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軒先生文集/卷十一

卷十 旅軒先生文集
卷十一
作者:張顯光
1642年
卷十二

祝文 编辑

吳山書院重建奉安文 编辑

先生之道。天尊而尊。先生之敎。人存而存。世或喪亂。理豈泯沒。天猶古天。人不滅絶。其尊其存。此道此敎。今也吾院。復儼廟貌。奉安新版。舊號舊位。節義彌光。綱常不墜。烏嶽崇崇。洛水悠悠。道宜共隆。敎宜同流。

文忠公圃隱先生祝文 编辑

純孝精忠。王佐聖學。表章扶植。萬世立極。桑梓舊邦。仰止彌篤。禮伸春薦。庶垂歆格。

滎陽公知奏事鄭先生祝文 编辑

正色立朝。直方忠純。不負顧託。社稷之臣。鄕邦後學。景慕惟均。屬此仲春秋。敬薦精禋。

烏川書院合享祝文 编辑

地極東維。聚精儲淑。應生前後。碩人名族。忠炳靑史。隔世起敬。道範來學。人識彝性。况忝桑梓。寔切欽思。頃立各廟。事不便宜。今始奉合。神道攸安。式祀無疆。山夷海乾。

臨皋書院移廟奉安祭文 编辑

先生道德。山高水深。卜地建廟。圖永崇欽。當初占位。失之差㩻。庭砌累缺。妥靈非宜。爰謀改卜。稍右而上。地勢平正。方位明敞。廟貌旣新。體面自別。頃在亂後。位版未設。謁拜獻享。畫像是展。儀刑雖切。有違祀典。今玆奉安。號位始正。於千百載。斯文之慶。

金烏書院重建奉安文 编辑

惟此善鄕。居嶺南中。山回水合。勢應氣通。儲精鍾淑。代出偉公。唱學鳴道。爲世師隆。夷淸惠和。道雖不同。扶植儒林。異世幷功。士尙餘敎。鄕有遺風。愈久彌光。共議欽崇。初焉卜地。負彼烏嵩。廟享有年。多士攸宮。頃酷兵火。無賴蒼穹。弦誦之場。茂爲蒿蓬。島寇纔退。大小咸恫。旣新聖廟。次及院工。顧厥舊址。區僻靡洪。移龜得此。正會結融。若比人身。卽當喉嚨。方位旣定。體勢自雄。第經亂離。財力未充。經營卄載。今始成終。擇吉奉安。儒冠畢叢。俎豆淨潔。牲粢肥豐。儼承顧歆。孰不敬𰸻。道斯益尊。敎垂無竆。昭明永世。祐保彝衷。

從享寒岡川谷時告程朱二先生文 编辑

重明大道。長夜復日。繼開偉業。前後揆一。光被海外。仰若兩曜。旣列諸賢。廡享文廟。地名興思。別崇院學。川焉谷焉。宛想遺躅。如就門庭。如承几席。從以鄕儒。亦有成式。夷夏同天。道豈今昔。近有鄭公。早自私淑。存心遠大。律己繩墨。尋究淵源。知有準的。本院建設。多公規畫。宗尙正學。表章奧義。可擬升堂。何殊丈侍。事宜躋從。人無異議。玆卜吉辰。告以卽事。

告寒暄先生文 编辑

惟我寒岡。實公外裔。追承家訓。奉行靡替。學成道立。動慕程朱。究厥淵源。旣深且訏。推明古道。爲世眞儒。議配院廟。已告正位。接美同光。盛儀誰比。贊佑斯文。宜永無墜。

告寒岡先生文 编辑

斯文寔幸。公出吾鄕。生有異稟。妙齡知方。絶意世累。脫身時趍。學須正學。儒必眞儒。身東心夏。生晩慕古。動思繩墨。事求規矩。排人笑侮。堅自竪立。不挫不撓。日乾時習。寒暄的訓。退陶正脈。親切服膺。就正心得。謂宋諸賢。實續墜緖。取讀遺書。誦詠嚼咀。求端用力。指掌提掖。蓋於二子。不啻親炙。周經直方。魯論博約。一心從事。終始無射。道本孝悌。德主忠信。講明禮學。必遵必愼。聿考經傳。求厥本末。以身以家。餘範旁達。冠昏喪祭。人見古儀。遠邇承風。爭相質疑。有陳于君。堯舜之道。或施於民。化洽幼老。歸處閒中。留意著述。發揮心經。詳備學術。會通禮說。五論歸一。凡所修明。皆繼絶筆。惟此事業。實祖伊洛。尙德報功。禮合崇尊。升從兩賢。連我寒暄。源派緖業。互彰交輝。後學承事。永有依歸。

奉安寒岡硏經時。告退溪先生文。 编辑

吾道之東。先生大成。踐履發揮。正學以明。孰得其傳。主吾黨盟。乃有寒岡。拔出羣英。幼齡登門。聽受已精。心悅誠服。雨化風行。歸來體驗。旣實且平。篤信充擴。指掌羣盲。揆厥模範。實出先生。曾過吾院。展謁伸誠。退勖諸幼。申指行程。于今景慕。躋配惟貞。齊告始事。斯文永亨。

