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3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三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三十九卷目錄

 鎮江府部藝文三

  京口覽古        明姚廣孝

  甘露寺           王越

  歸至京口舟中感興     楊一清

  瓜洲風雨不克渡江      徐階

  送羅山甫還潤州      梁有譽

  瓜步眺望          前人

  多景樓           陳璉

  楊邃庵待隱園       王守仁

  別峰庵           章詔

  丹陽           王廷相

  何彥澄慈濟堂        王驥

  題丹徒何彥澄慈濟堂     秦玉

  登望海樓          呂高

  寄潤州范太守兼問陶別駕   茅坤

  再至京口有懷金焦舊遊   康從理

  登京峴山弔忠簡公墓     王褘

  過丹陽程少府祠       陸深

  丹陽孫思和東遊每當山水勝處輒繪為圖冬

  夕過儼山示我光福一段賦此  前人

  過鶴林          劉覲文

  鶴林寺訪履中上人     劉汝弼

  丁卯橋尋許渾故宅     鄔佐卿

  重遊招隱寺         前人

  遊招隱寺          前人

  郭次甫雲煙閣        前人

  天荒湖新築         鄧楨

  雲陽道中          徐璘

  京口過楊文襄故第     錢明相

  題虞伯益都憲金沙喬木圖   曾棨

  崇禧宮           虞謙

  大涪山           繆樗

  懷湖上草堂         王煜

  京口           熊文舉

  甘露寺          顧元慶

  謁陳少陽先生祠      楊應詔

  多景樓故址        陳朝用

  京口紀行          胡翰

  京口阻風尋鶴林寺      程謙

  雨晴渡京口        王廷相

  夏日過鶴林寺古竹院    彭宗孟

  蔣墅晚發         袁中道

  飲朝陽庵         陳永年

  丹陽湖          陳叔紹

  招隱山樓看月       張祥鳶

  丹陽曉發         祝允明

  丹陽道中          黃懸

  劉潤州邀遊甘露       王野

  發京口作         顧廷綸

  長蕩湖           李遜

 鎮江府部紀事一

職方典第七百三十九卷

鎮江府部藝文三 编辑

《京口覽古》
明·姚廣孝
编辑

譙櫓年來戰血乾,煙花猶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 亂,萬歲樓空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銕甕,野田有路到 金壇。蕭梁事業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

《甘露寺》
王越
编辑

「捫蘿臨絕頂,寂靜已忘形。水影無邊白,山光不斷青。」 猿啼松外嶂,鷺宿柳邊汀。老衲降龍處,幽然一小庭。

《歸至京口舟中感興》
楊一清
编辑

繫舟蔭高樹,掛席揚天風。夕照變岩姿,白雲行水中。 塵慮忽已忘,豁然心境融。緬懷十年前,何事不匆匆。 倚杖看牛斗,銀河麗層空。扶桑豈無路,清淺元相通。 晞髮吾所願,至人苦難逢。

「微風動蘋花,落日照野堂。」鄉心信歸帆,溪草亦自芳。 江南水竹居,待我幾星霜。昨歸不出戶,今歸不下堂。 平生性倔強,與世違低昂。揶揄豈足異,真樂吾未央。 月明楊柳疏,露下芙蓉涼。聞道嗟已晚,眷言惜流光。

