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134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三十四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一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目錄

 詩經部彙考二

  周卜商詩序

經籍典第一百三十四卷

詩經部彙考二 编辑

周卜商詩小序 编辑

《大序》:子夏《自序》。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 詠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于 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 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 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 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 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 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故曰「風。」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 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變, 哀刑政之苛,吟詠性情以風其上,達于事變而懷其 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 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 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 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 《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 也。是為四始,詩之至也;

周南

《關雎》
编辑

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 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 以化之。然自《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繫之周公 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 王之所以教,故繫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 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 「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 也。

《葛覃》
编辑

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則志在於女功之事,躬 儉節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師傅,則可以歸安父母,化 天下以婦道也。

《卷耳》
编辑

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 勞,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 於憂勤也。

《樛木》
编辑

「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無嫉妒之心焉。

《螽斯》
编辑

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

《桃夭》
编辑

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 鰥民」也。

《兔罝》
编辑

后妃之化也。《關雎》之化行,則莫不好德,賢人眾多也。

《芣苢》
编辑

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

《漢廣》
编辑

德廣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國,美化行于江漢之 域,無思犯禮,求而不可得也。

《汝墳》
编辑

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墳之國,婦人能閔其君 子,猶勉之以正也。

《麟之趾》
编辑

《關雎》之應也。《關雎》之化行,則天下無犯非禮,雖衰世 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時也。

召南

《鵲巢》
编辑

《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 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

《采蘩》
编辑

「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

《草蟲》
编辑

《大夫妻》能以禮自防也;

《采蘋》
编辑

「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祖,共祭 祀矣。

===
《甘棠》
===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於南國。

《行露》
编辑

「《召伯》聽訟」也。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彊暴之男不 能侵陵貞女也。

《羔羊》
编辑

《鵲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 正直,德如羔羊也。

《殷其》
编辑

「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 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

《摽有梅》
编辑

「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 也。

《小星》
编辑

「惠及下也」,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於君,知 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

《江有汜》
编辑

美媵也。「勤而無怨」,嫡能悔過也。文王之時,江、汜之間 有嫡不以其媵備數,媵遇勞而無怨,嫡亦自悔也。

《野有死》
编辑

「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彊暴相陵,遂成淫風。被文王之 化,雖當亂世,猶惡無禮也。

《何彼穠矣》
编辑

「美王姬也。」雖則王姬亦下嫁于諸侯,車服不繫其夫, 下王后一等,猶執婦道,以成肅雝之德也。

《騶虞》
编辑

《鵲巢》之應也。《鵲巢》之化行,人倫既正,朝廷既治,天下 純被文王之化,則庶類蕃殖,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 王道成也。

《柏舟》
编辑

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

《綠衣》
编辑

衛莊姜傷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

《燕燕》
编辑

衛莊姜送歸妾也。

《日月》
编辑

衛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難,傷己不見答於先君,以 至困窮之詩也。

《終風》
编辑

衛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暴,見侮慢而不能正也。

《擊鼓》
编辑

《怨州吁也》。衛州吁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 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

《凱風》
编辑

美孝子也。《衛》之淫風流行,雖有七子之母,猶不能安 其室,故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 爾。

《雄雉》
编辑

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 女怨曠,國人患之,而作是詩。

《匏有苦葉》
编辑

刺衛宣公也。公與夫人並為淫亂。

《谷風》
编辑

刺夫婦失道也。衛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棄其舊室, 夫婦離絕,國俗傷敗焉。

《式微》
编辑

「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

《旄丘》
编辑

責衛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於衛,衛不能修方 伯連帥之職,黎之臣子以責於衛也。

《簡兮》
编辑

刺不用賢也。衛之賢者仕於伶官,皆可以承事上者 也。

《泉水》
编辑

衛女思歸也。嫁於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 是詩以自見也。

《北門》
编辑

刺仕不得志也。言衛之忠臣不得其志爾。

《北風》
编辑

刺,虐也。衛國並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 焉。

《靜女》
编辑

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

《新臺》
编辑

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作《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 惡之,而作是詩也。

