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紅樓復夢
◀上一回 第六十八回 賈探春祝府總喪事 王熙鳳夢裡說前因 下一回▶

  話說夢玉們正說的高興,見廖大奶奶同著賈環、賈蘭進來請早安。海珠們瞧見,趕忙要去迴避。探春笑道:「都是自家手足,就見個面兒,這又何妨呢?」夢玉道:「真個的,盡著躲來躲去,也不是個事。」賈環等已到面前,探春指著眾人命賈環叔姪見禮。寶釵道:「你兩個先上去請安就下來,讓咱們去請安回話。」賈環點頭,進去請安。祝母同夫人們讓坐待茶,問了些閒話,叔姪散了下來。寶釵、探春、惜春、珍珠、修雲、巧姑娘、夢玉、梅春、海珠、掌珠、秋瑞、汝湘、九如、芳芸、紫簫一同上去請過早安,分班侍立。祝母東瞧西看,喜上眉梢,對柏夫人道:「咱們將賈大姐姐長遠留在這兒,總別讓他回去,探姑娘們一個也走不了,真是人世上再沒有咱們家這樣熱鬧。」

  王夫人答道:「姪媳也願意常在這兒,因到家未久,尚須整頓,等著明年再來,就長遠住下。」祝母點頭笑道:「忙過這幾天再說。」

  桂夫人道:「剛才垂花門來回,後日請周太守點主,請翰林甄寶玉、員外李球珩兩個門生執筆▉事。明日先設席奉請,並請陪祭▉事之人。咱們內堂兩處▉事陪祭各位太太們,也是明日奉請罷,請老太太示下。」祝母點頭道:「很好,交給寶姑娘、探姑娘們趕著去辦。」寶釵連聲答應。梅秋琴道:「咱們都在這兒,請老太太點將。」祝母笑道:「少不得賈大姐姐是個將軍。」王夫人道:「姪媳不知道什麼,聽老太太吩咐差派。」祝母笑道:「後日除我不算外,你大妹妹、三妹妹領著秋瑞、芳芸、紫簫三個媳婦,珍珠、惜春兩個女兒在孝堂內回禮,不管賓客。二妹妹領著女兒修雲、媳婦海珠、掌珠、汝湘、九如娘兒們專司迎送,不管外事。請賈大姐姐、鄭姑太太、汪姨太太、顧姑太太、周姨太太、薛五嬸子、江二姐姐、柏舅太太、石姑奶奶、曉亭大太太、江村九太太,明卓二奶奶、五姑奶奶、七姑奶奶、九姑奶奶這幾位都在安和堂接待賓客。薛三奶奶、陸四嫂子、林舅太太、董七太太、金三太太、陶姑太太、莫姑太太、汪、顧、趙、張、朱幾家奶奶同本族的太太、奶奶們在怡安堂接待來客。留下莫老太太、竺、鞠兩親家在介壽堂,咱們老姐妹們看個牌兒,關上院子門,任什麼人兒也不見。其餘應派執事的丫頭、媳婦是怎麼派法,你們去辦,我全不管。」

  秋琴笑道:「老太太真公道,不拘是誰都派差使,就將我一個棄出度外,並不提起,到那一天我只好架起雲,坐在半空裡,別擋著人家的道兒怪不好的。」祝母們都一齊好笑。王夫人道:

  「我知道老太太派你總理喪事,你不等說話先自著急。」祝母笑道:「真個要你幫著探姑娘同寶姑娘相兼料理,方不誤事。」秋琴道:「我兩處照應陪客倒還使得,若說相兼辦事,那倒牽著不便。雖是兩邊熱鬧,但辦事總須畫一。依我說,自垂花門以內一切大小事務,盡托付探姑娘、寶姑娘姐妹兩個經理。

  執事各人,亦讓他們去派,不必分那邊這邊,凡是我家男女大小家人,俱聽其指使。四個姨娘都因身子不便,不必管事。今日就可交代,等喪事完畢之後,再照常辦事。」祝母笑道:

