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275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二百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七十五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二百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七十五卷目錄

 僭號部彙考一

  夏代僭號

  有窮后羿 寒浞

  秦漢之際僭號

  楚陳勝

  齊田儋 田榮 田橫

  西楚項籍

皇極典第二百七十五卷

僭號部彙考一 编辑

夏代僭號 编辑

有窮后羿 寒浞 编辑

《帝王世紀》:「帝羿有窮氏。未聞其姓何。先帝嚳以上世 掌射正,至嚳,賜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鋤,為帝司射。歷 虞夏,羿學射于吉甫,其臂長,故以善射聞。及夏之衰, 自鋤遷于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帝相徙于商丘,依 同姓諸侯斟尋。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田獸,棄 其良臣武羅、伯姻、熊髡、尨圉而信寒浞。」寒浞,伯明氏 之讒子。伯明后以讒棄之,而羿以為己相。寒浞殺羿 于桃梧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之,死于窮門。 浞遂代夏立為帝。

寒浞篡羿位,襲「有窮」之號,因浞之室,生奡及豷。奡多 力,能陸地行舟。浞使奡帥師滅斟灌,斟尋殺夏帝,封 奡於過,封豷於戈,恃其詐力,不卹民事。初,夏之殺帝 相也,妃有仍氏女曰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 生少康。初,夏之遺臣曰靡,事羿,羿死,逃於有鬲氏,收 斟尋二國餘燼,殺寒浞,立少康。滅奡於過,后杼滅豷 於戈,有窮遂亡。

