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629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二十九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九卷目錄

 郡判部彙考

  晉總一則

  遼總一則

  宋總一則 真宗景德一則 仁宗天聖一則 哲宗元祐一則 徽宗崇寧一則 高宗

  建炎二則 紹興一則 孝宗乾道一則

  金總一則

  明總一則

皇清總一則

 郡判部名臣列傳

  漢

  陳茂

  隋

  趙軌

  宋

  劉隨       孔勗

  李及之      竇卞

  徐九思      傅大聲

  宋翊       汪緽

  徐天麟      范士表

  元

  許維禎

  明

  徐垕       高從訓

  徐行       史中

  吳桓       桑瑾

  宋迪       李文昭

  姚文灝      王文佐

  廖憲       彭應星

  揭鴻       廖文陛

  楊軒       張書紳

  吳銓文      鄭之韶

  彭簪       呂大英

  桑瑜       何自謙

  蕭灼如      倪祚善

  歐爚       蒲以懌

官常典第六百二十九卷

郡判部彙考 编辑

编辑

晉州置刺史、別駕、治中從事、諸曹從事等員。

按《晉書職官志》,「州置刺史、別駕、治中從事、諸曹從事 等員。所領中郡、州上及江陽、朱提郡,郡各置從事一 人,小郡亦置一人。又有主簿、門亭長、錄事、記室、書佐、 諸曹佐守從事、武猛從事等,凡吏四十一人,卒二十 人。諸州邊遠或有山險濱近寇賊羌夷者,又置弓馬 從事五十餘人。徐州又置淮海,涼州置河津,諸州置 都水從事各一人。涼、益州置吏八十五人,卒二十人。 荊州又置鹽佃督一人。」

编辑

遼制:「黃龍府判官、興中府判官。」

按《遼史百官志》云云。

编辑

宋置「諸州通判。」

按《宋史職官志》:「宋初,懲五代藩鎮之弊,乾德初,下湖 南,始置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賈玭等充。建隆四年, 詔知府公事並須長史、通判簽議連書,方許行下。時 大郡置二員,餘置一員,州不及萬戶不置,武臣知州, 小郡亦特置焉。其廣南小州有試秩通判兼知州者, 職掌倅貳郡政,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 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 職事修廢,得刺舉以聞。」元祐元年,詔「知州係帥臣,其 將下公事不許通判同管。」元符元年,詔通判募職官, 令日赴長官廳議事,及都廳簽書文檄。南渡後,設官 如舊,入則貳政,出則按縣,有軍旅之事,則專任錢糧 之責。經制、總制錢額,與本郡協力拘「催,以入于戶部。」 既而諸州通判有兩員處減一員,凡軍監之小者不 置,又詔更不添差。其後或以廢事請,或以控扼去處 講五年以後,旋添置之。除潭、廣、洪州、鎮江、建康、成都 府見係兩員外,凡帥府通判並以兩員為額,餘置一 員。乾道元年,詔買馬州軍通判令茶馬司依舊法奏 辟,餘堂除差人。淳熙十四年,利州路提刑言:「關外四 州通判,乞自制置司奏辟,所有金、洋、興、利、文、龍等州通判,乞送轉運司擬差。」並從之。

幕職官、簽書判官廳公事,兩使防、團、軍事推判官,節 度掌書記,觀察支使掌裨贊郡政、總理諸案文移,斟 酌可否,以白于其長而罷行之。凡員數多寡,視郡大 小及職務之繁簡。初,政和改簽書判官廳公事為「司 錄」,建炎初,復舊。凡節度推判官從軍額,察推及支使 從州府名。凡諸州減罷通判處,則升判官為簽判以 兼之。小郡推、判官不並置,或以判官兼司法,或以推 官兼支使,亦有併判官窠闕。省罷,則令錄參兼管。凡 要郡簽判及推官皆堂除,餘吏部使闕,二廣間許監 司辟差。紹熙元年,臣僚言:「廣西奏擬簽判多恩科,癃 老,乞行下轉運司,不許差年六十以上昏眊之人。」嘉 定二年,臣僚言:「監司有幹官,州郡有職官,以供簽廳 之職,或非才不勝任,則按刺易置可也。今乃差兼簽 廳者,動輒三兩員或四五員,其餘冗費,與添差何異。 乞將諸州郡所差兼簽廳官並行住罷。」從之。