  「你說的很有道理。就去垂花門吩咐,趕著兩處知會,有不聽兩位姑娘約束的,不拘是誰,立刻打了就攆。」柏夫人、桂夫人、石夫人都連聲答應,著人去垂花門傳話。探春、寶釵給老太太拜謝,同著眾人下來,去商議章程。祝府的太太、奶奶們倒落了個清閒自在,一概不管。

  探春、寶釵兩人商議在瓶花閣作帳房,另立喪儀簿並各項帳簿。集瑞堂送過三千兩銀子,又錢二千弔,辦理喪事。垂花門送上姑娘、嫂子名冊。寶釵們擬了執事名單,謄寫兩張。一張交垂花門貼著,知會各處;一張貼在瓶花閣,俾各人遵辦。

  眾人見那單上寫著:擬派:

  如意、婉春、秋雲、金鳳,以上四人專管銀錢發放;芍藥、彩菱、宜春、翠翹、賓來、書帶,以上六人專管陳設、鋪墊、燭酒、茶葉、點心、果盒、燈彩;春燕、蘭生、雁書、江蘋、仙鳳、杏貴,以上六人專管兩邊上下筵席;

  長生、三多、侍書、入畫,以上四人專收各樣祭品食物;白晉媳婦、黃開媳婦、洪觀媳婦、蔣應媳婦、以上四人專管靈前上香、奠酒;

  餘芳媳婦、蔡定媳婦,以上二人專司啟幔;

  趙升、王貴、張彬、馮裕等三十五家媳婦,專司值筵;王瑞、杜成、謝銘、劉貴、趙太、董升、錢桂、來順、孟升、邵成等十二家媳婦,專管各家跟隨姑娘、嫂子賞封、茶飯,並各堂添香換燭;

  海棠、翠鳳、荷露、玉笛等三十六個閒散姑娘,專司遞茶。

  以上派定各人,自開弔之日起,以及到塋安葬,均各司其事,一切領取物件俱用對牌驗發。

  眾人看了名單,無不稱贊派的周到。只聽見背後一人笑道:

  「尚有一件緊要差使倒不派人。」眾人回頭,見是彩鳳笑嘻嘻說道:「這樣熱鬧事,倒不派一個專管馬桶的。」眾人都覺好笑。入畫道:「諸位嫂子姐姐們都散去歇歇,明日五更俱到這裡伺候,見過面各司其事。」眾人點頭散去。外面是請甄寶玉總理喪務。所有帳房裡及一切執事家人、小子都是祝筠派定。

  真是內外肅清。

  次日,內外請客忙了一天。到了二十七請本府周太守題主,一切禮文、儀注,極其恭敬。這是祝府開喪第一天熱鬧。到二十八日五更天氣,兩宅內外一齊點上燈燭,眾家人、小子都到甄大爺辦事房外伺候。甄寶玉挨次查點,吩咐:「各執事辦事不許雜亂!」眾人齊聲答應,各去料理伺候。裡面的寶釵、探春坐在瓶花閣卷棚下,將單上派出的嫂子、姑娘也都按名點過,吩咐一番,各處辦理。其時天已黎明,內外趕著吃過點心。不多一會,男女弔喪者陸續而來。此刻瓶花閣前發對牌領東西者,紛紛不一。竺、鞠兩位太太同莫老太太陪祝母在介壽堂閒話。

  梅秋琴東西兩宅照應。正是男親女眷十分熱鬧。那些各堂的姑娘、嫂子們,都因上回老太太生日失去東西,此番更外加意小心照應。寶釵、探春聽說內眷已來的不少,吩咐給發面牌伺候早面。長生、侍書們看收祭品堆滿一院,三多、入畫領著媽兒、丫頭將那祭品物件各歸其類。寶釵見諸事都還應手,心中十分歡喜。午間是芍藥、彩菱這一起料理點心果盒。下晚有春燕,蘭生們打發上下筵席。都是井井有條,一絲不亂。

  上燈以後,甄寶玉主祭。請鞠冷齋作司樽所,給老師做祭。

  就在尚書的東宅裡做祭,請張鳴漢作大贊,吳可卿是陪贊,李爾賓為引贊,王又新作陪引。請林柳橋宣祝文,其餘進饌、進豆等項,都是各位親友。請鞠冷齋作了祝文。諸事停當,清吹班俱已伺候。請大贊們至靈前就位,兩宅內眷都在孝幔內看祭。