秦漢之際僭號 编辑

陳勝 编辑

《漢書陳勝傳》:「勝字涉,陽城人。吳廣字叔,陽夏人也。勝 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然甚久,曰:『苟富貴, 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勝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秦二世元年秋七月, 發閭左戍漁陽九百人,勝、廣皆為屯長,行至蘄大澤 鄉,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斬。勝、廣迺謀 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勝曰:「天下 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 蘇,扶蘇以數諫,故不得立。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 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項燕為楚將,數 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在。今。誠以吾眾為天 下倡,宜多應者。」廣以為然,迺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勝、廣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眾耳。」迺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 腹中。」卒買魚亨食,得書,已怪之矣。又間令廣之次所 㫄叢祠中,夜構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 驚恐。旦日,卒中往往指目勝、廣。勝、廣素愛人,士卒多 為用。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勝佐之,并殺兩 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當斬藉弟。令毋 斬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 名耳。侯王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令。」迺詐稱 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望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 以尉首。勝,自立為將軍,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拔之,收 兵而攻蘄。蘄下,迺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 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兵車六七百乘, 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 譙門中,不勝,守丞死。迺入據陳。數日,號召三老豪桀 會計事,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 楚之社稷,功宜為王。」勝迺立為王,號張楚。於是諸郡 縣苦秦吏暴,皆殺其長吏,將以應勝。迺以廣為假王, 監諸將以西擊滎陽。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餘徇趙,汝 陰人鄧宗徇九江郡。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 可勝數。葛嬰至東城,立襄彊為楚王。後聞勝已立,因 殺襄彊。還報至陳,勝殺嬰。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廣 圍滎陽,李由為三川守,守滎陽,廣不能下。勝徵國之 豪桀,與計,以上蔡人房君、蔡賜為上柱國。周文,陳賢 人也,嘗為項燕軍視日,事春申君,自言習兵。勝與之 將軍印,西擊秦。行收兵至關,車千乘,卒十萬,至戲軍 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驪山徒,人奴產子,悉發以擊楚 軍,大敗之。周文走出關,止屯曹陽。二月餘,章邯追敗 之,復走黽池。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剄軍遂 不戰。武臣至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餘為大將軍,張耳、 召騷為左右丞相。勝怒,捕繫武臣等家室,欲誅之。柱 國曰:「秦未亡而誅趙王將相家屬,此生一秦,不如因 立之。」勝乃遣使者賀趙,而徙繫武臣等家屬宮中,而 封張耳子敖為成都君,趣趙兵亟入關。趙王將相相 與謀曰:「王王趙,非楚意也。楚已誅秦,必加兵於趙。計 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廣。趙南據大河,北 有燕、代,楚雖勝秦,不敢制趙;若不勝,秦必重趙。趙承秦、楚之敝,可以得志於天下。」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 而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將兵北徇燕、燕地,貴人豪桀 謂韓廣曰:「楚、趙皆已立王。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願 將軍立為王。」韓廣曰:「廣母在趙,不可。」燕人曰:「趙方西 憂秦,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強,不敢害趙 王將相之家,今趙獨安敢害將軍家乎!」韓廣以為然, 乃自立為燕王。居數月,趙奉燕王母家屬歸之。是時, 諸將徇地者不可勝數。周市北至狄,狄人田儋殺狄 令,自立為齊王,反擊周市。市軍散,還至魏地,立魏後 故甯陵君咎為魏王。咎在勝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 欲立周市為王,市不肯,使者五,反勝,迺立甯陵君為 魏王,遣之國,周市為相。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 軍已破,秦兵且至,我守滎陽城不能下,秦軍至,必大 敗。不如少遺兵,足以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 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因相與矯陳 王令以誅吳廣,獻其首於勝。勝使賜田臧楚令尹印, 使為上將。田臧迺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城,自以精 兵西迎秦軍於敖倉。與戰,田臧死,軍破。章邯進擊李 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死,陽城人鄧說將兵居郯,章 邯別將擊破之,鄧說走陳。銍人五逢將兵居許,章邯 擊破之,五逢亦走。陳勝誅鄧說。勝初立時,凌人秦嘉、 銍人董紲、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 皆特起將兵,圍東海,守於郯。勝聞,迺使武平君畔為 將軍,監郯下軍。秦嘉自立為大司馬,惡屬人,告軍吏 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聽。」因矯以王命殺武平 君,畔章邯。已破五逢,擊陳,柱國房君死。章邯又進擊 陳西張賀軍。勝出臨戰,軍破,張賀死。臘月,勝之汝陰, 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勝以降秦,葬碭,諡曰隱王。 勝故涓人,將軍呂臣,為蒼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殺 莊賈,復以陳為楚。初,勝令銍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 武關。留已徇南陽,聞勝死,南陽復為秦。宋留不能入 武關,迺東至新蔡,遇秦軍,宋留以軍降秦。秦傳留至 咸陽,車裂留以徇。秦。嘉等聞勝軍敗,迺立景駒為楚 王,引兵之方與,欲擊秦軍濟陰下,使公孫慶使齊王, 欲與并力俱進。齊王曰:「陳王戰敗,未知其死生,楚安 得不請而立王?」公孫慶曰:「齊不請楚而立王,楚何故 請齊而立王?且楚首事,當令於天下。」田儋殺公孫慶, 秦左右校復攻陳,下之。呂將軍走。徼兵復聚,與番盜 英布相遇,攻擊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復以陳為楚。會 項梁立懷王孫心為楚王。陳勝王凡六月,初為王。其 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迺之陳,叩宮門曰:「吾欲見涉 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迺置不肯為通。勝出,遮道而 呼,涉迺召見,載與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涉之 為王沈沈」者,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 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言勝故情。或言客愚無 知,專妄言,輕威。勝斬之,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 勝者。以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諸將徇 地,至令之不是者,繫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 者,不下吏輒自治。勝信用之,諸將以故不親附,此其 所以敗也。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高 祖時為勝置守冢於碭,至今血食。王莽敗,迺絕。