《瓜洲風雨不克渡江》
徐階
编辑

未遂歸來願,空驚歲月奔。布帆三日雨,茅屋數家村。 山氣遙連海,江聲近在門。無緣得飛渡,東望欲消魂。

《送羅山甫還潤州》
梁·有譽
编辑

羅含長笑出燕都。負笈空藏《五嶽圖》。搔首風塵悲燕 雀。浪遊詩卷滿江湖。人憐玉樹秋陰遠。家對金陵海 月孤。為問戴顒棲隱處。煙霞遠似昔年無。

===
《瓜步眺望》
前人
===
考證
殘虹慘淡已黃昏,江上煙波獨愴魂。京口樹濃藏雨

氣,海門風急長潮痕。西來草色連三楚,北望浮雲隔 九閽。正值旗亭須買醉,憂時懷土不堪論。

《多景樓》
陳璉
编辑

獨倚闌干久。涼風滿客衣樹從京口斷。山到海門稀 鴈影橫秋色。蟬聲送夕暉蕪城纔咫尺。樓堞望中微。

《楊邃庵待隱園》
王守仁
编辑

嘉園名《待隱》,專待主人歸。此日真歸隱,名園竟不違。 岩花如共語,山石故相依。朝市都忘卻,無勞更掩扉。

綠竹春深地,山陰夜靜時。冰霜緣徑滑,雲石向人危。 平難心仍在,扶顛力未衰。江湖兵甲滿,吟罷有餘思。

《別峰庵》
章詔
编辑

竹密疑無路。雲開忽到門。轉看諸院小。獨見一峰尊。 海月夜中白。岩花天上繁。誰知布金外。更有給孤園。

《丹陽》
王廷相
编辑

南國自多趣,況臨江島潯。迎舟一鴈起,隔浦片雲沉。 逸調在山水,逢人無古今。不緣臨海作,誰識謝公心。

《何彥澄慈濟堂》
王驥
编辑

《青囊》祕術有家傳,鐵甕移居上九天。春雨杏林追董 奉,秋風橘井慕蘇仙。壺中大藥誰能識,肘後神工子 獨賢。珍重華堂慈濟扁,龍文封滿紫雲鮮。

《題丹徒何彥澄慈濟堂》
秦玉
编辑

家世刀圭事業殊,堂成慈濟冠南徐。讀書應待金門 詔,醫國時聞玉殿呼。丹鼎夜深看火伏,藥畦春暖帶 煙鋤。客星此際膺天眷,喜見龍文耀舊廬。

《登望海樓》
呂高
编辑

獨上高樓望海天,煙波何處接神仙?桑山吞吐雲霞 結,蜃閣虛無日月懸。白雉不傳洲島貢,浮槎欲上斗 牛邊。漢皇秦帝俱黃土,懸圃丹丘夢杳然。

《寄潤州范太守兼問陶別駕》
茅坤
编辑

鐵甕城齊北斗高,城中太守亦人豪。花迎露冕春行 縣,月滿江樓夜聽濤。官廨薜蘿供寂寞,訟庭琴鶴屬 《風騷》。能邀別駕陶元亮,共向名山載濁醪。

《再至京口有懷金焦舊遊》
康從理
编辑

「層城舒遠目,迢遞送歸鴻。」歲月更新曆,江山憶舊蹤。 鐘聲春浪靜,燈影莫流空。媿有《東林約》,無因問「遠公。」

《登京峴山弔宗忠簡公墓》
王褘
编辑

「艤舟大江口,矯首京峴山。山色近目睫,洩雲護層巒。 吾鄉忠簡公,丘隴在其間。嗚呼靖康亂,九鼎紛播遷。 建炎既南狩,國事已艱難。公方任社稷,百戰心力殫。 神州將全璧,抗疏請迴鑾。大誼表日月,衷言披膽肝。 誰歟獨何心,忍使棄中原。星殞孔明死,王業遂偏安。 惟留忠誠節,宇宙垂不刊。遺墳托茲土,孰敢樵牧干。」 客途有程期,無由拜荊菅。遺武幸可蹈,英風杳難攀。 天昏白日落,淒然灑清潸。

《過丹陽程少陽祠》
陸深
编辑

郵籤初下雲陽驛,國士猶懷陳少陽。人世自應餘感 慨,東風元不管興亡。誰無一死寧須晚,事到千年更 有光。當日上書多輟報,至今遺恨說汪黃。

《丹陽孫思和東遊每當山水勝處輒繪為圖冬夕過儼山示我光福一段賦此》
前人
编辑

看君畫裡汎扁舟,今夕披圖數勝遊。水面青峰七十 二,山腰黃橘幾千頭。帆開遠影江湖闊,天接中流日 月浮。試問虎溪橋外水,為誰煙浪下「蘇州?」

《過鶴林》
劉覲文
编辑

「因懷馬素蹟,引杖出江城。」日影穿林冷,風聲到竹清。 片雲閒自散,斷宇續無情。倦掩柴扉晚,歸來有月明。

《鶴林寺訪履中上人》
劉汝弼
编辑

出郭探奇勝,清言喜共君。山迴谿路合,徑轉石梁分。 菡萏紅銜雨,松篁翠攫雲。嗒然機已息,相伴鶴成群。

《丁卯橋尋許渾故宅》
鄔佐卿
编辑

流水城南路,幽哉刺史橋。芙蓉秋對雨,楊柳晚通潮。 高韻誰能繼,斯人不可招。門前有樵徑,落日草蕭蕭。

《重遊招隱寺》
前人
编辑

「城南搖落後,一徑入林幽。」山合聊容寺,松深獨隱樓。 葉飛千澗瞑,雲起萬峰秋。叢桂年年待,風塵已白頭。

《遊招隱寺》
前人
编辑

凌虛高閣萬松間,落日餘暉映碧灣。孤鶴自隨黃葉 舞,老僧常伴白雲閒。泉通仙鹿今何在,洞裡神龍去 不還。真隱欲招招未得,青山無主水潺潺。

《郭次甫雲煙閣》
前人
编辑

縹緲煙雲護索居,石床丹床近何如?濁醪自採松花 釀,好句還牽《柿葉書》。亦有衣裳裁《薜荔》,謾將蹤跡混 樵漁。讀殘《秋水》渾無事,高枕寒江夜月虛。

《天荒湖新築》
鄧楨
编辑

千頃波濤萬卷書,主人今覺世情疏。濯纓渡口雲生 處,著屐溪頭月上初。隔浦帆檣看歷亂,繞門鷗鷺轉 躊躇。漁歌細聽知何許,并與秋聲夜到廬。

《雲陽道中》
徐璘
编辑

雲陽郭外曉氤氳,飛鞚連翩正逐群。天際楚山春易靄,雲中江樹曙難分。鄉心更值風花暮,旅跡頻驚陌 草薰。欲向隴頭聊駐馬,啼鶯深處不堪聞。

《京口過楊文襄故第》
錢明相
编辑

鐵甕城邊甲第雄,門庭蕭瑟相公風。御書題後樓常 鎖,法輦過來宅尚空。徑老孤松巢野鶴,臺留片石蔭 疏桐。徘徊佇望當年事,花馬誰終築塞功。

《題虞伯益都憲金沙喬木圖》
曾棨
编辑

金沙何盤盤,流彩耀晨旭。晴雲散輕陰,遠岫翠如沐。 中有高人居,清風洒喬木。門閭容駟馬,插架書萬軸。 豈無濟川楫,沿洄傍隈隩。知音竟誰是,寂寞《郢中曲》。 援琴試為彈,一賞心已足。

