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分紀 (四庫全書本)/卷27

卷二十六 春秋分紀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分記卷二十七   宋 程公說 撰書九
  疆理書第三
  齊地緫説
  太公望佐文武定天下以功封扵營丘號曰齊蓋古青州地也禹貢海岱惟青州喁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濵廣斥萊夷作牧浮于汶逹于濟舜分青州為營州周以徐州合青州其土益大周禮職方正東曰青州在天文𤣥枵之次女虚危之分辰居子宫曰寳瓶其封域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阻渤澥之險憑河濟之固後據千乘前倚兖濮擅利魚鹽形勢十二故太公用之而富桓公資之以霸自桓公後雖不復霸矣然憑藉地利猶得以雄彊扵諸侯太公治齊修道術尊賢智賞有功至扵今其土多好經術矜功名舒緩闊逹而足智其失則夸奢朋黨季札觀風聞齊音曰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杜佑曰青州人情變詐皆因管仲輕重而為弊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二十七>
  齊地釋名
  齊隱三年下同
  少昊之世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湯末有逄公伯陵殷末有蒲姑氏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大公國扵臨淄廣記云南郊山下有天齊淵齊之爲齊義本此
  石門
  釋例濟北盧縣故城西南濟水以石為門京相璠曰盧縣故城西南六十里有故石門去水三百歩盧縣今濟南府長清縣是也廣記則以二地為在臨邑縣按臨邑居濟南之北長清居濟南之西南長清之西即臨邑之南二邑相近宜盧與石門在二邑間也盧縣雖以春秋盧地得名然曰故城則春秋之盧其故城在晉盧縣境而宻近扵臨邑矣濟南齊州
  
  釋例濟北盧縣故城今長清縣
  六年
  釋例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又琅邪臨沂縣東艾亭疑按廣記襲慶府奉符縣地有漢牟縣而九域志艾山則屬沂州境注云春秋公會齊侯盟于艾考之輿圖沂屬邑沂水新泰俱在奉符東南則艾山當在沂州境矣
  桓三年
  漢晉爲嬴縣後廢入襲慶府萊蕪縣
  莊七年
  此年夫人姜氏會齊侯于穀昭十一年傳曰齊桓公城穀而寘管仲于今頼焉廣記曰城中有管仲井即同會穀之地後漢置穀城縣後廢入東阿今東平府東阿縣東故城在焉有穀城山或以城小穀為同此誤也詳見内魯
  葵丘八年下同
  廣記青州臨淄縣有葵丘
  貝丘
  釋例樂安博昌縣南地名貝丘今青州夀光縣地也又恩州治清河縣有漢貝丘地應劭曰齊侯田于貝丘即此然考之輿地齊都臨淄夀光於臨淄為東而貝丘則在壽光南地之相近襄公田㳺于斯恩州距博州西北博蓋古聊攝之地傳謂聊攝以東言齊地西至聊攝謂恩州爲貝丘則是在聊攝外矣襄公雖至㳺荒豈有自臨淄逺至於聊攝之外邪按廣記恩州在春秋時屬齊後屬晉又水經注亦以應注事近踈博昌即司馬彪郡國志所謂貝中聚者然則貝丘當在夀光非恩州貝丘明矣
  乾時九年下同
  釋例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即竭涸故曰乾時今青州千乘縣有樂安城
  堂阜
  東莞䝉隂縣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鮑叔解夷吾縛扵此因以為名今沂州新泰縣有䝉隂故城在東南堂阜在東去州西北二百一十里
  十三年
  東平府東阿縣廣記云本齊柯邑今有阿井甞膠以貢
  陽穀僖三年
  東平府陽穀縣
  穆陵四年下同
  沂州沂水縣穆山齊之南境在州北一百八十里
  無棣
  滄州無棣縣南以無棣河為名州南百七十里
  二十六年
  釋例濟北穀城縣西北有地名酅下今東阿縣地有穀城縣
  周首文十一年
  釋例濟北穀城縣東北有周首亭京相璠曰濟北所治盧子城故齊周首邑也今東阿縣
  平州宣元年
  釋例泰山牟縣西平州鄉今奉符縣
  石窌成二年下同
  濟南府長清縣東地名石窌
  莘
  博州武水縣西北故莘城
  華泉
  濟南府厯城縣有華不注山下有泉
  徐關
  濟南府章丘縣故徐關城
  十七年
  大名府莘縣
  平隂襄十八年下同
  東平府平隂縣
  防門
  釋例平隂城南北防有門今平隂縣水經注河道所由名防門去平隂三里
  廣里
  傳塹防門而守之廣里水經注防門北有光里齊人言廣音與光同即春秋廣里也
  京兹
  釋例平隂城東南今平隂縣東南
  