田儋 田榮 田橫 编辑

《漢書田儋傳》:「儋,狄人也。故齊王田氏之族也。儋從弟 榮,榮弟橫,皆豪桀,宗彊,能得人。陳涉使周市略地,北 至狄,狄城守。儋陽為縛其奴,從少年之廷,欲謁殺奴。 見狄令,因擊殺令,而召豪吏子弟曰:『諸侯皆反秦自 立。齊,古之建國,儋,田氏當王。遂自立為齊王,發兵擊 周市,市軍還去,儋因率兵東略,定齊地。秦將章邯圍』」 魏王咎於臨濟急,魏王請救於齊,儋將兵救魏。章邯 夜銜枚擊,大破齊、楚軍,殺儋於臨濟下。儋從弟榮收 儋餘兵,東走東阿。齊人聞儋死,迺立故齊王建之弟 田假為王,田角為相,田閒為將,以距諸侯。榮之走東 阿,章邯追圍之。項梁聞榮急,迺引兵擊破章邯東阿 下。章邯走而西,項梁因追之。而榮怒齊之立假,迺引 兵歸,擊逐假。假亡走楚。相角亡走趙。角弟閒前救趙, 因不敢歸。榮迺立儋子市為王,榮、相之橫為將,平齊 地。項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項梁使使趣齊兵,共 擊章邯。榮曰:「楚殺田假,趙殺角、閒」迺出兵楚懷王曰: 「田假與國之王,窮而歸我,殺之不誼。」趙亦不殺田角、 田閒,以市於齊。齊王曰:「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 何者?為害於身也。田假、田角、田閒於楚、趙非手足戚, 何故不殺?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首用事者墳 墓矣。」楚、趙不聽齊,齊亦怒,終不肯出兵。章邯果敗,殺 項梁,破楚兵。楚兵東走,而章邯渡河,圍趙於鉅鹿,項 羽由此怨榮。羽既存趙,降章邯,西滅秦,立諸侯王。迺 徙齊王市更王膠東,治即墨。齊將田都從共救趙,因 入關,故立都為齊王,治臨淄。故齊王建孫田安,項羽 方渡河救趙,安下濟北數城,引兵降項羽,羽立安為 濟北王,治博陽。榮以負項梁,不肯助楚攻秦,故不得 王。趙將陳餘亦失職,不得王。二人俱怨項羽。榮使人 將兵助陳餘,令反趙地,而榮亦發兵以距擊田都,都亡走楚。榮留齊王市毋之膠東。市左右曰:「項王強暴, 王不就國,必危。」市懼,迺亡就國。榮怒,追擊殺市於即 墨。還攻殺濟北王安,自立為王,盡并三齊之地。項王 聞之,大怒,迺北伐齊。榮發兵距之城陽。榮兵敗,走平 原,平原民殺榮。項羽遂燒夷齊城郭,所過盡屠破。齊 人相聚畔之。榮弟橫收齊散兵,得數萬人,反擊項羽 於城陽,而漢王帥諸侯敗楚,入彭城。項羽聞之,迺釋 齊而歸,擊漢於彭城,因連與漢戰,相距滎陽。以故橫 復收齊城邑,立榮子廣為王,而橫相之,政事無巨細 皆斷於橫。定齊三年,聞漢將韓信引兵且東擊齊,齊 使華毋傷、田解軍歷下以距漢。會漢使酈食其往說 王廣,及相橫與連和,橫然之,迺罷歷下守備,縱酒,且 遣使與漢平。韓信迺渡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因入臨 菑。王廣、相橫以酈生為賣己而亨之。廣東走高密,橫 走博,守相田光走城陽。將軍田既軍於膠東。楚使龍 且救齊,齊王與合軍高密。漢將韓信、曹參破殺龍且, 虜齊王廣。漢將灌嬰追得守相光。至博,而橫聞王死, 自立為王。還擊嬰,嬰敗橫軍於贏下。橫亡走梁,歸彭 越。越時居梁地,中立,且為漢,且為楚。韓信已殺龍且, 因進兵破殺田既於膠東。灌嬰破殺齊將田吸於千 乘,遂平齊地。漢滅項籍,漢王立為皇帝,彭越為梁王。 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餘人入海居。中。高帝聞 之,以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 收,後恐有亂,迺使使赦橫罪而召之。橫謝曰:「臣亨陛 下之使酈食其,今聞其弟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 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中。使還報,高帝迺詔衛尉 酈商曰:「齊王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迺 復使使持節具告以詔意,曰:「橫來,大者王,小者迺侯 耳;不來,且發兵加誅。」橫迺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 至尸鄉廄,置橫謝使者曰:「人臣見天子,當洗沐。止留。」 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 而橫迺為亡虜,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又吾亨人 之兄,與其弟併肩而事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 搖,我獨不媿於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見我,不過欲壹 見我面貌耳。陛下在雒陽,今斬吾頭馳三十里閒,形 容尚未能敗,猶可知也。」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 馳奏之高帝。高帝曰:「嗟乎!有以起布衣兄弟三人更 王,豈非賢哉!」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為都尉,發卒二 千,以王者禮葬橫。既葬,二客穿其冢旁,皆自剄從之。 高帝聞而大驚,以橫之客皆賢者,吾聞其餘尚五百 人在海中,使使召至,聞橫死,亦皆自殺。於是迺知田 橫兄弟能得士也。