《二子乘舟》
编辑

《思伋》,壽也。衛宣公之二子爭相為死,國人傷而思之, 作是詩也。

《柏舟》
编辑

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 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

《牆有茨》
编辑

《衛人》,刺其上也。公子頑通于君母,國人疾之而不可 道也。

《君子偕老》
编辑

《刺衛夫人》也。夫人淫亂,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 德,服飾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

《桑中》
编辑

刺,奔也。衛之公室淫亂,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 竊妻妾,期于幽遠,政荒民流,而不可止。

《鶉之奔奔》
编辑

刺衛宣姜也。衛人以為宣姜鶉鵲之不若也。

《定之方中》
编辑

美衛文公也。「衛為狄所滅,東徙渡河,野處漕邑。齊桓 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營宮 室,得其時制,百姓說之,國家殷富焉。」

《蝃蝀》
编辑

止,奔也。衛文公能以道化其民,淫奔之恥,國人不齒 也。

《相鼠》
编辑

刺無禮也。衛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不承先君 之化,無禮儀也。

《干旄》
编辑

「美」,好善也。衛文公臣子多好善,賢者樂告以善道也。

《載馳》
编辑

許穆夫人作也。閔其宗國顛覆,自傷不能救也。衛懿 公為狄人所滅,國人分散,露於漕邑。許穆夫人閔衛 之亡,傷許之小,力不能救,思歸唁其兄,又義不得,故 賦是詩也。

《淇奧》
编辑

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諫,以禮自防,故 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詩也。

《考槃》
编辑

刺莊公也,不能繼先公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也。

《碩人》
编辑

閔莊姜也。莊公惑於嬖妾使驕上僭莊姜賢而不答, 終以無子國人閔而憂之。

《氓》
编辑

刺時也。宣公之時,禮義消亡,淫風大行,男女無別,遂 相奔誘,華落色衰,復相棄背,或乃困而自悔,喪其配 耦,故序其事以風焉。美反正,刺淫佚也。

《竹竿》
编辑

《衛》女思歸也。適異國而不見答,思而能以禮者也。

《芄蘭》
编辑

《刺惠公》也。驕而無禮,大夫刺之。

《河廣》
编辑

「宋襄公母歸于衛」,思而不止,故作是詩也。

《伯兮》
编辑

刺,時也。言君子行役,為王前驅,過時而不反焉。

《有狐》
编辑

刺時也。衛之男女失時,喪其妃耦焉。古者國有凶荒, 則殺禮而多昏會。男女之無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木瓜》
编辑

美齊桓公也。衛國有狄人之敗,出處於漕,齊桓公救 而封之,遺之車馬器服焉。衛人思之,欲厚報之,而作 是詩也。

《黍離》
编辑

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 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君子于役》
编辑

刺平王也。君子行役無期度,大夫思其危難以風焉。

《君子陽陽》
编辑

閔,周也。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

《揚之水》
编辑

《刺平王》也,不撫其民,而遠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

《中谷有蓷》
编辑

《閔周》也,夫婦日以衰薄,凶年饑饉,室家相棄爾。

《兔爰》
编辑

閔,周也。桓王失信,諸侯背叛,搆怨連禍,王師傷敗,君 子不樂其生焉。

《葛藟》
编辑

《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

《采葛》
编辑

懼讒也。

《大車》
编辑

刺周大夫也。禮義陵遲,男女淫奔,故陳古以刺今大 夫不能聽男女之訟焉

《丘中有麻》
编辑

思賢也。莊王不明,賢人放逐,國人思之而作是詩也。

《緇衣》
编辑

美武公也。父子並為周司徒,善于其職,國人宜之,故 羙其德,以明有國善善之功焉。

《將仲子》
编辑

刺莊公也。不勝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 祭仲諫而公弗聽,小不忍以致大亂焉。

《叔于田》
编辑

刺莊公也。「叔處于京,繕甲治兵,以出于田」,國人說而 歸之。

《大叔于田》
编辑

刺莊公也。「叔多才而好勇,不義而得眾也。」

《清人》
编辑

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 不能。使高克將兵而禦狄于境。陳其師旅,翱翔河上, 久而不召,眾散而歸,高克奔陳。公子素惡高克進之 不以禮,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國亡師之本,故作是詩 也。