諸曹官舊制,錄事參軍掌州院庶務,糾諸曹稽違,戶 曹參軍掌戶籍、賦稅、倉庫受納,司法參軍掌議法斷 刑,司理參軍掌訟獄勘鞫之事。中興,詔曹掾官依舊, 惟司理、司法並注經任及試中刑法人。乾道以來,間 以司戶兼司法,知錄亦或兼職。六年,汪大猷言:「司戶 初官,令專主倉庫,知錄依司理例,以獄事為重,不兼 他職。」從之,仍依知縣格法銓量。如有老疾、昏眊難任 事者,即從本州知、通于判司、簿、尉內選經一考以上、 無罪犯曉法人對換。紹熙元年,詔不曾銓試人不許 注授司法。慶元五年,臣僚言:司理獄事煩重,宜優其 舉主,照提刑司合舉主三員以上,許間歲舉獄官一 員。嘉定中,申明年滿六十不許為獄《官之令》,仍不許 恩科人注授。

真宗景德四年秋七月壬申增置開封府判官一員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编辑

仁宗天聖三年秋七月戊子詔諸路轉運使察舉通判之不任職者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哲宗元祐五年二月丁酉罷諸州軍通判奏舉改官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编辑

徽宗崇寧三年八月庚子詔諸路通判增入主管學事四字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丁卯罷開封諸州軍府通判二員者省其一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建炎四年六月辛巳,罷諸州添差通判職官。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紹興三年五月乙丑罷諸州在任所辟通判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孝宗乾道四年詔未歷親民之任者授通判之職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紀》:乾道四年冬十月乙未,臣僚言,「天 下之事,必歷而後知,試而後見。為縣令者必為丞簿, 為郡守者必為通判,為監司者必為郡守,皆有差等。 自今職事官吏局務官,必任滿方許求外,未歷親民 任使,即未得擬州郡,且授通判。」詔從之。

编辑

金諸總管府判官并諸府判官之制。

按《金史百官志》:「諸總管府,副都總管一員,所掌與同 知同。總管。判官一員,從六品,掌紀綱總府眾務,分判 兵案之事。府判一員,從六品,掌紀綱眾務,分判戶禮 案,仍掌通檢推排簿籍。」

諸府府判一員,從六品。掌紀綱眾務,分判吏、戶、禮案 事,專掌通檢推排簿籍。

编辑

各府通判一員。後通判因事忝革,無定員。

按《明會典》云云。

皇清 编辑

國朝外官:

《大清會典》:「各府通判一員,因事添革,無定員。」

郡判部名臣列傳 编辑

陳茂 编辑

按《廣東通志》:「茂字若恩,汝南人。容止儼恪,鬚眉甚偉。 為交趾別駕從事,並有奇績。舊令刺史行部,不涉海。 永初中,盜賊橫行,海濱皆震。刺史周敞渡海巡方,遇 大風,船欲覆。茂按劍呵水,神風即息。海上人望之如 神明,莫不畏仰。比敞遷豫州刺史,與茂俱行,到潁川。 陽翟傳傳中有置美酒一柙,敞去,敕御騮載酒以行茂見,即擊柙破之。敞問茂曰:「刺史年老,須酒益氣;別 駕破柙,名亦何益?」茂答曰:「所過皆仰明使君傳車,而 騑驂載酒,非宜也。」敞愈敬重茂。後遷荊州刺史,以公 正著聲。

编辑

趙軌 编辑

按《隋書》本傳:「軌,河南雒陽人也。父肅,魏廷尉卿。軌少 好學,有行檢,周蔡王引為記室,以清苦聞。遷衛州治 中。高祖受禪,轉齊州別駕,有能名。其東鄰有桑葚落 其家,軌遣人悉拾還。其主誡其諸子曰:『吾非以此求 名,意者非機杼之物,不願侵人,汝等宜以為誡。在州 四年,考績連最。持節使者郃陽公梁子恭狀上,高祖』」 嘉之,賜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徵軌入朝,父老相送者 各揮涕曰:「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 壺酒相送。公清若水,請酌一杯水奉餞。」軌受而飲之。

编辑

劉隨 编辑

按《宋史》本傳:「隨字仲豫,開封考城人。以進士及第,為 永康軍判官。軍無城堞,每伐木為柵,壞輒以他木易 之,頗用民力。隨因令環植楊柳數十萬株,使相連屬, 以為限界,民遂得不擾。屬縣令受賕鬻獄,轉運使李 士衡託令於隨,不從。士衡忿怒,乃奏隨苛刻不堪從 政,罷歸不得調。初,西南夷市馬入官,苦吏誅索,隨為」 繩按之。既罷,夷人數百訴於轉運使曰:「吾父何在?」事 聞,乃得調。後改大理寺丞。