告寒岡先生文 编辑

名賢秀質。固稟光嶽。至其授受。必從先覺。得意吟弄。無邊風月。皋比勇撤。學造理窟。惟我先生。知世眞師。早自依歸。跋涉忘飢。面承至論。條稟凡疑。階級之正。節目之詳。隨時之權。折衷之常。神會心融。是領是綱。大本有立。道自是生。權衡旣定。不迷重輕。復膺佩持。始終克協。故所做出。純儒事業。縱不大試。功在彝敎。顧惟吾院。初建廟貌。崇祀退陶。立我師範。實賴先生。完賜規範。今也奉配。允合事理。衛道之功。傳承之旨。其揆卽一。繼明增光。一廟致享。垂敎無疆。

寒岡先生奉安檜淵文 编辑

惟我先生。學承先賢。道合隆尙。士論同然。奉繼寒暄。躋享川谷。淵源有自。準範來學。鄕復共議。吾黨親炙。餘敎在耳。曷時有忘。遺擇在身。思切羹墻。特地伸誠。別廟香火。情所罔已。義無不可。相此檜淵。曾是高築。地邇岡原。望雲齋額。春雨秋霜。孝省攸跡。繞嶂臨流。百梅修竹。於以畜德。於以講義。盤桓得意。遵養樂志。何丘何石。有非留馥。顧瞻舊園。猶存手植。立祠致虔。事理允洽。不龜不筮。咸曰其地。公私集力。堂宇旣備。頃値邦撓。擧禮不暇。玆焉寇退。兵馬旣缷。趁辰涓吉。正位妥靈。溪山依古。敞新階庭。豈但今日。如侍門屛。後學百世。知有軌式。敢用苾芬。德容宛接。敬伸陳告。庶幾降格。

東岡先生奉安文 编辑

人謂吾州。鄒魯之鄕。先生德業。國乘昭彰。氣鍾淸醇。質稟精剛。聰明英達。雅粹慈良。學出家庭。早迪義方。仰風山海。淬礪奮揚。聞說退陶。服膺彝常。歸對卷中。味覺深長。爰有麗澤。世稱兩岡。志同道合。吐盡肺腸。心利斷金。言奪蘭香。講劘精微。照映輝光。究厥成就。古道是當。啓沃言論。陳奏篇章。忠由赤心。義扶頹綱。夷險一德。處困彌臧。綱目有續。筆下風霜。宜永垂範。何但流芳。州儒尙賢。建院伽陽。旣崇文穆。遂虛其傍。玆因丁享。並位連牀。在今同廟。依昔合堂。敎存百世。師道無疆。

冶隱先生墓祝文 编辑

瞻仰丘封。宛承壁立。展拜惟時。淸風來習。

一善諸賢墓祝文 编辑

餘敎在邦。迪我後學。遺丘所宅。禮宜時伸。

月巖書院恒用告文 编辑

道無經權。權以全經。處變盡職。曷愆時馨。

本府新校開基告文 编辑

新卜校址。于玆吉區。今當始事。告儀恭修。天數地運。於焉大亨。弘休積祐。赫昌文明。

祭文 编辑

祭寒岡鄭先生文 编辑

嗚呼哀哉。生乎季世而有如先生。安可常得其儔匹。揆諸夏賢。等之古人。亦不多讓其履道之貞吉。夫道之在宇宙間。其理則一。地焉有內外。時焉有古今。理自是無內外無古今。如一局如一日。故不待文王而興者。何嘗地與時之有必。雖其造詣成就之業。或不能皆至且備。蓋亦同爲豪傑中之甲乙。唯先生早自有見於此理。謂聖賢可追而遵。遹知眞儒事業。在博學與篤行。所從事而孜孜者。義理之竆。踐履之實。士趍失正。多由於應科。遂捐擧業而志益專壹。固惟氣質之秀異。豈亦無自其學術。東賢正學。至寒暄而篤實。先生爲其外裔。卽餘訓之有騭。承正論於頭流。所以樹立者如柱得礩。聞的旨於陶山。所以契悟者如入蘭室。歸而更求諸六經四子。相傳之心法。已定之繩墨。無非可以自會自律。孝悌果爲爲仁之本。推之爲百行者。誠若根深之木。自有枝葉之茂密。充養旣積。磨礲旣深。坦夷樂易之辭氣。藹藹乎其盈溢。人猶畏溫中之厲。不猛之威。雖被親愛而不敢狎暱。千載絶學。至程朱而復明。篤信其說。擬神明之可質。尤留意於禮學。三千三百本末之俱悉。我東儒先。雖未嘗不講於禮。槩不過乎據晦庵家禮而略自循率。而先生博考于經傳子集。又必參商註疏而括出。五禮之錯綜乎家鄕邦國者。固如綱擧而目張。無不燦然其天秩。邇來士子之得知夫冠昏喪祭之不可無儀章度數。持文相講。臨事相質者。莫非先生之唱帥。徜徉林泉。逍遙觴詠。每在於風花雪月之辰。實無非養德之地。雅趣之適。而有以宣暢其堙窒。召集朋徒。攷校書籍。不輟於疾病沈呻之際。亦所以薰陶於範圍之中。使之開發其心思。防閑其流泆。眞西山心經一部。實爲此學防川之柱。指南之車。而欠其補註之未盡。則遂爲之收取先儒之片言隻句。有以發揮乎三十七章之義者。無所漏逸。五先生論禮之說。得以推明羽翼乎聖人制作之本義者。患其散漫於各書。則於是乎類輯篇排。會聚於一帙之中。而節文儀則。森列畢備。是豈尋常之著述。此正先生之眞事業。雖不得展布於斯世。何歎夫此得彼失。至於歷典七邑之小績。爵至二品之浮榮。自是先生之餘事外至。何足爲輕重有無於大業之始卒。若夫望君堯舜。隨事盡誠之志。確確乎有所不畏於斧鑕。唯其汎愛包容。無接不厚之德。悃悃乎常情之所不及恤。顧惟愚庸。早承贅托之義。視實幷於子姪。疾患頹靡。縱不得執經於函丈。涵濡滋益之恩。何可量以斗斛斤鎰。嗚呼哀哉。每於拜接之時。語必及於不知巖齋之靜謐而曰。吾待得此痾少安。時節稍平。方春流微漲。或秋波澄潏。卽不煩外客。攜此間冠童六七。發片舟於琴灘。沂洛江而引繂。止繫於不知巖畔。坐虛堂而鳴點瑟。終必曰此懷之其果得以遂之耶。或示丁寧於札筆。今焉已矣。永爲無竆之一恨。誰從造物者而致詰。迫卽遠之靈辰。奠爵淸與簋飶。冀昭明之垂歆。情莫盡而言畢。嗚呼哀哉。