《羔裘》
编辑

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風其朝焉。

《遵大路》
编辑

《思君子》也。莊公失道,君子去之,國人思望焉。

《女曰雞鳴》
编辑

刺,不說德也。陳古義以刺今,不說德而好色也。

《有女同車》
编辑

刺忽也。鄭人刺忽之不昏于齊。太子忽嘗有功于齊, 齊侯請妻之,齊女賢而不取,卒以無大國之助,至于 見逐,故國人刺之。

《山有扶蘇》
编辑

刺,忽也。所美非美然。

《籜兮》
编辑

刺,忽也。君弱臣強,不倡而和也。

《狡童》
编辑

刺,忽也。不能與賢人圖事,權臣擅命也。

《褰裳》
编辑

「思見正也。」「狂童恣行」,國人思大國之正己也。

《丰》
编辑

刺,亂也。「昏姻之道缺,陽倡而陰不和,男行而女不隨。」

《東門之墠》
编辑

刺亂也。男女有不待禮而相奔者也。

《風雨》
编辑

「《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子衿》
编辑

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

《揚之水》
编辑

閔無臣也。君子閔忽之無忠臣良士,終以死亡,而作 是詩也。

《出其東門》
编辑

閔亂也。公子互爭,兵革不息,男女相棄,民人思保其 室家焉。

《野有蔓草》
编辑

「思遇時也。」君之澤不下流,民窮于兵革,男女失時,思 不期而會焉。

《溱洧》
编辑

刺,亂也。兵革不息,男女相棄,淫風大行,莫之能救焉。

《雞鳴》
编辑

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 相成之道焉。

《還》
编辑

刺,荒也。哀公好田獵,從禽獸而無厭,國人化之,遂成 風俗。習于田獵,謂之賢,閑于馳逐,謂之「好」焉。

《著》
编辑

刺時也。時不親迎也。

《東方之日》
编辑

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禮化也。

《東方未明》
编辑

刺無節也。朝廷興居無節,號令不時,挈壺氏不能掌 其職焉。

《南山》
编辑

刺襄公也。鳥獸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惡,作詩而 去之。

《甫田》
编辑

《大夫》,刺襄公也。無禮義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諸侯, 志大心勞,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盧令》
编辑

刺,荒也。襄公好田獵畢弋而不修民事,百姓苦之,故 陳古以風焉。

===
《敝笱》
===《刺文姜》也。齊人惡魯桓公微弱,不能防閑文姜,使至

淫亂,為二國患焉。

《載驅》
编辑

《齊人》,刺襄公也。無禮義故,盛其車服,疾驅于通道大 都,與文姜淫,播其惡于萬民焉。

《猗嗟》
编辑

刺魯莊公也。齊人傷魯莊公有威儀技藝,然而不能 以禮防閑其母,失子之道,人以為齊侯之子焉。

《葛屨》
编辑

刺,褊也。魏地陿隘,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 無德以將之。

《汾沮洳》
编辑

刺,儉也。其君儉以能勤,刺不得禮也。

《園有桃》
编辑

刺,時也。大夫憂其君國小而迫,而儉以嗇,不能用其 民,而無德教,日以侵削,故作是詩也。

《陟岵》
编辑

《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國迫而數侵削,役乎大國,父 母兄弟離散,而作是詩也。

《十畝之間》
编辑

刺,時也。言其國削小,民無所居焉。

《伐檀》
编辑

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

《碩鼠》
编辑

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 而畏人,若大鼠也。

蟋蟀

刺晉僖公也。儉不中禮,故作是詩以閔之,欲其及時 以禮自虞樂也。此晉也,而謂之「唐」,本其風俗,憂深思 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山有樞》
编辑

