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秘要/卷六十六

無上祕要卷之六十六

  沐浴品

  天尊言:夫為學者,經三元上吉之日,香湯自鍊,沐浴五神,則炁澄形正,神爽結真,體不受穢,炁不受塵,三關清虛,萬邪不干,三部八景洞明身中,服御導引,五府生薰,內外充溢,自然成仙。

  天尊言:常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平旦、正中、夜半三時,沐浴身形,五香自洗。臨沐浴時,向南以金杓茴香湯東南左轉三十二過,開眼思日光在左目上,月光在右目上,五星纓絡頭上,五色之雲匝繞一身,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師子、白鶴羅列左右,仙童執巾,玉女散華,飛仙乘騎,神衛身形,便叩齒三十二通,祝曰:

  天澄氣清,五色高明。日月吐輝,灌我身形。神津內奧,香湯鍊精。光景洞耀,煥映上清。炁不受塵,五府納靈。罪滅三途,禍消九冥。惡根斷絕,福慶自生。今日大願,一切告盟。身受開度,昇入帝庭。畢,仰咽三十二過止,沐浴畢,冠帶衣服,又叩齒十三通,咒曰:

  五濁已清,八景已明。今日受鍊,罪滅福生。長與五帝,齊真上靈。便即入室,依法行道。

  右出《洞玄三元品誡經》

  青童、君曰:夫建志內學,養神求仙者,常當數沐浴,致靈炁,玉女降。不沐浴者,故三宮穢污。

  右出《南嶽夫人傳》

  紫微夫人曰:《太上九變十化易新經》云:若履殗穢及諸不淨處,當先澡浴盥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葉十兩,桃皮削取白四兩,以清水一斛二斗,於釜中煮之,不令沸出,適寒溫以浴形,即萬掩消除也。既以除殗,又辟濕痺瘡癢之疾,且竹蘆青而內白桃,即卻邪而折穢,故用此二物以削形中之滓濁。天人下遊既反,未曾不用此水以自蕩。至於世間符水祝漱外舍之近術,皆莫比於此方也。若沐者並佳。

  南嶽夫人曰:浴不厭頻,患人不能耳。數則蕩鍊尸臭,而真炁來入。

  清虛真人曰:每至甲子,必當沐浴。

  紫微夫人曰:沐浴不數,魄之性也。違魄反是,鍊其濁穢,魄自亡矣。

  右出《真誥》

  凡存念上道,祝除三尸之時,常當採取白芷草根及青木香,合以東流水,煮取其汁,以沐浴於身,辟諸血尸惡炁,亦可和香燒之,以致神明。若无青木香者,亦可單用白芷。

  右出《洞真太上黃素四十四方經》

  黃帝曰:天老以小兆未知天炁,故受兆靈寶五稱符經,諸案東井讖清潔,吉日沐浴,齋靜受靈寶符也。

  正月十日人定時,

  二月八日黃昏時,

  三月六日日入時,

  四月四日日映時,

  五月日日中時,二十九日巳時,

  六月二十七日食時,

  七月二十五日早食時,

  八月二十二日日出時,

  九月二十日鷄三鳴時,

  十月十八日鷄初鳴時,

  十一月十五日過夜半時,

  十二月十二日夜半時,

  此皆天炁月宿東井與神仙合香,此日沐浴神降已也。

  右出《洞玄真一五稱經》

  天河灌東井,石景水母精。圓光拂靈曜,玄暉瑩高明。元始披重夜,天人逐月生。沐浴瀾池上,龍負長綆缾。金童灑香華,玉女流五星。冠帶濯玉律,鍊度五仙形。體香萬神降,乘景登高明。

  右出《洞玄二十四生圖經》

  用水三斛,青木香四兩,真檀香七兩,玄參二兩。

  合治煮之,令得一沸。畢,澄適寒溫,以自沐浴。此天真玉女玄水之法,名鍊胎神水。

  右出《洞神經》

  人室品

  南嶽夫人曰:入靜戶先前右足著前,後進左足,令與右足齊。畢,乃趣行如故,使人陳啟,通達上聞。

  右出《真誥》

  明燈品

  帝君常居朗瓊之臺、金房紫戶之內,明玄燈以自映,通遐光於八窗,念大真於五形,披三願於帝房,虛上降以紫蓋,无中給以金童,自然號我帝位,總掌於玄宮,大品生于始,妙道在微芒,今以相告,子勤奉焉。告南嶽上元君曰:子學神真之道,處虛宮之上瓊房之內,不知明燈以自映,通玄光於五臟之內,因得明矣,形體之神因得歸也。子若能暮明燈於本命,朝明燈於行年,恆明燈於太歲,上三處願念即體澄炁正,真光內照,萬神朗清。元君奉法,施行三年,即致夜光童子二十四人玄光,自然而明,又不明燈而通光也。得吾此道,行之九年,身體光明,徹視萬里,朝觀自然,夜光童子降子之房。