祭大谷成先生文 编辑

德無隱顯。莫不爲人化。道無行藏。皆可以世敎。人皆知德顯於世者。能有其化。而不知隱德於世者。亦未嘗無化焉。人皆知道行於時者。能施其敎。而不知抱道而藏者。亦未嘗無敎焉。顯而化者。化存於政令之間。而隱而化者。化存於觀感之中。行而敎者。敎在於施爲之際。而藏而敎者。敎在於激勵之地。政令之聲。有耳可聞。而觀感之妙。不可聞也。施爲之迹。有目可見。而激勵之機。不可見也。可聞可見者。宜乎人之易知。而莫聞莫見者。宜乎人之鮮知也。惟我先生。肥遯一生。不事王侯。高蹈一世。不屑爵祿。安僻鄕之潛寂。飽大谷之風煙。雪月以爲襟懷。雲林以爲生涯。任性情於琴詩。寄身世於廣漠。于以送了八十年春風秋月焉。孰不曰高人也。孰不曰逸士也。惟以德不顯於世矣。化不達於聲。則俗耳者不得聞焉。道不行於時矣。敎不著於跡。則凡目者不得見焉。孰知夫無聲之化。實深於觀感之妙。不跡之敎。自敦於激勵之機哉。然則末世之下。濁俗之中。能使吾人貪者廉懦者立。有以知夫貧賤可安。爵祿可辭。富貴所以謂之浮雲。功名所以比之草芥。而風致節義。可慕可尙。蠅營狗苟。可恥可鄙者。卽非先生之化也敎也耶。如是則化孰深於此也。敎孰大於此也。蘭芝蕙茝。曾不與於豆實。而能爲草中之貴。鳳凰麒麟。亦未嘗爲園育。而能爲物中之瑞。是豈非可貴可瑞者。不在彼而在此也哉。不然。西山餓死之二子。安能激千古之淸風。陋巷簞瓢之一生。安能做萬世之春和也。然則歸敎化之大功於先生者。不亦可乎。某於今日承朝廷命。來守此土。一境風化之責。不可以庸賤而辭之。顧在亂離斁壞之時。罔知收拾之道。幸惟儀範旣立於先正。變移作振之機。實係於尊尙之地。則披草一奠于幽宅之下者。豈但區區懷慕之私也。實祈明靈陰祐一方。俾迪萬姓於彝敎耳。千山凜肅。溪流鳴玉。精明神彩。俯仰昭露。寧曰隔世。有顯斯臨。

再祭文 编辑

竊聞生蘭之谷。蘭化而餘香不歇。又聞捿鳳之林。鳳去而彩毛可拾。祥禽瑞草。若不得以親見。聞餘香見遺彩。其亦幸矣哉。曰惟三山。乃先生之鄕兮。長于老于終于之此焉皆。孤陋余後生。來旣晩於今日。吁嗟乎。鳳已去兮蘭已化。空林古谷兮如昨。斯焉取斯兮多見其人。玆非不歇之餘香耶。遺文高句兮。誦在後學。亦非可拾之彩章耶。不自勝懷慕之遐思。遇邑友問必先於先生之故跡。鍾谷其宅兮。大谷其遊。是兩號之互出。蓋先生八十年生涯足跡。一谷中雲水風月之外兮。一物何占。一步何着。于今瞻山腰之橫帶。想無心於榮達。聽石間之玲瓏。仰操履之明潔。氣像兮那處。認習習春和之扇發。精神兮何時。會皓皓秋空之桂色。求先生此而足矣。宛仗屨之躳接。猶以爲未也。敬問佳城之所卜。披荒草而來酌。冀昭格於髣髴。祐我人兮惠斯土。神庶聽兮小子。祝極天罔墜兮。人各有秉彝。明旣躳踐兮。幽不我迪。