  平隂縣西有邿山
  
  東平府陽穀縣
  祝柯十九年下同
  漢晉為祝柯縣今濟南府禹城縣在府西一百三十里
  髙唐
  釋例濟南祝阿縣西北髙唐城今博州髙唐縣髙唐在博州之東北禹城在濟南府之西二邑相近故在博州為東北則扵祝阿為西北云
  重丘二十五年
  應劭曰安徳縣北五十里有重丘鄉水經注故重丘縣同盟重丘伐齊今安徳府安徳徳州
  廩丘二十六年
  漢晉爲廩丘縣故城在濮州雷澤縣北
  二十七年
  釋例樂安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東朝陽廢入臨邑今屬濟南府
  昭十年下同
  子山故邑釋例齊國西安縣東有戟里亭城今西安故城在青州臨淄縣西北
  夫于
  釋例濟南於陵縣西北有于亭今淄州長山縣
  渠丘十一年
  臨淄縣西北後漢志齊國有蘧丘里古渠丘
  聊攝二十年下同
  博州聊城縣東北三十里攝域
  遄臺
  史遷曰胡公徙薄姑城内有髙臺師古云武王初封太公未得爽鳩氏地成王以益之今千乘縣
  野井二十五年
  濟南府禹城縣東野井亭
  夾谷定十年下同
  海州懷仁縣本祝其縣地有夾谷山
  哀十年下同
  釋例濟南隰隂縣今考晉地理志濟南郡有縣五無隰隂云
  
  釋例濟南祝阿縣西有轅城今濟南府禹城縣西北
  十一年
  釋例濟北盧縣東有清亭盧縣故城在今陽穀縣西北
  
  奉符縣故博縣地
  留舒二十七年
  齊救鄭及留舒違穀七里穀人不知及濮雨不渉寰宇記在東平府須城縣曰柳舒故城
  地名疑者四
  黄桓十七年
  釋例闕或曰東萊黄縣非也經公子遂如齊至黄乃復傳曰盟于黃平齊紀且謀衛故也黃在齊衛之間
  申池文十八年
  釋例或曰齊城南面西頭第一門名申門齊城無池惟此門左右有池疑
  弇中襄二十五年
  釋例大山萊蕪縣西有甕口谷疑
  哀六年
  釋例或曰濟南莒縣南有屬亭疑
  闕地三十有四
  禚莊二年    姑棼八年   北杏十三年落姑閔元年   夷僖元年   甗十八年
  郪丘文十六年   垂宣八年   鞌去齊五百里成二年下同
  袁婁去齊五十里  丘輿    馬陘
  東陽襄二年   耏外三年   郵棠二十五年
  句瀆之丘十九年下同灑藍    棠二十五年
  邶殿三十八年   莒昭三年   寜風五年
  十年     沛二十年   媚定九年
  哀六年下同   殳昌淳   潞八年
  十年     艾陵十一年  舒州十四年下同
  豐丘     郭關    顧二十一年下同舟道



  宋地緫説
  周成王誅武庚分其地封㣲子扵宋蓋與東周並古荆河豫州地也禹貢伊洛瀍澗既入于河滎波既豬導菏澤被孟豬厥土惟壤下土墳壚周禮職方河南曰豫州在天文大火之次氐房心之分辰居卯宫曰天蝎其封域西自蔡潁東薄沂泗北極河濟南拒長淮其中廣袤平坦四通八逹然形勢所控無名山大川之限無鴻溝巨塹之阻而魯伺其右晉鄭掉其左衛拊其背呉楚拒其胷陳鄭伺其翼故襄公用之不能以抗諸侯大康地記云豫州之分其人得中和之氣其性安舒其俗阜其人和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二十七>
  宋地釋名
  宋閔元年下同
  髙辛氏子閼伯所居古商丘也武王封㣲子啟是爲宋國今南京應天府宋城縣
  