孔勗 编辑

按《廣東通志》:「勗,兗州人,孔子四十四代孫。進士及第, 以殿中丞通判廣州,有廉名。真宗東封時,躬詣孔子 祠,帝問:『宰孔氏今孰知名』?」或言勗有治行,即召對,擢 太常博士,知曲阜縣。瀕行,彝酋爭持珠寶以獻,並慰 遣之。後以工部侍郎致仕,卒年八十九。子道輔,御史 中丞,以直名。

李及之 编辑

按《宋史》本傳:「及之字公達,亦迪弟之子,由蔭登第,通 判安肅軍。康定中,夏人犯邊,契丹復發兵並塞,疆𠋫 戒嚴。及之言:契丹以與夏人甥舅之故,特此慰其心, 且姑張虛勢以疑我,必不失誓好,願無過虞。」已而果 然,徙通判河南府。亡卒張海倚山嘯聚,白晝掠城市。 及之督捕,單騎與海語,諭使歸命,當奏貸其死。海感 動弛備,奏方上而眾兵集,悉獲之。知信州,靈鷲山浮 屠,犯法者眾,及之治其姦,流數十人,乃自劾。朝廷嘉 之,釋不問。入判刑部。嘗撰次唐史有益治體者,為《君 臣龜鑑》八十卷。王堯臣上其書,并表有學行。韓琦亦 以館職薦之,召試,除直祕閣,歷開封府判官,知涇、晉、 陝三州。及之吏事精明,所居官皆稱職。以太中大夫 致仕,再轉正議大夫,卒,年八十五。及之子孝壽、孝稱。

竇卞 编辑

按《宋史》本傳:「卞字彥法,曹州冤句人。進士第二,通判 汝州。秦悼王葬汝,宗室來汝者眾,得兵三千。郡守林 濰以汝與其鄉近,因使輦薪芻鐵石致其家,眾怨憤, 謀殺濰。會日暮,門閉不果,遂挾大校叛。卞啟關招諭 之曰:『汝曹得醉酒狂呼爾,毋恐』。忽少定,乃密推首惡 羈之。請於朝,詔濰致仕,悉配徙亂者。加集賢校理。」

徐九思 编辑

按《廣東通志》:「九思,字公謹,崇安人。登進士,調蘄水尉, 歷知雙流、宣化、南陵三邑。時趙抃、唐介交薦,入判三 司,坐忤時相,通判廣州。嘗與進士梁杞建議,立香山 鎮為縣,以便徵役。神宗召對,面賜褒諭,有老練之稱。 既而王安石惡其譏議新法,復以附司馬光,坐廢十 餘年。元祐初,召為江淮等路發運判副使,致仕。有《新 豐集》」行於世。

傅大聲 编辑

按《廣東通志》:「大聲字仲廣,仙遊人。淳熙中進士,通判 循州。適寇起,守稱疾,大聲調發諸軍,奮力鏖戰,賊皆 潰去。未幾,餘黨復熾,諸司專委大聲督捕,乃上《禦賊 策》,曹使劉強學韙之,頒行於廣。遂劾守不職,以大聲 攝州事。尋奏為真守。闔城懽呼曰:『傅父再留,吾屬有 依矣』。」郡中舊有例冊錢千緡,悉卻之。倉量斛大於舊, 首為較定。在循四年,民樂其政,相率祠之。

宋翊 编辑

按《廣東通志》:「翊字叔晦,煜之孫。以廕補官。端平初,通 判廣州。時廣帥崔與之疏薦,辟知循州。循與汀、梅接 壤,寇盜充斥,翊甫至,集官兵扼其要沖,率以俘獻,復 增陴浚隍,募兵益戍,為異日慮。急撫綏,緩催科,是以 循民安生樂業,修學校,增廩秩,閱軍政,稽版籍,禁譁 訐,獎孝悌,斛面取羸丁錢虛額,一切去之。復奏於朝」, 永為定式。後復有小警,翊修城壁,嚴保障,措置捍禦, 尤極詳備,循民德之。

汪緽 编辑

按《黟縣志》:「緽字仲理,侍御義和之子。補承務郎,歷復

州簽慕,贊理藩條,多所裨益。制帥趙方時為湖州討
考證
使,獨以緽有才略,奏薦之,改調荊州簽判,授江西帥

幕,調德安。倅時方備邊,以軍儲為急,版曹條下,同郡 守均糴幾十萬石,邊例酬賞,餉臺以亟上聞。緽謂廣 積貯,效忠勤,皆臣子分內事,何以規賞為?」置不問。倅 廳財計優裕,兩制常賦如期趣發,前次濫額取贏,往 往掩而歸橐。緽以餘帑十萬緡上制司,以萬緡助郡, 猶存數萬以與代者,一毫無所私。命之壽昌,改界漢 陽,轉朝散大夫。

