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謝榛全集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四•七言律詩一百二十首

编辑

曉起

编辑

老去翻多惜子孫,朝來且復問雞豚。杖藜何處堪頻往,詩草經年只半存。白髮懶梳書在手,青苔不掃客過門。閑雲肯為山人住,好對西窗濁酒樽。

送張憲副一真赴雁門

编辑

命駕南來懷落落,揚旌北去路漫漫。九秋紅葉行邊賦,三晉青山戰後看。狐塞風連笳鼓動,雁門霜擁甲兵寒。應知父老多惆悵,河內於今借寇難。

答王給事佐之見寄兼憶張太守汝任

编辑

別後迢遙得報章,花亭猶記夜飛觴。通家自古說王謝,為郡於今聞趙張。燕谷寒雲迷大道,洛河秋雨沒橫梁。亦知朝野同憂日,未敢行歌學楚狂。

夜話李孺長書屋因憶乃翁左納言

编辑

忘年爾我重交情,論事相同見老成。月到廣除寒有色,鴉歸疏柳夜無聲。三農更苦江南稅,百戰方休海上兵。歲暮銀台應感歎,幾人封事為蒼生。

贈別宋維之尋甥不得歸臨清

编辑

共惜髫年違舊業,還期宅相到名流。有親未合從方士,似舅何須學浪遊。隨處丹砂思九轉,倚門白髮奈多愁。弟歸破涕聊相慰,雲鶴茫茫更幾秋。

王節婦詩

编辑

堅守青年知自重,竟歸彤管激人多。淚中教子言逾切,愁裏成家鬢欲皤。當院松筠增氣色,滿山冰雪轉巍峨。老來猶憶孤燈下,深夜鳴蛩伴擲梭。

遲馮少參汝言不至

编辑

久宦秦川鬢欲蒼,關山東轉路何長。吳兒峪口逢春雪,魏帝城頭對夕陽。未敢中朝期並駕,只知北海即同鄉。近來每學孫登嘯,好向樽前看老狂。

冬日過李五少恭別業因憶亡友李元博

编辑

隔河花鳥多幽期,歲晚訪君何太遲。門徑日荒古苔色,冰霜凍壓枯楊枝。故人應是夢中見,義氣不求泉下知。吾老漳南獨見爾,論心共醉黃金卮。

寄程中丞信夫

编辑

憶昔飛霜驄馬頭,頓教涇渭淨波流。疏馳上國能孤立,官到中丞更百憂。漢柳遙懸青海月,秦雲高壓玉關秋。灞陵醉尉今多事,不敢鳴鞭近酒樓。

對酒示五子

编辑

冰雪頻驚歲序過,向平心事獨蹉跎。貧欺老子疏狂在,懶到兒曹感歎多。鴻雁暮依沙岸草,鳳凰時下玉山禾。且傾陶令杯中物,月白空庭一放歌。

風雪過葉雲羽

编辑

風雪連朝城市閑,敝衣行子獨愁顏。亂聲獵獵搖千樹,寒色茫茫失萬山。事激眼前心自定,名垂身後老相關。尋君夜話聊杯酒,不是王猷空棹還。

答黃壽丘見寄

编辑

秣陵君有北來書,離亂還能問索居。獨喜勝遊吳俗外,長歌昭代楚狂餘。鳳台天迥新藜杖,鶴市雲閑舊草廬。兩地神交欲同賦,鄴中誰信有應徐。

元日武安野望有感

编辑

短褐衝寒一杖隨,孤城雪後漫遊時。愁經殘臘風何凜,老得新年春卻遲。天外紫山晴自出,谷中黃鳥暗相期。今朝柏酒人多醉,佇立斜陽獨賦詩。

同王兆期遊定晉岩值雪,宿達公禪房

编辑

扶筇躡屩到禪扉,岩壑幽深入跡稀。石鏡有光收物色,冰泉不響待春暉。雲低貝葉窗前合,雪亂天花簷外飛。話久好同支遁宿,興高寧逐子猷歸。

寄姚匡叔兼憶鄭中伯

编辑

忽辭荊邸曳裾來,孤劍淩霜寄鄴台。文字初交心即見,艱危一諾氣難摧。坐談半是青山計,歸思聊須濁酒杯。書帶草長春滿目,知君更惜鄭玄才。

