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峯集

作者:宋時烈
1673年
卷一

文藝之與性情。相關審矣。然辭語之富麗。節族之淸越。則其所謂性情者。雖或不純乎天理之正。而反爲其籠罩掩盖者多矣。於是乎淫哇混乎宮徵。繁促間乎黃簇。眞僞之辨。不易而甚難矣。故魯論曰。有言者不必有德。朱子序諸賢之文。必先序其爲人。其意可知也已。若近世晴峯沈公。其所謂有德而有言者乎。其可謂當序其人。而不須序其文者乎。公以名家賢子弟。久蟄於昏濁之朝。至仁祖御世。始闡大科。颺歷三司。直言正色。必以正事格君爲心。雖屢遭顚沛。而終不悔。至於時事大變。天地翻覆。則嘗誦諸葛亮之表,張九成之策。以勵當宁。及乎一種人朋比黨援。攻斥金淸陰,鄭桐溪二先生。至請安置削黜而極矣。盖二先生以一身而任天下之大義。其所樹立。如山岳日星。則其攻之者。其人與其言之邪正可知矣。其徒意公或從己議。遣人探試。公曰。此將得罪於天下後世。立謝客。時其徒寔繁。盤據要津。公遂見擯斥。四年之間。屛處郊居。嘯咏湖山。飄然若遺世超塵。正得澤雷六三之象也。又公誠孝出天。以其先考判書公抱寃泉下。未得昭雪。常血泣號天。至於屬纊之際。而曰吾不瞑目矣。果視而不瞑。嗚呼。公之性情。如此其正大純篤。不蔽於人欲之私。則其所發。一於正而無邪。可保無疑矣。况公自六七歲時。出語已驚人。弱冠。詞賦出羣。先輩長者評其詩者。有曰豪健闊大。或曰。羣龍躍海。萬馬騰空。盖其天才如此。而又本之則性情之正也。此豈可直以詞壇之流視之。而可使湮沒如風聲鳥音之過耳也。公之諸胤。裒稡其平生所作。付之剞劂。而以壽其傳。愚以爲公文固不可不傳。而其文之所本者。尤不可不傳也。余幼時。獲拜公於泰陵齋舍。至今猶記其容貌如玉雪。其吟咏之聲。若金石淸亮也。余時未省事。而猶知斂袵而敬服焉。公亦賜余以顔色。問以方讀何書。見做何文。似若以余爲可敎者然。今受弁卷之托。追憶當時。則倐焉五十年矣。九原不可作。而世道益下。其詩文之佳美者。猶不可見。况於性情之純正者耶。遂撫卷大息而書之如此。公諱東龜。字文徵。晴峯其自號云。旹崇禎昭陽赤奮若暮春日。恩津宋時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