  常明燈於所住靜室本命之上,暮入室向燈長跪,叩齒十二通,祝曰:

  玄光映太陰,八達朗旦明。澄身曲室裹,仰徹曜上清。五清發朗臺,玉芝自然生。洞照通太真,萬神監我形。削滅九陰炁,記上東華名。保我无終休,長與日月并。拔度七玄難,南宮更受榮。明光啟玉皇,上受內觀經。天降飛霄輦,騰空馭緑軿。得謁太帝館,進拜玉皇庭。

  畢,再拜,向本命仰頭咽液七過止。

  又恆明燈於行年之上,朝向燈叩齒十二通,祝曰:

  明燈照行年,散光煥八方。嬰嬰色象澄,內觀朗空洞。披釋神衿子,上與玉真通。仰宗高上道,修邈无行蹤。思得玄靈降,控轡御飛龍。卻我百年期,還反嬰孩容。賜我西華女,給我金晨童。侍香履年命,稽首玉帝房。神來道亦暢,歡適香煙中。整心注太玄,精感洞虛空。室招神霄降,目瞻仙都公。拔過七祖難,度形還南宮。

  畢,再拜,向燈咽炁二十七過止。

  恆於太歲上明燈以通神,復願以求真,三年玄光內映,神真降授子不死之方、當時自有感應。當朝夕燒香,叩齒十二通,向燈祝曰:

  燈火映太真,明光徹玄虛。披朗无上道,心注玉帝廬。洞達空同內,神睹形自舒。積感致靈降,心恬理潛敷。朝禮太帝堂,夕誦金真書。逍遙玄洞裹,萬歲反嬰孩。天冠紫霄霞,帝給緑瓊輿。浮遊五嶽巔,適意得所如。七祖免三塗,福慶有盈餘。

  畢,再拜,咽液二七過止。

  若能恆於三處明燈不滅,七玄之祖即得去離十苦,上昇南仙,一身澄正,神真來降,夜光自明,通於表裹。

  右出《洞真天關三圖七星移度經》

  明燈頌:

  太上散十方,華燈通精誠。諸天皆亦然,諸地悉朗明。我身亦光徹,五臟生華榮。炎景照太无,遐想繁玉清。丹精寄太无,玄陽空中響。含形滅苦根,幽妙至真想。垂華不見實,因緣示光象。我身亦如之,乘化託流景。夜光表陽丹,迢迢照靈室。諸天普光顯,諸陰即已滅。我神亦聰明,但玩智與慧。逍遙適道運,遷謝任天勢。攀形躡空洞,夜燭煥流萃。

  凡見然燈,皆當微叩齒三通,而誦此文。

  太微天帝曰:徒然燈而不知此誦,六天魔府不過人,死命八方,諸天不遣玉童主女,飛天神人不降於子矣。十方三界不度兆仙名於東華,南宮不受子七祖父母化生之道。

  右出《洞真智慧大戒經》

  作香玄腴法:

  用麻腴一斛,真檀一斤,青木香一斤,玄參一兩,香珠三兩。

  擣碎內腴中,密蓋之,微火煎之,半日成,以為燈。

  右出《洞神經》

  燒香品

  合上元香珠法:

