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秘要/卷四十七

無上祕要卷之四十七

  齋戒品

  太極真人曰:夫學道以齋戒為本也,誦經必齋,校經必齋,書經必齋,書符必齋,篆籙必齋,作金丹必齋,詣師請問必齋,禮拜必齋,受經必齋,救病消灾必齋,致真人必齋。齋者太上所敬重,老君所營護,諸聖所倚賴。齋法甚多,在兆所受修。

  太極真人曰:夫人清齋久靜,精思耽玄,誦經悔罪,燒香禮拜,將見飛天人矣,仙童玉女降於子矣。或聞空中為稱善,或光影照身,或聞金玉之響、八音之聲,皆子道欲成也。懃之,懃之,太上不負子矣。所以患子不固,不盡不終,是以仙道之難。

  右出《洞玄太極隱注經》

  太極真人曰:常念齋詠經行大慈,先人後身,揚善化惡,斷絕眾綠,滅念守虛,心如太玄,唯道是求,始謂能言神仙之道也。

  右出《洞玄安志消魔經》

  高上老子曰:夫道家所先,莫近干齋。齋法甚多,大同小異。其功德重者,唯太上靈寶齋,但世希能學之矣。學之者,皆大乘之士,前世積慶所鍾,去仙近也。又有三天齋法,與靈寶相似。

  仙公曰:三天齋者,是三天法師受之法,名曰旨教經,抑亦其次。但天書弘妙,非世賢可思,能究之者皆上仙真人,玄同於太上者也。故中仙及天人莫有闚其文旨矣,徒見而不知,復何所言哉?

   高上老子曰:清齋誦經,修德立功,仙道亦自成,何必藏山藪也,直欲避可慾,去穢亂耳,山林非獨有道者。

  右出《洞玄請問上經》

  仙公登勞盛山,靜齋念道,是日中時有地仙道士三十三人詣座,燒香禮經都畢,各還仙處,安住如也。

  仙公曰:天師言月旦十五日能齋於靜室,讀所受道經及諸仙道迹者,皆當為後聖之民,生值斯世,豈不樂乎?

  右出《洞玄眾聖難經》

  天尊言:道尊法妙,人身亦貴,故道開法遺戒經文以度人身。人身既度,上與道同,宜為精行,持齋奉戒,夷心靜默,志念分明,一意歸向,專想不二,滌蕩六府,過中不味,內外清虛,每合自然,是其齋曰捻香啟願,應心上徹,四天司邏,十部威神即下履行觀聽,法音監映,爾心如戒,行道皆列功諸天,禍福立彰,道不負人。

  天尊言:建齋行道,四天帝王皆駕飛雲綠軿八景玉輿,侍從真人玉女手把華嬸,前導鳳謌,後從天鈞,白鶴獅子嘯謌,邕邕燒香,散花浮空而來,瞻禮行道,觀聽法音,天王下降,萬靈朝焉。

  右出《洞玄智慧大戒經》

  太上道君時於南丹洞陽上館柏陵舍,稽首禮問元始天尊,自顧宿世福慶,因綠億劫,運通得會聖明,昔蒙顯擢,過忝,上真加見,訓喻三寶神經,賜以大戒,告以法音,過泰之歡實為无量。自受訓厲,長齋空山。遵承法戒,不敢怠倦,道業成就,開度天人一切男女,普見法門。

  右出《洞玄智慧罪根戒經》

  道言:昔有道士持齋誦經,有一凡人為賃,作治除齋堂。道士見其用意,至日中持齋因喚與同食,食竟為其說法,語此賃人,令隨吾持齋,功德甚大,可至明日中時復食,勿壞爾齋,徒勞無益,能如此者將可得免見世窮厄。此人稽首受戒而去,暮還家,其婦一日待婿還食,婿具以道士戒言喻婦。其婦不解,遂致嗔怒。賃人不能免其婦意,遂壞其齋,與婦共食。其後命過,天使其主蜀山千歲樹精,恆給其中食。其樹茂盛,暑夏之月有精進賢者三人經過,依樹而息。賢者歎曰:此樹雖涼,日已向中,何由得食?此人於樹空中曰:當為賢者供設中食,無所為憂。須臾,食至,賢者共食,食竟言曰:我今覓道在何許,即此自然豈非道也?因問樹曰:不審大神可得暫降形見與不?此人於樹空中答曰:我非能使人得道者也。具說姓字處所,昔常為道士勸使持齋,為婦人所壞,功德不全,致令使我守此樹精,不能得出,天以我昔經齋中食,今每至中給我齋食,口腹之饒無綠得遷,欲屈賢者為至我舍,道我如此,能為我建三日齋戒,我身便昇。賢者感此人意,為尋其家,具以其言語家人如此。家人即為建齋,請諸道士燒香誦經三日謝過。此人即得飛行,昇入雲中,於景霄之上受書為遊散仙人。故齋之功德甚重,不可不修。此人半日持齋,死經一日,即得出身,不拘一年而得為仙,故天計功過明知不虧也。夫為學者,可勤持齋戒以期冥感,能修之者必獲昇騰之舉。

  右出《洞玄本行妙經》

  太極左仙公於天臺山靜齋,拔罪,燒香懺謝,思真念道,一百日中神明髣髴於空玄之上雲景偉爍,若存若亡,或飛或集,曲映齋堂,仙公目覺苦徹,遐感天真,於是研思玄業,志勵殊勤,齋未一年遂致感通上聖,迂降曲盼幽房,以元正之月庚寅日夜忽有飛雲丹霄八景、玉輿寶蓋、洞曜流煥、太元燒香、散華浮空而來,千乘萬騎,不可稱焉。