刺晉昭公也。不能修道以正其國,有財不能用,有鐘 鼓不能以自樂,有朝廷不能以洒掃,政荒民散,將以 危亡四鄰,謀取其國家而不能知,國人作詩以刺之。

《揚之水》
编辑

《刺晉昭公》也。昭公分國以封沃,沃盛彊。昭公微弱,國 人將叛而歸沃焉。

《椒聊》
编辑

刺晉昭公也。君子見沃之盛彊,能修其政,知其蕃衍 盛大,子孫將有晉國焉。

《綢繆》
编辑

刺晉亂也。「國亂,則昏姻不得其時焉。」

《杕杜》
编辑

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 將為沃所并爾。

《羔裘》
编辑

刺時也。「晉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

《鴇羽》
编辑

刺,時也。昭公之後,大亂五世,君子下從征役,不得養 其父母,而作是詩也。

《無衣》
编辑

美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於天 子之使,而作是詩也。

《有杕之杜》
编辑

刺晉武公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賢以自輔 焉。

《葛生》
编辑

《刺晉獻公》也。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

《采苓》
编辑

刺晉獻公也。獻公好聽讒焉。

《車鄰》
编辑

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焉。

《駟驖》
编辑

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焉。

《小戎》
编辑

美襄公也。備其兵甲以討西戎。西戎方彊,而征伐不 休,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閔其君子焉。

《蒹葭》
编辑

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終南》
编辑

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為諸侯受顯服,大夫美之,故 作是詩以戒勸之。

《黃鳥》
编辑

《哀三良》也。國人刺穆公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

《晨風》
编辑

刺康公也,忘穆公之業,始棄其賢臣焉。

《無衣》
编辑

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焉。

《渭陽》
编辑

《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文公遭驪姬之 難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太子,贈送 文公于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 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詩也。

《權輿》
编辑

刺康公也。忘先君之舊臣,與賢者有始而無終也。

《宛丘》
编辑

《刺幽公》也,淫荒昏亂,游蕩無度焉。

《東門之枌》
编辑

疾,亂也。幽公淫荒,風化之所行,男女棄其舊業,亟會 於道路,歌舞於市井爾。

《衡門》
编辑

誘僖公也。愿而無立志,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也。

《東門之池》
编辑

刺時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賢女以配君子也。

《東門之揚》
编辑

刺時也。昏姻失時,男女多違,親迎女猶有不至者也。

《墓門》
编辑

刺陳佗也。陳佗無良師傅,以至於不義,惡加於萬民 焉。

《防有鵲巢》
编辑

憂讒賊也。宣公多信讒,君子憂懼焉。

《月出》
编辑

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說美色焉。

《株林》
编辑

刺靈公也。「淫乎夏姬,驅馳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澤陂》
编辑

刺,時也。言靈公君臣淫于其國,男女相說,憂思感傷 焉。

《羔羊》
编辑

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國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潔其衣 服,逍遙遊燕,而不能自強於政治,故作是詩也。

《素冠》
编辑

刺不能三年也。

《隰有萇楚》
编辑

疾,恣也。國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無情欲者也。

《匪風》
编辑

「思《周道》也。」國小政亂,憂及禍難,而思周道焉。

《蜉蝣》
编辑

刺奢也。昭公國小而迫,無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 將無所依焉。

《候人》
编辑

刺近小人也。共公遠君子而好近小人焉。

《鳲鳩》
编辑

刺不壹也。在位無君子,用心之不一也。

《下泉》
编辑

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憂而思明 王賢伯也。

《七月》
编辑

《陳》,王業也。周公遭變,故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 王業之艱難也。

《鴟鴞》
编辑

《周公》,救亂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 名之曰《鴟鴞》。

《東山》
编辑

周公東征也。周公東征,三年而歸。勞歸士大夫美之, 故作是詩也。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也,三章言 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樂男女之得及時也。君子之 于人,序其情而閔其勞,所以說也。說以使民,民忘其 死,其惟《東山》乎!

