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秘要/卷二十三

無上祕要卷之二十三

  真靈治所品

  五老上真人,治於玉清天中玉根山。

  三天神王,治於太清天中浮絕空山之上。

  真晨仙君,治於元虛皇房。

  四斗七晨道君,治於玉清天中散華臺。

  九老仙皇,處於扶桑之際,治在九老京。

  太帝君,治於扶桑之杪會方之臺。

  小有先生主圖玉君,治於玉真天萬華宮。

  右出《洞真大洞玉經》

  北方有旬他羅之國,外有玄洲,四面是海,上有太玄都山,仙伯真公治所。

  崑崙墉城,是西王母治所。

  右出《洞真外國放品經》

  上相青童君,治在方諸清宮之內,金殿瓊房之裹。

  玉保王上相大司馬高晨師,治在玉保清宮。

  東海青華小童,治在玉華清宮。

  右出《上清青要紫書經》

  太上无極虛皇大道君,治在玉京山七寶樹。

  右出《太上玉京山經》

  玄中有三太空,即三官所治。上三官,太玄之上,玉虛太空之中;中三官,治上清太空;下三官,治於太極太空。九府在五嶽玄虛洞室之中。善惡罪罰,莫不由於三官九府之司。

  右出《洞真四極明科》

  高上玉晨大道君,治於玄都九曲崚嶒鳳臺,結自然鳳炁,以成瓊房,處於九天之上,玉京之陽。

  右出《洞真曲素訣辭經》

  太微中有三皇一帝,一曰皇君,二曰皇天,三曰皇老,此即三元之炁,混沌之真,出入上清太素太和之宮。

  右出《洞真太微黃書經》

  緑那羅衛之國,須彌靈飛人鳥之山,元始天王所別治,七寶室高臺陵天。

  右出《洞玄隱注經》

  鬱單无量天王,治化之天,有无鞅玄臺紫房之內。

  上上禪善无量壽天王,所治之天有玉圃朱林七寶瓊臺。

  須延天王,所治之天有玉京靈都宮。

  寂然天王所治之天有朱宮瓊臺。

  不驕樂天王所治之天,有无映丹房、九層玉臺。

  化應聲天王所治之天,有瓊林上宮、朱映之房。

  梵寶天王所治之天,有南上七映之宮。

  梵摩迦夷天王所治之天,有九玄鳳城紫瓊王臺。

  波黎答惒天王所治之天,有崚嶒玉京大有妙宮九曲之房。

  九天丈人治於鬱單无量天。

  九天真王治於无量天。

  元始天王治於上監天。

  元始先生治於兜術天。

  高上元皇治於不驕樂天。

  虛皇玉帝治於化應聲天。

  萬始先生治在梵寶天。

  紫虛帝君治於梵摩迦夷天。

  太真王治在波黎答惒天。

  右出《洞真太霄琅書經》

  正一炁治品

  太上漢安二年正月七日日中時,下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應天二十四炁,合二十八宿,付天師張道陵奉行布化。

  上皇元年七月七日,无上大道老君所立上品治八品:

  陽平治,上應角宿,治在蜀郡界。

  鹿堂治,上應亢宿,治在上有仙臺,古人度世之處。

  昔永壽元年,太上老君將張天師於此,治與四鎮,太歲大將軍、川廟百鬼,共折石為約,皆從正一盟威之道,亦在蜀郡界。

  鶴嗚山治,上應氏宿,其山與青城天固山相連,亦言尹先生主之,亦在蜀郡界。

  漓沅山治,上應房宿,與鹿堂山相連,上有蜀郡界。

  葛璝山治,上應心宿,與漓沅山相連,上有相栗山,亦在蜀郡界。

  更除治,上應尾宿,治山去平地三百九十尺,時有仙人往來,可以度厄養性,昔張力士得道之處。山有二石室,三龍頭,在廣漢界。

  秦中治,上應箕宿,其山昔韓眾於其上得仙,在廣漢郡界。

  真多治,上應斗宿,其山高二百八十丈,上有芝草神藥,亦在廣漢郡界。

  无極元年十月五日,正真无極太上立中治八品:

  昌利治,上應牛宿,昔李八百初學道處,遊行蜀中諸名山,常日日出戲於成都市,暮宿於青城山。其山南有一石室,前有三龍門,亦在於廣漢郡界。

  隸上治,上應女宿、昔李子先生學道飛仙在此,山有二石室,有一神泉,白鹿、白鳩、白鵠,時來飲之,亦在廣漢郡界。

  涌泉治,上應虛宿,昔馬明生學道得仙,太上老君至此,化形往此治,上有泉水,治萬民疾病,无不際愈,時世之人遂傳為咒水,治在遂寧郡界。

  稠粳治,上應危宿,治去汶山江水九里,山高去平地一千七百丈,昔軒轅.黃帝學道之處也。其治左右皆連,山岡相續。其山西北有沬江水,山亦有芝草神藥,在犍為郡界。

  北平治,上應室宿,山上有池。山縱廣二百步,中有芝草神藥,昔王子喬得仙之處,亦在犍為郡界。

  本竹治,上應璧宿,山高一千三百丈,上有一水,有香林在治北,有龍穴地道通峨媚山,昔郭子得道之處,亦在犍為郡界。

  蒙秦治,上應奎宿,山高一千丈,昔伊尹於此山學道,上有芝英金液草,服之得度世,在越嶲郡界。

  平蓋治,上應婁宿,前山下有玉人,長一丈三尺,昔吳郡崔孝通於此山學道,遂得飛仙,亦在犍為郡界。

  无極上皇二年正月七日,元為道君玄老立下治八品:

  雲臺治,上應胃宿,昔張天師將諸弟子三百七十人住山治上,教化二年,白日昇天,其後一年,天師夫人復昇天,此即趙昇取桃之處是也,在巴西郡界。

  濜口治,上應昴宿。昔陳安世於此山學道得仙,山一名平元山,在

  漢中郡界。

  後城治,上應畢宿,昔夏子然於此山上學道得仙,一名黃陵山,在漢中郡界。

  公慕治,上應觜宿,蘇子玉於此山學道得仙,一名北逢仙山,在漢中郡界。

  平剛治,上應參宿,昔李阿於此山學道得仙,在犍為郡界。

  主簿治,上應井宿,昔王興於此山學道得仙,一名秋長山,在犍為郡界。

  玉局治,上應鬼宿,昔永壽元年正月七日太上老君乘白鹿張天師乘白鵠來此坐,局腳玉牀,即名玉局治,在成都南門左。

  北邙治,上應柳宿,昔務成子於此山學仙得道,在京兆郡界。

  天師以漢安元年七月七日立二十四治,付嗣師以備二十八宿。

  剛互治,在蘭武山,以應星宿。

  白石治,在玄極山,以應張宿。

  具山治,在飯陽山,以應翼宿。

  鍾茂治,在元東山,以應斡宿。

  右已上四治,並在洪陽郡界。

  嗣師以建安二年十月五日天師所布立八品配:

  漓沅治,在玄昌山;

  利里治,在高掌山;

  平公治,在中頭山;

  公慕治,在身雄山;

  天台治,在黃牛山;

  瀨鄉治,在小世山;

  代元治,在上黨山。

  係天師以太元二年正月七日所立八口叩遊治:

  峨媚治,在蜀郡界;

  青城治,在蜀郡界;

  太華治,在京兆郡界;

  黃金治,在蜀郡界;

  慈母治,在城山郡界;

  河逢治,在上黨郡界;

  平都治,在巴郡界;

  吉陽治,在魏郡界;

  右出《 正一炁治圖》

  無上祕要卷之二十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