徐天麟 编辑

按《臨江府志》:「天麟字仲祥,開禧進士,調撫州教授,累 遷至武學博士。輪對,言人主當持心以敬。通判惠、潭 二州,權英德府。所至興學明教,有惠政。有《兩漢會要》 七十卷、《漢兵本末》一卷、《西漢地理疏》六卷,《山經》三十 卷。既謝官,作亭蕭灘之上,畫嚴子陵像事之。」

范士表 编辑

按《金華府志》:「士表,字叔端,蘭谿人,丞相鍾之從子。嘉 熙戊戌,以別院亞選登第,由廣濟簿宰湘鄉,以治行 聞,倅於括,又倅於衢。適郡民有嘯眾為亂者,守懼,委 印去,人心大震,老幼星散奔迸。士表攝郡事,協僚佐, 集籌畫,為守備計。登城撫勞,益兵誅討,越半旬,元惡 就戮,妖党鼠竄,十萬生靈賴以全活,軍民雷動,懽呼」 曰:「我輩若無范權州,皆為魚肉矣。」司封郎中杜夢炎 誌其墓,稱士表恭而禮,仁而勇,廉而能,潔已奉公,不 可干以私。有全活衢郡之功,而賞不酬勞,祿不及德, 公論憾之。

编辑

許維禎 编辑

按《元史》本傳:「維禎,字周卿,遂州人。至元十五年,為淮 安總管府判官。屬縣鹽城及丁溪場,有二虎為害,維 禎默禱於神祠,一虎去,一虎死祠前。境內旱蝗,維禎 禱而雨,蝗亦息。是年冬,無雪,父老言於維禎曰:『冬無 雪,民多疾,奈何』?維禎曰:『吾當為爾禱』。已而雪深三尺。 朝廷聞其事,方欲用之而卒,年四十四。子殷。」

编辑

徐垕 编辑

按《蘇州府志》:「垕字宗寔,黃巖人。負才抱氣,有經時之 志。元末不仕。洪武初,應薦入朝,數被顧問,敷對明切, 皆中時宜。上喜,將授憲職,垕辭,乃除銅陵簿。請迎母 就養,忤旨,謫役湘陰驛。未幾,選教駙馬,能以師道自 尊。召見獎諭,擢蘇州府通判。奏發粟二十萬以活饑 民。春漲病隄,垕相度原隰,大興築捍之役。部使者以」 為妨農勞民,垕言:「他務誠妨農,水不退則田不可耕, 妨農孰甚焉?且令有田者量募貧力,饑人得哺,正所 謂佚道,使民何為勞哉?」卒就其庸。屬邑有樓貞婦,奏 乞旌表,禮部為前朝,不允。垕言:「生死有間,則比干之 墓誰封?」禮官不能奪,從之。官終兵部侍郎。

高從訓 编辑

按《衡州府志》:「從訓,洪武初判衡州,愛民如子,轉同知, 遂知府事。時庶事草昧,從訓定章程,創郡治,興學校, 課耕桑,恩信久而愈孚,民皆頌德,有古循吏風。」

徐行 编辑

按《廣東通志》:「行,字同倫,進賢人。永樂三年,以監察御 史左遷德慶州判官。學優才贍,有守有為,興利除害, 德威並濟。政暇則臨學校,誨生徒,士民戴之如父母。 至今猶有能道其政者。」

史中 编辑

按《衡州府志》:「中,德化人。永樂中,由國子生判衡州,守 法恤民,不畏彊禦。擢知本府,時有中貴人黷貨,滿載 中執以聞,上特命戮之,名震中外。在郡九年,吏胥懷 服。後遷陝西參政。」

吳桓 编辑

按《寧波府志》:「桓字廷用。父江,正統間以閭右徙實京 師,桓侍行。中景泰四年順天鄉試,選汀州府通判。嘗 攝守事,剖決若流,庭無滯訟。時漳州衛官以高貲豪 舉於鄉,凌鑠儕輩至死,上下結納,莫敢誰何,積十數 年不決。桓被檄按之,輒置於法。上杭阻山為固,溪南 民多反側,桓撫以恩威,卒服其化。已而朝廷遣重臣」 巡視,民訛傳勦之,輒嘯聚欲亂。桓單車往諭,眾遂帖 然。時遷長汀縣學,立歸化縣治城。上杭大役屢作,而 不率民一錢。丁憂,服闋,改常州職,專督賦賦,戶長歲 致千金為壽,名《分例錢》,桓峻卻之。時王文肅公㒜語 人曰:「管糧官不受分例者,自洪武迄今,僅兩人,周同 知與吳通判耳。」秩滿當遷,常民詣闕上書留之。陞本 府同知。九年加四品俸。又五年,剔蠹釐奸,吏墨用洗。 他如均徭役,導水利,平賦稅,修橋梁,招流亡,給種佃 田,歸者相望。宜興山崩,暴水墊溺,瀕死者眾。桓即發 倉粥之。又捐俸倡富民出粟以賑。靖江濱海風潮蝕 田,額稅無辦,躬為核實,以漲沙田米補焉。郡亢旱不 雨,桓徒跣致禱,以不職自咎,澍雨隨浹,乃遂有秋。撫 按凡七上意薦,以病乞骸骨,進階中憲大夫、常州府 知府,致仕

