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疏義㑹通 (四庫全書本)/圖說下

圖說上 詩經疏義㑹通 圖說下 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詩經疏義㑹通     元 朱公遷 撰圖說下





















  竹為之以薦果核容四升















  木為之以薦葅醢容四升















  木為之以載牲體
  大房半體之爼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瓦器以盛黍稷容斗二升方曰簠圓曰簋















  瓦器如豆以薦大羮徑尺八寸髙二尺四寸















  飲器受一升上兩柱取飲不盡之義戒其過也木爵玉爵同制














  爵也夏曰醆殷曰斚周曰爵孔氏曰斚畵禾稼















  酒器刻為雲雷之象金罍以金飾之孔氏曰天子玉諸侯金士梓














  畫牛於尊腹也或曰尊作牛形鑿其背以受酒也















  圜器禮器注壺大一石







<經部,詩類,詩經疏義會通,圖説下>
  秬黑黍也欎欎金草鬯暢也釀秬黍為酒築鬰金草煑而和之使芬芳條暢酌而祼神也
  黄流在中鬰鬯也





















  卣中尊孫炎云尊彛為上罍為下卣居中郭璞云卣受五升














  楅衡施於牛角所以止觸周禮云凡祭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韓奕介圭諸侯之封圭執之為贄以合瑞於王也曹氏曰周官典瑞五等諸侯各執其圭璧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以朝覲宗遇㑹同于王 雲漢圭璧禮神之玉也孔氏曰大宗伯以蒼璧禮天黄琮禮地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𤣥璜禮北方圭璧其總稱也










  玉瓚圭瓚以圭為柄黄金為勺酌鬯以祼也王祼以圭瓚諸臣助之亞祼以璋瓚左右奉之
  半圭曰璋以為瓚柄祭統云君執圭瓚祼尸大宗執璋瓚亞祼











  琴瑟皆絲屬琴長三尺六寸五分五絃後加文武二絃















  嚴氏曰笙以匏為之十三管列匏中而施簧管端吹笙則鼓動其簧而𤼵聲
  禮書云三十六簧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













  雅瑟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五絃其常用者十九絃頌瑟長七尺二寸廣一尺八寸廿五絃並用














  簫編小竹管為之
  王氏曰簫大者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長尺二寸參差象風翼













  管六孔如篴併兩而吹之者也篴今之笛也















  籥如笛而六孔或曰三孔而短主中聲而上下之















  柷狀如漆桶以木為之中有椎連底撞令左右擊以起樂者














  圉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以止樂者






<經部,詩類,詩經疏義會通,圖説下>
  塤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似稱錘六孔
  箎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七孔一孔上出徑三分凡八孔横吹之
  塤箎其竅盡合則為黄鐘其竅盡開則為應鐘盖相應和也











<經部,詩類,詩經疏義會通,圖説下>
  鐘金屬鏞大鐘也
  磬石為之























  鼓革屬賁鼓大鼓也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之一田亦大鼓也懸鼓周制也夏后氏足鼓殷㨕鼓周懸鼓鞉如鼓小有柄兩耳持其柄摇之則傍耳還自擊何善伯注華黍下魯鼓薛鼓禮投壺篇鄭氏註魯鼓薛鼓其節不同 □  □□ □  □半 □□   □□ □ 魯鼓 □   □□
  □  □□ □  □□半 □  □□ 薛鼓 此魯鼓薛鼓之節也貟者擊鼙方者擊鼓古

  者舉事鼓必有節聞其節則知其事矣 取半以下為投壺禮盡用之為射禮又一說魯鼓 □  □
  □  半 □ □    □ □ 薛鼓 □□ □ □   □ □  □半
  □ □    □ 此二者記兩家之異故兼列之



  植木以懸鐘磬其横者曰栒業有瞽篇孔氏曰植者為虡横者為栒大板謂之業所以飾此栒而為崇牙刻之如鋸齒㨗業然故曰業其形卷然可以懸鼓磬樹五采之羽以為文畫繒為翣載以璧樹翣於栒之角也









  鼎有牛羊豕三鼎皆以銅為之三足有鉉















  釡屬李解云上大下小曰𩰿孫炎曰甑者非







<經部,詩類,詩經疏義會通,圖説下>
  有足曰錡
  無足曰釡






















  瓦器可以節樂又飲器易尊酒簋貳用缶又汲器左氏具綆缶














  升上徑二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千二百黍為龠十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