祭朴大庵文 编辑

嗚呼哀哉。同人不幸。喪我賢友。雅古之容。不復左右。敦實之行。不復觀取。峻厲之論。不復諮叩。旣失知心。誰與攜手。我觀此世。似公幾有。剛方正直。公所天授。性此而守。無往屈揉。孝友忠信。公所躳厚。德此而推。行少過咎。孰不好善。公不啻口。孰不惡惡。公不少苟。好而尙之。泰山北斗。惡而遠之。彼彘與狗。思齊勇邁。終鮮其偶。內誦痛勵。義利毫剖。心眼旣高。擧世塵垢。宦祿寧縻。志安畎畝。暫應除拜。豈心卯酉。歸來山野。有分自守。我知雖晩。實喜同趣。頃在亂離。共入靑阜。寓沿碧澗。徑穿翠莽。巖畔松牖。幾攄懷怮。秋溪網魚。春園剪韭。話雜今古。一壺山酒。有時慷慨。世道昏黝。或相勖勉。君子抱負。更期老境。一山兩叟。看書共几。耕野作耦。樂以忘憂。等閒永久。此計未諧。勢又乖糾。我轉流徙。不常井臼。公猶深止。向外囚首。謂此時運。未離陽九。莫如藏踪。以終壽耈。累遣片牘。問我來不。請虛傍齋。容我荊婦。我擬早晩。必比茅蔀。那知舊約。公自不蹂。仁可勸乎。天奪公壽。茫茫我懷。悲風𩖴𩖴。哭不及時。酹在襄後。夙昔分義。掃如揮帚。尙恃神昭。孚有盈缶。嗚呼哀哉。公之疾惡。如臭斯嘔。羞與交目。恐或相狃。今也魂升。能忍彼醜。公嘗追憶。每曰郭某。公有不亡。郭有不朽。地下從遊。宜其永懰。酌以詞慰。庶幾歆受。

祭徐樂齋文 编辑

某於是歲季春之月。爲過齋下而訪焉。固隔歲阻戀之餘矣。公欣然相迓。談笑如平昔。時我方向泗上。又緣有忙。勢不得爲止宿之計。公亦不敢强挽。遂令爲具喫飮之需。以爲淹時敍晤之資。我又不敢決起。從容開攄以慰藉之。話間指點舊遊之地江畔松林曰。病矣不復爲昔時遊賞事。因出其四體。以示其枯瘠不能動作之狀。我執其手撫其膚而慰之曰。公之羸瘦公之本體也。非若以肥爲瘦者之可虞夜。更加將攝得力。以待風和日淸。寧不可復尋昔日勝事也。公仍擧中庸首章之文。略與之相和而罷。臨別。公作愀然色曰。此後那得復見。似爲永別之語。我遂緩辭以安之而起焉。安知此別其果爲永別也哉。嗚呼。公之稟資之偉。受質之厚。好善之誠。志學之勤。尙賢之篤。愛友之切。視古人亦不多讓矣。公之知有眞學非不夙也。而俗學時尙。方騖於心身之外。公在父兄之下。有不得自由者。惟其好古慕眞之志。未嘗弛於顚沛之中矣。中夜而却枕。晨興而斂衽者。何所思也。蓋有在矣。若其一載京師。三年湖縣。爲親屈也。爲祿仕也。非所以業宦也。寇退南陲。兵塵纔息。歸來故山。有先弊廬。松依舊鬱。竹添新綠。栽花蒔藥。園日成趣。山冠野服。嘯詠其間。聚書呼朋。冠童成行。討論講磨。樂而忘倦者幾二十年矣。此其公所自得於心。而號其齋者也。除名雖屢。身疾未復。林泉之分。蓋其素定也。某亦老且病矣。旅遊無定。曾不得源源相訪。相訪之日。又不得連日同處。然其不見而思。旣見而喜。公與我同其情矣。嗚呼。今其已矣。恂恂古貌。悃悃忠言。不可得而復見。不可得而復聞矣。多少情懷。豈一爵短觚之能盡哉。不昧有靈。庶幾歆顧。嗚呼哀哉。