桑瑾 编辑

按《蘇州府志》:「瑾字廷璋,常熟人。景泰丙子,領鄉薦,與 兄瓊、弟瑜在國學有名,瑾選處州府通判。麗水、松陽 二邑間,故有通濟堰,蓄水灌田,可數萬畝。一夕為震 霆所破,瑾修復之,民賴其利。巨寇吳大八、夏文義負 險劫掠,瑾諭散其黨,乃選士窮其穴,擒二賊還。處有 礦,內臣銷銀以貢,多擾民,瑾節其費充貢,民以為德。」 致仕歸。瑾以祿不逮養,終身不受讌賀。瓊病至,嘗惡 以驗。姊少寡,迎歸以養。年踰大耄,不廢書。所著《讀易 備志》《三經集說》《節義林》《前後集》《蘿窗雜記》《韻府摘玉》 等書,門人私諡「淵靜先生。」子翹,泉州府通判,工文辭, 有《寒青集》。

宋迪 编辑

按《廣西通志》:「迪字吉之,賓州人。天性至孝,親有不悅, 肅衣冠立寢門待罪,必俟釋乃退。登天順己卯鄉舉, 授雲南廣南府通判,盡心民事。丁父憂,居喪一遵朱 文公家禮。服闋,補判順寧府。時甸州有大獄,迪撈獲 十二屍,立辨其冤,咸頌神明。又卻景都土官餽金數 百兩,稱廉吏云。」

李文昭 编辑

按《寧波府志》:「文昭,字誠之,登成化十六年鄉薦,授淮 安通判。飭己愛民,上下安之。東海有富民,殺人,屢年 不決,一訊得其情。鹽城大饑,道饉相望,乃說守長屬 僚各捐俸入,并公私得米數千。文昭親為粥,活人以 萬計。沭陽有腴田數萬頃,故有河澮,墮高堙庳,旱潦 俱病。文昭為疏導陂障,民甚賴之。頌曰:『東海死冤,公 來始白。沭陽萬頃,賴公封殖;我今祀公,惟公宜食』。」回 紇降寇,憑啞入內,釁南鄙,勢甚猖獗。撫臣張縉檄文 昭監軍,鼓勇誓眾,遂平之。撫臣上其績,遷南寧同知。 至則飭己愛民,一如淮焉。監榷梧州,得羨餘三千金, 悉籍之官。撫臣陳金薦,遷潯州知府。已而命下,得重 慶,未行,況村土官黃文昌猖亂,乃單騎往諭降之。既 以馳驅勞瘁,感痺疾不起。時謂「文昭生以忠誠報國, 死以清白貽家」云。

姚文灝 编辑

按《武進縣志》:「文灝,字秀夫,貴州人,進士,官刑部主事。 弘治間,以詿誤左遷通判常州。政嚴明,而勵精治水, 尤著成績。所作《河渠議》,皆可遵行。遷工部主事,仍督 蘇常水利。蓋當事者用其長也。」

王文佐 编辑

按《武進縣志》:「文佐字廷輔,涿州人,舉人。弘治庚申判 常州。政務恤民,入都舟車費,例盡革之。屢攝屬邑,以 廉能著。正德丙寅,海寇竊發,當道檄禦之。文佐練卒 儲器,以扼要害,寇弗敢犯。夏旱,步禱致疾卒。郡人毛 憲為作誌。」

廖憲 编辑

按《贑州府志》:「憲,大田人。少有志問學,不遠千里遊吉 水羅文恭之門,由鄉貢倅虔,刻厲清修,嚴於一介,日 惟脫粟菜羹,鮮知肉味。精勤職業,一以誠心直道行 之,不撓於法,而亦無戾於情,僚長貳敬而愛之。署縣 榷關,秋毫無染。代守入覲,不能以一帊遺知交。嘗脩 《信豐邑志》,文獻賴以表章。滿考陞廣西永安知州。去」 之日,攜家口乘一小船,中惟竹簏一肩,圖書數卷而 已。父老謂「百年來僅此一見者。」