寄贈劉明府宗醇

编辑

雄談往往見儒生,出宰君能獨著名。官舍疏簾通劍氣,訟庭幽鳥答琴聲。憂端不寐雲霄遠,俸外無求冰雪清。父老詎知才久屈,長教春色滿孤城。

夜酌蘇子川舟中話別,因憶乃弟子衝、子長、子新,時寓都門

编辑

黃昏騎馬到河滇,秉燭船窗此對君。星斗無光天暗轉,琴樽有興夜平分。幽人暫別山中侶,獨雁還尋薊北群。明發輕帆時極目,不知遙隔幾重雲。

題秦丈順甫別業

编辑

老去翻言著述勞,蕭然別業在蓬蒿。不交公府心能定,偶過田家興自高。萬竹清風移短榻,雙流白鳥逐輕舠。瑣闈尚憶同心侶,草疏當年已二毛。

送趙郎中良弼督餉遼東二首

编辑

醉歌南浦壯君行,年少為郎一劍橫。三輔北通天路近,片帆東去海潮平。關山獨擬高秋賦,霜露偏愁久戍兵。邊計只今勞國士,遼陽何限帝鄉情。

旌旗北轉度榆關,此去心勞給餉間。退食每思兵後計,種蔬聊遣署中閑。黃龍塞迥連平海,玄兔城高倚亂山。今日管寧堪避世,送君應惜鬢毛斑。

望夜飲王汝霖宅,感而賦此

编辑

久客天涯難與期,衰年離合兩含悲。甕開新酒堪終夜,月帶浮雲偶一時。多病淹留春雁過,半生疏懶故人知。攜家還擬為鄰日,共看霜花最後枝。

寄贈劉監察質卿,時按山東

编辑

兩見乘驄過鄴台,偶談時事故徘徊。千年柱史匡周室,一代經綸得楚才。帝里風雲從北轉,海天霜月自東來。今秋齊魯收名士,為國愁顏暫爾開。

送曹太史一呈歸金壇

编辑

雙闕歸心春草後,三吳回首夕陽西。石頭樹隱搖鯨浪,京口帆飛轉鶴溪。天許碧山聊著述,地鄰丹洞幾攀躋。茅君有約秋將暮,月白楓林路不迷。

秋日過方晦叔書院

编辑

蟬咽高枝秋滿城,當軒松桂助幽情。地開清沼月相映,石作孤峰雲自生。醉後轉多憂國思,病來偏得著書名。詎憑狗監吹噓力,獻賦於今陋馬卿。

鄭侍御元壽見過,時謫深州

编辑

世事相論感慨深,坐來庭樹動蕭森。才堪經濟酬明主,官到艱虞是好音。白簡尚馳雙闕夢,黃雲遙繫九邊心。京畿父老望驄馬,莫為交遊戀故林。

題劉必東詩丈幽居

编辑

宦遊梁苑隔黃河,此日藏名愛薜蘿。閑對物華知道久,老增筆力課兒多。苔青古巷堪延佇,月白秋窗漫一歌。應訝揚雄識奇字,幾人攜酒日經過。

暮秋夜登樓望西河有感

编辑

步屟河橋訪舊遊,野情物色自遲留。風林蕭颯喧清夜,雲月迷茫失素秋。元亮老看荒徑菊,仲宣今倚故鄉樓。吾生浪跡何時定,獨對滄波愧白鷗。

酬王都閫見示新作

编辑

端居幾載不談兵,岸幘長吟寄遠情。世有幾人同燕頷,天教一劍養龍精。遙牽野興秋蕪色,暗送邊愁暮雨聲。應憶征南伏波將,白頭猶自著勳名。

留別王維岱姑丈

编辑

早歲相連滯鄴台,還家應惜旅顏頹。共論離合日西下,一話存亡風北來。秋色滿園黃葉樹,世情千古濁醪杯。眼前惟有丈人行,相對寒松空自哀。

寄毛中丞達和,時督漕運淮安

编辑

遙聞節鉞鎮淮陽,舊日乘驄滿路霜。吳鉞兵餘勞國計,江山賦裏送秋光。千帆歷歷風濤靜,萬樹依依雲物長。共憶登高共參佐,樽前應說野夫狂。

送單桐齋逸人之都下

编辑

家在菟園隔太行,每攄懷抱托壺觴。松間琴調清風遠,花下棋聲白日長。晉俗暫居無厚薄,燕山孤興亦飛揚。少年能守真佳士,勝景留人是帝鄉。