《崇禧宮》
虞謙
编辑

貞白當年館曲林,丁公山下柏森森。每招鶴向樽前 舞,時聽龍來洞口吟。栗火滿爐朝煉朮,松風一室夜 鳴琴。客來正此開軒坐,一片浮雲渡碧岑。

《大涪山》
繆樗
编辑

湖心湧出大涪峰,一朵青蓮落照中。老樹挾雲秋唳 鶴,懸崖墮石夜驚龍。波濤遠接天邊盡,日月潛行地 底空。心想禪關阻登眺,隔川遙聽夕陽鐘。

《懷湖上草堂》
王煜
编辑

草堂虛敞碧湖隈,點點浮峰翠玉堆。雙棹相將蘆港 出,歸時應值藕花開。

《京口》
熊文舉
编辑

得從京口泛扁舟,一葉粘天汗漫遊。樹色欲迷千里 浪,濤聲猶撼六朝秋。乾坤有位同浮梗,鐘鼓何方報 上頭。無限興亡千古恨,山門終為玉圍留。

《甘露寺》
顧元慶
编辑

「絕壁倚江濱,千峰帶夕曛。斷岡餘王氣,古鑊隱雷文。」 滄海風煙接,高城鼓角聞。上方蕭索盡,一塔出塵氛。

《謁陳少陽先生祠》
楊應詔
编辑

長劍俯巖阿,危樓覆晚波。獨來閒弔古,傷感復如何。 社稷誰九鼎,乾坤失兩河。向來憂切疏,忠憤見君多。

《多景樓故址》
陳朝用
编辑

「昔年歌舞地,乘興一相過。」鼓吹于今杳,江山依舊多。 野花生敗砌,岩樹長新柯。惟有當時月,更深上薜蘿。

《京口紀行》
胡翰
编辑

大江風西來,波濤一何浩。我舟不得發,徘徊越昏曉。 衡運已朔《易》。曜靈忽東杲。「早出南徐州,草乾霜露少。 慘慘沙塵飛,軋軋車輪繞。寒氣來薄人,重裘僅如縞。 日高眾鳥翔,天末孤帆杳。川流與岡勢,合沓自迴抱。 人生大塊間,孰能出其表。勉為辛苦行,益見顏色槁。 人言野多虎,前驅善相保。顧非千金軀,祗欲仗穹昊。」 共子陳此情,歸來臥蓬島。

《京口阻風尋鶴林寺》
程謙
编辑

「數折遠江聲,林開天地清。聞鐘知有寺,攜酒聽無鶯。」 世亂眾山淺,門閒一水橫。夕陽看欲盡,步步感浮生。

《雨晴渡京口》
王廷相
编辑

鼓枻凌渺江,江色淨如澱。宿雨乍澄霽,浮虹尚隱見。 金焦崒中流,氣候紛可辨。長夏鬱草卉,靈霞變昏旦。 不染九隅塵,頗壯三山觀。平生滄海心,茲遊亦堪羡。 吾道豈匏繫,世故多龍戰。伯鸞會稽隱,亭伯遼海竄。 傷哉丹陽篴,凄其廣陵散。時命古有然,適性勿三嘆。

《夏日過鶴林寺古竹院》
彭宗孟
编辑

古寺荒涼後,相過問昔時。野花依席笑,山鳥喜人窺。 竹逕非唐院,苔封尚宋碑。逢僧殊愛客,坐語夕陽遲。

《蔣墅晚發》
袁中道
编辑

宿雨塵塵減,新秋漸漸涼。月寒千畝濕,樹暗幾家藏。 近岫隨煙沒,良苗帶水香。櫓柔渾不住,夢裡過《朱方》。

《飲朝陽庵》
陳永年
编辑

獨領春山約,平分佛日閒。竹行青玉塢,花坐碧桃灣。 近海氣成市,連雲僧閉關。鳥啼如勸酒,不肯放人還。

《丹陽湖》
陳叔紹
编辑

「《積水》涵太虛,一望何瀰瀰。」風瀾漾輕縠,霞光映文綺。 遙山鳥外橫,孤棹沙邊艤。漁家夜語聲,深在蘆花裡。

《招隱山樓看月》
張祥鳶
编辑

長嘯翠微半,山月忽東上。松際露清光,攬之不盈掌。 懽友兩三人,開窗生閒敞。宿鳥赴幽期,飛泉遞清響。 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長吟《招隱》詩,臨風寄遐想。 公子歸去來,山中瑤草長。

《丹陽曉發》
祝允明
编辑

「京邑到來熟,曉行如赴家。月明人渡水,星散樹驚鴉。」 燈影依依店,茶聲遠遠車。蕭騷兩秋鬢,無處定生涯。

《丹陽道中》
黃懸
编辑

五陵為客久,儒服滿塵埃。望闕無知己,還鄉愧不才。 山陰殘雨度,河廣斷雲開。歸去多朋舊,春城共酒杯。

《劉潤州邀遊甘露》
王野
编辑

曲阿偏雨露,北固繞煙霞。碧石臨江險,青山背郭斜。 六朝空燕麥,三月自鶯花。回首俱愁思,孤雲萬里家。

《發京口作》
顧廷綸
编辑

潮來歸興發,落日下江門。客棹青山郭,漁家綠水村。 蟬聲喧薄暮,樹色暗高原。坐對涼飆起,聊捐秋暑煩

《長蕩湖》
李遜
编辑

洮湖之前削寒玉,洮湖之水漲晴綠。平生浪跡湖海 遊,好山好水吟不足。水光蕩漾涵空溟,山色倒浸芙 蓉青。老龍夜蟄喚不醒,紫氣煜煜如雲蒸。西風吹鴈 南來早,菰米初香荻花老。一行界破秋天痕,有似瀟 湘風景好。鄒家結屋俯漣漪,倚欄吹徹玉參差。望美 人兮渺何許?為君更和《秋風辭》。