彭應星 编辑

按《長沙府志》:「應星,茶陵人。以明經拜池州別駕。時郡 邑大旱,應星親詣屬邑遍省之,悉圖其所傷以聞。官 吏耆老供給餽遺如常禮。應星厲聲曰:『吾來此,以甦 民也,豈以飲食病民哉』?一無所受。在郡多異績,釋死 罪八人,出孤子於獄,雪其冤。郡人戴之,立祠以祀。後 榷稅蕪湖,獨上羨餘銀三千兩入庫,巡按御史嘉獎」 之曰:「此茹糵飲冰之操,長駕遠馭之才也。」縣有金馬 門,便民出入,民屢以為請,縣令不聽。應星始令啟是 門,民咸便之。代大守報政北上,過山東。時山東大旱, 民饑甚。應星捐俸賑之。齊、魯之民咸以是德,應星,目 為清惠長者。

揭鴻 编辑

按《延平府志》:「鴻字于漸,將樂人。嘉靖乙酉,中應天舉 人。深兵法,短小精銳,舞槊如飛。初判潮州,署海陽,兩 𠞰蘆清、神山溝及石帆倭寇,前後斬級,奪男婦六百 餘。繼署海澄,時南洋賊王若魯擁眾萬餘,合黨吳平, 分立十六澳,焚刦逼城。鴻單騎撫諭,探虛實,領兵力 戰,躬冒鋒刃,生擒若魯并黨五百,救被擄三千人。轉」 連州守。值余阿五兄弟倡首聚眾為亂,鴻親臨較武 法、調狼兵,威名大著。阿五懼服,請降。地方藉安,兩地 至今頌之。

廖文陛 编辑

按《延平府志》:「文陛,將樂人。貌偉才贍,以恩貢判惠州。 會有旨勦陳萬鍾、凌秀二寇,督撫以轉餉屬文陛,飛 檄諸邑。兵未集而寇迫城,文陛密趨鄉勇夜炊,直搗

賊營,斬獲無算,各邑輸輓以通。又督餉永安,遇賊於
考證
道,文陛度兵少,令砍竹繫衣為鎗勢,設伏疑之,賊怯

遁去。大軍駐長樂,立檄餉米七百斛,俄頃而赴,將士」 飽騰。嘗視篆興寧、長樂,擊寇於槎江,擒馘百餘。已而 興寧大饑,積穀不濟。時富戶遏糶,文陛立令平價,饑 民賴以甦。功當特敘,為同事者所忌,羅織坐之。憤憊 病發,卒官。

楊軒 编辑

按《寶慶府志》:「軒字子昂,城步人。嘉靖末,以歲薦任四 川重慶府通判,遇事敢為。大酋譚紹乾、鳳繼祖相繼 叛,大中丞檄之督兵,人有勸其以他故辭者,軒曰:『事 不避難,臣職也。吾而委之,誰復有任者』?隨以兵道相 機設伏,元惡次第就擒。歷任六載,謝事歸。雅尚清修, 為一邑重。性剛介不阿,鄉人有失,輒以大義折之,皆」 畏服焉。卒,年七十六。祀「鄉賢。」

張書紳 编辑

按《濟南府志》:「書紳字佩訓,陽信人。隆慶丁卯舉人,授 松江府通判。卻修河羨金千餘兩。鹽徒負販懼罪豫 贖,習為成例,書紳盡為蠲除,歲省商人數萬緡,織人 困憊,積逋動至數歲。書紳間出俸金佐之,上供有餘, 而民困以蘇。蒲匯、六磊諸塘,日月諸河水,疏鑿詳豫, 禁泥於河干以防偷惰,運泥於下澤以廣田疇。其一」 事而數利類如此。忌者陰搆,左遷河南臬幕,委署禹 州。州多大猾,操長吏短長。書紳以廉介自持,而玩法 者斂手。陞五臺縣令,自解綬歸,年七十六卒。