祭朴純伯遂一 编辑

嗚呼。生而相愛者情也。死而不忘者思也。情隨人而淺深。思隨情而短長。思不期長而自不能不長者。其情深也。情不期深而自不得不深者。其人重也。昔我有純伯。情雖欲不深。其可能乎。今我失純伯。思雖欲不長。其可得乎。嗚呼。純伯爲人。復可得耶。世有純伯。而世之知純伯者曾鮮焉。人品高而形貌卑。則不識其人品之高。而惟形貌是見者以爲卑焉。敏於行而訥於言。則不知其制行之貴。而惟言訥是病者以爲短焉。篤於好善。峻於疾惡。而人疑於狹也。富而好禮。取與有節。而人疑於嗇也。安身分義。絶意名利。故或病其拙也。不立詭異。惟務平常。故或病其粗也。不幸而埋沒塵埃。不立一名。俗夫視之爲常人。又不幸而遭罹厄會。殞軀凶變。好議者咎之爲不智。吁。知德者固鮮。而好德者尤鮮。宜乎人之知純伯者旣寡。而好純伯者尤寡也。見其外而不見其內。識其粗而不識其精。則人不知純伯也無怪。己有善者。能好人之善。己之正者。能愛人之正。則其於純伯。心好之誠愛之者。能幾人乎。知之鮮好之寡。而在純伯又何爲損哉。噫。以吾觀之。純伯之所不可及者。其可悉擧乎。身若不勝衣。而其自立之正也。有不可移者焉。氣若不出口。而其自守之貞也。有不可奪者焉。病不離身。而造詣之志。猶不已焉。困不可持。而堅修之操。自不變焉。雖在顚沛急遽之間。其自持之也。不失其常度。雖値逆境悖機之來。其酬應之也。不亂其序次。人之邪正。能察於心術之微。事之成敗。能決於擧措之地。善無微而不取。才無細而不惜。寬裕之中。有箇規模剛毅之用。必尙和平。心無偏繫。而無物不用其誠。情不泥著。而無事不循其理。此雖稟賦之高。而其亦就於學問之積者然也。家庭之承。師友之得。蓋有所自來矣。某無狀末路孤立。得吾純伯而爲可恃焉。其相知也。不于外而于內。其相許也。不于跡而于心。平生之情。旣不得不深。則今日之思。其何得不長乎。嗚呼。純伯之亡。已再朞矣。再朞之中。已往之歲月。旣無日不思及於純伯。則此後歲月。當何日而已乎。思純伯之顔容。思純伯之言語。思純伯之性情。思純伯之德行。與夫相對商確之論。相從歡洽之事。稠中汎論之語。兩人密砭之辭。昭昭乎心目。洋洋乎盈耳。而有不得忘者焉。曷爲而然哉。非我偏私於純伯。使我而不能忘者。惟純伯之德爾。而今寇氛少靜。几筵得返于故山。鄙蹤亦來寓於月波之上。此亦會與純伯。約以同遊地也。有其約而無其人。我獨日彷徨於水石之間。其又何以爲懷乎。敢佩薄奠而來奠。少伸永思而致告。嗚呼哀哉。

祭外舅鄭公改葬文 编辑

義之旣合。不以顔未承而情有所隔。情之旣致。不以所從亡而誠有所二。玆見地下之柩。寧已荒辭之侑。念昔賤甥之來奠鴈。乃于沙月之舊宅。其歲則己卯。蓋去舅亡之年。已十有六。惟時釐遣之主禮。我寒岡先生實攝告于祖禰。翌歲之春。因吾事而赴洛。又拜西川相公於定舍館之日。旣仰視兩先生之德範道儀。知大家法訓。實有自於兄弟之宜。繼又累承兩先生之言。及得在世一二之行。實心誠感而慕尙。豈但以姻分而例仰。嗟賤婦歸非德門。不克終孝。來七歲而遽夭。只有一女而僅保育。今已就嫁於密城之朴。又旣産女而纔言語。産男而方孩笑。其母日夜之禱。庶外門焉克肖。惟其有兩相公之至誠厚德。床褥中姑氏。襁褓下兒孫。經涉亂離。尙至今其全活。况立胤而置子。引無嗣於有嗣。不幸而西川相公遽捐親黨於頃歲。失依之痛。固亦深於傍裔。幸而我寒岡先生享遐福於神相。係百口之共仰。而今移奉之此擧。實亦隆愛之遠慮。其始自今。體魄妥寧於永歆。薦一爵而敷告。敢庶幾於慈顧。

祭高杜谷應陟 编辑

繡句驚人。錦章動世。衆莫不歎其文之斐。晝閱千簡。夜誦萬語。士莫不服其學之亹。然而文之斐。巧作者可述。學之亹。老師則亦能。若余之敬慕而不已者。異乎人之所稱。朴素乃性眞。俗不可以移易。夷曠其胷中。物無得以滯掛。不喜世習之浮華。甚病末路之險隘。獨將聖賢之經傳。咀嚼出無竆之味。固非妖邪之所惑。曷爲威武之能畏。不以笑侮而自沮。不以困竆而爲病。不因憂患而見撓。不與裸裎而交競。有或問及於進修。答不出三綱八條之學。有或事係於得喪。言必稱進退消長之易。聞人之過。耳若不入。見人之惡。目若不接。薄急之言。未嘗出諸口。忿厲之色。未嘗形諸面。人間曲折。心不欲諳練。事物萬變。意何曾拘戀。休休于于。進不喜退不戚。送了一生兮以此。彼巧計工思。要揣得人情物態而謀合者。其孰不以公爲迂矣。雖然。彼之所工。公之所卑。彼之所甘。公之不屑。公豈以此而易彼。嗚呼。如今不可復見此風度。余何得以禁淚。陳薄奠而致哀。仰昭歆之是冀。