鎮江府部紀事一 编辑

《左傳》:齊慶封奔吳,吳勾餘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 之,富于其舊。子服惠伯謂叔孫曰:「天殆富淫人,慶封 又富矣。」穆子曰:「善人富謂之賞,淫人富謂之殃。天其 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楚子以諸侯伐吳,圍朱方,克 之。執齊慶封而盡滅其族。

《漢書。吳王濞傳》:「王與條侯戰,大敗,士卒多飢死,乃畔 散。于是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夜亡去,走丹徒。」 《後漢書。李忠傳》:「忠遷丹陽太守,時海內新定,南方海 濱江淮,多擁兵據土。忠到郡,招懷降拊,其不服者悉 誅之,旬月皆平。忠以丹陽越俗不好學,嫁娶禮儀衰 於中國,乃為起學校,習禮容,春秋鄉飲,選用明經,郡」 中向慕之,墾田增多,三歲間,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 十四年,三公奏課為天下第一,遷豫章太守。

《鎮江府志》:「漢時有金牛出于山東,馳到曲阿界,村人 柵斷其道,謂其地為柵口,牛皆奔聚,因曰奔牛。」又「萬 策湖中有銅牛,人逐之入土掘之,走至此柵。」今柵口 及堰皆以此名。二說稍異。

孫策入曲阿,勞賜將士,遣將陳寶詣阜陵迎母及弟, 發《恩布,令》告諸縣:「其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者, 一無所問,樂從軍者一身行,復除門戶;不樂者勿強 也。」旬日之間,四面雲集,得見兵二萬餘人,馬千餘匹, 威震江東。孫策之始得王朗也,譴讓之。使張昭私問 朗,朗誓不屈,策忿而不敢害也,留置曲阿。

「劉繇避亂淮浦,詔書以為揚州刺史。時袁術在淮南, 繇畏憚,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吳景、孫賁迎置曲阿,術 圖為僭逆,攻沒諸郡縣。繇遣樊能、張英屯江邊以拒 之,以景賁術所授用,乃迫逐使去。於是術乃置揚州 刺史,與景賁并力攻英、能等,歲餘不下。漢命加繇為 振武將軍,眾萬餘。孫策東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 《三國志?諸葛恪傳》:權令恪守節度。節度掌軍糧穀,文 書繁猥,非其好也。恪以丹陽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 兵,徒得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擒盡。屢自求 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眾議咸以丹陽地 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 里,山谷萬里,其幽邃民人未嘗入城邑,對長吏皆仗 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惡,咸共逃竄。山出銅鐵, 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 叢棘,若魚之走淵,猨狖之騰木也。時觀間隙,出為寇 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蜂至,敗則鳥竄,自 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恪父瑾聞之,亦以事 終不逮,歎曰:「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恪盛陳 其必捷,權拜恪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授棨戟武騎 三百。拜命畢,恪備威儀,作鼓吹,導引歸家,時年三十 二。恪到府,乃移書四部屬城長吏,令各保其疆界,明 立部伍,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內諸將,羅兵幽 阻,但繕藩籬,不與交鋒,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 使無遺種。舊穀既盡,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入, 於是山民飢窮,漸出降首。恪乃復敕下曰:「山民去惡 從化,皆常撫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執拘。」臼陽 長胡伉得降民周遺遺舊惡民,困迫暫出,內圖叛逆。 伉縛送官府,恪以伉違教,遂斬以徇,以狀表上。民聞 伉坐執人被戮,知官唯欲出之而已,於是老幼相攜 而出,歲期人數,皆如本規。恪自領萬人,餘分給諸將。 權嘉其功,遣尚書僕射薛綜勞軍。綜先移恪等曰:「山 越恃險,不賓歷世,緩則首鼠,急則狼顧。皇帝赫然,命 將西征,神策內授,武師外震,兵不染鍔,甲不沾汗。元 惡既梟,種黨歸義,蕩滌山藪,獻戎十萬。野無遺寇,邑 罔殘奸,既掃兇慝,又充軍用」,藜蓧稂莠,化為善草;魑 魅魍魎,更成虎士。雖實國家威靈之所加,亦信元帥 臨履之所致也。雖《詩》美執訊,《易》嘉折首,周之方、召,漢 之衛、霍,豈足以談?功軼古人,勳超前世。主上歡然,遙 用嘆息。感《四牡》之遺典,思飲至之舊章,故遣中臺近 官,迎致犒賜,以旌茂功,以慰劬勞。拜恪威北將軍,封 都鄉侯。

《府志》:「吳孫河初為將軍,屯京城,為媯覽戴員所殺。河 從子韶年十七,收河餘眾,繕治樓櫓。權聞亂,從椒丘 還定覽等亂,引軍歸吳,夜至京城下營,試攻驚之,兵 皆乘城,傳檄備警讙,聲動地,頗射外人,權使曉喻乃 止。明日見韶,甚器之,即拜丞烈校尉,統河部曲,食曲 阿、丹徒二縣。」

孫休徙會稽,孫亮廢孫綝,使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休。休留一日二夜遂發,行至曲阿,有老公于休 叩頭曰:「事久變生,天下喁喁,願陛下速行。」休善之,是 日,進及布塞亭。

