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旅軒先生續集
卷三
作者:張顯光
1642年
卷四

编辑

乞治願留人狀在報恩時 编辑

縣監猥以不才。濫守非分之任。到任以來。國恩未報。而身罪日積。柔懦無剛。傷風敗俗之類。不見伏戢。昏昧不明。病民貽弊之路。反爲多岐。軍務解弛。無所訓鍊。境民流亡。日歸嶺南。加之以身病深重。曠廢職事。以此不才多病。若復冒居。則留一日而生一日之弊。留一朔而積一朔之弊。必至於一境空虛。罪又難容。玆不得已敢呈辭狀。本縣品官等。不計小民之病。共貪懦弱之守。刦發村巷之氓。欲欺道主之嚴。方此凍寒之日。驅逐寒餒之人。敢呈無據之狀。以瀆澄淸之政。末世弊風。莫此爲甚。此弊不除。民病難聞。弊起一縣。累及一道。實由縣監好諂好佞。不廉無恥。旣不能抑强扶弱。又不能立威畏人。其爲不職。據此可驗。極爲惶悚。若不自容。此實非出於齊民之心。乃發於一二品官。末世弊風。偏鄕僞俗。不可不治。冒呈議送者首倡一二人。道以各別嚴罪。以畏一道之民。以肅去僞之政。

自劾狀在義城時 编辑

縣令不德無狀。到縣未數月。致有千古所無之禍。及於文廟。則傷聖化墜世敎。辱斯道恥吾儒者。擧在此一變。若言其罪。雖百誅千戮。有所不足。而朝廷特用寬典。止令推考結末。則時未敢知矣。設或朝廷終致之嚴律。其使至今靦然在職。豈理之宜哉。朝廷之旨。不過爲防姦杜凶。一時權宜之處置。而致孼之身。則其罪自若也。旣負此罪。尙敢苟冒。則其在瞻聆。何如也。其在名敎。何如也。縣令自雖無恥無覺。冥頑蠢愚。恬然不知可去。一縣之民凡有耳目者。孰不以爲可怪可鄙之物哉。惟在臣子分義。只當恭俟推考之終。而縣令素多宿病。今則眩暈昏亂之疾益甚。觸物矇然。臨事莫省。此尤不可一日在任者也。勢在必退。迫不得已。敢此冒昧。徑訴緣由。垂察及時罷黜事。

祝文 编辑

本府陞府後本校告文 编辑

邑陞府名。享從十哲。玆設各位。敢吿厥由。

右吿大聖文

府學配從。規有十哲。玆成位牌。行後東西。

右吿四聖文

府學從祀。邦有典常。十位玆安。以永斯式。

右吿十哲文

亂後事苟。典闕從祀。新牌始奉。各位玆安。

右告兩廡文

吿河先生墓豎碣文 编辑

嗚呼先生。知有其義。不有其身。身後之名。豈須傳人。不負天地。惟其所欲。墓碣有無。何損何益。先人有豎。追慕之情。在今復之。罔墜之誠。若揚大節。片石焉悉。若章高義。寸毫曷述。揭虔無憑。只遵常式。理在宇宙。於昭無極。

檜原書院常享祝文 编辑

祥雲一過。瑞氣靡歇。泂酌時薦。永尙餘馥。

吿家廟立主文 编辑

昔値倭寇之變。家在兵火之衝。昧於智計。罔能保主。極天之痛。豈容言哉。及乎寇退。尙慮後難。不卽復立。凡於大小祀事。但設虛位而行禮。又何得而致如在之誠乎。今則還在舊基。已成新主。伏惟各位尊靈。憑依如舊。孫不勝追感永慕之至。敢以淸酌時羞。仍薦歲事。若顯祖叔考處士府君。顯祖叔妣星山李氏。仍設紙榜。顯妣星山李氏。舊主猶存。已奉配于禰位。

