是至殘之邑。不可不還給以補其萬一。請令該曹査出稟處。黃籤付標內。還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