《破斧》
编辑

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惡四國焉。

《伐柯》
编辑

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

《九罭》
编辑

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

《狼跋》
编辑

美周公也。周公攝政,遠則四國流言,近則王不知周 大夫美其不失聖也。

小雅

《鹿鳴》
编辑

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 意,然後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

《四牡》
编辑

「勞使臣之來也,有功而見知」,則說矣

《皇皇者華》
编辑

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

《常棣》
编辑

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

《伐木》
编辑

《燕》,朋友故舊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 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

《天保》
编辑

「下報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歸美以報其上 焉。

《采薇》
编辑

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 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 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杕杜》以勤歸也。

《出車》
编辑

勞還率也。

《杕杜》
编辑

勞還役也。

《魚麗》
编辑

「美萬物盛多」,能備禮也。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內,《采薇》 以下治外,始於憂勤,終於逸樂,故美萬物盛多,可以 告於神明矣。

《南陔》
编辑

孝子相戒以養也。

《白華》
编辑

《孝子》之潔白也。

《華黍》
编辑

「時和歲豐」,宜黍稷也。有其義而亡其辭。

《南有嘉魚》
编辑

「《樂與賢》也。」太平之君子,至誠樂與賢者共之也。

《南山有臺》
编辑

「《樂》得賢也。」得賢則能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由庚》
编辑

萬物得由其道也。

《崇丘》
编辑

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由儀》
编辑

「萬物得生」,各極其宜也。有其義而亡其辭。

《蓼蕭》
编辑

澤及四海也。

《湛露》
编辑

《天子》,燕諸侯也。

《彤弓》
编辑

「《天子錫》有功」諸侯也。

《菁菁者莪》
编辑

《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

《六月》
编辑

宣王北伐也。《鹿鳴》廢則和樂缺矣,《四牡》廢則君臣缺 矣,《皇皇者華》廢則忠信缺矣,《常棣》廢則兄弟缺矣,《伐 木》廢則朋友缺矣,《天保》廢則福祿缺矣,《采薇》廢則征 伐缺矣,《出車》廢則功力缺矣,《杕杜》廢則師眾缺矣,《魚 麗》廢則法度缺矣,《南陔》廢則孝友缺矣,《白華》廢則廉 恥缺矣,《華黍》廢則蓄積缺矣,《由庚》廢則陰陽失其道 理矣。《南有嘉魚》廢則賢者不安,下不得其所矣。《崇丘》 廢則萬物不遂矣。《南山有臺》廢則為國之基隊矣。《由 儀》廢則萬物失其道理矣。《蓼蕭》廢則恩澤乖矣。《湛露》 廢則萬國離矣。《彤弓》廢則諸夏衰矣。《菁菁者莪》廢則 無禮儀矣。《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采芑》
编辑