  此時內外肅靜。張鳴漢高聲贊道:

  啟幔(左右家人將靈桌前綢幔捲起);司事者升堂行禮(司事人至靈前排班行禮,東升,西下);序立;司事者各司其事;主祭者就位;盥洗(主祭者臨盥洗所);省祭器(主祭者至司樽所省祭器);行降神禮;設裳衣;瘞毛血;奠祝帛;行初獻禮(主祭者至靈前跪拜);進匙箸;進芹韭;進饌;侑食(吹唱);進豆(三人同上);合樂(大吹);行亞獻禮(主祭如前);進茶點(二人同上);進椒醬;進饌;侑食;進豆;合樂;行終獻禮(主祭如前);進醯鹽;進蔬食;進饌;侑食;進豆(三人如前);合樂;進燎;主祭者退;司事者亦退;掩幔(家人將靈桌前綢幔放下)。

  祭作一半,眾人暫為歇息。花廳上擺設點心、茶果,祝筠邀請親友安坐,家人、小子們也分班歇息。裡面蔭玉堂後軒及寶書堂都也擺設點心。桂夫人同本家太太、奶奶邀著諸親各眷分席用茶。彩鳳專料理夢玉一人飲食事務。其餘秋瑞諸人跟著石夫人都是寶釵、探春著人伺候照應。柏夫人對王夫人道:

  「剛才悲悼之際,見甄門生主祭,哀慟之情見於顏色,怨不得你妹夫在日,於門生中最得意的是他。我今見他如此,由不得五中皆碎。」說著掩面嗚咽。石夫人同秋瑞、芳芸們這些媳婦俱淚流滿面,不勝悲慼。王夫人拭淚勸道:「連日辛苦,正有幾天勞頓,身子要緊,兩位妹妹尚須節哀,以慰先靈之望。」

  柏夫人們又掩面涕零。一會,王夫人道:「甄郎品行人才甚為鄉譽,鵬程雲路遠大可期。那天秋琴妹妹對老太太說作媒的話,我也想到這層,且過這幾天咱們再說。」柏夫人點頭。

  聽見外面老爺們又要上堂作祭,裡邊太太、奶奶也俱散席,出來看祭。見張鳴漢、吳可卿至靈前作揖,仍向南分東西而立,聽著內外寂靜無聲,又高聲贊道:

  啟幔(照前);司事者升堂行禮(仍排班上堂行禮);司事者仍各司其事;主祭者仍就位;上香;進爵;進時食;進時果;點茶;進時花;進玩好;大侑食;升堂合樂;進飯羹;宣祝文。

  林柳橋捧著祝文由東而上,至靈前照剪子形凝步而走,轉到中間,朝上面跪下,抖起精神朗聲念道:

  維聖人之年歲次丁丑十一月甲子之望,越二十有八日辛酉,門人甄寶玉謹以清酌庶饈致祭於大宗伯文端公先夫子之靈曰:

  嗚呼!惟我祝氏,裔係瀟湘。英姿代出,世守琳瑯。黃岡淇水,嘉譽流芳。體魄結實,降生鸞凰。嗟我夫子,奕世松篁。

  虛心智慧,風雅慈祥。生來節介,美澤清揚。修容勁直,器宇軒昂。青衿解籜,黃甲騰驤。擁書萬卷,國瑞凝香。秩居宗伯,儀表龍章。使宣藩服,為國之光。正期執笏,綸贊廟廊。天何不眷,遽返帝鄉。典型在望,山高水長。追思道貌,涕洏茫洋。

  果蔬致祭,來格來享。默佑後昆,奕世榮昌。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念畢,站起照前走法,由西而下。)舉哀(主祭者與孝眷皆哭);哀此;撤匙箸;撤芹韭;撤椒醬;撤醯鹽;撤蔬食;撤饌;撤茶點;撤時食;撤時果;撤時花;撤玩好;撤豆;撤飯羹;撤裳衣;撤爵;撤祝帛;撤燎;辭神(主祭者行禮);燔燎;主祭者退;司事者亦退;掩幔;禮畢。