  用沈香三斤,薰陸香二斤,青木香九兩,雞舌香五兩,玄參三兩,雀頭香六兩,占城香二兩,白芷二兩,真檀四兩,艾香三兩,安息膠四兩,木蘭三兩。

  凡十二種別擣,絹簁之。畢,內棗十兩,更擣三萬杵,內器中,密蓋蒸香一日。畢,更蜜和擣之,丸如梧子,以青繩穿之,日曝令乾。此三皇真元香珠,燒此皆香徹九天。

  右出《洞神經》

  南嶽夫人曰:燒香時,勿反顧。反顧則忤真炁,便致邪應。

  右出《真誥》

  青童君曰:夫精思者,當先燒香於左右。

  右出《道迹經》

  叩齒品

  叩齒之法,左左相叩,名曰折天鐘。

  右右相叩,名日折天磬。

  中央上下相對叩,名曰鳴天鼓。

  若卒遇凶惡不祥,當折天鐘三十過。

  若經山辟邪,威神大祝,當椎天磬。

  若存思念道,致真招靈,當鳴天鼓。

  叩齒雖一,其實有左右上下也。故凶惡而畏天鐘之響,山神而憚天磬之動,招神而肅天鼓之震矣。宮商有節,希微內感,不可以一槩求也。千章萬事,皆當如此。叩齒之道演矣,鐘鼓之音別也,是以道數不可乖錯,術法不可雜亂,乖錯則有暗昧之敗,雜亂則有囂毀之禍。非冥冥之无貫,行冥貫之无序,道之不成,事之不驗,良由求真之塗不可履轍迹而多愆。折天鐘三十過,謂无他祝,姑行此以除不祥耳。若有所案,行隨本法,叩齒之多少不必,須折三十過。

  右出《洞真太上隱書經》

  凡上請叩齒咽唾法,皆各有方,先後有次,不得亂雜,使真靈混錯也。夫叩齒以命神,咽炁以和真,納和咽六液以運入,制神須鳴鼓而行列。凡存修上法禮祝之時,皆先啄齒上下相叩,勿左右也。一呼一吸,令得三叩為善,須禮祝畢,更又叩齒,乃得咽諸炁液。此名為呼神和真,以求昇仙。

  右出《真誥》

  咒請品

  凡道士隱跡山林,精思感靈,或讀洞經發響之時,多為北帝大魔試敗於人兆,每至昏夜當叩齒三十六通,畢乃祝曰:

  北帝大魔王,受事帝君前,泉曲之鬼,四明酆山。千妖混形,九首同身。神虎放毒,馘滅雷霆。神公吐祝,所戮无親。太微有命,攝錄山川,鳴鈴交一擲,流煥九天。風火征伐,神鋒千陳,凶邪伏滅,萬精梟殘。妖毒敢起,受閉三關。請依洞法,莫不如言。祝畢,又一叩齒三十六通,此為三天正法祝魔神一方,常能行之,則神兵侍衛,山川攝精,千妖交閉,萬邪不干。

  凡道士行來獨宿山林廟座之間,饒有魔精惡鬼之地,當先喙齒三十六通,閉炁微祝曰:大帝陽炁,四羅幽關,千妖萬毒,敢當吾前。神獸重吻,刳腹唐肝。神功使者,守衛營蕃。黃元師兵,斬伐妖鬼。誠滅千魔,摧落凶姦。絕種滅類,取命梟殘。玉帝上帝,清蕩三元。祝畢,又叩齒三十六通。此名為太帝揮神內祝,塞滅萬魔之法,常能誦之,則神兵見衛,萬鬼受事,千妖永伏。

  右出《洞真黃素四十四方經》

  諸以啟願求道,投刺行事,莫不悉先東向叩齒三通,捻香咒曰: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我身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驛龍騎吏,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各三十六人出,關啟此間土地、四面真官,我正爾燒香關啟,願得十方正真之炁,入我身中,令所啟上聞,徑御无上至真大聖尊神玉帝几前

  凡學道有所求願及修行上法,不先關啟則為魔邪所干,不得上達,所修无感,神明不鑒,徒勞无益。

  道言:夫學上法,思神念道,山居靜志,修齋誦經,轉度七祖,身求神仙,當行五老赤書真文上法,依按舊文,皆先叩齒十一通,咒曰:

  玄上高靈,元始尊神。大聖徘徊,萬真臨軒。三景敷暉,慶雲四陳。上吉校圖,推筭九天。今日啟願,投刺靈山。丹書赤字,自然真文。上告五帝記名玉篇。萬神鑒映,日月明言。願度願生,願神願仙。天地星宿,玄照我身。三官九府,五嶽大神。普告无窮,削除罪根。元始大開,莫不納言。七祖幽魂,受福自然。三徒五苦,永離八難。得與三景,同暉紫晨。輸轉不滅,身得飛仙。畢,讀刺竟投於絕巖之中,便散香靈山之上。又叩齒三通,向本命祝曰:

  元始鑒映,仙名已書。三官九府,罪莫不除。散香五帝,告盟太虛。請如所陳,萬劫長居。畢,仰咽九炁止。

  右出《 洞玄真文赤書玉訣》

  無上祕要卷之六十六竟

  卷六十七至七十三原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