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秘要/卷四十三

無上祕要卷之四十三

  修道冠服品

  三皇道士法服

  《洞神三皇經》:受道之身改易世衣者,身之章號為法服,人或有衣玄青及白三色為科,存甲子、甲寅、甲申之炁,固身形也。玄冠烏巾,青縹單衣,白芒草屣,謂為法服。得道昇天,文衣自至。

  凡兼參三洞,通服裙褐,履板冠巾,共得用取。

  靈寶道士法服

  《洞玄真一自然經訣》:

  太極真人言,受道執經,法衣巾褐。褐皆長三尺六寸,三十二條。若鹿皮巾褐至佳,皮褐无條數也。黃裳對之。足下草履,皮履彊可著耳。

  《洞玄太極隱注經》:

  注曰:轉經坐小牀上,高五尺,廣長悉等。巾鹿皮巾,披鹿皮帔,不須著褐也。无皮用布帔,著草履。

  太極真人讀經,法服披離羅九光錦帔,丹羅寶曜之巾,足下獅子文履,令道士讀經,勤苦於法事,鹿皮帔服,後得道日,天帝授子離羅九光之帔,天寶纓絡飛仙法服,以酬佳德。

  《洞玄請問經下》:

  夫學道常淨潔衣服,別靜,燒香安高座,盛經禮拜,精思存真,吐納導養,悔謝七世父母及今世前世重非惡緣,布施立功,長齋幽靜,定其本願,當令心虛意玄,然後其道可成也。善備巾褐單裙,讀經帔衣,法制則不得妄借人,著不淨處,名曰法服恆有三神童侍之。

  昔有一賢者,迎待道士。道士不得往,即以帔褐付之。行至家,其人敬信燒香,禮之如見道士。神童見形云:道士使我來也。主人于時不知是神童。主人病者即除愈,家門无恙。神童語主人,病者已愈,道士无煩復來,賢者可送法服還道士也。主人如其語,送至道士。主人問曰:一日病苦,奉請先生齋。先生多事,但遣信,竟不見顧齋,病人今已愈,奉送法服。道士愕然駭,聽言畢,答曰:貧道一日須法事竟往,賢者更不來,貧道是以不去,非為負信,亦無人可遣,又不知君家室病愈,此乃當由主人心盡所致。問往人形貌何似?主人答言,年可十五六,姿容端正,佳麗出人。道士思惟,我弟子都無此人,恐神人降耳。故法服當必令淨潔,制作得法,不爾鬼反害人。若敗壞當自衣之,不得他用也。

  《昇玄經》:

  有一仙人竇子明,著黃褐,戴玄巾,即前作禮行讚,繞太上七匝。

  上清道士法服品

  《洞真四極明科》:

  凡修上清道經大洞真經三十九章,入室之日,當身冠法服,作鹿皮之巾,葛巾亦可,當披鹿皮之帔,無有紫青可用,當以紫為衣,青為裹,帔令廣四尺九寸,以應四時之數;長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炁。表裹一法,表當令二十四縫,裹令一十五條,內外三十九條,以應三十九帝真之位,便應冠帶帝皇之服故也。無有此服,不得妄動寶經。詠一句則響徹九天,九真侍位,所應不輕,單衣誦經,天魔徹九天,萬精亂音,神喪炁散,死入幽泉又不得仙。有此服者,給玉童玉女各二人,典衛侍真,不得妄借異人,身備帝皇之無有此響徹九,輕慢神服,五犯身無復仙冀、十犯被拷左官。

  凡女子學上清白日昇天之法,受靈寶玉訣,騰行大洞,皆充元君夫人之位。入室之日,當冠元君之服,用紫紗作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長促就令取足,當使兩袖作十六條,身二十二條。又作青紗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長四尺九寸,餘作襻腰,分八幅,作三十二條。此作飛青之裙,元君之服也。身冠此服,萬靈束帶,千魔滅也形,給玉童玉女各十二人,典掌法服也。無此服,不得詠於上清寶經。輕以常服,誦詠上經,天魔侵景音,神散炁離,又不得仙。