祭文 编辑

祭籠巖金先生文 编辑

後人之興慕先正者凡幾何。而莫不因其蹤跡所遺而致虔焉。若先生則旣自斷絶其蹤跡焉。後之人何從而蹤之。何的而跡之。此所以後先生數百載。而莫之有慕尙之擧也。今者本府人。始建祀宇於洛江之濱月巖之上。此乃先生舊閭近地也。豈非闡幽光發餘風者其有數哉。先生之遺腹支裔多名人。皆以奉承先生之志爲心。雖不敢有記傳。今在士類中。執籩豆於祠下者。爲不少矣。亦可見得仁之餘慶也。嗚呼。爲義之大。則天之經地之緯也。爲節之大。則日於晝月於夜。隔古國一江。而決一生於不返。則若非追孤竹首陽之志者。能之哉。人入祠庭者。自不得不凜然肅然。毛髮必豎。此何心也。乃秉彛之天也。然則此廟。其不爲天下之大關耶。時傳之言。莫得以盡意。玆敢申之。嗚呼。亦何得以盡之哉。

祭東岡金先生文 编辑

人之有才固美矣。而惟能有才。而不自有其才者爲尤美。有德固貴矣。而惟能有德。而不自居其德者爲尤貴。才而自有。則才非其實有之美也。德而自居。則德非其實有之貴也。惟公有高明之見。而持之以拙。有正直之道。而行之以遜。有伊洛之論。而出之以訥。有貞剛不二之守。而和之以柔。有强大不屈之志。而謙之以弱。夫世之所謂才者幾人。德者幾人。而其才之果才也。其德之果德也者。吾所不知也。而皆不暇於自恐其才之不見高於人。其德之不見知於人者也。以是而必欲陵加於人。以是而必欲誇耀於世。則其所謂才者。不亦賤乎。其所謂德者。不亦卑乎。惟公則實有其美。而不自有其美。實有其貴。而不自居其貴。則其所以不自有不自居者。豈非所以實有其美且貴者乎。不知當世之人。復有如公之才公之德者乎。所歎者。末路之人。能不失所秉之彝。而人有懿德知好之者鮮矣。則知公之美與貴者。尙不多見矣。況知夫公之尤美尤貴者。世幾人乎。宜乎徒見其所持之拙。而不識其有高明之見。徒見其所行之遜。而不識其有正直之道。徒見其出之之訥。而不識其伊洛之論。蔽於和之之柔者。不知其守之貞剛不二也。蔽於謙之之弱者。不知其志之強大不屈也。此乃公之一生禍福窮通之所由而然者也。顯光也知公最晚。而識公之心則不可謂淺矣。於公之亡也。其悲也烏得不甚。於公之亡而久也。其思也烏得不深。晚來一奠。非情之淺也。勢之然也。不昧者存。尙有以亮之。

祭謙庵柳公雲龍 编辑

嗚呼。家承法訓。德敦孝友。就依有道。眞切聽受。佩符聲績。乃公餘事。爵止州牧。豈公盛位。昔我初拜。以民事公。多蒙誨發。積彼磨礱。頃避倭患。同入太白。山肴村釀。幾皆情曲。及其分還。詩示深眷。去歲再書。惠垂遠戀。那料德訓。竟不復承。哭想音容。情不自勝。

祭西川鄭相公文 编辑

嗚呼相公。孰不曰德人焉。慈祥惻怛性於人。愷悌樂易形自然。孝友睦婣。庶幾乎人不間於昆弟之言。順德之推。隨上下大小。惟所遇而皆敦。好人之善而若己有之。錄諸肺肝而不沒。惡人之惡而容隱之。何嘗一掛諸齒舌。寧失於厚。事之稍涉於薄者。衷所不忍。寧過於寬。量之少傷於阨者。心所實憫。惠可以及物。不惜乎損傷在己。力可以濟人。無憚乎勤勞在此。不屑屑於進退。所自盡者悃愊。不斤斤於取舍。所自布者懇惻。大勳由己出。未嘗形自有之色。時權不我近。深以爲自安之地。切好古之思。而無柰何於生晚。常要致天下之書冊。目不離於文字。篤親親之恩。而痛雲仍之昧本。必須究三韓之譜系。屬萬姓之氣脈。嗚呼。此乃相公之實德。人所共知而咸服。至於崇秩巍班。不必有德者皆居。何足爲相公之榮達。細行小節。自是厚德中流出。何必爲相公而稱悉。賤生贅門。積被眷恤。每承指誨。惻惻辭氣。云亡此日。私痛曷旣。適緣勢礙。未遂壙訣。酌以伸哀。敢冀臨格。