吳銓文 编辑

按南昌郡乘銓文,字行甫,更名遇,南昌人。萬曆壬午 鄉舉,授故城教諭,陞安慶府推官。丁母憂,服闋,補漢 陽推官。有鄉猾以畝鬻富生蕭某,紿生值而實無畝, 生往按,宿他莊。猾偵其僕舊私莊婦,夜群擊殺婦。質 明,執生誣搆,屬銓文訊狀。銓文曰:「生暱媼,復怒殺媼 耶?論報惟輕」,而後鞫者竟入,生坐償。會御史慮獄,生 牿拳候鞫僕苴履赬衣,懷刃詣直指前,一手拔刃,一 手挾冤狀,大號曰:「殺莊婦者我也!」語畢,立自引,直指 愕甚,閱牘得銓文所著《讞語》,遂直生而出之,上下驚 服。自是疑獄悉下銓文,咸質神矢公以聽。適楚宗以 嬴呂事搆王,而嗛趙中丞可懷為王倚。一日多宗白 事,復牴牾,遂攘臂格中丞至死,因熛忽廣。自固。銓 文時在黃,聞變曰:「非撫莫靖。」迺夜馳省,諭諸宗以朝 廷優養德意。會御史按安陸,銓文率諸李官往謁,御 史曰:「當以反聞。」眾嘿然。銓文曰:「殺重臣誠不法,幸猶 未斬關掠藏也。脫不解,毋迺驅使速叛。」御史曰:「我得 以風聞言事。」銓文曰:「他事得風聞,公按楚,楚事,獨不 得風聞,且亂形未成。今王即莫制,而宗皆八郡王屬, 猶可繩約,公宜駐省示重。」御史尚恍徉,銓文曰:「無已, 請速檄八郡教授申敕,可乎?夫宗憾中丞,非仇國也, 而猶不能已者,恐事聞不貰耳。今檄以嚴出入、曉利 害,明無深誅,則人自安而群渙矣。至市棍借助暴橫 逞,檄監司密緝分其黨,又檄閫衛整備示武,以消傍 睨而已。」御史悉用銓文言,不逾月,事悉定。陞雲南安 州知州,題改興國州。入覲,卒於高塘逆旅。

鄭之韶 编辑

按《武進縣志》:「之韶,臨桂人,舉人。萬曆癸未,通判常州。 嘗視篆武進,訟者及旁聽者盈廷,或環擁几案,勿為 訶也。剖判如流,一一中情。兼之慰勸諄至,每衙散,頌 聲沸衢,即被譴者亦無不心服。自俸薪外不取一錢。 未期致仕去,士民遮道留之不得,為樹豐碑於西右 通衢。」

彭簪 编辑

按《武進縣志》:「簪,安城人,舉人。嘗令楚,作《衡山志》」,羅洪 先序之。來判郡,與唐順之友善,不以聲名自好。視篆 宜興,多善政。革里胥例金。貌古氣凝,居處苦約。嘗攜 轊自隨,即生死之際,亦漠然矣。竟致仕去。

呂大英 编辑

按《廣西通志》:「大英,字元聲,文簡曾孫。幼多穎悟,博聞 強記。垂髫遊泮時,伯氏已登鄉薦,父希彝念官廕久 虛,萬曆丙午計偕,遂攜大英北上,補一品廕,讀書太 學。大司成器之,請改外,授廣東惠州別駕,署篆興寧。 革陋規,裁冗費,清盜源,建學宮時地方惡俗,人有隙, 即採斷腸草服之,以藉圖賴。大英訪知,諭百姓挖其」 根,獲一石即准銷贖銀一兩。毒山幾平,治行卓異,有 《德政錄》。時鄰境盜刦餉金數千,大英鞫之。盜招金匿 家竈旁,兩起之,不得金,盜亦旋斃。公慮供扳蔓,引良 民受害,齋戒禱於城隍。數日,雷電大作,擊盜匿贓處, 地為裂,得金數百,距前死盜所指贓處僅咫尺,諸盜 悚伏,願自首。不踰月,原金俱完,人咸服公神明感格。 督府商周祚廉其事,特薦之薦未到部三日,以例轉 王府長史。大英以病乞歸,隱居不事家人產,而賑饑 周急,靡所吝惜。卒祀賢鄉。

桑瑜 编辑

按《蘇州府志》:「瑜字廷瓚,常熟人。弱冠舉於鄉,不第,選 溫州通判。為治尚寬盛,寒暑不禁人於獄。屬邑泰順有銀坑,歲久礦微,白於上官,遂得奏減。瀕海有地曰 蒲莊,設二千戶領卒以備倭寇。平陽舊籍居民三千 餘,其田漸為衛卒所侵,民為之代輸,瑜被檄往勘,道 經鐵沙嶺,有嵐瘴,從者憚行。瑜往籍其畝,賦其租,以」 為官軍俸給。民喜躍,護送過嶺。溫有鹽竈戶多逃亡, 課坐是虧。部官議以三丁充一丁,竈戶攜老幼泣訴 於瑜,瑜假寐若有言於旁曰:「有舊額。」寐訊之,人云:「舊 額在於戶部。」為言於部官,從其言。自是兩浙南北直 隸皆用舊額以征課。謝靈運守溫,有《夢草池》,瑜作堂 其上,兄瑾來自處,相與會合觴詠,以繼其風。瑜初仕, 與瑜相約,早致政,年四十五卒,解任如約,同日還故 里。瑜自傷親不及養,得一味,必設位以薦。瑾有疾,當 會試,不忍行,留以侍疾。兄弟有山水之好,每風日佳 霽必出游,游必有篇詠。有《吟窗選粹》《檢齋集》。