祭洗馬鄭君燮文 编辑

嗚呼。君燮乃至於斯耶。篤實之志。堅苦之行。敦厚之德。懇惻之情。硬直之論。溫恭之容。不可得以復見矣。是果君之命數。此焉止者耶。抑緣吾黨之否運。賢友當其災耶。斯人也而遽至於斯。天道固不可知也。栽者培之。而栽有不培。順者祐之。而順有不祐。善者福之。而善有不福。仁者壽之。而仁有不壽。是吉凶禍福之道。今與古異耶。若曰理有常有變。則叔季之下。得其常者常少。而値其變者常多。是常變之理。亦失其常。而常爲變變爲常者耶。遂使之爲善者不勸。而爲不善者增氣。爲仁者不力。而爲不仁者日肆。爲順者不勉。而爲不順者恒得其志。若此不已。畢竟三極之道。其至於如何。而爲斯民者。何所恃而能爲善去惡乎。然則今日之痛。豈徒爲一友之亡哉。天地老矣。意者。蓋有外天地而弄造化之權者。別自有吉凶禍福之道反於常。而非天地之所知者耶。嗚呼。君燮已作故。而吾徒益索然矣。如我老病者。精力耗矣。昏衰甚矣。扶持收拾之助。其有望於君燮者。方且遠矣。今焉已矣。今日之痛。亦豈但哭友之常情而已哉。君常以同處之不能常爲恨。欲以爲永久相從之計。則買地於洛江之濱。構一茅齋數間。必與吾不知巖齋相對。片舟往來。不相離遠者其志也。而天不假年。今亦已矣。此豈不爲幽明之俱憾者乎。追思至此。豈容爲心。某將以明日。行向故山。此日無涯之情。其可以一文可悉耶。死若有知。其必自會於冥中之明矣。聊將一酌。略敍告別。嗚呼哀哉。

祭崔眞寶山立 编辑

嗚呼哀哉。公其亡矣。我何不偏悼哉。當此喪亂之餘。故舊之存者無幾。雖或存焉。同入老境。同住近閭者尤無幾。自我來泊于月波之上。踽踽小相知矣。幸公歸自眞城。來居於海平之古里。則其相距也。不崇朝而至矣。縱不能往來頻煩。或欲相見。則輒就焉。嗚呼。今不可得矣。自今以後。得酒誰與醉。欲歌誰與唱。公之過月波之路。若不臨顧而躳訪。則每必招我而出晤矣。今其復得耶。我之過烏池之路。若不造門而相笑。則亦必請出而郊話之矣。後復有是耶。江村同住之約。已歸虛矣。苔磯共釣之期。亦云絶矣。白髮孤蹤。益從此而落莫矣。嗚呼。公有三長。皆非吾所可及矣。持己也廉。嗜利者知愧。責人也明。無義者多憚。自立也剛。旣不屈附於權勢。又不撓惑於妖誕。此豈末路中易得底風力哉。此則公之獨醒於衆醉中者也。公常愛酒。故人謂公長醉。而吾則曰有不醉之大者。鮮如公也。嗚呼。今其亡矣。鄕曲之間。向之愧者喜。憚者賀。吾安得不悲公之亡也哉。惟玆一酌。所傾者情。嗚呼哀哉。

祭宗兄元擧天翰 编辑

是萬曆庚子。乃兄亡之二年。旅弟某以季秋辛丑朔中旬之九日己未。借具酒果於宗姪乃範。謹奠于几筵之下。嗚呼。弟將何辭而可以伸此懷。可以慰兄靈哉。欲爲兄道兄之平生。則只有以增激乎五十年積畜之憤鬱。非可以慰吾兄者也。往事亡羊。說之何益。嗚呼。晩寓蒙村。因以自號。以寓沈冥畢世之意。又卜臥川。亦以爲號。以寓長臥終身之意。蓋兄身經百艱千險。閱世變已悉。反而求之。知可保可安之道在是故也。安知造物者又從而祟之。臥川一疾。終符不起之讖。蒙村之號。曾兆窀穸之冥哉。嗚呼。兄嘗阨是世矣。卑是俗矣。於今謝是世捐是俗。浩浩然悠悠然歸大化之茫茫。則兄之早世。非不幸也。乃幸也。世路之危險。比兄在世之日。則今尤甚矣。嗚呼。以弟迂拙。偏被兄相愛。那知押屋字長篇。乃是永訣之詞。每披而讀之。淚不覺其自下也。嗚呼。一酌之奠。萬懷所將。靈其領之。