祭蔡兄應鯤 编辑

嗚呼哀哉。我孑孑然本無兄弟。因五姊得有五兄。雖不得同居一室。而相愛也何間骨肉之情。五兄之中。盧兄先亡。五姊之中。崔姊早零。先妣在堂之日。或値諸姊之歸寧。共諸兄而談歡。每傷夫姊爲四而兄欠一。那料家運大否於近歲。使我益歸於孤苦單薄。歲在辛卯之冬。痛先妣終天之訣。時尙有四兄四姊。哭得同聲兮葬得同力。及壬辰之亂作。遭人亡物盡之日。擧國人固各有死亡。而我家見禍愈酷。崔兄死於途路。幷三兒而俱歿。呂兄一家。又盡於虐癘。纔一幼之獲脫。豈意避賊避癘。又免飢凍之吾兄。乃不起於山潰之夢。痛矣哉。歿不受其子含。窆不同於親壟。然此亦以人情而言之。在神道何有於得失。于今世變日極。生人之生。亦無賴於永久。先死者固得其所。又何恨夫兄之不壽。共三兄同遊於地下。是吾兄之長樂。兄則安矣。涼涼此身。寧不痛於孤立。嗚呼哀哉。前月星山。拾藏呂兄之骸骨。今日海鄕。又哭兄祥之已翌。悲哀此心。雖欲理遣而力排。豈中情之抑得酌以拜兮冀昭歆。琅然若兄語之有承。溫然若兄容之有接。

祭康知事復聖 编辑

嗚呼。公其捐此世耶。顧我耄齡隻影。獨何堪其踽踽哉。其於汎知例識之亡。尙爲之悼傷。況在相知心事之間乎。自公善鄕之歸。住隔一江。而曾不能常往來。至于聞訃之初。旣不得赴哭。今聞卽遠在邇。而又不得往送。雖是老病。勢自不得不然。此痛又復何如哉。謹遣菲薄。代手奉奠。靈必鑑忱。尙惟顧歆。

祭寒岡先生文代人作 编辑

嗚呼哀哉。遽失我先生。小子當何以爲心哉。嗚呼。先生之所造之地。所立之位。其出於恒人也。果幾何層也。非小子之所可得而測知者也。只以小子之平日所瞻仰者言之。惟其溫然之色。毅然之容。粹然之氣。坦然之體。可親而不可狎。可敬而無所射。離違之久。則其慕之也如飢如渴。寤寐乎瞻想焉。時進而侍。則其悅之也如繫如維。欲退而莫之敢焉。卽不知其何爲而然也。蓋豈非所尊之道。所積之德。充於中而動於外。致令頑庸如小子者。其鄙吝之消。慈良之萌。有不能自已於不知不覺之中而然也哉。此則小子之所嘗自驗於己。而有以測夫先生之德於萬分中之一者也。于今下世之傳一播。而遠近大小。一辭而相弔曰。眞斯文喪矣。莫不爲之痛且驚焉。則先生存歿。爲重輕於一世者。亦可因此而知矣。嗚呼哀哉。訃至之日。小子方抱癃疾。不得奔哭於殮殯之際。今當就轝之辰。而始來洩哀。小子之慟。當復何如哉。敢具薄奠。用伸微誠。音容莫接。所望於必歆者。惟有不亡之存焉。嗚呼哀哉。

祭參判柳公景深 编辑

嗚呼令德。在古無媿。不爲人知。惟務自致。色侍椿萱。不傷親志。情敦常棣。必盡恩施。六載連憂。一誠廬侍。立朝事君。以敬以義。隨職殫誠。豈計躬瘁。如非實痾。未嘗吿僞。恭以接人。簡以制事。病人詭異。務自平易。憫人表襮。內自貞懿。剛立奔波。不流偏比。默守喧場。不和浮議。人不指目。我無顚躓。顧厥忠貞。夷險不貳。昔有南氛。大駕西避。千里行朝。幾官失位。公決隨駕。促鞍單騎。擧家呼憫。老衰顚墜。公曰不然。死非所忌。路死尙榮。苟生何意。遂行馳隨。終不有貳。是時公齡。七十三歲。神豈無相。竟不致沴。確然此義。懦夫可厲。念我私分。先人內弟。每撫庸頑。無異猶子。自惟無狀。忍阻千里。疾不來侍。喪不奔哭。雖緣勢礙。誠乃不篤。晚此一奠。豈盡情曲。尙恃不昧。庶昭斯臆。