西楚項籍 编辑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 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 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項籍少 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 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 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 有櫟陽逮捕,迺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曹司馬 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 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嘗 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 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 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 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 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 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是時 桓楚亡在澤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 耳。」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召 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梁召籍入,須臾梁眴籍曰: 「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 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慴 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 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吳中 豪傑為校尉、候司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梁。梁曰: 「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眾乃 皆伏。於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廣陵人召 平於是為陳王,徇廣陵未能下,聞陳王敗走,秦兵又 且至,乃渡江矯陳王命,拜梁為楚王、上柱國,曰:「江東 已定,急引兵西擊秦。」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 陳嬰已下東陽,使使欲與連和俱西。陳嬰者,故東陽 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 聚數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彊 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少年欲立嬰便為王, 異軍蒼頭特起。陳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 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 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 敢為王,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於楚,今欲 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於是眾從其言,以兵屬項梁。項梁渡淮,黥布、蒲將軍亦以兵 屬焉,凡六七萬人,軍下邳。當是時,秦嘉已立景駒為 楚王,軍彭城東,欲距項梁。項梁謂軍吏曰:「陳王先首 事,戰不利,未聞所在。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逆無 道。」乃進兵擊秦嘉。秦嘉軍敗走,追之至胡陵。嘉還戰 一日,嘉死,軍降,景駒走死梁地。項梁已并秦嘉軍軍 胡陵,將引軍而西。章邯軍至栗,項梁使別將朱雞石、 餘樊君與戰。餘樊君死,朱雞石軍敗,亡走胡陵。項梁 乃引兵入薛,誅雞石。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 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還報項梁。項梁聞陳王定死, 召諸別將會薛計事。此時沛公亦起沛往焉,居鄛人 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 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 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 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 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 後也』。」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 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陳嬰為楚上柱國, 封五縣,與懷王都盱台。項梁自號為武信君。居數月, 引兵攻亢父,與齊田榮、司馬龍且軍救東阿,大破秦 軍於東阿。田榮即引兵歸,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假相 田角亡走趙。角弟田間故齊將,居趙不敢歸。田榮立 田儋子市為齊王。項梁已破東阿下軍,遂追秦軍。數 使使趣齊兵,欲與俱西。田榮曰:「楚殺田假,趙殺田角、 田間,乃發兵。」項梁曰:「田假為與國之王,窮來從我,不 忍殺之。」趙亦不殺田角、田間,以市於齊。齊遂不肯發 兵助楚。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西破秦 軍濮陽東。秦兵收入濮陽,沛公、項羽乃攻定陶。定陶 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軍,斬李由。還攻外黃。 外黃未下,項梁起東阿西北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 等又斬李由,益輕秦,有驕色。宋義乃諫項梁曰:「戰勝 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 之。」項梁弗聽,迺使宋義使於齊。道遇齊使者高陵君 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論武信君軍必敗。 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 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沛公、項羽去外黃,攻陳留。 陳留堅守不能下。沛公、項羽相與謀曰:「今項梁軍破, 士卒恐」,乃與呂臣軍俱引兵而東。呂臣軍彭城東,項 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 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 陳餘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章邯令王離涉 閒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陳餘為將, 將卒數萬人而軍鉅鹿之北,此所謂河北之軍也。楚 兵已破於定陶,懷王恐,從旴台之彭城,并項羽、呂臣 軍自將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以沛 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初,宋義所遇齊 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 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 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悅之,因置以為上將 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 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 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 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䖟 不可以破蟣蝨。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 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 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 軍中曰:「猛如虎,狼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 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 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 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 之彊,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彊,何敝之 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 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 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 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 時,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 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 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 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項羽已殺卿 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 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 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 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 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閒不降,楚自燒 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 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 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 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 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 焉。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至咸陽,留司 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 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 「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 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願將軍孰計之。」陳餘亦遺《章 邯書》曰:「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 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 地數千里,竟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 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 侯並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 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 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內郤,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 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 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 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 與身伏鈇質妻子為僇乎?」章邯狐疑,陰使𠋫始成使 項羽欲約。約未成,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度三戶, 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 大破之。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 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 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項羽乃立章 邯為雍王,置楚軍中。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 前行。