寄懷殷棠川大宗伯

编辑

海右名臣近若何,君王每聽履聲過。扶桑結繭絲綸著,岱嶽生雲霖雨多。春滿南宮周禮樂,天連北極漢山河。白麻早下蒼生望,誰向明時學鳳歌。

寄贈呂預所少塚宰

编辑

憶昔詞臣都下逢,幾看秋色老芙蓉。南歸讀禮蒼梧月,北轉鳴珂紫禁鍾。千里驚時聞旅雁,百年匡世見人龍。薦賢每助山公啟,不使浮雲蔽九重。

寄贈谷近溟少司馬

编辑

聞君節鉞轉長安,鎮靜收功名獨完。明主虛心求治道,侍郎有策獻朝端。雁門犒士三春早,狐塞嚴兵六月寒。寄語中興大司馬,掄才自古得人難。

寄贈謝太東少司空

编辑

巴山倒壓洞庭波,形勝相鄰賦幾何。金闕風雲當代迥,瑣闈章疏濟時多。天垂南國分三楚,地人中原會九河。遙憶司空壯襟抱,千年王氣嵯峨。

寄懷王柱峰大理

编辑

漢家廷尉自高門,鄴下詞人豈故園。二室探奇空自賦,三秋望遠更誰論。山連赤縣雲長合,波擁黃河日倒奔。何事西來增百感,太行煙雨隔中原。

寄贈李雲坡通政冊封魯藩

编辑

奉使名藩岱嶽秋,天教晝錦向青州。魯生禮樂應相訪,齊客豪雄幾共遊。風雨還馳京國路,雲霞暫倚故鄉樓。兩朝抗疏知多少,為問銀台自古愁。

寄路坦齋尚寶卿

编辑

昔年宰邑著賢聲,能使衡漳徹底清。吾老懷琛元隱士,君閑尚寶自名卿。花紅漢苑鄰公署,雲白燕山照禁城。節序幾經人兩地,夕陽孤雁正含情。

寄何敬亭通政

编辑

相別覃懷十二年,西來宰邑各雲天。形容應是山靈識,姓字猶聞野老傳。沁水寒聲喧日夜,薊門秋色浩風煙。寧知有客時多感,何異荊南王仲宣。

寄仇近漳別駕

编辑

廣平發軔抵皇州,燕趙風光總勝遊。宿露尚滋官柳色,晴雲遠蕩御河流。鶴通仙氣能中養,龍抱天機不外求。況有憐才京兆尹,西山相對賦高秋。

寄許雙塘膳部

编辑

漢代名臣許族長,鳳麟有種尚為郎。西山月助瑤琴興,北斗星連寶劍光。天上宴遊春藹藹,人間聚散路茫茫。風雲正繞絲綸閣,千里緘書乍寄將。

寄劉水山參軍

编辑

禪院相逢秋欲分,龍駒天付五花文。松醪正熟曾延客,瓠架初涼況對君。久別孤懷惟有夢,壯遊多病兩無聞。帝京幕府饒詩興,城上青山擁白雲。

寄懷馬蘭穀中翰

编辑

留意仙丹了大還,鏡中豈鑷鬢毛斑。絲綸每出能天語,殿陛長趨近帝顏。淩曉霜威高北塞,滿空秋氣壓西山。坐看飛檄應多感,誰為橫戈虎豹關。

懷王龍洲庫部兼寄石毅庵中丞

编辑

河汾勝事昔同遊,別後胡笳徹郡樓。雜虜連營山日慘,孤城累卵暮雲愁。於今節鉞多深計,自古邊庭幾善謀。武庫西看應獻捷,九天佳氣滿神州。

寄張奎齋棋士

编辑

山城俗古信狂歌,遙憶張郎不復過。汝老能棋還自勝,吾生大著讓人多。西來久病愁風雨,北望閑居夢薜蘿。對奕仙翁好相訪,可令歲月爛樵柯。

寄鎮性禪師

编辑

草庭馴鴿傍誰飛,雲鎖山房何日歸。帝里寧教淹錫杖,京塵猶恐上緇衣。路通三晉音書杳,雨隔諸天鍾磬微。卻憶少林風雪夜,一燈相對話禪機。

寄懷胡兀山監丞

编辑

上林落葉幾經秋,吏隱京華可自由。羸馬常閑衰草徑,好山相對夕陽樓。久安燕俗承平世,能學吳吟大雅流。排難應思魯連輩,浮雲聚散使人愁。

寄贈方金湖中丞

编辑