  讀經軌度品

  《真迹經》:

  列紀曰:侍文玉童玉女並司察有書之道士,言功紏罪,上聞上清玄中先師,大過被拷於三官,小過奪紀以促年,大罪禍及於三祖,小罪止身以受殃,輕慢則神去,汗穢則文藏。學仙者.開視靈文,皆當起拜燒香,天靈司察,可不慎敬!諸非傳授,皆不得妄說篇一目,說則犯泄漏天文之科。

  《洞真黃素四十四方經》:

  凡道士修受上法,欲有所誦讀經文,發帙之時,皆當燒香,心拜經前,叩齒五通,乃微咒曰:玉帝上法,上聞三清。吉日齋戒,敢開神經,萬試隱伏,所向皆成。玉童侍護,玉華散馨,上告三元,與我長生。咒畢開經,然後乃得誦讀之。小過奪紀以促小罪止身以受此名為大帝開經之法,令玉童玉女侍守,燒香啟降神靈,上聞九天。

  《洞真四極明科》

  学士入室誦經,皆五帝束帶,四司浮位,不得臨經在音,與外人交言,失略言句,稽誕天真,想念不專。三犯伐功斷事,不得成仙,十犯身被左官拷。

  入室誦經,當令言句相屬,不得越

  略天音。失一句更卻百言而讀,失二句却還二百言,失五句卻還五百言始就,誦失一句便誦一篇而補之。十犯至三十犯,廢功斷事,不得成仙。五十犯至百犯,延七祖己身並被左右官考罰刀山食火二十四獄三塗之役。

  入室誦經,當令目注經文,心念神真,不得臨經他念異想,以亂天音。十

  犯至三十犯,伐功斷事,不得成仙。

  入室誦經,千言以下不得臨經進飲,千言以上至五千言得一進飲,五千以上至萬言得二進飲,萬言以上得三進飲,不得妄進飲食以充炁音。五犯至十犯,伐功斷事,不得成仙。

  入室誦經萬言,疲極得聽中住消息,後得讀句竟遍,雖爾不得經宿殘句,虧廢天度。五犯至十犯,伐功斷事,不得成仙。

  入室誦經,若有男女同學亦得同室,但男女異牀。北向誦經,當令男在東,女在西,不得座起臥息混同一席。三犯斷功廢事,不得成仙,五犯身被左官所拷。

  讀大洞真經三十九章、迴風混合帝一百神寶名、玉檢雌一五老寶經、洞玄素靈大有妙經、大丹隱書、上品高真之文,北向心拜四方,叩齒三十六通,咽液三十六過,存五藏之內生有五色之光氣,注五星之精,然後先讀神州七轉之道,次讀百神內名,乃得誦大洞真經。誦經當令心目相應,不得雜念異想,錯亂真神,當使徧句畢,子不得中住,越略言句,左官所執,三犯不得成仙。

  讀上清寶經三十卷獨立之訣,存思修行,皆北向,心拜四方,叩齒二十四通,咽液二十四過,存五星日月三精玄注於兆身,然後誦經行事,當令心口相應,无有異念,披卷悉令言句周竟,不得中止,疑聽越略。三犯乃不得仙,五犯七祖父母己身並為左右官所執。

  凡誦靈寶經,或洞玄或昇玄之經,皆東向,叩齒十二通,咽液十二過,再拜,存紫雲之炁覆冠兆身,然後誦經,當令心目相應,目无他視,心无異念,披卷言句周竟,不得中住,越略天音。三犯萬不得仙,五犯以上考屬左官。