刁協之孫逵,富而縱橫固吝,為京口之蠹。逵之誅也, 其子彌亡命,率數十人入京口城,太尉司馬陸仲元 擊斬之。劉裕散其資蓄,令百姓稱力而取之,彌日不 盡。時天下饑敝,編戶賴之以濟。

孟昶未達時,家在京口,嘗見王恭乘高輿被鶴氅裘, 于時微雪,昶于籬間窺之,歎曰:「此真神仙中人。」 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隙, 然每至興會,故有相思。時恭嘗行散,至京口射堂,于 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固自濯濯。」 《庾希傳》:希字始彥,亮從子,為徐州刺史,以罪免,與故 青州刺史武沈子遵聚于海濱,略漁人船,夜入京口 城。司馬卞耽踰城奔曲阿,與曲阿人弘戎發諸縣兵 擊希,希敗,閉城自守。東海太守周少孫討之,城陷,執 希,斬于建康市。

《郗愔傳》:「愔字方回,鑒子。褚裒鎮京口,以愔為長史,累 遷都督徐兗青幽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徐兗二州 刺史,假節,在北府。徐州人多勁悍,桓溫云:『京口酒可 飲,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機,遣牋詣溫, 欲共獎王室,修復園陵。子超取視,寸寸毀裂,乃更作 牋,自陳老病甚,不堪人間乞閒地自養。溫得牋大喜』」, 轉愔為會稽太守。

《桓修傳》:「修字承祖,沖子。元興中,以撫軍將軍鎮丹徒。 從弟元篡位,劉裕舉義,斬修以徇。」

《諸葛長民傳》:長民領晉陵太守,鎮丹徒。既又領淮南 太守,監太尉。驕縱貪鄙,不卹政事,多聚珍寶美色,營 建第宅。見劉毅被誅,懼禍及,謂所親曰:「昔年驅彭越, 今年殺韓信,禍其至矣。」欲謀亂,謂劉穆之曰:「人謂太 尉與我不平,其故何也?」穆之曰:「相公西征,老母弱弟, 委之將軍,何謂不平?」弟黎民素輕狡好利,固勸長民 因劉裕未還,可以圖之,長民猶豫未發,既而嘆曰:「貧 賤常思富貴,富貴必履危機,今日欲為丹徒布衣,豈 可得也!」

王允之舒子也。為督護蘇峻將韓晃南走允之追躡 于長蕩湖大破之。

褚裒鎮京口,引李充為參軍,以家貧求外出,除郯令 刁弘為桓修司馬。劉裕起義克京城,弘率文武佐吏 來赴,裕登城謂曰:「郭江州已奉乘輿反正于尋陽,我 等被密詔,誅逆黨耳。」弘等信之而退。

劉粹家在京口,為州從事。從劉裕克京城,參建武軍 事。盧循逼京口,裕次子義隆時年四歲,裕使粹奉之 鎮京口。

隆安六年,盧循乘虛襲建康,劉裕北伐,方議鎮下邳, 得詔,引兵還。至山陽,聞何無忌敗死,慮京邑失守,卷 甲兼行,過江至京口,眾乃大安。

褚季野與孫興公同遊曲阿後湖,中流風勢猛迅,舫 欲傾覆。褚公已醉,乃曰:「此舫人皆無可以招天譴者, 惟孫興公多塵滓,正當以厭天欲耳。」便欲捉擲水中。 孫遽無計,唯大啼曰:「季野,卿念我!」

郗鑒于丹徒立大業、曲阿、庱亭三壘,拒蘇峻。峻將張 健來攻大業,城中乏水,三軍失色,會峻死,大業圍解。 及蘇逸等走吳興,鑒遣李閎追斬,降男女萬餘口。時 賊帥劉徵聚眾數千,浮海抄東南諸縣,鑒遂城京口, 率眾平之。

郗鑒疾篤,請蔡謨代己。謨聞石季龍掠緣海諸縣,乃 募得賊大船者賞布千疋,小者百疋。是時謨統數千 人,所戍東至土山,西至江鎮,守八所,城壘十一處,烽 火樓望三十餘處。

《宋書文帝本紀》,元嘉四年「二月乙卯,行幸丹徒,謁京 陵。三月丙子,詔曰:丹徒桑梓綢繆,大業攸始,踐境永 懷,觸感罔極。昔漢章南巡,加恩元元,況情義二三,有 兼曩日。思播遺澤,酬慰士民。其蠲此縣今年租布,五 歲刑以下,皆悉原遣。登城三戰及大將家,隨宜隱卹。 二十七年,魏太武率大眾至瓜步,壞民廬舍及伐葦」 為筏,聲言欲渡江,建康震懼。丹陽統內盡戶發丁,命 領軍將軍劉遵等將兵分守津要,遊邏上接于湖,下 至蔡州,陳艦列營,連亙江濱,自釆石至暨陽六七百 里。

《劉道憐傳》:「道憐,裕弟。元熙元年,解尚書令,進位司空, 出鎮京口。素無才能,舉止多鄙,蓄聚常若不足,去鎮 日,府庫為空。」

《府志》:「齊袁彖,粲從子。初以微言忤世祖,免官役東冶。 世祖遊陵,望東冶,明日釋之。尋白衣行南徐州事。 梁簡文帝為晉安王刺南徐,劉遵為州治中,甚見賓 禮。大同元年卒。王為皇太子,深悼惜之,令曰:『吾昔忝 朱方,從容坐首,良辰美景,清風月夜,鷁舟乍動,朱鷺 徐鳴,未嘗一日不追隨,一時不會遇。酒闌耳熱,言志 賦』」詩,校覈忠賢,搉揚文史,益者三友,此實其人。