  張鳴漢贊完,甄寶玉趕忙拜謝司事諸公。祝筠領著夢玉俱磕頭拜謝,又謝過甄寶玉。眾家人趕著各處換上第三次燈燭。

  花廳上擺設席面,祝筠、梅白邀諸親友去消乏飲酒。

  此時已三更天氣,西宅裡崇善堂的燄口也將次放完。芳芸、紫簫跟著石夫人先辭了過來,丫頭、媳婦們點著幾對素玻璃手照並素紗提燈,由如是園慢慢過來。走到瓶花閣門口,見出進的人尚然不絕。石夫人吩咐進去歇歇,來到裡面,見探春、寶釵正在飲酒。石夫人道:「我來給你們道乏。」寶釵、探春們趕忙站起,讓石夫人婆媳坐下,說道:「照料不週,求嬸子恕罪。」石夫人道:「我只聽見來的太太們都說辦的妥當,井井有條,不像老太太做生日,處處是人,鬧成一團糟。今日兩宅裡這些人,甚覺安靜,全是你兩個的調度,咱們家裡也找不出一個像你們的來。」探春笑道:「怨不得剛才同寶姐姐到介壽堂,老太太說要請我兩個做內管事的,不放回家去了。說是今日靜悄悄,一天也不聽見一個人言語。寶姐姐說,那是夏天,人人都在院子說話。像這樣怪冷的,誰不躲在屋裡去坐著,自然聽不見個聲音。」紫簫道:「咱們在這裡,倒耽擱了探姑娘們吃飯。」石夫人道:「真個辛苦一天,半夜也該歇歇,明日又要辦事,咱們還要介壽堂去坐會子呢。」寶釵道:「我同探姑娘伺候老太太睡了覺才過來吃飯。介壽堂院子早已關門,不叫進去。嬸子身上不便,今日過於辛苦,家去歇歇罷。」石夫人點頭,領著芳芸、紫簫回承瑛堂去。

  寶釵、探春趕著吃點子酒飯,剛才收拾完結,接著是桂夫人、梅秋琴同海珠姐妹們陸續都來道乏,去了一起又來一起。

  王夫人著人來說:「太太已安寢,叫寶二奶奶同探姑娘不用過去。」柏夫人又差夢玉、秋瑞、珍珠、芙蓉東宅裡這些人過來慰勞。惟有惜春同修雲伺候柏夫人安寢不能過來。

  寶釵們又坐談一會,聽寒雞三唱矣,再三催著夢玉去睡。

  他坐著不動身,寶釵道:「好兄弟,這樣大冷天氣,眾人辛苦一天,你不去睡,他們都要伺候著,明日一早又要辦事,你快些過去換了修姑娘過來,我要關院子門。」夢玉聽說,只得同著珍珠們回東宅去。不一會修雲過來,彼此安歇。

  次日起來,各執事人照著點名辦事,一點不錯。這天是賈、王、薛、鞠各家公祭。賈蘭代王宅行禮。薛姨太太有寶釵相代。

  眾太太請王夫人主祭。一切祭筵、果供、屏軸、匾對、豬羊都是寶釵、探春辦理,極其豐盛,華麗體面。鄭、顧諸位太太陪祭。諸執事姑娘、嫂子伺候妥協。王夫人上香獻爵,舉哀行禮,十分恭敬。內外人等無不贊歎。夜間請鞠冷齋主祭。這邊西宅仍舊日間唸經,夜間燄口。初一是各家公祭,晚間總鎮姜大人主祭。初二日鹽行各位太爺公祭。初三日鄭、汪、江、顧各至親作公祭。一連五晝夜,鬧的人困馬乏。請莫老太太同竺、鞠兩位太太陪著祝母在介壽堂照常起居,幸不辛苦。石夫人因身子不便,支持不住,勞乏成病。舉家著忙,連日服藥調理。老太太吩咐派汝湘、九如在承瑛堂相伴,不許石夫人輕出院門。

  初四日內外人等暫歇一天。晚間孝子主祭,熱鬧了一夜。初五一早發引,辰刻起材。那執事、幡傘、香亭、誥敕由大門口一直擺出城外,比菩薩出會還要熱鬧,驚動滿城男女,堆如山積。

