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第127卷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一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二十七卷
方輿彙編 邊裔典 第一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

回紇部彙考三 编辑

《元》:憲宗,一則 。成宗《元貞》一則。

《圖考》:《三則》:

回紇部總論 编辑

《大學衍義》補。《修攘制御之策 》,《四方夷落之情》,

回紇部藝文 编辑

賜《回鶻嗢》。斯特勒等詔  唐·李德裕

回紇部紀事 编辑

紇突鄰部彙考 编辑

北魏。《道武帝登國》一則 ,《皇始》一則。

《邊裔典》第一百二十七卷。

回紇部彙考三 编辑

憲宗七年卻回鶻貢獻 编辑

按《元史憲宗本紀》:七年,回鶻獻水精盆、珍珠傘等物, 可直銀三萬餘錠。帝曰:「方今百姓疲弊,所急者錢爾, 朕獨有此何為?」卻之。賽典赤以為言,帝稍償其直,且 禁其勿復有所獻。

成宗元貞二年回紇不剌罕獻獅豹藥物賜鈔千三百餘錠 编辑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回鶻

回鶻

圖考

按《三才圖會》:回鶻國,其先匈奴,或曰敕勒,部落多散 處磧北。其為人驍彊,逐水草轉徙,善騎射。本名回紇。 《易》曰:「回鶻言捷。」鷙猶鶻然。

都播國

都播國

圖考

按《三才圖》,「會都播國,鐵勒別種,分為三部,自相統攝。 結草為廬,不知耕稼,以百合為糧,衣貂鹿皮、鳥羽為 服。國無刑罰,盜者倍徵贓。」

骨利幹國

骨利幹國

圖考

按《三才圖會》:「骨利幹國居回鶻北之瀚海,海池出名 馬,晝長夜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羊方熟,天已曙。」

回紇部總論 编辑

《大學衍義》補。

《修攘制御之策》
编辑

貞觀二十一年,回紇諸部皆來朝,請吏。詔以為六府 七州,各以其酋長為都督、刺史,各賜金繒遣之。諸酋 長奏「請以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一道,謂之參天可 罕,道置六十八馹。」上許之。于是北荒悉平。

范祖禹曰:「中國之有夷狄,如晝之有夜,陽之有陰,君子之有小人也。中國失政則四夷交侵,先王所以禦之者亦可得而略聞矣。舜曰:『而難任人,蠻夷率服』。又曰:『無怠無荒,四夷來王』。蓋柔遠能邇,治內安外,而殊俗之民嚮風慕義,不以利誘,不以威脅而自至矣。故不勞民,不費財。至於後世之君,或讎疾而欲殄滅之,或愛悅而欲招來之」 ,是二者皆非也。何則?彼雖夷狄,亦人類也。王者於天地間,無所不養,況人類而欲殘之乎?殘之固不可,況不能勝而自殘其民乎?仁人之所不為也。為之者,秦始皇是也。山川之所限,風氣之所移,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列為州縣,是崇虛名而受實弊也。且得之既以為功,「則失之必以為恥,不在于己,則在子孫。」 故有征伐之勞,餽餉之煩,民不堪命,而繼之以亡,隋煬帝是也。且國家地非不廣也,民非不眾也,曷若修德行政,以惠養之,使男有餘粟,女有餘布,兵甲不試,以致太平,不亦帝王之盛美乎!夫有求于外,如彼其難也;無求于外,如此其易也。然而人君常捨所易而行所難,何哉?忽近而喜遠,厭故而謀新,雖或未至于亡而常與之同事,其累德豈細哉?太宗好大無窮,兼蓄夷夏,非所以遺後嗣、安中國之道,此當以為戒而不可慕也。

《四方夷落之情》
编辑

回紇,其先匈奴也。元魏時號「高車部」,或曰「敕勒」,訛為 鐵勒。其部落曰袁紇、薛延陀等,凡十有五種,皆散處 磧北。至隋曰韋紇。其人驍彊。初無酋長,逐水草轉徙, 善騎射,喜盜鈔,臣于突厥,突厥資其財力,雄北荒。後 韋紇叛突厥,自為俟斤,稱回紇,姓藥羅葛氏,居薛延 陀北娑陵水上,距京師七千里。眾十萬,勝兵半之。突 厥已亡,唯回紇與薛延陀為最雄。彊其後攻薛延陀, 殘之,并有其地,遂南踰賀蘭山,境諸河。天寶中,有裴 羅者,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南居突厥故地,悉有 九姓之地。斥地愈廣,東極室韋,西金山,南控大漠,盡 得古匈奴地。其後易回紇曰「回鶻」,言捷鷙猶鶻然。

臣按:有唐一代,北狄最彊者,前曰突厥,後曰回鶻。突厥控弦多幾百萬,回紇悉有九姓之眾,然皆居其境內而不得中國地,故其為害止于邊地。宋之契丹、拓跋,其地與眾未必過此二虜,然契丹得幽、燕十八州地,拓跋盡有興夏之境,據中國地,用中國人為中國害,此宋邊患所以比唐為甚,今當以之為戒而防之于微,切不可使之得用吾逸出之人,據吾尺寸之地。