到藎早聰慧,官太子洗馬,尚書殿中郎。嘗從高祖幸
考證
京口,登北固樓賦詩,受詔便就。

貞陽既受偽位,仍授王僧辯大司馬,領太子太傅、揚 州牧,餘悉如故。陳霸先時為南徐州刺史,與諸將議, 因自京口舉兵十萬,水陸俱至,襲于建康。

隋,麥鐵杖,始興人。驍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性疏誕, 不治產業。陳太建中,結聚為盜,沒為官戶,配執御傘。 每罷朝後,行百餘里,夜至南徐州,踰城劫盜,旦還及 時,仍執傘,如此者十餘度,物主識之,州以狀奏,朝士 每旦見其常在,不之信。後數告變,尚書蔡徵曰:「此可 驗耳。」於仗下時募以百金,求人送詔書於南徐州刺 史,鐵杖出應募,齎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為 盜」,惜其勇健,釋之。隋平陳後,江東反,楊素遣麥鐵杖 覘賊,為賊所擒縛。行至庱亭,衛者憇食,哀其餒,解手 以給其餐,鐵杖取賊刀,殺衛者皆盡,素大奇之。 煬帝幸江都,時劉元進作亂江南,以兵攻潤州。帝徵 吐萬緒,率眾至揚子津。元進至茅浦,將渡江,緒勒兵 擊走。緒因濟江,背水為柵。明旦,元進來攻,又大挫之, 賊解潤州圍而去。緒進屯曲阿,元進復結柵拒,緒挑 之,元進出,戰陳未整,緒以騎突之,賊眾遂潰,赴江水 死者數萬。

賀若弼伐陳,兵渡京口,京口人密啟告急,而陳後主 叔寶正飲酒,初不知省。高熲至,猶見《京口啟》在床下, 尚未開封也。

《大業雜記》:「大業六年四月,帝幸瀧川宮避暑。十二月, 敕開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郡八百餘里,水面闊十 餘丈。」

《府志》:「金山有一龍穴,常吐毒氣如霧,有近之多病或 斃。大曆八年,釋靈坦往居之,毒遂滅。」

唐兵部員外郎李約,曾佐李庶人錡浙西幕。約初至 金陵,于錡座上屢贊《招隱寺》標致。一日,庶人宴於寺 中,明日謂約曰:「嘗聞誇招隱寺,昨遊宴細看,何殊州 中。」李笑曰:「某所賞疏野耳,若遠山將翠幕遶,古松用 綵物裹腥羶。涴鹿跑泉,音樂比山雞聲,此則實不如 在叔父大廳也。」庶人大笑。

代宗朝,李秀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處士鴻漸。李素 熟陸名,因赴郡。抵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于茶,蓋 天下聞名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二妙,千載一遇, 可曠之乎?」命軍士挈缾操舟,深詣南零。陸執器以俟 之。俄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既 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曰:「此南零者矣。」軍士大駭, 跪曰:「齎自南零舟蕩覆水,懼其尟,挹岸水增之,處士 神鑒也,其敢隱焉。」又李德裕居廊廟日,有親知奉使 京口,李曰:「還日金山下中泠水,可與汲一盎來。」其人 舉棹,日醉而忘之,汎舟至石城下,方憶,乃汲一瓶于 江中,歸京獻之。李飲後嘆曰:「江表水味,有異于頃歲 矣,頗似建業石城下水。」其人謝過不隱。

潤州得玉磬十二以獻,張率更叩其一,曰:「是晉某歲 所造也。是歲閏月,造者法月數當十三,今缺其一,宜 於黃鍾東九尺掘,必得焉。」敕州求之,如其言而得。 王璠刺潤州,子遐休,後誅死。初,璠作潤州外湟,得石 刻曰:「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術家謂璠祖名 崟,崟生礎,礎生璠,璠生遐休,蓋其應云。

王灣《題北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張燕公居相 府,手題於政事堂,每示能文家,令為楷式。

陽平路隋為潤州參軍,李錡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 怡然坐市,不以為屈。

文德元年十一月,孫儒自廣陵渡江,取常州,以其將 劉建鋒守之。儒還廣陵。建鋒攻潤州,成及遂取潤州。 成及,越錢氏守將也。

大順元年二月,楊行密遣將馬敬言帥兵五千,乘虛 入據潤州,敬言同安仁義、劉威屯兵於潤。秋八月,孫 儒來攻潤州,遣將陷蘇、常、安。仁義等焚潤州廬舍而 遁,儒遣其將歸傳道守潤州。

王茂章為潤州刺史,楊行密登城,望見茂章營第,曰: 「天下未定,而茂章居寢鬱然,渠肯為我忘身乎?」茂章 毀第。

李昇封《齊王》,楊溥遣攝太尉《楊璘》傳位於昇。二年四 月,遷溥於潤州丹陽宮,以王輿為浙西節度使,馬思 讓為丹陽宮使,以嚴兵守之。

王輿少時從軍圍潤州,為大弩射中右耳,自左耳出。 旁一人中之猶死。輿臥病百許日,及愈,耳亦不聾。終 為使相,卒,年七十四。

吳封徐溫齊國公、兩浙都招討使,始鎮潤州,後溫徙 鎮金陵,以其養子知誥守潤州。嚴可求曰:「二郎君非 徐氏子,而推賢下士,人望頗歸,若不去之,恐為後患。」 溫不能用其言。