  釋例陳留外黃縣東有黄城外黃今廢入開封府雍丘縣之東
  十年下同
  單州成武縣東南郜城
  防
  釋例髙平昌邑縣西有防城昌邑今省入金鄉屬濟州
  句瀆丘桓十二年
  興仁府乘氏縣西有二漢句陽縣故城廣記云即句瀆之丘興仁曹州
  十五年
  宿州符離縣西南
  蒙澤莊十二年下同
  拱州考城縣故蒙縣也十三州志䝉澤在縣東水經注宋萬與公争博弑閔公於斯澤
  梁國有二亳
  南亳今南京穀熟縣北亳今考城縣東北
  梁丘三十二年
  釋例髙平昌邑縣西南梁丘鄉今濟州金鄉縣穀梁曰梁丘在曹邾之間去齊八百里
  僖元年
  淮寜府宛丘縣西北有檉城淮寜陳州
  二年
  考城縣西北有貫城
  葵丘九年
  開封府雍丘縣
  鹿上二十一年
  順昌府汝隂縣原鹿城順昌潁州
  二十三年
  釋例髙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緍城今濟州金鄉縣
  孟諸二十八年
  應天府虞城縣有孟諸藪禹貢作孟豬張魚反左傳爾雅皆作孟諸
  承匡文十一年下同
  釋例陳留襄邑縣西承匡城今拱州襄邑縣
  長丘
  水經注濟瀆東逕封丘縣南在春秋為長丘焉應劭曰左傳宋敗狄于長丘獲長狄縁斯是也
  新城十四年
  釋例梁國穀熟縣西有新城今應天府穀熟縣
  大棘宣二年
  釋例陳留襄邑縣南有棘鄉今襄邑縣
  沙隨成十六年下同
  拱州寜陵縣北沙隨亭
  汋陵
  寧陵縣東南二十五里汋陵城
  彭城十八年
  徐州彭城縣
  吕襄元年下同
  釋例彭城吕縣今徐州地在彭城東南五十七里吕梁洪
  
  釋例彭城留縣今徐州地在彭城東五十里
  犬丘
  鄭子然侵宋取犬丘釋例譙國鄼縣東北有犬丘城迂囘疑今亳州鄼縣東北犬丘城於南京爲近且接鄭境非迂囘也
  楊梁十二年
  水經注睢陽東南三十里有故楊梁今曰陽亭也睢陽今宋城縣
  盧門十七年
  宋城南門司馬彪郡國志曰睢陽縣有盧門亭
  蒙門二十七年
  宋城門
  良昭十三年
  釋例下邳良城縣今淮陽軍治
  鬼閻二十年
  釋例長平縣西北有閻亭今淮寧府西華縣
  二十一年下同
  釋例梁國睢陽縣南有横亭水經注在睢陽縣西南世謂之光城蓋光橫聲相近睢陽今應天府
  鴻口
  梁國睢陽縣東鴻口亭今應天府有此亭
  曲棘二十五年
  釋例陳留外黃縣城中有曲棘亭今開封府雍丘縣東
  雍丘哀九年
  雍丘縣
  空桐二十六年
  釋例梁國虞縣南地名空桐有桐亭今應天府虞城縣水經注空桐澤在虞城東南春秋公遊于空澤卒于連中大尹左師興空澤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者矣然則空澤與空桐當為一也
  地名疑者一
  逢澤哀十四年
  釋例地理志言在滎陽開封縣東北逺疑今東京
  闕地三十有二
  管隱十年下同   老桃    稷桓二年
  十二年下同   龜     幽莊十六年
  僖二十一年   汋陂成十六年下同 夫渠
  朝郟十八年下同  城郜    幽丘
  靡角之谷   訾母襄十年  南里昭二十一年下同
  厨      新里    公里
  赭丘     桑林之門  老丘定十五年城鉏哀十一年   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錫六田宋鄭之間
  隙地哀十一年
    鞌十四年   連中二十六年下同館名
  沃宫     唐盂









  春秋分記卷二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