今王神武重邊功,鎮靜遙看節鉞雄。薊北霜連兵氣外,幕南春在政聲中。天分兩地書難達,路隔千里夢易通。更憶楚才心獨壯,何須搖落賦秋風。

寄栗健齋中丞,時鎮昌平

编辑

高秋秉鉞鎮京畿,幾日三遷信此稀。山擁八陵多王氣,地連雙闕儼天威。龍韜禦虜風塵靜,麟閣收功日月輝。絕塞無虞閉城晚,從教壯士射雕歸。

北望延慶州有感為程存軒太守還潞作

编辑

使君憂思逼胡塵,邊郡天教赤子貧。薏苡南來猶有跡,田園西返竟何因。山青草閣吟邊興,月白松庭醉裏身。試問睢中諸父老,至今長望感陽春。

寄楊溯川監察

编辑

河洲相送十年情,簪筆須臾下帝京。聞雁豈通天外信,乘驄遙向嶺南行。能驅瘴癘霜威遠,遂壓波濤海勢平。絕島靜來誰更感,鮫人泣別五羊城。

寄懷劉念庵兵憲、時執所紀梧崗二太守

编辑

群才相識北遊時,上苑千花春雨垂。帝里榮名同晝錦,宦途愁鬢各秋絲。歸休日遠桑麻計,登眺雲深猿鶴期。月下飛觴聊遣興,倚樓誰復歎盈虧。

寄劉邃渠驗封兼憶吳川樓太守

编辑

黑首行藏道氣孤,海龍能養夜光珠。兩朝吏部猶郎署,一代名流緩壯圖。紫殿淩虛通北極,青山拔秀擁西湖。帝京誰賦陽春調,楚客於今過嶺無。

寄吳鵬峰監察兼憶兩浙故人

编辑

皇華使者昔年逢,別後乘驄關塞重。欲奏明光中夜疏,恍聽長樂五更鍾。三吳路轉雲邊樹,兩浙天連霜外峰。江海波平渺無際,試看隱見幾神龍。

寄贈郭東林鴻臚

编辑

今上垂衣海宇平,冠裳肅立待雞鳴。千年護闕山河勢,五夜趨朝劍佩聲。地閃星光知太液,天開曉色見承明。相門喬木饒春澤,薄祿深酬自古情。

送楊錦衣伯仁北上兼寄大宗伯殷棠川、大司寇葛與川、少塚宰靳兩城、少司馬谷近滄、中丞石毅庵諸公

编辑

禍福無形信往來,塞翁失馬復何哀。爾多俠氣橫星劍,父有勳名掩夜台。越嶺風生看虎鬥,海門濤卷射蛟回。群公莫惜吹噓力,會見三齊將相才。

寄莫左江茂才

编辑

邊城脫難鄴中來,共訪嵩山懷抱開。仙洞躡梯追勝事,儒冠說劍學全才。乾坤老擲班超筆,風雨秋荒郭隗台。猶憶放歌能越調,三花低映九霞杯。

寄范生訥庵兼憶乃叔東明侍郎

编辑

功名催爾赴京都,送別繁台歲幾徂。不定浮雲南北路,常披秋色海山圖。燕關走檄邊聲近,越徼徵兵劍氣孤。天落鯨波今可醉,竹林大阮尚愁無。

寄李近台侍御,時督學北京

编辑

鼇頭磯下征帆發,魚腹書傳逝水沉。摛賦三秋堪寄興,定交千里見知音。廟廊自合經綸遠,冠冕誰當雨露深。上應文昌燕趙地,朝端抗疏幾年心。

寄王龍坡員外兼呈乃弟西堂少卿

编辑

憶昔論交梁苑秋,晉陽春雪慰淹留。白衣閱世吾多感,黑髮為郎爾壯遊。閶闔南開今漢闕,河山北控古燕州。遙知伯仲相逢處,為說窮途阮籍愁。

懷畢松坡府尹

编辑

秣陵童子候行車,張趙當年威有餘。萬姓相安惟稼穡,三吳同俗自鄉閭。石頭樹影迷寒日,揚子波聲蕩碧虛。獨賦秋懷更遐念,武昌為我寄雙魚。

寄張懷洲黃門

编辑

薊門建業兩京畿,夜色遙看見紫微。官署更思酬祿食,御香幾度襲朝衣。千艘北餉應多感,萬水東趨信有歸。抗疏只今張給事,曉星一騎過江飛。

寄邢雉山侍講

编辑

別來南北兩無聞,歸去龍江遠世氛。仙館獨存丹灶火,聖朝卻臥碧山雲。幽蘭空穀誰留意,靈鳳深巢自秘文。安得傳杯歌子夜,風流還使出人群。