  寶釵、探春將宅裡事務料理明白,五更天領著各執事姑娘、嫂子們先到墳上。已預先搭下內外帳房,男女親友起坐之所,內外廚房。寶釵們各處看過一遍,正待回身,聽見有人叫道:

  「寶姐姐們來的好早。」寶釵回頭,見是甄寶玉隨同著探春,彼此見禮。甄寶玉道:「兩位姐姐連日辛苦!」寶釵道:「向來慣常,不覺勞乏,兼之執事諸人都還應手得力,倒不過心勞身逸。不知外面如何?」甄寶玉道:「外面之事難於內裡。我雖總理喪務,惟有錢銀出入概不經手,所以責重怨輕。數日以來,倒還妥協。聽見寶姐姐們口碑載道,贊揚不絕,兄弟實覺慚愧。」寶釵笑道:「我同探姑娘五日京兆就有這些德政,明日卸事定要脫靴。」甄寶玉不覺大笑。探春道:「天已大亮,休說閒話,內外各去料理罷。」甄寶玉笑辭出去辦理正務。

  寶釵、探春發放完畢,吩咐姑娘看著帳房,兩人帶著幾個丫頭到後面要瞧瞧野景。無如一帶都是蘆葦布棚圍住。探春道:

  「叫個人進來,將那邊小布擋子解開一邊,就可暢觀。」寶釵點頭,差丫頭去叫進祿來解開布擋。兩人看那疏林衰草,冷霧迷離,茅舍荒村,寒煙縷縷。寶釵歎道:「我同你過了些繁華境遇,看見的無非錦繡春光,而今轉眼皆空,不堪回首。今日對此天然圖畫,真是大塊文章本來面目。始覺當日紅樓一場春夢。」探春歎道:「大觀園自海棠一社之後,閨中良友日見凋零,我姐妹們又皆星散,林姑娘一死以後,全無佳景矣。後來我回家那一磨兒由大門一直到上房,覺著滿眼淒涼,不知是個什麼緣故。誰知我今日又弄的形單影只,毫無生趣,不如惜姑娘將來倒有後福。」

  寶釵點頭,正要回答,後面有人叫道:「這樣寒冷,怎麼兩位姑娘在此擋風?」寶釵們回頭見是周大奶奶,忙問道:

  「喪事到了嗎?」周家的搖頭道:「早著呢。因玉大爺走不動,老爺吩咐執事叫走的很慢。剛到城門口兒,聽說朝廷差官致祭,又賜什麼御祭、御葬,這會兒都到按官亭去迎接欽差聖旨去了。

  橫豎末了兒那乘轎子出城總要上燈時候。那街上擠的那有一點空兒,我實在悶的慌,繞著道兒先來照應。到了內帳房,姑娘、嫂子們說兩位姑娘在這裡瞧野景。」寶釵道:「我也想著還早呢,同探姑娘來瞧個寒林落木同那些敗草荒墳。」周家的不覺一陣傷心,流下淚來,用手指道:「轉過那松林後面,就是婉貞的墳墓,那邊樹林裡有煙起來的是接引庵。」寶釵不勝傷感,說道:「原來婉姑娘墳墓就在此間。等過了明日,我再給他上墳,今日先著人去奠杯清酒,燒張紙錢。」周家的趕忙致謝。

  寶釵叫進祿來先將擋子拴好,還有話說。進祿答應,拴上擋子,到內帳房前伺候。寶釵說道:「我有幾樣菜,你叫個人挑著,外帳房要幾掛白錢、銀錠,你同著榮貴、周大奶奶到他姑娘墳上去,代我祭奠一番。」進祿答應,忙到內廚房要了酒菜,叫人挑上,外帳房取白錢、銀錠,掛在擔上。榮貴同周大奶奶坐上轎子,到婉貞墳上供飯奠酒,代主人致意拜祭不提。

  且說甄寶玉料理完畢,正在盼望,見個家人忽忽走進帳房說道:「老爺叫對大爺說,趕著中間辦個奉恩亭供設聖旨,要擺香案,另備欽差起坐之所,都要趕著就辦。」甄寶玉聽說,叫了幾個辦事家人商量,立刻傳彩結匠,在大棚中間搭一個大八角彩亭,有些能乾家人也幫著動手,一會兒工夫辦理妥當。