  筐筥皆竹器方曰筐圓曰筥















  兵車之輪六尺六寸田車之輪六尺三寸在輿之外















  輻三十以象日月也















  車前曲木上句衡者謂之輈亦曰轅禮記車制圖云輈長一丈四尺四寸亦曰轅通謂之輈














  轂在車輪之中外持輻内受軸長三尺二寸徑一尺















  元戎十乘以先啓行元大也戎戎車先軍之前鋒也元戎甲士三人同載左持戈右持矛中御戈殳㦸矛揷於輢幟畫鳥隼之章













  小戎篇云小戎俴収五楘梁輈㳺環脅驅隂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又云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龍盾之合鋈以觼軜俴駟孔羣厹矛鋈錞虎韔鏤膺交韔二弓













  古者三甲以革為之犀甲夀可百年兕甲夀二百年合甲夀三百年後世乃用金耳














  說文曰胄兠鍪也兠鍪首鎧也















  干楯也自闗而東或謂之干或謂之楯闗西謂之楯戈柲長六尺有六寸戈主於刺














  戚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二者斧鉞之别名戚為斧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為鉞鉞大斧小















  殳即祋也長丈二而無刃主於擊禮書作八觚形















  酋矛長二丈夷矛長二丈四尺















  敦弓天子之弓彤弓諸侯之弓長六尺六寸謂之上制六尺三寸謂之中制六尺謂之下制取幹角以膠漆筋𢇁為之













  虎韔以虎皮為弓室也交韔二弓交二弓於韔中也















  說文弓弩矢也象鏑括羽之形釋名云矢指也有所指而迅疾














  服盛矢器魚獸名其背皮斑文可為矢服















  侯張布而射之者也侯中之的曰正大射則張皮侯而設鵠賓射則張布侯而設正五正之侯中畫朱次白次蒼黄𤣥居外三正則損𤣥黄二正則畫朱綠













  鳥隼曰旟龜蛇為旐曲禮所謂前朱雀而後𤣥武也















  交龍為旂所謂左青龍也















  决著於右手左指所以鈎弦開體















  旄以牛尾注於旗干之首















  旌析翟羽設於旗干之首















  拾以皮為之著於左臂以遂弦
















  鞞琫有珌鞞容刀之鞞今刀鞘也琫上飾珌下飾戎服也





  諸國世次圖
  商宋
  契   昭明  相土  昌若  曹圉
  冥   振   微   報丁  報乙
  報丙  主壬  主癸  湯   外丙湯次子仲壬外丙弟太甲湯嫡孫沃丁  大庚沃丁弟小甲
  雍已小甲弟太戊雍已弟仲丁  外壬仲丁弟河亶甲外壬弟祖乙  祖辛  沃甲祖辛弟祖丁祖辛子南庚沃甲子陽甲祖丁子盤庚陽甲弟小辛盤庚弟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祖庚弟廪辛  庚丁廪辛弟武乙
  大丁  帝乙  紂 宋微子啓紂庶兄微仲啓弟宋公稽 丁公  湣公丁子 煬公湣弟 厲公湣子釐公  恵公  哀公  戴公  武公
  宣公  穆公宣弟 殤公  莊公穆子 湣公
  公子㳺羣公子   桓公  襄公  成公
  昭公  文公昭弟 共公  平公  元公
  景公  昭公元曾庶孫悼公  休公  辟公剔公  偃
  周豳
  后稷  不窋  鞠陶 豳公劉  慶節皇僕  著弗  毁隃  公非  髙圉亞圉  公叔祖類  岐周太王  王季文王  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懿弟 夷王懿子厲王  宣王  幽王  平王  桓王平孫莊王  釐王  恵王  襄王  頃王匡王  定王匡弟 簡王  靈王  景王悼王  敬王  元王  貞定王 哀王思王哀弟 考王哀弟 威烈王 安王  烈王顯王  慎靚王 赧王
  周公封魯侯爵
  周公  伯禽  考公  煬公考弟 幽公魏公幽弟 厲公  獻公厲弟 真   武真弟懿   伯御懿弟 孝   恵   隠
  隠弟  莊   閔   僖閔庶兄 文
  宣   成   襄   昭   定昭弟哀   悼   元   穆   共
  康  景    平   傾
  召公封燕侯爵
  召公儿世至恵侯  釐   頃   哀
  鄭   繆   宣   桓   莊
  襄   宣   昭   武   文
  懿   恵   悼   共   平
  簡   獻   孝   成   湣
  釐   桓   文   易王  子噲昭   恵   武成  孝   王喜
  