寄黃質山徵君

编辑

古來詞客自悲秋,江上斜陽正倚樓。南望戰雲迷越徼,北移王氣繞燕州。幾家避亂偏多苦,諸將成功各自謀。今日黃生須獻賦,千金寧復買吳鉤。

寄贈吳筱庵書客歸豫章

编辑

秋水南來欲沒篙,書船坐穩豈知勞。揚帆縱目天何迥,泊岸酣歌月正高。萬卷聖賢關宇宙,三江神鬼護風濤。壯心垂老言歸切,故舊相逢歎二毛。

晚至覃懷驛聞董兵憲叔化已之上黨,悵然有作二首

编辑

沁水堤平驛路分,太行驅馬不逢君。神交兩地共明月,興寄三秋孤白雲。聖主西憂勞簡命,名卿北聚感離群。應論六代多騷雅,靈運流風或有聞。

憲節西行渡潞河,洛中人物更誰遇。蘇秦歷國功名細,賈誼匡時涕淚多。萬姓無虞安稼穡,三關有策偃兵戈。嵩山靈秀天分與,遙為君侯一浩歌。

酬張中丞子受見寄

编辑

鎮靜三秦已著名,東歸猶自念蒼生。嶽神一送兼風雨,河伯相留緩旆旌。帷幄晚存當代計,鄉關老係故人情。君愁不減張平子,天畔浮雲是帝京。

哭劉兵憲叔清墓

编辑

海天倚閣賦蓬萊,憶昔滇南萬里回。絕徼碧雞曾抗疏,聖朝金馬不凡才。人間往事餘秋草,身後流年閉夜台。沁水傷心不西返,更堪風雨重予哀。

清化謝園夢蔡太守子齊寫兔賦,予亦作詩

编辑

草庭寂寞夜鳴蟲,月照人間夢不同。神定豈妨文字擾,才疏聊借彩毫工。雙魚寄意浮沉裏,五馬停驂恍惚中。汾水沁流非一脈,故人縮地共秋風。

秋日憶李之茂園亭

编辑

閑園曾助著書功,喬木猶存柱史風。白雁今聞殊自感,黃花舊采復誰同。門開三徑塵囂遠,台對群山秋氣雄。昨夢登高共吟嘯,不知萍梗又河嵩。

嘉靖甲子歲季冬同關逸人宿五台山金閣澗,勝遊不可復期,感而賦此

编辑

五台探勝陟雲端,歲暮其如行路難。馬首山川吟更苦,客心冰雪夢猶寒。石蹲斑虎林中見,松偃蒼虯嶺上看。老衲談經誰入悟,雨花滿地共蒲團。

寄上德平王南岑

编辑

別意相牽兩夢遙,白蓮社冷復誰招。病餘較懶心猶壯,詩裏多窮氣不驕。秋草放鷹隨僕從,夕陽駐馬問漁樵。何時共賞龍山勝,醉聽松風響洞簫。

潘左史和甫來自江南,謁見鄭王殿下,賦詩以嘉其志

编辑

寵鳳才舒五色文,老臣初謁舊藩君。身還河內炎涼遇,名定朝端黑白分。未見心馳東去水,長嗟氣逐北來雲。於今漢室諸宗傳,華殿相論坐夕曛。

夏郡丞惟時過訪旅寓

编辑

停驂何意問生涯,知己應憐旅鬢華。簷下孤吟惟燕雀,人間萬事各龍蛇。索居一訪心能許,故國相鄰路不賒。太白酒樓明月夜,神遊先到使君家。

寄王佐之、何善夫二通政

编辑

河內秋風搖落時,故人北望報書遲。白衣自合山林賦,祿食應勞日夜思。月冷醮壇仙駕杳,雲封武庫帝裳垂。邇來章奏匡時切,獨有銀台得預知。

秋雨連綿,南望洛陽,因寄吳大理、溫中丞、謝給事、劉兵憲、呂太守詞丈

编辑

白首飄蓬來自西,舊交南望感雲泥。周南文物猶逢漢,鄴下詞人久別齊。河漲蛟龍秋怒轉,雨昏烏鵲夜愁棲。嵩峰暗落三花樹,空約登攀去路迷。

送潘生赴晉陽

编辑

暫違爾祖太原遊,潘鬢衰殘不為愁。千里草黃西北路,亂山雲白古今秋。他鄉風俗聊經眼,故國江城幾掉頭。共憶蓴鱸好歸去,片帆乘月下蘇州。

贈郭地師一元

编辑