何自謙 编辑

按《池州府志》:自謙,字益之,該博典籍。以歲選除瓊州 府判,躬受撫黎之任,自總捕督儲外,若饑饉癘疫中 璫,調劑得當,使黎帖然。嗣是攝安定,攝瓊山,皆得民 心。代守修覲,而黎變作,自謙力疾至瓊,帥健兵擒其 元兇十數輩。尋奉旨協雷陽三路兵,冒暑火攻,數旬 而首惡獻俘。因疏撫黎數事,奏皆如議。陞審理正,致」 仕。踰年,敘功賜金,進階長史。文章詩賦,卓然一時。著 有《夢雪壯遊》、「《歸與、濟偉》諸集。

蕭灼如 编辑

按《揚州府志》:「灼如字茹一,江都人。由選貢授廣東潮 州通判。職司良民多逋賦,灼如盡為請免。歲饑捐賑, 存活甚眾,有能聲。巡按周應期所至,以灼如從,凡有 疑難,詢之立決。潮關有稅,命其代理,灼如設匭中庭, 令自投其中,不問羡餘。當事益重其賢,將疏特薦,灼 如曰:『吾治潮以勞得疢幸,不隕厥職足矣,敢更他望 乎』?」遂告養乞休,潛心理學,參究龍溪、姚江分合,得「明 善誠身」之旨。卒祀鄉賢。

倪祚善 编辑

按《安慶府志》:「祚善,字永錫,天啟間,以明經授永興令。 居官清慎。會洞寇猖獗,日繕兵厲甲,寇不敢犯。遷岳 州別駕。一日,岳陽樓之東隅,白煙一線,上沖霄漢不 絕者三日,訛言城將災,岳民騰沸。時方署篆,肅衣冠 而酬之曰:『天降災應災,吾蒞民者。民無災,煙即息,無 恐眾』。言訖,煙果息。以父憂去職,服闋,補金華同知。許」 都倡亂,首犯金華。祚善甲冑,登陴親冒矢石。廉知郡 內奸宄數十人,即日縛斬之。賊退,以功陞處州知府。 解綬之日,行裝蕭然。卒年七十有二。

歐爚 编辑

按《衡州府志》:「爚字洞陽,衡陽人。蚤歲以文章知名,工 為古文辭,典麗爾雅,為鉅公所引重。以貢授姑蘇掌 故,文譽傾吳下。尋內召,改國子監學錄,擢梧州通判。 梧州稅務,府正佐各視一季,輒苦墨吏取盈。公清剛 不染,公務之外,一無私取。有珠商骫,法當受杖,藏走 盤珠於衣間,褫衣珠見公,笑曰:『豎賈欲以此貸刑乎』?」 卒杖之。商儈以其廉約不已,侵保留更視兩季,仍龥 請不已,爚終以其羶辭之益力。會和尚山猺賊亂,躬 請帥師入巢勦撫,瀧封底平,以功最,遷高州府同知。 抵任未匝歲,歎曰:「廉吏可為而不可為,雖為廉,不如 弗為吏也。」遂引疾乞休。

蒲以懌 编辑

按《永明縣志》:「以懌字德臺。生而清臞有勁骨,束髮攻 舉子業,輒冠軍。督學使者鄒迪光負人倫鑑,較士湖 南,得以懌卷,大奇之,拔第一,貢於朝,授四川鹽亭令。 為政左禮讓,右科條,不襲因仍苟且之治。疏鹽艘,減 運木,民食其福。間當簿書之暇,率諸孝秀課文講藝, 亹亹勿倦。三年,轉常州別駕,攝府篆,益加砥礪。當受」 事之日,筦掾持藏金數百兩相餉,謂「此公帑無名物, 應得歸諸私橐。」以懌叱曰:「纖毫皆民膏脂,安得若纍 纍者,以無名取之,以無名入之乎!」其清操峻節如此。 至事親純孝,人無間言。每遇父母忌日臨祭,必縞服 哀泣,終身之慕,八十年如一日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