  鄘二國封爵世次未詳
  侯爵
  康叔  康伯  考伯  嗣伯  疌伯靖伯  貞伯  項伯  釐侯  共伯武公共弟 莊   桓   宣桓弟  恵
  黔牟羣公子懿   戴公子頑子 文戴弟  成
  穆   定   獻   殤定弟  襄獻子靈   出靈孫  莊出父  班師襄孫 君起靈子出季父 敬   昭   懐羣公子 慎敬孫聲   成   平侯  嗣君  懐
  元   君角
  鄭伯爵
  桓公  武   莊   厲   昭
  子亹昭弟 子嬰亹弟 文   穆   靈
  靈弟  悼   成悼弟  釐   簡
  定   獻   聲   哀   共聲弟幽   繻幽弟
  侯爵
  太公  丁公  乙   癸   哀
  哀弟  獻哀弟  武   厲   文胡子成   莊   釐   襄   桓
  孝   昭   懿孝弟  恵   頃
  靈   莊   景莊弟  安孺子 悼景子簡   平簡弟  宣   康
  畢公髙之後封爵世次未詳
  唐晉曲沃附侯爵
  唐叔 晉爕   武侯  成侯  厲
  靖   釐   獻   穆   殤穆弟穆子  昭   孝   鄂   哀
  小子侯 緡哀弟曲沃武公  獻   君卓恵卓兄  懐   文獻子  襄   靈
  褒弟  景   厲   悼襄曾孫 平
  昭   頃   定   出   哀昭曽孫幽   烈   孝   靜
  伯爵
  非子  秦侯  公伯  秦仲  莊公襄公  文   寧文孫  出子  武出子兄徳公武弟 宣   成宣弟  穆成弟  康
  共   桓   景   哀   恵哀弟悼   厲共  躁   懐躁弟  靈懐孫靈季父 恵   出   獻靈子  孝
  惠文王 武王  昭襄武弟 孝文  莊襄始皇  二世  子嬰
  侯爵
  胡公  申公  相公申弟 孝申子  慎
  幽   釐   武   夷   平夷弟文   桓   厲桓弟  莊厲弟  宣莊弟穆   共   靈   成   哀
  哀孫  懐   湣
  祝融之后封爵世次未詳
  伯爵
  振鐸  太伯  仲君  宫伯  孝伯夷伯  幽伯  戴伯  恵伯  石甫繆公甫弟 桓   莊   釐羣公子 昭
  共   文   宣   成   武
  平   悼   聲悼弟  隠平弟  靖
  伯陽
  作詩時世圖
  商詩五篇
  太甲以後
  三篇
  那   烈祖   長𤼵
  祖甲以後
  二篇
  𤣥鳥  殷武
  周詩三百六篇
  文王
  正風二十四篇
  周南闗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麟之趾 桃夭  芣苢兎罝並周國詩漢廣  汝墳並南國詩
  召南鵲巢  采蘩  草蟲  采蘋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騶虞並南國詩
  武王
  二篇
  時邁  雝
  武王
  正風一篇
  召南何彼穠矣南國詩
  正小雅二十二篇
  鹿鳴  四牡  皇皇者華  常棣
  伐木  天保  采薇    出車
  杕杜  南陔  白華    華黍魚麗  由⿸广⿸肀丶 -- 庚  南有嘉魚  崇丘
  南山有臺    由儀    蓼蕭湛露  彤弓  菁菁者莪
  成王
  變風七篇
  豳七月  鴟鴞  東山  破斧
  伐柯  九罭  狼䟦
  正大雅十八篇
  文王  大明  緜   棫樸
  旱麓  思齊  皇矣  靈臺
  下武  文王有聲    生民
  行葦  既醉  鳬鷖  假樂
  篤公劉 泂酌  卷阿
  頌二十六篇
  清廟  維天之命    維清
  烈文  天作  我將  思文
  臣工  振鷺  豐年  有瞽
  潛   載見  有客  武
  閔予小子    訪落  敬之