王門使者日相催,指點青山宿草開。能定丘園佳氣合,吉分龍虎瑞雲來。地靈幾處通幽路,山鬼千年護夜台。風水於今專妙術,君家郭璞是仙才。

寄懷王郡丞叔純

编辑

暫閑官署得煙霞,相對論心坐日斜。鄴下佩刀應自壯,齊中彈劍更何嗟。老餐古澗青松子,君愛秋塘白藕花。王謝流風今北轉,高堂燕子是誰家。

玉清道院聽余逸人彈琴

编辑

調高今作伯牙看,俗物相侵自不彈。指下朱弦誰會意,興中白雪共知難。泉聲忽進三秋爽,松色偏增四壁寒。王屋更期聽一曲,仙人並倚石欄干。

寄懷張兵憲肖甫

编辑

漳水遙從鄴下流,西來佳會負清秋。草蟲亂聒誰成賦,塞雁分飛各倚樓。南極文星隨宦邸,中天華月到神州。伏波銅柱標千古,獨立磨崖紀勝遊。

寄沈參政敬叔

编辑

美人憶昔在朝端,青瑣書來幾度看。禹穴古蹤探不易,沈樓高詠和應難。圖披兩浙江天迥,夢到三吳海月寒。君宦中原無定轍,逢人有意問衰殘。

寄李兵憲淩秋

编辑

思君昨夢汝陽東,旌節能全鎮靜功。農野清秋催稼穡,憲台白日厲霜風。心隨沁水那堪遠,目極嵩雲未易通。短褐無因共樽酒,試論當代幾豪雄。

寄懷周節推尚占

编辑

羨爾青雲得意新,傳書上黨見情親。名都逆旅相違日,芳草晴煙各自春。老困鶡冠餘道氣,天教龍劍滯風塵。應憐多病仍為客,欲效陳思賦洛神。

送潘左史和甫歸吳門

编辑

瓊筵祖餞惜君才,別後吳吟日幾回。坐看青山帆外轉,更憐黃菊客邊開。長江日動黿鼉窟,舊國霜飛麋鹿台。歸去逢人說帝子,盛名卻自險中來。

鄭王殿下約遊明月山,張光祿元易走書徵詩,復值秋雨不止,有妨遠興,悵然賦此

编辑

昨朝欲赴翠微期,光祿書來為索詩。驛使立催心更苦,病夫坐想興何遲。雨翻二水地成險,雲隔諸峰天吝奇。遙望無由逐飛蓋,路難不獨侍臣知。

寄贈李中丞子玉

编辑

節鉞經年頌未能,路人爭說李中丞。賢才幾訪吳枚乘,世事相論魏信陵。愁見黃河秋盡雨,坐憐赤子夜深燈。帝京尚憶逢狂客,驄馬翩翩興每乘。

寄梁方伯乾吉

编辑

相別京華歲月遙,雙林枉駕識仙標。隔年投刺何疏懶,抱病參禪正寂寥。河北劍霜嗟暮景,晉陽燈火憶春宵。壯心莫道非王粲,幾欲從軍看射雕。

寄王廉憲明甫

编辑

憶昔登堂問疾晨,喜看氣色坐來新。日高欲盡千山雪,地迥潛通百穀春。東轉風雪隨憲節,北歸鴻雁笑綸巾。菟園相見應嗟老,不惜精華為養神。

寄陳憲副思翊

编辑

綠鬢為郎憶舊時,西經三晉獨勞思。客居寂寞還相問,聖代疏狂不自知。月上鄴台歸夢遠,鴻鳴梁沼報書遲。兩河宦侶論文處,七子餘風今在誰。

李逸人能畫,即席留贈

编辑

近識梁園顧虎頭,逢人一笑澹無求。黃金自信能成敗,綠酒相歡任去留。幾處見君傳妙筆,何時寫我駕扁舟。鵝溪絹裏千竿竹,獨占瀟湘萬頃秋。

雨中與徐子研、喬鳴周夜集劉叔可書齋,徐公復延縣宅同宴,時零雨轉急,雅談弗已,賦此以紀勝會云

编辑

托乘衝泥燈火明,我來連醉孟州城。一時多賦飛揚興,兩地同官聚散情。雨外冥冥秋氣轉,樹間滴滴夜寒生。菊花太濕誰攀折,佳會難期九日晴。

渡黃河有感二首

编辑

(缺)

 卷十三 ↑返回頂部 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