  此時,男女親眷跟著喪事出城之後,又走過數里,到那空闊地方,都趕著冒上前來,先到墳上。王夫人們也要先來,以便接待親友。幸虧寶釵們諸事停當,將各棚內大小火盆添的大旺,到處暖氣騰騰,也忘卻數九天氣。探春同寶釵商量道:

  「日子甚短,已交午錯,喪事還得一會才來,何不請來的太太們先吃早飯,可以不必拘於成例。」寶釵笑道:「通融辦理,很可使得。」就著聽差的去知會各陪客的太太們,一面吩咐廚房裡發對牌領上下席的早飯,又著人知會甄大爺,外面也一體照辦。所有墳上一切工匠人等,因天氣寒冷,每人都先賞酒飯,令春吃飽伺候。內外人等無不歡悅。男女親眷在轎裡凍了半日,都有些支持不住,陸續冒過喪事,十有八九先來墳上。熱酒熱菜,人人歡喜,俱極贊管事人辦的妥當。

  裡外吃過酒飯還等了一會,日已平西,喪事才到。一齊都至棚內,祝筠們先請聖旨、祝文、御賜物件,俱供在奉恩亭內。

  設了香案,磕頭謝恩。將尚書們兩口靈柩,各在金井前安設,擺上祭席,內外親戚本家拜祭一番。柏夫人領著夢玉、惜春、秋瑞、珍珠、芙蓉在尚書墳上回禮。祝露那邊是芳芸兩個媳婦同著修雲、汝湘、九如三人幫著回謝。只有海珠、掌珠奉老太太之命在家陪伴石夫人,不來送殯。

  且說這送殯的男女親友到墳上拜奠之後,看見天色漸晚,有些明日有事不來送葬的,有些必得回去明早再來的,有些可以在城外過宿的,彼此紛紛告辭,轎馬喧闐,去了大半。欽差的那位翰林院待詔程大人公館就在城外,祝筠差家人們過去伺候,又送了極盛酒席,預備兩幅全執事,都是八抬大轎:一處是明早接欽差大人到墳上宣讀聖旨祭文;一處是請紫陽書院掌教老師,原任光祿寺大堂孫大人明早祭后土。

  諸事料理妥當,大棚內外點上燈燭,擺設酒席,邀諸親友坐席飲酒。夢玉因連日辛苦,又兼著今日長走到墳,身子疲乏撐持不住,昏昏沉沉只想要睡。柏夫人們心焦著急。寶釵趕著煎人參淡姜湯給他吃了一茶杯,叫他安睡一會。眾人席散之後,已是初更天氣。一鉤新月,四野凍雲,寒鐘斷續,松影迷離,諸人只覺得冷風削面,寒氣逼人。祝筠叫知會內外帳房,說是夜長風冷,一切伺候工匠人等夜間多添一頓酒面,多給炭火。

  這些男女親友下棋飲酒,看牌說話,睡覺各隨其便。寶釵將綢綾縐緞被褥揀三四十副發交外帳房收用。內裡太太們有不能坐夜的,另有繡衾錦褥,早已鋪設停當。如柏夫人、王夫人、梅秋琴、桂夫人及諸奶奶們都是各帶自家鋪蓋,隨便安歇。