  凡讀天皇、地皇、人皇大字,修行其道,皆向南再拜,叩齒十二通,咽氣十二過,存天皇君身長九寸,披青帔,著青錦裙,頭戴九光寶冠,手執飛仙玉策在左。人皇君身長九寸,披黃帔,著黃錦裙,頭戴七色寶冠,手執上皇保命玉策,在右。地皇君身長九寸,披白錦帔,著素錦之裙,頭戴三晨玉冠,手執元皇定錄之策,在後。三皇真君在兆左右,然後披卷行事,修此道不得交接陰陽,履殗入穢,輕慢天文,觸犯真靈,身被左右官之考。

  誦經品

  《洞玄空洞靈章經》:

  善信男女,香燈供養,見世光明,身入无為,受福自然,若能長齋,誦經靈章,萬徧道成,身生水火,立致飛行。其道高妙,不得漏泄。

  《洞玄玉京山經》:

  兆若能長齋久思,諷誦道德洞經,而叩齒咽液,吐納太和,身作金色,項負圓光,頭簪日華,手把月英玄景靈符十絕之幡,斯德巍巍,道之至尊,无窮玄化,太上之真人矣。將感太无,動天老,致飛龍,降天仙也。

  《洞玄九天神章》:

  《天生神章》乃三洞飛玄之炁合成,至音結成靈文,混合百神,隱韻內名,生死結形,自然之章。天寶誦之以開天地之光,靈寶誦之以開九幽長夜之魂,神寶誦之以制萬靈,太一誦之以具身神,帝君誦之以結形,九天誦之以生人,學士誦之以昇天,鬼神聞之以昇遷,凡夫聞之以長存,幽魂聞之以開度,枯朽聞之以發煙,嬰孩聞之以能言,死骸聞之以還人。三寶神奧,萬品生根,故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聞。三元宮中宿有金名紫字、刻書來生、應為三清神仙之人,當得此文。誦之一過,聲聞九天;誦之二過,天地設恭;誦之三過,三界禮房;誦之四過,天王降仙;誦之五過,五帝朝真;誦之六過,魔王束身;誦之七過,星宿停關;誦之八過,幽夜光明;誦之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一過徹天,胞源宣通;二過響地,胎結解根;三過神禮,魂門鍊仙;四過天王,降鑒,幽夜開關;五過五帝朝真,藏府清涼;六過魔王伏諾,胃管生津;七過星宿朗明,孔竅開聰;八過幽夜顯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九過諸天下臨,三關五藏,六府九宮,金樓、玉室,十二重門,紫戶玉閤,三萬六千關節,根源本始,一時生神。九過為一徧,一徧周竟,三界舉名,五帝友別,稱為真人。十徧通炁,制御萬靈,魔王保舉,列上諸天。百徧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千徧通靈,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東西。萬徧道備,馳騁龍駕,白日登晨。

  《洞玄五稱經》:

  太上玄一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經之至微,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煥乎奇文。誦之千日,虛心注玄,白日昇仙,上為西華真人。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慶於七祖。

  《洞玄无量度人經》

  道言:上學之士修誦是經,皆即受度,飛昇南宮。世人受誦,則延壽長年,後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

  暫滅,不經地嶽,即得返形,遊行太空。此經微妙,普度无窮,一切天人莫不受慶,无量之福,生死蒙惠。

  本命之日誦詠是經,魂神澄正,萬炁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天。

  道言:夫末學道淺,或仙品未充,運應滅度,身經太陰。臨過之時,同學至人為其行香誦經十徧,以度尸形如法,魂神逕上南宮,隨其學功計日而得更生,轉輪不滅,便得神仙。

  道言:夫天地運終,亦當修齋,行香誦經。星宿錯度,日月失昏,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四時失度,陰陽不調,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國主有災,兵革四興,亦當修齋,行香誦經。疫毒流行,兆民死傷,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師友命過,亦當修齋,行香誦經。夫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賴,其福難勝,故曰无量普度天人。

  道言:凡有是經,能為天地帝主。兆民行是功德,有災之日發心修齋,燒香,誦經十過,皆諸天記名,萬神侍衛。

  道言:此諸天中大梵隱語,无量之音,舊文字皆廣長一丈。天真皇人昔書其文,以為正音,有知其音能齋而誦之者,諸天皆遣飛天神王下觀其身,書其功勤,上奏諸天,萬神朝禮,地祇侍門大勳,魔王保舉上仙。道備剋得,遊行三界,昇入金門。