宣王南征也。

《車攻》
编辑

《宣王復古》也。宣王能內修政事,外攘夷狄,復文王之 境土,修車馬,備器械,復會諸侯於東都,因田獵而選 車徒焉。

《吉日》
编辑

美宣王《田》也,能慎微接下,無不自盡以奉其上焉。

《鴻鴈》
编辑

美宣王也。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 之,至于矜寡,無不得其所焉。

《庭燎》
编辑

美宣王也,因以箴之。

《沔水》
编辑

規宣王也。

《鶴鳴》
编辑

誨宣王也。

《祈父》
编辑

刺宣王也。

《白駒》
编辑

《大夫》刺宣王也。

《黃鳥》
编辑

刺宣王也

《我行其野》
编辑

刺宣王也。

《斯干》
编辑

「宣王」考室也。

《無羊》
编辑

宣王考牧也。

《節南山》
编辑

《家父》,刺幽王也。

《正月》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

《十月之交》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

《雨無正》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者也,眾多如雨,而非所以 為政也。

《小旻》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

《小宛》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

《小弁》
编辑

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

《巧言》
编辑

刺幽王也。大夫傷於讒,故作是詩也。

《何人斯》
编辑

《蘇公》,刺暴公也。暴公為卿士而譖蘇公焉,故蘇公作 是詩而絕之。

《巷伯》
编辑

刺幽王也。寺人傷於讒,故作是詩也。

《谷風》
编辑

《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絕焉。

《蓼莪》
编辑

《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

《大東》
编辑

刺亂也。東國困於役,傷於財,譚大夫作是詩告病焉。

《四月》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在位貪殘,下國搆禍,怨亂並興焉。」

《北山》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勞於從事,不得養父母焉。」

《無將大車》
编辑

《大夫悔》「將」小人也。

《小明》
编辑

大夫悔仕於亂世也。

《鼓鐘》
编辑

《刺幽王》也。

《楚茨》
编辑

《刺幽王也》,政煩賦重,田萊多荒,饑饉降喪,民卒流亡, 祭祀不饗,故君子思古焉。

《信南山》
编辑

《刺幽王也》。不能修成王之業,疆理天下,以奉禹功,故 君子思古焉。

《甫田》
编辑

《刺幽王》也,君子傷今而思古焉。

《大田》
编辑

刺幽王也。言矜寡不能自存焉。

《瞻彼洛矣》
编辑

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諸侯,賞善罰惡焉。

《裳裳者華》
编辑

《刺幽王》也。「古之仕者世祿,小人在位,則讒諂並進,棄 賢者之類,絕功臣之世焉。」

《桑扈》
编辑

《刺幽王也》,君臣上下,動無禮文焉。

《鴛鴦》
编辑

《刺幽王》也。思古明王交於萬物有道,自奉養有節焉。

《頍弁》
编辑

諸公,刺幽王也。暴戾無親,不能燕樂同姓,親睦九族, 孤危將亡,故作是詩也。

《車舝》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褒姒嫉妒無道,並進讒巧敗國,德澤 不加於民。周人思得賢女以配君子,故作是詩也。

《青蠅》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

《賓之初筵》
编辑

《衛武公》,刺時也。幽王荒廢,媟近小人,飲酒無度,天下 化之,君臣上下,沈湎淫泆。武公既入,而作是詩。

《魚藻》
编辑

《刺幽王也》。「言萬物失其性,王居鎬京,將不能以自樂, 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采菽》
编辑

刺幽王也。侮慢諸侯,諸侯來朝,不能錫命,以禮數徵 會,而無信義,君子見微而思古焉。

===
《角弓》
===《父兄》,刺幽王也。不親九族,而好讒佞,骨肉相怨,故作

是詩也。

《菀柳》
编辑

《刺幽王》也。暴虐無親,而刑罰不中,諸侯皆不欲朝,言 王者之不可朝事也。

《都人士》
编辑

周人刺衣服無常也。古者長民,衣服不貳,從容有常, 以齊其民,則民歸一。傷今不復見古人也。

《采綠》
编辑

刺怨曠也。幽王之時,多怨曠者也。

《黍苗》
编辑

《刺幽王》也。不能膏潤天下,卿士不能行召伯之職也。

《隰桑》
编辑

《刺幽王》也。「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思見君子,盡心以事 之。」

《白華》
编辑

《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為后,又得褒姒而黜 申后,故下國化之,以妾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周人為之作是詩也。

《綿蠻》
编辑

《微臣》,刺亂也。大臣不用仁心,遺忘微賤,不肯飲食教 載之,故作是詩也。

《瓠葉》
编辑

《大夫》,刺幽王也。「上棄禮而不能行,雖有牲牢。」餼不 肯用也。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廢禮焉。

《漸漸之石》
编辑

《下國》,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荊舒不至,乃命將率東征, 役久病於外,故作是詩也。

《苕之華》
编辑

大夫閔時也。幽王之時,西戎、東夷,交侵中國,師旅並 起,因之以饑饉。君子閔周室之將亡,傷己逢之,故作 是詩也。

《何艸不黃》
编辑

《下國》,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國背叛,用兵不息,視民 如禽獸,君子憂之,故作是詩也。

大雅

《文王》
编辑

文王受命作周也。

《大明》
编辑

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綿》
编辑

「《文王》之興」,本由「太王」也。

《棫樸》
编辑

《文王》,能官人也;

《旱麓》
编辑

受祖也。周之先祖世修后稷、公劉之業,太王王季申 以百福干祿焉。

《思齊》
编辑

《文王》所以聖也;

《皇矣》
编辑

《美周》也。「天監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

《靈臺》
编辑

「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樂其有靈德,以及鳥獸昆 蟲焉。

《下武》
编辑

繼文也。武王有聖德,復受天命,能昭先人之功焉。

《文王有聲》
编辑

繼,代也。武王能廣文王之聲,卒其代功也。

《生民》
编辑

「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 配天焉。

《行葦》
编辑

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艸木,故能內睦九族,外尊事 黃耇,養老乞言,以成其福祿焉。