祭盧甥景任 编辑

嗚呼。理固有不可知者矣。在草爲芝蘭。而或有易敗。在木爲松柏。而其有易折者。何也。至於吉人君子之不得其壽。不爲怪乎。物之美者。人之善者。宜受天之祐也。而自古及今。不見祐於天者亦多矣。則福善禍淫之道。有未可信耶。吾於吾甥乎益悲焉。君有和秀之氣。厚重之質。寬弘之器矣。而其發也爲慈祥之情。平順之行。堅貞之守。故其持身待人。居家在邦者。一出於悃愊而無邊飾。則雖謂之言忠信行篤敬。庶乎其可也。不能無過。而過也人皆見之。信乎君子之過也。不能無短。而不自掩蓋其短。是乃長者之短也。視其日用常行之迹。似未有異於人者。而察其規模氣象。實有恒人之所不可及者焉。然則君之於德。可謂得之厚矣。旣厚其德。而乃嗇其齡者。果不是不可知之理耶。嗚呼。萬事擧不足言矣。九十歲之鶴髮在堂而忍先焉。垂髫之兩兒在膝下而忍置焉。以君之孝心。莫終其孝。以君之慈情。莫遂其慈。則君誠忍於此乎。天之於君。其薄之也乃至此乎。不可忍而忍焉。非可薄而薄焉。君之於此。不爲寃乎。嗚呼。君營慕魯村之新卜。與我不知巖之齋相望矣。君構洛江岸之小亭。與吾元堂之寓相對矣。老境相從之便。同樂之計。君未嘗不與我相期焉。今也君何遽棄捐而不顧乎。自此以後。我處不知巖之齋。其何以爲心於慕魯村之入吾目乎。我在元堂之松壇。又何能爲情於洛岸亭之對我座乎。嗚呼。君其就窆矣。善人其入地矣。吾平昔所望於君者。其固止於此乎。已矣已矣。此痛吾其可以言之得盡乎哉。臨壙一酌。其可以伸吾情乎。嗚呼哀哉。尙其歆聽。

又祭盧甥小祥文 编辑

嗚呼。吾甥之亡。已周歲矣。吾非不知死生有命。可以理遣。而痛猶不能自已。欲遣而不得遣者。豈不以吾甥善不見祐。德不克壽爲永惜也哉。尤所不可忍者。今有九十歲之親在堂。殆尙不知君之亡焉。在傍之子孫。共設權辭。每以君久病未愈爲告。則當初似以爲信然。及夫日月旣積。時累經矣。而形影漠然。則始爲之致怪生疑。慮有所不以實告而無從詰焉。以至沈思鬱抑。垂淚悲傷者數矣。此豈可以忍見哉。君其知也耶。不知也耶。君在平昔。蹔離親傍。則不得安其寢食。故或因仕宦。有時遠離。未嘗有曠歲不還者矣。今胡忍經過一年。而能自隔斷乎。嗚呼。世道日變。危機百出。則安知早捐是世者。終非不幸。而支離在世者。反歸眞不幸也哉。然而痛不能已者。特吾一家愛重之情也已。嗚呼。老舅有是言而君能聞乎。有是酌而君能歆乎。言豈盡懷。酌豈盡情。哀哉哀哉。尙或有以聽之歆之。

祭盧姊文 编辑

同我分形。並焉有八。殤折二稚。長成卽六。五姊一弟。獲有家室。姊齡卄三。卽弟生年。弟生最末。姊降最先。弟仰次母。姊篤垂憐。弟在孤露。庭訓無傳。姊歸宿儒。學承鄕賢。弟往從受。以開蒙昏。姊念眠食。晨夕撫存。弟承恩恤。緣此益敦。諸姊散居。聚覲有時。各牽家拘。鮮逢多離。一姊先歿。聚必相悲。及我慈喪。四姊同哭。旣經亂離。三痛零落。惟姊與弟。在世傷怛。姊年近百。弟逾七十。姊見弟老。每興嗟咄。弟喜姊寧。精神不錯。謂享百歲。私心有恃。未滿四春。數胡止此。數不可延。情愈罔已。嗚呼我姊。婦德之備。溫柔慈惠。貞靜和易。孝不出衰。恩徧諸妹。作人繼母。己出均愛。身有三男。性皆良順。學知義方。人謂佳胤。不幸逢亂。長歿非命。季子秀拔。可揚餘慶。養續專城。何止溫凊。惜不終孝。遽輟榮養。恐傷慈懷。不聞以喪。八載無影。望斷倚門。今日冥中。相遇何言。嗚呼我姊。性氣從容。百年人事。一德始終。語涉妨人。口未嘗出。事或違情。身未嘗屑。積善蔓慶。天有可必。仲子愼終。白首饘粥。內外衰絰。塡咽喪側。嗚呼我姊。弟今永訣。酌以伸哀。庶幾歆格。

祭從弟德優顯道 编辑

哀我德優。永棄門親。柩車一發。曷時還臻。耄淚莫收。薄奠替禋。我聞新兆。祖塋是遵。聊述傳聞。用開言陻。惟吾姓鄕。邑名曰仁。名必以實。豈無所因。山秀列嶽。水明長津。聚精儲淑。産多席珍。稟維良善。性受天眞。文獻無徵。莫攷先民。計所及知。方日再旬。爵至大匡。三重國賓。是我遠祖。家積隆淳。事業無稽。德行何詢。代作碩胤。必爲名贇。家而孝子。國焉純臣。泗川府君。五世流恩。自其以下。宗派分新。高曾抵祖。托住星闉。星亦吾鄕。世有連姻。迨我先考。挈眷迴輪。重修舊基。玉山南岷。叔考留彼。仍守井畛。居始不同。往來尙頻。我生仁居。歲則甲寅。君後我年。卽癸亥春。相距九歲。追隨魚鱗。或閭或山。句讀昏晨。叔考在世。我時執巾。顧我丁寧。訓在耳濱。吁我門衰。家且寒貧。族殘內外。孰爲睦婣。汝恤汝弟。保若齒唇。聞命以來。一生銘神。嗟我自困。山野沈淪。收翅斂翼。麋鹿常隣。情雖私切。世又艱屯。同在老境。積苦備辛。無望外至。飽飫風煙。或相接膝。話做誾誾。我無男嗣。君疊庭珉。出其次兒。補我首倫。兒已發身。當接班塵。他日歸來。擬共壽茵。那料辭世。君促其辰。前歲之冬。來慰我呻。說古談今。信宿攄陳。迨其別還。何以相申。各攝衰痾。來往環循。豈知是別。訣以穸窀。今聞卽遠。筆舌諄諄。一爵代酌。積哀斯伸。