  《洞真金房度命經》:

  此經高上之玉章大洞之靈篇,羅列一形之內。誦之一徧,妙理自解;誦之十徧,反容童顏;誦之百篇,內化胎仙;誦之千徧,坐在立亡;萬徧道備,白日登晨,長齋寂處,不關風塵,道无弗降,計日昇仙。

  誦經十過為一徧,徧則服金房保命符各一枚,十徧便十服符限徧,此則通神致真、坐見八方,條理百關,節度納靈,萬炁您歸,則能長生,壽極天地,三光同年。

  《洞真龍景紫鳳赤書經》:

  赤書九十一言,是西城真人所受別抄舊文旨,所修求仙之本,乃鳳氣之隱音。得佩之者神仙,行之成真。凡人奉之者禳患。若能長齋苦行,栖身幽阜,誦詠萬徧,則策龍駕虛,上登玉清,隱在人間。佩文誦音,神官來朝。誦詠一徧神朗氣清,千妖束身,萬魔滅形。

  《洞真素靈大有妙經》:

  太極真人曰:《太上素靈洞玄妙經》與元始同生,靈文既存,眾真詣座燒香禮經,遊行誦此二十一篇之章,以慶於神庭也。玉音激朗,清徹九天。其句幽微,妙趣傍通。誦詠一過,萬神啟靈,恆當究習,與帝合真,解宿對之重責,拔七玄於幽宮,釋五苦於愁魂,度身上於三天,妙乎微哉!斯之靈文也。

  《洞真三天正法經》:

  三天頌文,凡受此文誦之於別室,千徧通神,萬徧通真。通神則與神交言,逆知吉凶;通真則與元始睹顏,入水不沉,入火不然,經災履厄,騰景三清。

  《洞真太霄琅書瓊文帝章經》 :

  凡修眾經,以瓊文為先,誦詠寂室,靜慶霞軒,群魔伏使,萬試敢前,隨意所修,乃得道真,萬徧道備,騰身太清。

  《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

  太微天帝君曰:道學不奉觀身大

  戒,而誦經萬徧,隱處山林,昇仙之舉恐未可希耶!

  《洞真外國放品經》

  當燒香靜室,禮願修行,詠之一徧,萬真交會,五老降形,天魔仰伏,招仙致真。

  《洞真三元玉檢布經》:

  玉清上宮瓊瑤蕭條之唱,乃九十章三元君主之。元君恆詠其曲,以和於形魂之氣,慶於九府之真。行三元道,當諷誦其唱,求感至靈,招於玄虛,降之津路。

  《洞真素奏丹靈六甲符經》:

  上清瓊宮玉女皆以金簡刻書,上宮歌章,各聲合唱,逸朗玉清,上慶神真,解滯常陽。有得此文,六甲降形,能常清齋,詠誦靈音,剋乖白鸞,上昇瓊宮。學失此道,徒損形神,天真不降,無由成仙。

  凡修六甲之道,每以甲日入室服符,誦詠六宮歌章,六年通感,玉女降房,與兆面言,運龍飛霄,上昇兆身。祕則靈降,泄則受殃。

  《洞真玉清隱書經》:

  《大洞玉清隱咒》,九天上文,出自高上口訣,解滯散源。大洞真經三十九章,理極於此,上則引致高靈之霞映,下則滅於萬魔之凶殃。誦之一徧,開明幽關,三十九戶納受玉津,死氣沉塞,百神內歡。百神既暢,則聲達九玄,氣朗紫霄,響叩玉晨,五帝束帶,萬靈朝軒,生生來歸,七祖昇遷,身致羽翼,駕景乘雲,飛行玉清,位參紫賓。此高玄之妙道,玉清之祕篇。

  無上祕要卷之四十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