到新安,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秦中,秦 中吏卒遇之多無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 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 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 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將微聞其 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 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 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 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函谷關有兵守 關不得入,又聞沛公已破咸陽,項羽大怒,使當陽君 等擊關。項羽遂入至於戲西。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 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 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 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 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 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 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楚左尹項伯者,項羽 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 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 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 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 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 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 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 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巵酒 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 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 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 來謝項王。」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 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 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 許諾。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 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 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 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 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 王。項伯東嚮坐,亞父南嚮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 嚮坐,張良西嚮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 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 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 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 「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 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 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 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 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 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 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 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巵酒,則與斗巵酒。」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 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項王 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巵」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 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 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 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 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 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 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 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 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 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 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 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 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 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 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 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 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 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居數日,項羽引兵 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 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 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 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 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 說者。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 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 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 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 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乃分天下, 立諸將為侯王。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 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 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 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而三分關中,王秦降將,以距 塞漢王。項王乃立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 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都尉董翳 者,本勸章邯降楚,故立司馬欣為寒王,王咸陽以東 至河,都櫟陽。立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徙魏王 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 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 陽。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趙將司馬卬定河內,數有 功,故立卬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徙趙王歇為代王。 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 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楚將,常冠軍,故立布為九江 王,都六。鄱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故立芮 為衡山王,都邾。義帝柱國。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因 立敖為臨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燕將 臧荼從楚救趙,因從入關,故立荼為燕王,都薊;徙齊 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將田都從共救趙,因從入關,故 立都為齊王,都臨菑。故秦所滅。齊王建孫田安,「項羽 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城,引其兵降項羽,故立 安為濟北王,都博陽。」田榮者,數負項梁,又不肯將兵 從楚擊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陳餘棄將印去,不從入 關。然素聞其賢,有功於趙,聞其在南皮,故因環封三 縣。番君將梅鋗功多,故封十萬戶侯。項王自立為西 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 各就國。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 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 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 中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 為侯,已又殺之臧荼之國。因逐韓廣之遼東。廣弗聽。 荼擊殺廣無終,并王其地。田榮聞項羽徙齊王市膠 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乃大怒,不肯遣齊王之膠 東,因以齊反迎擊田都。田都走楚。齊王市畏項王,乃 亡之膠東就國。田榮怒,追擊殺之即墨。榮因自立為 齊王,而西擊殺濟北王田安,并王三齊。榮與彭越將 軍印令反梁地。陳餘陰使張同、夏說說齊王田榮曰: 「項羽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而王其群 臣諸將善地,逐其故主。趙王乃北居代,餘以為不可。 聞大王起兵,且不聽,不義。願大王資餘兵,請以擊常 山以復趙王,請以國為扞蔽。」齊王許之,因遣兵之趙。 陳餘悉發三縣兵,與齊并力擊常山,大破之。張耳走 歸漢。陳餘迎故趙王歇於代,反之趙,趙王因立陳餘 為代王。是時漢還定三秦,項羽聞漢王皆已并關中, 且東,齊、趙叛之,大怒,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 漢。令蕭公角等擊彭越。彭越敗蕭公角等。漢使張良 徇韓,乃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又以齊、梁反書遺項王曰:「齊欲與趙并滅楚。」 楚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徵兵九江王布。布稱疾 不往,使將將數千人行。項王由此怨布也。漢之二年 冬,項羽遂北至城陽,田榮亦將兵會戰。田榮不勝,走 至平原,平原民殺之。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 榮降卒,係擄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 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萬 人反城陽。項王因留連戰,未能下。