回紇部藝文 编辑

《賜回鶻嗢斯特勒等詔》
唐·李德裕
编辑

敕《回鶻嗢》。「斯特勒哪劼啜特勒曳于伽思於解亦 阿,思于《解亦》何耽于思莫賀達干、宰相伊難未密伽 諦略咄將軍諦略等,天德軍遞,多覽所奉表,至再三 省覽,憂屬良深。彼蕃自忠義毗伽可汗已來,代為親 鄰,連降愛主,恩禮特異,古今莫及。朕臨馭萬國,撫育 殊方,苟有未安,則宜上告。況特勒等乃祖乃父,歸誠 累朝,昨遣嗣澤王溶弔冊先可汗回,如聞卿國中喪 亂,諸部乖離,救患恤鄰,敢忘令典?方圖鎮撫,已命使 臣。今又知堅昆等五族,深入凌雪,可汗被害,公主及 新回鶻播越他所,未歸城邑,特勒等力不能制,思存 遠圖,相率遁逃,萬里歸命。」又知欲奉公主朝覲,忠謀 不從已道,沙漠之南,同款五原之塞,發此單使,布「其 赤心,言念艱危,惻然軫歎。料卿等皆英酋貴族,羈寓 沙場,懷土之情,如何可處?豈非欲討除外寇,匡復本 蕃?抱此至忠,託于大援。但緣未知止的,難便聽從。又 慮邊境守臣,見卿忽至,或懷疑阻,不副朕心,故遣鴻臚卿張賈,馳往安慰。朕既獎卿忠款,報以信誠,雖隔 塞垣,已如相見。卿須深明朕意,盡吐所懷,一一言于 使臣,令其速且還奏,佇聞誠願,續有指揮。心當副彼 急難,固不惜于事力,勉于謀度,用保忠勳。秋熱,卿及 部下諸官,并右相阿彼元等部落黑車子達怛等平 安好」,遣書指不多及。

回紇部紀事 编辑

《唐書李載義傳》,載義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徙河東。始, 回鶻使者歲入朝,所過暴慢,吏不敢呵禁,但嚴兵自 守。虜忸習益謷悍,至鞭候人,剽突市區。時大酋李暢 者,曉華人語,尤凶黠,既就館,橫須索,抶疻郵人。載義 召暢語曰:「可汗以舅甥故,使將軍朝貢,誼不容將軍 暴也。天子厚饔餼以禮客,有不謹,吏皆論死。若將軍 所部不戢,而敓攘自如,我必殺所犯者,將軍其少戒。」 因悉罷所防兵,以兩卒護闔。暢嚴憚之,訖無犯者。 《張廷珪傳》:王琚持節巡天兵,諸軍方還,復詔行塞下, 議者皆謂將襲回紇,廷珪陳五不可,且言:「中國步多 騎少,人齎一石糧,負甲百觔,盛夏長驅,晝夜不休,勞 逸相絕,其勢不敵,一也;出軍掩敵兵不數萬,不可以 行;廢農廣饋,饑歲不支,二也;千里遠襲,其誰不知?賊 有斥候,必能預防,三也。狄人獸居磧漠,譬之石田,克 而無補,四也。天下無年,當養人息兵,五也。」

《李正己傳》:「正己,高麗人,為營州副將,從侯希逸入青 州。希逸母即其姑,故薦為折衝都尉。寶應中,以軍候 從討史朝義。時回紇恃功橫,諸軍莫敢抗,正己欲以 氣折之,與大酋角逐,眾士皆牆立觀,約曰:『後者批之』。 既逐而先,正己批其頰,回紇矢液流離,眾軍哄然笑, 酋大慚,自是沮憚不敢暴。」

紇突鄰部彙考 编辑

北魏

道武帝登國五年紇突鄰部紇奚部舉部降 编辑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登國五年夏四月丙寅,行幸意 辛山,與賀驎討賀蘭、紇突鄰、紇奚諸部落,大破之。十 有一月,紇奚部大人庫寒舉部內屬。十有二月,紇突 鄰大人屈地鞬舉部內屬。」按《高車傳》,「又有紇突鄰, 與紇奚世同部落,而各有大人長帥,擁集種類,常為 寇于意辛山。登國五年,太祖勒眾親討焉。慕容驎率 師」來會,大破之。紇突鄰大人屈地鞬,紇奚大人庫寒 等皆舉部歸降。

皇始二年紇突鄰部反遣安遠將軍庾岳討平之 编辑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皇始二年,紇突鄰部帥匿物尼 紇奚部帥叱奴根聚黨反于陰館,南安公元順率軍 討之,不克,死者數千。詔安遠將軍庾岳摠萬騎還討 叱奴根等,滅之。」按《高車傳》:「皇始二年,車駕伐中山, 軍於柏肆。慕容寶夜來攻營,軍人驚,走還於國,路由 并州,遂反,將攻晉陽。并州刺史元延討平之。紇突鄰 部」帥匿物尼、紇奚部帥叱奴根等復聚黨反于陰館, 南安公元順討之,不克,死者數千人。太祖聞之,遣安 遠將軍庾岳還討匿物足等,皆殄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