祭鄭湖叟世雅 编辑

顯光得見公最晚矣。一接風儀。聽其談論。則便知公非末俗中人矣。又獲聞公之行己處事。居家與鄕之節及夫壬辰大槪。則固有非庸衆人所可得以及者也。蓋公天分秀異。不由積力。而其親親泛愛之德。洽然各盡其情焉。好善惡惡之義。峻然有不可撓者。所以公在鄕閭。薄夫有恥。懦夫思作。爲善者有所恃而不自沮。爲惡者有所憚而不敢恣。則公之爲人。豈可易得於斯世哉。顯光往來此地。屢嘗歷候致敬。公亦辱許。或賜提壺。醉晤於泉石之間。其於談笑之際。竊有所感發者多矣。今其已矣。敦款之容。磊落之談。不可得以復接矣。敢資酒饌於朋友。奠致微誠。

祭姓叔 编辑

府君。乃吾先人之袒免昆弟也。顯光生有罪罰。不及事吾先人。纔八歲而見背。幸而免於夭折。遂至於形完而齒積。于今保得不肖無狀之軀。已五十有二齡矣。五十而慕。雖不能如大舜。其於爲人子之情分。亦何能獨嗇哉。此顯光所以得見吾族中在吾先人行者。未嘗不蹙然而增敬。怛然而增感也。今則大亂之後也。竊思夫兵亂之前。凡吾族中在先人行者。非止十許人矣。顯光竊觀其處心處身處家處鄕之迹。則蓋皆德人也。惟吾府君。乃其一矣。顯光得追隨於在家在鄕。或在他地者。寧可歲月計哉。熟審其云爲。則果德人矣。顯光之得之也。尤親切焉。今其喪矣。顯光之情懷。復如何也。嗚呼。如使凡在吾族中老少。其性情其持守。皆若吾府君。則必皆能體吾先世之慈德。而未有傷毀之者矣。必皆垂吾後裔之儀範。而未有墜失之者矣。寧有自侮而召人侮之人哉。又寧有自毀而致人毁之家哉。顯光於今日。益感吾府君之良善。誠不可忘也。嗚呼。明日。乃吾府君之就窆也。酌而哭之。其情有非片言之可悉矣。府君之靈。必有鑑焉而歆之矣。

祭任姊文 编辑

弟無兄弟。獨此一身。幸有五姊。致情天倫。二姊早世。三姊壽仁。亦各有從。相會難頻。是歲之秋。仲月下旬。弟來省拜。數日留伸。仰視顔貌。依昔笑嚬。起居語默。無變舊眞。雖有痰患。未爲常呻。私心慰悅。奉侍誾誾。拜辭之日。溫語諄諄。謂以冬初。歸會諸親。同我兩姊。聚過忌辰。弟卽欣慰。惟命奉遵。卜日斯吿。丁寧戒申。安知此辭。永訣之辰。違未一朔。訃吿隨臻。嗚呼我姊。君子婦人。幼有懿質。餘事組紃。貞靜爲本。齊以溫淳。歸于所天。婦職是循。咸順畢悅。族黨閭隣。含章藏美。益見其純。不受磷緇。剛玉貞珉。蓋於婦德。庶可謂均。非我私言。可質鬼神。而無胤息。孰信蒼旻。一生無歡。備經酸辛。身後寒封。寂寞千春。正固之守。慈良之淳。有積無報。此理難詢。卽遠有期。明將穸窀。音容永閟。更接何因。酌不盡情。敍懷仍陳。