春,漢王部五諸侯 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 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 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 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 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 擊至靈壁東雎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 餘萬人,皆入雎水,雎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於是 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 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 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 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 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 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於是遂 得脫。求太公、呂后不相遇。審食其從太公、呂后間行 求漢王,反遇楚軍,楚軍遂與歸報項王,項王常置軍 中。是時,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間往 從之,稍稍收其士卒,至滎陽,諸敗軍皆會。蕭何亦發 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復大振。楚起於彭城,常乘 勝逐北,與漢戰滎陽南京索間。漢敗楚,楚以故不能 過滎陽而西。項王之救彭城,追漢王至滎陽,田橫亦 得收齊,立田榮子廣為齊王。漢王之敗彭城,諸侯皆 復與楚而背漢。漢軍滎陽,築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 粟。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 割滎陽以西為漢。項王欲聽之,歷陽侯范增曰:「漢易 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漢王患之,乃用陳平計間項王。項王使者來,為太牢 具,舉欲進之。見使者,佯驚愕曰:「吾以為亞父使者。」乃 反項王使者更持去,以惡食食項王使者。使者歸報 項王,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 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 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漢將紀信說漢王 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漢 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 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 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 見紀信,問:「漢王安在?」信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 信。漢王使御史大夫周苛、樅公、魏豹守滎陽。周苛、樅 公謀曰:「反國之王,難與守城。」乃共殺魏豹。楚下滎陽 城,生得周苛。項王謂周苛曰:「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 軍,封三萬戶。」周苛罵曰:「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 漢敵也。」項王怒,烹周苛,并殺樅公。漢王之出滎陽,南 走宛、葉,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復入保成皋。漢之四年, 項王進兵圍成皋。漢王逃,獨與滕公出成皋北門,渡 河走修武,從張耳、韓信軍。諸將稍稍得出成皋,從漢 王。楚遂拔成皋,欲西,漢使兵距之鞏,令其不得西。是 時,彭越渡河,擊楚東阿,殺楚將軍薛公。項王乃自東 擊彭越。漢王得淮陰侯兵,欲渡河南。鄭忠說漢王,乃 止,壁河內,使劉賈將兵佐彭越,燒楚積聚。項王東擊 破之,走彭越。漢王則引兵渡河,復取成皋,軍廣武,就 敖倉食。項王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 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 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 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項王怒,欲 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 殺之無益,秪益禍耳!」項王從之。楚漢久相持未決,丁 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 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 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 力。」項王命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 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 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 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間問之,乃項王 也。漢王大驚。於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間而 語漢王數之。項王怒,欲一戰,漢王不聽。項王伏弩射 中漢王,漢王傷,走入成皋。項王聞淮陰侯已舉河北 破齊趙,且欲擊楚,乃使龍且往擊之。淮陰侯與戰,騎 將灌嬰擊之,大破楚軍,殺龍且,韓信因自立為齊王。 項王聞龍且軍破則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說淮陰侯, 淮陰侯弗聽。是時彭越復反,下梁地,絕楚糧。項王乃 謂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曰:「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 慎勿與戰,毋令得東而已。我十五日必誅彭越,定梁 地,復從將軍。」乃東行擊陳留、外黃。外黃不下,數日,已降。項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欲阬之。外 黃令舍人兒年十三往說項王曰:「彭越彊劫外黃,外 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豈有歸 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項王然其 言,乃赦外黃當阬者。東至雎陽,聞之皆爭下項王。漢 果數挑楚軍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馬 怒,渡兵氾水。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 貨賂。大司馬咎、長史翳、塞王欣皆自剄氾水上。大司 馬咎者,故蘄獄掾;長史欣亦故櫟陽獄吏,兩人嘗有 德於項梁,是以項王信任之。當是時,項王在睢陽,聞 海春侯軍敗,則引兵還。漢軍方圍鍾離昧於滎陽東, 項王至,漢軍畏楚,盡走險阻。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 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說項王,請太公,項王弗聽。漢王 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 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許之,即歸漢 王父母妻子,軍皆呼萬歲。漢王乃封侯公為平國君, 匿弗肯復見,曰:「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故號為平國 君。」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漢欲西歸,張良、陳平 說曰:「漢有天下大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 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饑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 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漢五年,漢王乃追項 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 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 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謂張子房曰:「諸侯不從 約,為之奈何?」對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 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 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 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漢王曰: 「善。」於是乃發使者告韓信、彭越曰:「并力擊楚,楚破,自 陳以東傅海與齊王,雎陽以北至穀城,與彭相國。」使 者至,韓信、彭越皆報曰:「請今進兵。」韓信乃從齊往,劉 賈軍從壽春,並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馬周殷叛楚, 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 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 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 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 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 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於是項王乃上馬, 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 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 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 田父。田父給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 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 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 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 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決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 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 以為四隊,四嚮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 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 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 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 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 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 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 曰:「如大王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 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 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 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 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 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 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 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 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 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 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 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 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 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 體,皆是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 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 為涅陽侯。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 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 示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 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穀城。漢王為發哀, 泣之而去。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 陽侯。桃侯、平皋侯、元武侯,皆項氏,賜姓劉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