  小毖  載芟  良耜  絲衣
  酌   桓   賚   般
  康王以後
  二篇
  昊天有成命   噫嘻
  昭王以後
  一篇
  執競
  厲王
  變大雅四篇
  民勞  板   蕩   桑柔
  厲王以後
  變小雅十篇
  鴻鴈  庭燎  沔水  鶴鳴
  祈父  白駒  黄鳥  我行其野斯干  無羊
  宣王
  變風一篇
  鄘柏舟衛釐侯時
  變小雅五篇
  六月  采芑  車攻  吉日
  黍苗
  變大雅六篇
  雲漢  崧髙  烝民  韓奕
  江漢  常武
  幽王
  變小雅八篇
  節南山 十月之交  小弁  何人斯巷伯  白華  苕之華   何草不黄
  變大雅二篇
  瞻卬  召旻
  幽王以後
  變風二篇
  衛淇奥武公時
  鄭緇衣桓公武公時
  變小雅
  正月  雨無正 賔之初筵衛武公詩
  平王
  變風十一篇
  邶柏舟  綠衣  日月  終風並衛莊公時衛碩人莊公時
  王黍離  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水
  鄭叔于田
  唐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水晉昭公時   大叔于田
  秦小戎襄公時
  變大雅
  抑衛武公詩
  平王以後
  變風十二篇
  王君子于役    兎爰  葛藟
  君子陽陽    中谷有蓷
  丘中有麻    采葛  大車
  唐椒聊
  秦車鄰  駟鐵  終南
  桓王
  變風六篇
  邶燕燕  撃鼓並衛州吁時   新臺
  二子乗舟    式㣲  旄丘並衛宣公時
  桓王以後
  變風三篇
  鄘牆有茨 君子偕老
  鶉之奔奔並衛恵公時
  莊王
  變風
  齊南山  敝笱  載驅  猗嗟並襄公時
  釐王
  變風一篇
  唐無衣曲沃武公時
  恵王
  變風六篇
  鄘載馳衛戴公文公時   定之方中
  蝃蝀  相鼠  干旄並衛文公時
  鄭清人文公時
  恵王以後
  魯頌四篇
  駉   有駜  泮水  閟宮僖公時
  襄王世
  變風四篇
  衛河廣宋襄公時
  秦渭陽穆公時   黄鳥康公時
  曹候人共公時
  匡王以後
  變風一篇
  陳株林靈公時
  時世未詳
  變風七十五篇
  邶凱風  雄雉  匏有苦葉
  谷風  簡兮  泉水  北門
  靜女
  鄘桑中
  衛考槃  氓   竹干  芄蘭
  伯兮  有狐  木𤓰
  鄭將仲子 羔裘  遵大路 女曰雞鳴
  有女同車    山有扶蘇
  蘀兮  狡童  褰裳  丰
  東門之墠    風雨  子衿
  揚之水 出其東門    野有蔓草溱洧
  齊雞鳴  還   著   東方之日
  東方未明    甫田  盧令
  魏葛屨  汾沮洳 園有桃 陟岵
  十畝之間    伐檀  碩鼠
  唐蟋蟀  山有樞 綢繆  杕杜
  羔裘  鴇羽  有杕之杜
  葛生  采苓
  秦蒹葭  晨風  無衣  權輿
  陳宛丘  東門之枌    衡門
  東門之池    東門之楊
  墓門  防有鵲巢    月出
  澤陂
  檜羔裘  素冠  隰有萇楚
  匪風
  曹蜉蝣  鳲鳩  下泉
  變小雅三十二篇
  小旻  小宛  巧言  谷風
  蓼莪  大東  四月  北山
  無將大車    小明  鼓鐘
  楚茨  信南山 甫田  大田
  瞻彼洛矣    裳裳者華
  桑扈  鴛鴦  頍弁  車牽
  青蠅  魚藻  采菽  角弓
  菀栁  都人士 采綠  隰桑
  緜蠻  瓠葉  漸漸之石














<經部,詩類,詩經疏義會通>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