祭盧察訪懼仲文 编辑

吾徒不幸。失吾良友。在余聞知。世鮮公右。公鄕一善。素稱東魯。名賢繼作。示我步武。惟公先府。早師松堂。庭訓有迪。公知向方。慈祥愷悌。乃公實德。孝友非勉。推爲婣睦。善必篤好。惡亦包容。謀忠交信。日省其躬。泛愛親仁。克佩聖訓。納善無厭。施惠不靳。世入亂離。人鮮自守。公能貞固。顚沛旡咎。郵官之出。亦爲親屈。牛羊必茁。日勤蒭牧。事多違心。計決歸田。天胡難諶。遽奪其年。德不見騭。爲惡何懲。嗟我懼仲。永舍吾朋。百憂悠悠。與天爲徒。萬事茫茫。斷在須臾。公其長往。在世者悲。余與一家。稚歲相隨。晚契逾深。擬作金蘭。相期老境。太平同歡。歸鄕他日。曷任形單。酌以永訣。敢吐肺肝。

祭張仲順悌元 编辑

嗚呼哀哉。君其乃至於斯耶。年未及稀者四歲。則不可謂不壽也。而在我親愛之情。烏得以爲足乎。君我親愛之素。君所知矣。若言其所同。內外之姓。皆同貫也。而同源之分。皆未遠也。齡後我二歲。則亦幾於同也。鄕同也里同也。幼時所學同書也。長而所遊不同其方者亦鮮也。平昔相從。若非疾病遠出。蓋無日不相同也。夫如是則情分之深。爲如何矣乎。一自亂離以來。各奔東西者屢年。而歸鄕之後。我守舊基。君住隔村。則相遇之日。自不得不罕矣。常以此爲相歎。豈意於今就柩前而永訣哉。嘗見君雖入老境。髮不白而顔猶渥。謂必享遐齡焉。何緣促盡之遽爾乎。嗚呼。樹邱竹馬之事。誰與相說。把杯論詩之話。不復更聽矣。思至於此。曷任老懷之慽。一酌之奉。數行之詞。又何可以盡此情乎。嗚呼哀哉。

祭呂兄 编辑

兄之在世。有德有行。雖一世以儒名者。鮮能比焉。以吾兄之德與行。受天道之福佑。固其理也。而家禍之慘。竟莫如兄焉。此不可知也。意者。國家之大運凶否。擧一邦人物。俱歸於消盡。天亦無分於善惡。兄丁此運而同於禍耶。其或未定之天。雖無何於此時。而已定之天。其有待於他日。則兄尙有此一兒。將爲善之報。猶未絶其望耶。兄兒來託於弟。僅連絲毫之命矣。然積傷於亂離飢寒。形氣萎乏。不能長成。知覺癡昏。不能開達。弟常以此念之。兄其冥佑陰扶。庶幾使此兒終能成立而開達耶。兄之門族。亂離中未有能保者。呂氏之祀。殆將絶焉。以吾兄平日之孝誠。其不隱痛於冥冥中耶。宜其保佑此兒者。無所不至也。嗚呼。兄在平日。視弟無異同氣。弟則無狀。兄亡之後。曾未有致其誠者。幽明相負。孰此甚焉。始兄之喪也。權藏於僕隷之手。而不能改葬。姊骨未入於木。而莫爲之計。三兒之骨。不能移託於兄側。一女之送。又不能擇可保之地。此雖莫非時難之致阻。亦豈非弟誠之自薄也。若使吾兄在世。而遭此等事變。必能爲之處置矣。豈若弟之今日置之無可奈何之地。而莫爲之力也。嗚呼。甑山一別。乃癸巳元月之初六日也。此日安知此別爲永別也哉。嗚呼。吾兄眞善人也。其不復見於今世矣。此酌。乃弟無窮之情也。嗚呼哀哉。