《既醉》
编辑

告太平也。「醉酒飽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

《鳧鷖》
编辑

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樂之 也。

《假樂》
编辑

《嘉成王》也。

《公劉》
编辑

《召康公》,戒成王也。成王將涖政,戒以民事,美公劉之 厚於民,而獻是詩也。

《泂酌》
编辑

《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親有德,饗有道」也。

《卷阿》
编辑

《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賢,用吉士也。

《民勞》
编辑

《召穆公》,刺厲王也。

===
《板》
===《凡伯》,刺厲王也。

《蕩》
编辑

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 文章,故作是詩也。

《抑》
编辑

「《衛武公》刺厲王」,亦以自警也。

《桑柔》
编辑

《芮伯》,刺厲王也。

《雲漢》
编辑

《仍叔》,美宣王也。宣王承厲王之烈,內有撥亂之志,遇 烖而懼,側身修行,欲銷去之。天下喜於王化復行,百 姓見憂,故作是詩也。

《崧高》
编辑

《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復平,能建國親諸侯,褒賞申 伯焉。

《烝民》
编辑

《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

《韓奕》
编辑

《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錫命諸侯。

《江漢》
编辑

尹吉甫,美宣王也。能興衰撥亂,命召公平淮夷。

《常武》
编辑

《召穆公》,美宣王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然。

《瞻卬》
编辑

《凡伯》刺幽王大壞也。

《召旻》
编辑

《凡伯》,刺幽王大壞也。旻,閔也,閔天下無如召公之臣 也。

周頌

《清廟》
编辑

《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諸侯,率以祀文王焉。

《維天之命》
编辑

《太平》,告文王也。

《維清》
编辑

奏《象舞》也。

《烈文》
编辑

「成王即政,諸侯助祭」也。

《天作》
编辑

「祀先王」、先公也。

《昊天有成命》
编辑

郊祀天地也。

《我將》
编辑

祀文王於明堂也。

《時邁》
编辑

巡守、告祭、柴、望也。

《執競》
编辑

祀武王也。

《思文》
编辑

《后稷》配天也。

《臣工》
编辑

諸侯助祭,遣於廟也。

《噫嘻》
编辑

春夏,祈穀於上帝也。

《振鷺》
编辑

二王之後,來助祭也。

《豐年》
编辑

秋冬報也。

《有瞽》
编辑

始作樂而合乎祖也。

《潛》
编辑

「季冬薦魚」,「春獻鮪」也。

《雝》
编辑

禘太祖也。

《載見》
编辑

諸侯始見乎武王廟也。

《有客》
编辑

「微子來」見祖廟也。

《武》
编辑

「奏《大武》」也。

《閔予小子》
编辑

嗣王朝於廟也。

《訪落》
编辑

嗣王謀於廟也。

《敬之》
编辑

群臣進戒嗣王也。

《小毖》
编辑

「嗣王」,求助也。

《載芟》
编辑

春,藉田而祈社稷也。

《良耜》
编辑

秋,報社稷也

《絲衣》
编辑

繹,賓尸也。《高子》曰:「靈星之尸也。」

《酌》
编辑

《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養天下也。

《桓》
编辑

「講、武」、《類禡》也。《桓》,武志也。

《賚》
编辑

大封於廟也。賚,予也。言所以錫予善人也。

《般》
编辑

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也。

魯頌

《駉》
编辑

頌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儉以足用,寬以愛民 務農重穀牧于坰野,魯人尊之,於是季孫行父請命 於周,而史克作是頌。」

《有駜》
编辑

頌僖公君臣之有道也。

《泮水》
编辑

頌僖公「能修泮宮」也。

《閟宮》
编辑

頌僖公能復周公之宇也。

商頌

《那》
编辑

祀成湯也。微子至於戴公,其間禮樂廢壞。有正考甫 者,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太師,以《那》為首。

《烈祖》
编辑

祀中宗也。

《元鳥》
编辑

祀高宗也。

《長發》
编辑

《大禘》也。

《殷武》
编辑

祀高宗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