徐溫鎮潤州,以昇、池等六州為屬。溫聞昇理昇州有 善政,往視之,見其府庫充實,城壁修整,乃徙治之,而 遷昇潤州刺史。昇初不欲往,屢求宣州,溫不與。既而 徐知訓為朱瑾所殺,溫居金陵,未及聞。昇居潤州,近 廣陵,得先聞,即自以州兵渡江定亂,遂得政安仁義,沙沱叛將也,奔淮南,楊行密屬以騎兵。與田 頵擒孫儒有功,表為潤州刺史。王茂章攻潤州,仁義 見殺。李德誠初事安仁義。後唐天祐二年,吳遣王茂 章穴地取潤州,仁義以家屬保城樓,兵不敢登,召德 誠曰:「汝可以委命矣。」乃抵弓矢就縳。德誠守潤州,嘗 秉燭夜出,候者以聞,徐溫疑其有變,徙鎮江州。及王 茂章攻拔潤州,殺安仁義,遂為潤州團練使。

劉浩、刁頵為潤州衙將,逐其帥周寶,寶奔常州。浩推 度支催勘官薛朗為帥,領杭州。錢鏐遣都將成及、杜 稜等攻常州,取周寶以歸。鏐具軍禮郊迎,館寶於樟 亭。寶病卒,遣稜等進攻潤州。劉浩走,執朗,剖其心以 祭寶,使阮結守潤州。

延陵鎮昌國寺《十八應真》,係唐人舊塑,內有降龍真 者,寺僧夜夢其龍,語之曰:「今夕天龍來與吾戰,可助 鼓三通。」僧驚寤,忽聞烈風四起,雷轟電掣,越明始安。 起視泥龍爪鬣淋漓,遍體萍藻。寺側陷一深池,僧懼, 遂以木釘鎮壓之。

《宋史王琪傳》:「琪知潤州,轉運使欲浚常、潤漕河,琪陳 其不便,詔寢役而後議者卒請廢古城埭,破古函管 而浚之,河反狹,舟不得方行,公私交病。」

范文正公在睢陽,遣堯夫到姑蘇搬麥五百斛。堯夫 時尚少,既還,舟次丹陽,見石曼卿,問寄此久近。曼卿 曰:「兩月矣。三喪在淺土,欲葬之而北歸,無可與謀者。」 堯夫以載麥舟付之,單騎至長蘆,捷徑而去。到家拜 起,侍立良久。文正曰:「東吳見故舊乎?」曰:「曼卿為三喪 未舉,方滯丹陽。時無郭元振,無可告者。」文正曰:「何不 以麥舟與之?」堯夫曰:「已付之矣。」

楊湖陰居金陵,丹陽陳輔每清明上塚,即過湖陰之 居,清談終日,率以為常。元豐間,頻歲訪之不遇,乃題 一絕於門云:「北山松粉未飄花,白下風輕日腳斜。身 是舊時王謝燕,一年一度到君家。」湖陰歸見其詩,吟 賞久之。曾稱于荊公,公笑曰:「此正戲君為尋常百姓 耳。」湖陰亦大笑。

楊次公守丹陽,米元章過郡,留數日去。元章好《易》他 人書畫,次公作河豚羹飲之,其實他魚。元章疑而不 食。次公笑曰:「此贋本耳。」迨其行,送以詩,有「淮海聲名 二十秋」之句。林子中見之,謂次公曰:「公言無乃過歟?」 次公笑曰:「二十年來何處不知有米顛乎?」

米元章好奇,葬親潤州山間,不封不樹,莫有知其穴 者。有王相者,子韶之子也,素與米遊,獨知之。米一日 與遊山,因至墓所,周覽之次,相忽溲於草間。米色變, 意甚怒,然業已諱之,竟不敢止。相

元祐初,蘇軾疏言:「臣竊見前者臺官論朱服不孝,因 疏乞外官宰相除服,直龍圖閣、知潤州,服因人言,反 獲美命。蓋宰相上欺朝廷,下罔臺諫,習用此術久矣, 成例不可不察。」

侍御史張汝賢奏:「左丞王安禮素行貪穢,身任潤州 太守,倡女共政,私其部內館閣故老侍婢以歸,閨門 之內,數致忿爭。安禮修身治家如此,其能正百官、理 萬民乎?」安禮乞去。

治平元年,毘陵日晡,天大聲如雷,震者三。星隕宜興 許氏園,入地三尺餘。後得拳石,色如鐵,鄭守伸取以 遺金山寺。

治平間,蔡卞寓居京口,子幼自言「原係丹陽王家子」, 訪之果然。其妻孥尚在,見之相與如昔時八九歲,漸 忘前事矣。

《東坡雜紀》云:「東坡居士,醉後單衫遊招隱,既醒,著衫 而歸,問大眾曰:『適來醉漢向甚處去』?眾無答。明日舉 以問焦山,焦山義手而立。」

東坡自錢塘被召,過京口,林子中作郡守讌會,坐中 營妓出牒,鄭容求落籍,高瑩求從良。東坡為作《減字 木蘭花》,書牒後云:「鄭莊好客。容我樓前先墮幘。落筆 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肌那解老。 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用「鄭容落籍,高瑩從良」 八字於句端也。