祭宋仲裕後昌 编辑

嗚呼。吾君屬纊前一日。朝旣致書。至暮又復書來。兩書皆願見一訣之情也。辭意懇篤切至。精神少不見其耗減。謂可恃此。或延時月。乃其明日而計至。豈非抵死能不迷者哉。謹藏其兩書。將待君胤之稍解人事而與之。使之爲手跡之感也。嗚呼。人固全其福難矣。其爲生也險厄窮困者。例或饒於壽命矣。今君則其險厄其窮困。旣莫甚矣。而又不能饒其壽命。何哉。嗚呼。言不擇而身不檢。縱自逃於繩墨。性不戾而心不回。其亦可取者非一矣。早遊長者之門。時或有好聞見。晚涉經史之中。能記得古實。故每逢君於淸宵月夕。請言其所聞而聽之。則亦可謂吾一益也。今其已矣。那得更聽。嗚呼。顯光老且病矣。君疾不能頻問。君終不能來訣。生平難負之義安在哉。君之穉男。若稍有知覺。敢不盡心於指敎之方耶。酌以一奠。冀昭此心。

祭李景發天培 编辑

公之厚重之質。向裏之學。孝友之行。敦睦之風。鄕閭之所曾同悅。云亡此日。孰無其惜。夫我則自有私慟之深於人者。吾外門其衰甚矣。邇世以來。不但門戶寒薄。人亦無多。惟其扶衰振微之責。獨賴有公之昆季仲發兄弟。而深有所致望矣。今也仲發兄旣以病廢自分。而公之棄捐我親黨。又如此其遽焉。則衰門之慟。豈但親族之例哀。知舊之共惜而已哉。況我疏庸。半世齟齬。偏荷公以心相許。而索漠之懷。或有開於相遇之時矣。于今又失公焉。踽踽之悲。其可堪耶。嗚呼。亂離寒蹤。流託遠境。公之歿也。旣違與斂。公之葬也。又闕臨穴。生平之恨。孰此長焉。嗚呼。玆數日來。顯光以事留于此日。共在此諸親。對或談笑。雖不敢每發於言語。而思公深痛。未嘗不藏於一邊。公其知此懷也否。今日當返。情不能自抑。玆請季發。令措酌羞。奠以吿衷。庶幾一歆。

祭朴孝述弘慶 编辑

嗚呼惟君。性拙心順。貌恭言訥。稟質非不好也。累世積善之餘。早受家庭之訓。基福非不深也。而胡遽至此歟。年四十之上庠。在君何足爲慶乎。未五十之棄世。又何足爲壽乎。明鏡堂之肯構。龍岫庵之重修。君何遽輟其事歟。嗚呼。每我有善寓之往來。君必出孝閭下之路。煖酒相迎。或請止宿。以設鷄黍之供。又須追隨。送別于郊之外者。歲凡幾時也。此後行過于閭前。其忍爲懷耶。今我老病疚蟄。聞君卽遠在明。而不得躬哭于轝傍。送奠代酌。愧負平生。神其顧歆耶。嗚呼哀哉。

祭權強哉克立 编辑

嗚呼。公之喪已逾朞矣。我之來也。在宿草之後。則哭雖不敢。情豈能自抑耶。嗚呼。昔我初見立巖也。公實爲之主而待我焉。我竊觀之。其容則樸拙。而所懷者忠信之德。其言則短訥。而所守者貞固之操。可謂中藏玉。絅裏衣錦者也。公愛巖下之村。石奇溪潔。谷邃境幽。旣在寇退之日。亦不返于山外。每請我共栖而同老。我以鄕遠勢礙。雖不能副公之請。其心則實不忘乎主人之良。泉石之勝。故歲必一至而遊焉。公每欣然相迓。日維徜徉其間。無林不跡。無石不坐。東峯月吐之夜。南畔雨霽之朝。醉晤或歌。終日竟夕者。凡幾春秋也。豈料同老之約未就。而公奄至於此也。嗚呼。溪巖舊樣。林壑昔趣。而所嘗與之共遊者。獨無其人。陳迹蕭然。音容宛然。則未死者之爲懷。其可忍耶。拙蹤昨過林皐來。敢借酒鷄於院廚。就奠一酌。略伸舊義。