  夢玉睡了一會,總覺有些昏沉。各位夫人、奶奶都有些心焦。柏夫人道:「須得吃服安神藥才好,剛才吃了參湯還是這樣,怎麼好呢?」芳芸忽然想起,說道:「寶姐姐身上有件寶貝,上回夢玉昏迷曾經醫好,我瞧這光景,還是寶姐姐的那件寶貝比藥還靈。」柏夫人聽說,連忙請寶釵來說知此事。王夫人問道:「你身上有件什麼寶貝?我倒沒有知道。」寶釵道:「什麼寶貝,就是那個金鎖。」說著剛解了下來,眾人聽見鏗然一響,有道白光撲到夢玉身上,寂然不見。夢玉霎時清蘇,眾人十分驚異。王夫人想起前情,不勝悲感。寶釵、珍珠更覺傷情。探春知道母親悲傷之意,說道:「寶姐姐你方才給誰上墳?也不對太太說。」寶釵會意,對王夫人道:「誰知周婉貞姑娘的墳就在這裡不遠,剛才差榮貴去給他上墳燒紙。」王夫人道:「怎麼周姑娘的墳也就在這裡?」秋瑞們答應道:「此間離接引庵不遠,婉貞姑娘墳地去庵不過兩箭來路,這裡過去不上半里遠近。」王夫人道:「既是相近,我們今日又與他一宵作伴,不可不奠杯清酒,以慰幽魂。」隨著人去叫茗煙進來,說道:「差你取壺好酒,要些紙錢香燭,到周姑娘墳上,代我奠酒祝贊,說我在金陵知道姑娘凶信之後,至今傷悲不已。前日在接引庵唸經,不知姑娘可曾知道?我今日在城外送葬,又差你來致祭。」茗煙答應,去婉貞墳上奠酒致祭。周惠夫妻知道,趕忙兩個進來磕頭叩謝。夫人們又坐談一會,見夢玉清爽好些,彼此放心。王夫人們都因連日勞乏,支持不住,各人暫為安歇。探春、寶釵、珍珠、芳芸這些姐妹俱要照應那不睡覺的親友,這一宵身心俱不能安逸。茗煙進來銷過差使。時當夜半,風冷霜寒,伺候的嫂子各處添上炭火,又換過燈燭,各處香爐熱灰裡面添上些沉芸香餅,正是香煙梟梟,春暖良宵,何曾有郊外風寒之苦!

  王夫人因十分勞倦,剛沾枕褥,早已沉沉睡去。耳內微聞有人說道:「鳳二奶奶要見太太。」王夫人急忙坐起,果見鳳姐兒滿頭珠翠、金冠玉鳳,十分妝飾。身上穿著大紅蟒襖,腰繫羊脂玉帶,錦裙繡履,站在牀前說道:「多蒙太太惦記,屢次沾恩。今日又荷一杯致奠,九泉之下,飲骨醉心,親自過來拜謝。」王夫人道:「你在那裡?我總找你不見,要同你商量回南之事。寶兄弟又不回來,怎麼好呢?」鳳姐道:「大觀風景已往,休提生前不了的三般罪孽。蒙太太同璉二爺都給我解冤釋結,萬緣金佛,功德無窮。原本脫離地獲,就可回歸本境,因與賈瑞結下一段惡緣,孽果必須了結,是以他轉鍾晴,我是婉貞,若非一念堅貞,幾乎又入鬼門關裡。冥王以我守貞死節,上達天聽,奉玉旨令我生長名門,得夫封誥,享人間富貴。我兩世一身,均霑太太恩庇,今日寶妹妹同太太兩回贈奠俱已拜領,特意過來謝謝。金陵十二釵盡歸了寶兄弟,又都在太太的眼前。巧兒之事我深感平兒,將來他自有好處。」王夫人道:

  「你常來同我說說話,別只躲著不見。」鳳姐笑道:「陰陽間隔,如何得能常侍慈顏?但轉眼之間太太就可見面。」王夫人道:「你在那裡?我好找著瞧你。」鳳姐笑道:「我閉著眼睛等太太叫著我的名字,我才開眼。」王夫人點頭,又要問他說話,只見火光燭天,人聲鼎沸,金鑼火炮,駭人振耳。鳳姐大驚道:「不好!」往外飛跑。王夫人站起來大叫道:「鳳姐兒,等我同走!」耳內聽見有人叫道:「太太,我們都在這裡。」王夫人回頭一望,見寶釵、探春、惜春、夢玉、珍珠、巧姑娘都站在牀前。王夫人還含糊問道:「鳳姐兒在那裡?」寶釵道:「請太太吃過參湯,定一會再起來。」王夫人聽說,心中知道剛才是夢中相會,隨接了寶釵的參湯用過。正要問話,忽然火炮喧天,鑼聲大振,王夫人大驚。不知說些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紅樓復夢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