祭李參議茂伯文 编辑

惟公持心平順。守己端雅。接人溫恭。莅官廉潔。此豈但天資之美。蓋亦自養之有素焉。公嘗從事於岡門久矣。其所薰陶漸染。心悅自得者。夫豈少哉。古人之稱吉人者。有曰愷悌君子。有曰溫其如玉。以余所見。公乃其人也。某所以相愛者。自不得不深也。今焉失之。耄癃在世者。復誰與開懷也。若其公之平日履歷之顯。人望之重。何足爲公道哉。嗚呼哀哉。聞訃不得奔哭。臨窆又不能壙訣。此日遙痛。其可勝耶。已亡者雖亡。未亡者猶存。惟祈特垂冥應。庶歆菲奠。

祭朴而中有文 编辑

嗚呼哀哉。復何言哉。若說君一生險釁之迹。則君必不欲更聞。我不忍說也。欲言吾今日痛惜之情。則君如有知。當自知之。我不必言也。人生於世。厄竆者何限。夭短者亦何限。而君乃兼之。一何偏也。君有幷嫡孼三兒。天或終不絶於君。則其果能成長而嗣續之耶。亦未可知也。老而病矣。不得躳送于穴傍。聊憑薄奠。遣告此語。嗚呼哀哉。

祭從姪奉一文 编辑

嗚呼哀哉。豈料汝命但此而止乎。固知汝受氣之不足。而質猶似近乎精剛。恃此爲可以或得其中壽。今焉遽夭。爲質精剛。亦不可恃耶。人謂痘疫晩行之危。不繫於元氣之壯弱。此果其然者耶。嗚呼哀哉。吾門衰薄。族類甚鮮。我旣無子。而姪亦只有汝兄弟。汝弟來子於我。則爲姪成人者。汝一人而已。吾實視汝。無間於汝弟。汝之視余。亦何異汝弟之依我。今焉失汝。豈但汝父親之失子。我亦失一子矣。其痛豈啻若他人之爲叔姪者乎。嗚呼哀哉。余嘗愛汝。似乎拙矣。而所不爲者。浮雜之習。似乎躁矣。而所甚疾者。麤悖之行。似乎弱矣。而尙能守其精剛之操。此豈易得之人品哉。常望汝能與汝弟。相補所短。相取所長。庶有以事我兩父。扶我家勢。今焉失汝。汝父之蠱。誰任其幹。余亦誰可依恃。汝弟亦何從而受友愛之宜乎。如是則今日一家之慟。其不倍於常情乎。嗚呼哀哉。汝死而不得撫哭。汝窆而不得哭壙。汝雖知我之老病。在我之慟。其不爲益深乎。將此一爵。聊洩積哀。靈惟饗之。

祭柳持平 编辑

嗚呼。人之以善名世者。亦豈少哉。然或有表善而裏不如表者。言善而行不如言者。此其所以雖得明譽於一時。而心悅誠服者鮮也。若公之爲善也。則表裏如一。言行相符。蓋其受訓於家庭者積矣。而德性上用功者深矣。其見未到而行未盡者。容或有之。何嘗有見已到而行不自盡者乎。所以親族愛之戴之。鄕黨悅之敬之。朋僚莫不信之重之者也。設天假其齡。則其有以扶世敎者如何也。而今遽失焉。豈但吾徒之孤索哉。擧一世之人。俱失其善人焉。此耄懷之悲痛也。自不得已也。癃病甚矣。不克哭訣於壙下。玆遣薄奠。奠何可以伸此抱也。只冀不亡者庶有以歆鑑。

收瘞白骨文 编辑

嗚呼。天地之生斯民也。始何心也。而又爲之降此酷亂。使斯民之生者。不得生其生。而至棄于溝壑。暴白骨於沙礫林莽之間者。抑何心也。欲將是意。訟之于天地。而天地茫茫。則爲此時天地之人者。嗚咽而已。嗚呼。今此白骨。其何姓之族也。其何鄕何里之人也。其殞於鋒鏑者耶。其顚於凍餓者耶。或于鋒鏑。或于凍餓。而同是亂中之死也。其某姓某鄕某里之人。而皆與同胞之民也。我未知其生也。積善耶積惡耶。其或無積善無積惡。而例生於衆生之中者耶。嗚呼。不論其積善與積惡。而其死也誠寃矣哉。天地無言。我何言哉。我與爾乃是同胞也。而旣一年假眠假食于此。迨使爾骨不得其藏者。實我生人之愧也。玆與同志者。收而藏之於向陽之麓也。爾靈其安之。謹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