祭鄭都事 编辑

昔我初見公。公時十二歲。以童丱進退于庭矣。未幾而冠。冠而室。又未幾而仕。仕而宰縣者再。晚又登第。雲路旣拓。謂公福享應遠矣。朝露遽催。已至於斯。嗚呼哀哉。自我始見。今纔三十有五歲。而公之人事。奄然已矣。其爲世也。何其促哉。人生於世。短折者誰非不幸。而短折之中。先親而歿。爲尤不幸。孰謂不幸之尤。乃歸於公之身也哉。況公獨身無兄弟乎。所幸者。公有三胤在焉。此可以上慰慈衷矣。積德之下。公不能終孝。意者。餘慶之發。其在於後與。酌以敍哀。辭不盡情。嗚呼哀哉。

祭申應純文 编辑

公之生非晉代之乾坤。公何慕竹林之遺迹。末世譊譊兮。不可以俯仰。故一生醉鄕乎是託。送了光陰兮。陶陶兀兀。曾豈知夫人間悲樂。禮法之家。或有是非公者。旣不知人之是非。又焉知人之是非我得失。嗚呼。人皆咎公之莫念乎檢身。我獨取公之無心於害物。能無害物之心者。在今世其亦至德。生非公樂兮。死不足爲公悲。聊以慰乎一酌。

祭金季修文 编辑

遭離酷亂兮。孰無喪敗。而子之禍兮。慘不忍聞。哭父母兄弟於一刃。號天扣地兮。難泊故山之煙雲。將隻影之孑孑。寄異鄕之塵紛。塡胸滿臆兮。苦懷難伸。春草秋楓兮。憑寒冷而聊洩。孰云碩果之不食。哀朝露之奄忽。送一酌兮慰孤魂。風凄凄兮山欲夕。

祭崔重吉 编辑

嗚呼哀哉。重吉爲人。豈可易得哉。而今遽失焉。相愛之痛。爲如何哉。才稟非不長矣。力量非不多矣。學可以造精深。業可以致遠大也。初所望於成就者。何嘗輕且淺哉。胡自爲造物者所祟。促耗其性命。遂至於斯。數也耶。嗚呼哀哉。復何言哉。君之在世。脫略細故。不欲滯介於胸中。我何必說盡往事。以撓冥聽哉。嗚呼哀哉。聞君疾劇。我適有莫動之恙。旣不得往問。今聞就窆在邇。而又不得往哭。我之此懷。君豈不自知於冥中哉。一爵遙侑。數行永訣。嗚呼哀哉。

祭土神文 编辑

顯光遭時兵亂。流失舊土。東西南北。靡有處所者。于今十有餘歲矣。竊愛此阜。後高山前長江。爲濱寂寞。爲野寬閒。乃思以爲栖息之一所。爰立三間。旣瓦其上。復欲結茅傍便。將有以置接家累焉。如蒙神佑。引脈深長。儲氣淳厚。克全護育之隆。永絶災沴之作。則庸老一物。庶幾携率童兒。任情漁樵。優游偃仰。送了此後之歲月。何莫非含弘光大之餘休哉。玆以淸酌時羞。敬伸薦吿。

祭立巖文 编辑

生於太古。與道俱壽。宛在中流。獨立宇宙。混沌眞面。不琢不雕。稟專正氣。至大至喬。雍煕天地。流峙奠位。巖於此時。拔乎其萃。叔季風雨。陵谷變遷。四字缺鑽之彌堅。閱存亡。經興滅。千仞氣象。萬古如昨。況此名區。盤根得地。數魚淵上。招隱洞裏。儒宮所建。多士依歸。瞻之在前。儼然容儀。囂塵遠隔。造物麾呵。可擎杞天。亦柱頹波。靜中常對。卽有餘師。取則貞剛。敬以自持。觀象孤高。向上做去。修己工程。豈曰少紓。理存目擊。道契無言。增光林壑。表式文園。冥思物我。莫不有數。昔年慳祕。物若待主。此日重尋。人皆仰之。玆薦精禋。敷袵陳辭。惟巖降神。歆我馨香。保佑斯文。及爾無疆。生等遭此亂離。咸萃巖齋。不敢他適。惟巖是依。巖乎巖乎。豈獨垂資。佑我剛貞。克一險夷。敢用酌需。冀歆誠微。