  右出《洞玄真一勸戒法輪妙經》

  受法持齋品

  《洞真太上神虎玉經》

  右師對齋九十日,或三十日,或七日。

  《金虎真符》

  右受之者,先齋七十日。

  《洞真太上黃庭內景玉經》

  右受者齋九日,或七日,或三日。

  《洞真消魔金元百神內祝隱文》

  右師對齋八十日,或二十七日。

  《洞真高上滅魔神慧隱書》

  右凡受玉清隱書,先清齋七十日。

  《洞真金房度命綠字迴年真經》

  右師弟子各齋九日,或三日。

  《洞真大洞真經三十九章》

  右師與弟子對齋一百日,中齋七

  十日,下齋三十九日。

  《洞真金元八景玉籙經》

  右當先清齋三年,或齋七十日,或齋一百四十日。

  《洞真素靈大有妙經》

  右受者告齋百日,或三十日。

  《洞真九真中經》

  右傳授法人各共對齋二十四日,又告齋前後各一日。

  《洞真太丹隱書元經》

  右傳授之際各齋七日,或十日,先後又一日告齋。

  《洞真紫度炎光神元變經》

  右凡受經詣師清齋三日。

  《洞真青要紫書金根上經》

  右師與弟子對齋七百日,又對齋九日,或三日。

  《洞真太上飛行羽經》

  右授者當清齋百日,或三十日。

  《洞真迴元九真飛行羽經》

  右授者清齋三月。

  《洞真天關三圖七星移度經》

  右師弟子對告齋七日。

  《洞真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經》

  右男受投書不祭,女受當祭,不投書皆齋七日,或三日。

  《洞真八素真經》

  右師弟子皆清齋七日。

  《洞真太霄琅書瓊文帝章》

  右師弟子清齋九十日,或九日。

  《洞真智慧觀身大戒品經》

  右師弟子對齋三日。

  《洞真黃素四十四方經》

  右師及弟子各齋四十五日。

  《洞真九赤斑符五帝內真經》

  右弟子與師對齋四十日,或七日。

  《洞真金真玉光八景飛經》

  右師弟子對齋九十日。

  《洞真太上曲素訣辭》

  右師弟子對齋三日,又齋七日。

  《洞真黃氣陽精藏天隱月上經》

  右師與弟子對齋九十日,或二十七日,或三日。

  《洞真九靈太妙龜山元籙經》

  右師弟子對齋百日,或七十日。

  《洞真太上玉檢三元布經》

  右受此文齋九十日,或對齋七十日,或二十七日。

  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記經》

  右師與弟子對齋九十日,或三十日o

  《洞真玉珮金鐺太極金書上經》

  右師弟子對齋百日,或三十日。

    《洞真七聖元紀迴天九霄經》

  右師弟子對齋九十日,或三十日。

  《洞真太上素奏丹符靈飛六甲經》

  右受者對齋七日。

  《洞真三華寶曜瓊文琅書靈曜上籙七晨素經》 凡三訣

  右師弟子對齋六十日,或三十日。

  《洞真隱書龍文八靈真經》 二訣

  右師弟子對齋五十日。

  《洞真玉清神虎內真紫文丹.章》 二訣

  右師弟子對齋三十日。

  《洞真玉清隱書》 四卷八訣、

  右師弟子對齋二十七日。

  《洞真金書祕字上元真書》

  右師弟子對齋九日。

  《洞真太清真經丹字紫書三五順行》 凡三訣

  右師弟子對齋百日。

  《洞真紫微始青道經倉元上籙》

  右師弟子對齋九日。

  《洞真太微黃書》

  八卷右師弟子共齋九十日,或三十日。

  《洞真三元流珠經玉帝九鍊上真

  八道命籍金仙紫字》 凡四訣八卷

  右師弟子各告齋九十日。

  《洞真玉精洞元三氣金章太極綠

  景真經》 四卷二訣

  右師弟子對齋三十日。

  《洞真上皇玉籙五帝黃籙紫書》凡三卷

  右師弟子對齋各九十日。

  《洞真青牙始生經丹景道精經還童採華法》 凡三卷

  右師弟子對齋二十日。

  《洞真金房度命綠字迴年三華寶曜景真經》

  右師弟子對齋九十日。

  《洞真解形遯變流景玉經》

  右師弟子對齋百日。

  《洞真還晨中玄紫虛玉帝所受上玄虛生之章》

  右師弟子共齋九十日。

  《洞真紫鳳赤書八景晨圖》

  二卷右師弟子對齋九十日,或三十日。

  《洞真寶洞飛霄絕元金章》

  右師弟子對齋二十七日。

  《洞真雌一玉檢五老寶□ 經靈書紫文》

  右師弟子對齋九十日。

  《洞真消魔智慧》 七卷

  右師弟子對齋九十日,或三十日。

  《洞真飛步天綱躡行七元白羽黑翮飛行羽經》

  右師弟子對齋九十日。

  《洞真三九素語玉精真訣八素真經服日月黃華》,一名《八坦四門高上經》八卷,《太霄琅書瓊文帝章》,三訣十卷。

  右師弟子對齋百日,或三十日。

  《洞真丹景道精隱地八術》

  右師弟子對齋八十日。

  無上祕要卷之四十七竟

  卷四十八靈寶齋宿廠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