王介,衢州人,居丹徒,舉制科,累官祕閣校理。與王安 石遊甚歡,然未嘗降意相下。初,安石累召不起,後受 學士之命,介以詩寄之,有云:「草廬三顧動春色,蕙帳 一空生曉寒。」蓋諷之也。

歌者袁綯,嘗從東坡與客遊金山,適中秋,天宇四垂, 一碧無際,江流澒湧,月色如晝,遂共登金山妙高臺, 命綯歌其《水調歌頭》,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歌 罷,公自起舞。

王覿以論胡宗愈,出守潤州,曾鞏言:「寄腹心於大臣, 寄耳目于臺諫,二者相須,闕一不可。今覿論執政即 去之,是愛腹心而塗耳目也。」帝悟,加覿直龍圖閣。 張于湖知京口,王宣子代之。時多景樓落成,于湖為 書樓匾,公庫送銀二百為潤筆,于湖卻之,但需紅羅 百匹。於是大宴合樂,酒酣,于湖製詞,命諸伎合唱甚 歡,以紅羅百匹賞之。

南徐刁氏子字鱗遊,十歲賦《竹馬》詩云:「小兒騎竹作 驊騮,在走東西意未休。我已童心無一在,十年渾付 水東流。」後十年果卒。有誌其墓者,以比李長吉,言文 章夙成,古人有之,然亦天所忌也。

蘇養直,居丹陽後湖,盛夏納涼,方與客對奕,有衣褐 通謁羅浮山道人江觀潮,既見曰:「羅浮黃真人以公 不好世之所好,氣毋以成,令某持丹度公。」袖中出小 合藥,黃色而膏融,養直以置佛室,後食蜜雪,和以龍 腦,一夕暴下而卒。所親記道人言,亟取磨飲之即蘇。 紹興十七年歲旦,與人約別,異日東方未明,披衣曳 杖出門,行步如飛,妻孥奔逐挽衣,則已逝矣。

陳亞少卿,維揚人,善詩什,滑稽尤甚。嘗遇蔡君謨於 金山僧舍,酒酣,君謨題句屏間曰:「陳亞有心終是惡。」 亞即索筆對曰:「蔡襄無口便成衰。」

米元章曰:「久客江湖。不見偉人。昨至金山。見滕元發 乘小舟破巨浪來。巍然使人神聳。」

辛稼軒守南徐,多病,謝客,每燕,必令侍伎歌其所作, 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嫵 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 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 既而又作《永遇樂》,序北府事,首章曰:「千古江山,英雄 無覓,孫仲謀處。」又曰:「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其寓 感慨者則曰:「不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 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使伎迭歌,益自擊節。遍問 客,使摘其疵字。客或指一二辭弗契其意又弗答,揮 羽四視不止。

嘉定己巳,邑旱,飛蝗蔽天而下。時太常丞劉宰家居, 草書一函,命其僕至城北鍾秀橋,見兩黃衣客,即跪 進之。至橋,果見衣黃者。啟書閱竟,語僕曰:「我借路不 借糧也。」蝗果不為災,自後有蝗,必向漫塘祠祭之。 紹興丙子,郡守某欲私其鄉之士,俾冒郡籍以試,來 者數十。郡人援《貢舉制》爭不勝,則期以試日遏焉。守 知其謀,親以兵衛擁入之。郡人不勝忿,群起譸張,兵 衛前卻。守愧且怒,因誣以犯上。發卒大搜儒冠者,輒 執之,至執者七人,金壇錢弼其一也。弼謂同列曰:「今 日之事,為之者闔郡人也。雖然,闔郡之人既免矣,而 吾七人者以不幸執。倘因吾七人者而遂究其餘,則 被禍不已多乎?」盍相與自執其咎。守欲竟黨與,鍛煉 百計,七人以身任,不及其他。會言者直其冤,守以是 去,七人遂得末減。

嘉定郡守史彌堅《重建金山龍王廟記》云:「夏旱禱雨, 膚寸之雲起於祠旁。次日午,焦山外濃雲如墨,冷風 掠人如冰雪,兩龍現水波逆立有聲,上與龍接。疾雷 震電,大雨隨至,歲大豐。」

洪邁知樞密院事。葉義問出視師,奏以邁參議軍事。 至鎮江,聞瓜洲官軍與金人相持,遑懼失措。會建康 走驛告急,義問遽欲還,邁力止之曰:「今退師無益京 口勝敗之數,而金陵聞返斾,人心動搖,不可。」 金粘沒喝入天長軍,帝南渡,入鎮江府,金人追至楊 子橋而去。天長陷,報至,帝即被甲乘騎,馳至瓜洲,步 得小舟渡江,惟護聽軍卒數人及王淵、張俊、張選、康 履等從行,日暮至鎮江。時汪伯彥、黃潛善方率同列 聽浮屠克勤說法,罷而會食,或有問邊耗者,猶以不 足畏告之。堂吏大呼曰:「駕已行矣。」二人相顧倉皇,乃 戎服乘馬南馳。居民爭門而出,死者相枕藉。

韓蘄王至鎮江,一日抵晚,令帳前提轄王權往金山, 戒不得用船渡,懇給浮環,偕一卒至西津,遂浮以渡。 登山寺僧疑為鬼神,詰得其詳,以手加額,因指適所 歷處皆黿鼉穴,曰:「官既不死,他日必貴。」後果建節。 靖康亂後,揚子江中遺棄物最多,鎮江漁戶於西津 沙際有得北珠一囊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