祭申公 编辑

嗚呼。鄕失一老。閭失一良。在今如公者幾人。而能持吾野之古俗也。往冬談笑之間。竊見衰敗殊異。猶以爲老人之例。不爲之深慮。安知數迫於窮。氣垂于盡。此別爲永別也。顯光旅遊他地。哭不及未斂。今又病矣。送莫伸於倚壙。生平此恨。其可旣耶。嗚呼哀哉。

祭朴風雷堂文成一 编辑

嗚呼哀哉。昔吾純伯。卽我良友。良友旣亡。如我喪耦。幸可寬懷。爲公尙有。公繼純伯。先範克守。公之在世。純伯之壽。用是愛好。不啻出口。我尙勖公。勉加篤厚。學須爲己。動罔或苟。公能喜聞。虛己深受。庶蹈實地。收功積久。純爲純伯。龍巖有後。那知未暮。奄焉啓手。純伯再死。我信復某。酌以吿懷。公其知否。嗚呼哀哉。

吿立巖文先生補缺立巖使居人致吿 编辑

竊見巖底受漲處。積爲亂石衝觸。未免損缺。仍成巨竇。其於剛大之德。無少撓傷。在人瞻睹。不得自安。遂謀諸人。拾取他石。敢用塡補。與傍齋所對。隔塵嶺腰。竝立三巖。共庇吾人。永有無疆之休。感仰功德。旣祭以謝。更備醴果。吿此事由。

誄文 编辑

誄洪將軍天賚 编辑

嗚乎。余於幕巖尋眞之行入其境。先問洪將軍安否。訪以爲主人。武略赳赳。骨相超凡。忠義烈烈。名聲著世。惟我將軍。可謂榦世人也。壬辰島夷之亂。公年二十九。與花山君奮忠效死。自作先鋒。大捷永陽之戰。賊慴而稱之曰。天降洪將軍。何其偉哉。幾危社稷。賴公而扶。殆盡生靈。賴公而保。功無出其右。而公於其時病重先還。末終元勳專歸於人。吁可惜哉。公志節超世。不求聞達。職不滿其器而歿。人皆歎惜欽慕之弗已。況余親好之義乎。嗚乎慟哉。

上樑文 编辑

吳山書院忠孝堂上樑文 编辑

廟宇之成。在丁未夏。正堂當以次第營之。而當時鄕校正堂未立。勢不可幷擧。則事須先校而後院。不免停而待之。至是校堂已建。遂復院役。仲春始事。而閏三月丁卯上樑。乃萬曆三十有八年庚戌也。今則吾書院正堂亦成矣。恨不得斯文巨筆以登嘉禱美祝之辭。而賁諸樑腹也。然嘉美之應。豈在於辭。作成之機豈在於堂乎。惟願升吾堂者。若皆吉人君子宏儒碩士。則其所講論者。必正當道理也。其所修爲者。必眞實事業也。能思明倫之義。不負忠孝之額。則豈不爲吾堂之幸。而吾院之光哉。又豈非國家右文之餘效。而當初創立者之本意。今日重建者之盛望哉。吾見寇亂之敗。莫甚是邦。十室孑遺。百廢莫興。而幸賴可志之共奮。宣化之繼助。維吾學宮。漸復其舊。是雖吾人知所重而先之。實誘其衷者。豈非天乎。其成也天。則天豈不終其佑於吾人哉。吾知院成之後。其果如今日之願者必矣。復何待於辭之麗哉。時衆材皆集。而所不得者大樑。本府無養材之山。求之他邑。遠不能致。則首匠拱手。衆難塞胸。其勢將以一材廢一堂。遲疑者積月矣。忽於己酉夏有漲。有一大木自上流流下。而來。泊于院北五里許不知巖上。漲止之後。鄕士適集。見其木之爲材也。從而量之。則蓋營尺五十其長也。大亦稱之。遂與之相賀曰。殆天其相吾書院。以畀此材。而俾之爲大樑哉。中截爲兩箇大樑。則長各二十二尺。而準堂內之廣者十有八尺也。幺麼一院廢興。不足爲上天輕重。而此材之得。不期得而得焉。則衆人之所謂天者。亦不可曰無是理也。此亦吾書院之一異事。故漫錄之。以爲後日之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