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農巖集
卷十三
作者:金昌協
1928年
卷十四

编辑

答林德涵庚午 编辑

別紙垂諭。尤荷盛意。前書所說爲學工夫。只據一時所見。寫去請敎。不謂遂蒙稱善至此。此殆高明樂與人爲善。姑欲以是假借而奬進之耳。然其大旨所存。不至於燕越。則亦可知也。此於區區。慰幸殊深。但徒能言之而不能力踐以實之。是爲可愧也。目疾之苦。誠有妨於看書。然朱先生不云乎。緣此閒坐。却有恬養工夫。他日又云頗恨盲廢之不早。此是眞實經歷後說話。不可便作戲語看也。吾人爲學。不患記問之不博。講說之不精。正恐於操存涵養處。或少著緊。今若因此靜坐。省却繙閱工夫。一意致養於本原。則其效必有進於書者矣。況有舊書可諷。就此熟複涵泳。密切體認。則此又豈汎濫博觀之比哉。然則高明此疾。雖謂之天意玉成。可也。恐不足爲患。如何如何。朱先生晩年。專以孟子求放心一章。提警學者。此蓋所謂老婆心切也。然而象山陽明之徒。亦未嘗不以此語爲口實。而其意遂欲徒然求得此心。以爲事了。不復以讀書窮理。爲之先後。則又與朱先生敎人之意不同。毫釐之差。千里之謬。誠亦不可以不察也。要知此一語。乃是爲學根基本領。最要切處。從來只爲無此一段。故所爲皆苟且滅裂。應事則頺靡而少精神。觀理則汗漫而不精切。雖其見解之所及。講說之所得。亦皆若存若亡。凝聚不上。使用不著。如此爲學。豈不擔閣一生。念之極可瞿然。彼中證候。雖未必至此之甚。恐亦有一二相近似者。區區之意。故欲相與從事於孟子此語。專就日用間著實體察。著實收拾。以培壅根本。然後讀書窮理之功。方有所歸著。而得寸得尺。皆爲吾有矣。近來見得此意頗分明。而但患氣稟躁擾。又此心放失已久。猝難收攝。一日之間。存時少而亡時多。淸時少而昏時多。以此甚不自快。書冊工夫。尤患間斷。論語尙未看到中半。哀苦疾病。三旬九痛。固不能催趲程課。又方有校訂朱文箚疑之役。不免分却工夫。以此尤未易專精也。箚疑。乃是尤翁所著。蓋將大全一書。從頭註釋。爲卷幾二十餘。頃年。嘗因大臣陳達有刊行之議。命下玉堂校正。昌協遂任其事矣。看得其間。不無可疑處。不免逐段寫出。老先生在時。蓋嘗數次往復。其所肯可以修改者。十六七矣。不幸未及卒業。而遽有今日之禍。聞老先生臨終。眷眷以此事相寄託。此意極可悲。卽今事體。雖異前時。且欲悉疏所疑。俟與諸門人商量。一得之見。雖或有發明。大抵不出於文義訓詁之間。至於義理肯綮處。亦時有之。而蓋亦不能多也。此書始末。恐或未聞。故倂及之。彼中頗有士子相從問學者否。曾聞光州有朴生重繪。靈巖有梁生得中。皆稱後來之秀。亦嘗與之相見否。其人物文學。並如何。幸有以品題之。今世非無講此學者。而其誠心進益可期以有成者。似少其人。蓋師友道喪久矣。凡敎學講說。大抵皆虛文耳。無復有實誘掖眞切磨者。積習所熏。安得不如此。蓋不獨人才之難也。如有來學者。不可不察此意而接引也。成卿遂作古人。可傷。渠所學。雖未甚正。當要其思索深至。識見淹透。其於窮格之功。所得實深。雖求之近世先達。亦未易得。至於愛好人倫。敦尙友道。風流弘長。惠訓不倦。尤使人不可忘。每念之。未嘗不悼惜也。論孟精義。此亦半生願見而不可得。曾聞尤翁云嘗見小說。中原人亦云未見。則燕市固宜無有也。頃年。始因使行。得所謂朱子遺書者。則凡朱子所編輯諸書。皆在其中。如近思錄延平問答上蔡語錄之類。皆稡爲一書。而精義亦在其中。蓋近歲所新刊也。此書出來。東方誠非小幸。蓋必觀此然後。二先生以下諸門人所學之淺深粹駁。可以具見。而益信或問所論諸說之是非得失。眞如皐陶斷獄。無毫髮差爽。而集註訓釋。至精約至的確。一字一句。不容增減。眞是從分金秤上秤出來也。此書。近日人家。想多有之。早晩欲一見。似不難致也。

答林德涵甲戌 编辑

山裏罕接外人。最晩始聞尊伯氏掌令丈捐世。計於其間。已經襄葬。伏惟友愛之隆。悲痛何勝。春序向晏。不審卽日服履動止何似。區區馳係無已。頃歲冬間。所被惠書。諄悉周至。極令人傾倒。況得於積久不嗣音之餘。則其於欣幸。尤非尋常可比。而乃至經年之久。闕然無報。昔歲奉書。嘗怪兄久不賜答。而今此正類償當者然。還好一笑。蓋此所處雖僻。亦豈無宛轉致一字之路。而平生百事因循。於書尤甚。非遇端的便。信不可失。若被人催督。則例不免擔閣。此病視來書所云。殆有甚焉。而若其十年阻絶。亦當如一日者。則區區鄙心。正復如此。此則不待陳說。而兄必已默諒矣。然書中多少見敎。儘好反復商量。而一往復間。動經年歲如此。豈復有講論之益。此可爲慨然爾。昌協窮陋粗遣。亡可言者。惟是問學工夫。殊未有進。蓋自窮居以來。忽忽三五年。依然不離舊步。朱先生所謂人生幾許三五年者。念之良可瞿然。論語。讀之已久。亦未能通貫浹洽。更無餘力可及於諸經。然只此一書。苟能善讀。亦自受用不盡。而反以求之日用言行實踐履處。殊未有得。此其不善讀。可知矣。兼以所處太僻。絶無朋友之助。終歲兀兀獨坐。又患生理艱苟。俗務淟汩。沮敗人意思處甚多。固知於此正好用工夫。而到十分窘窒處。亦驅遣不行。以此益不自快。然一念向道。亦不敢遂爾廢忘。但自去冬來。又得目疾。凡經三朔。始獲少愈。而根委殊深。常有復肆之憂。以此不敢極意看書。恐天意欲遂阻其進也。兄之此患。近復如何。遠外傳聞不一。常切仰念。雖未便復常。若不至添劇則幸矣。延平問答。舊亦知其可愛。但不曾著心看玩。且其文義語句。頗有難通處。每欲質問於師友間而未果矣。要其大致宗旨。誠如來諭所云。但比之朱先生說話。猶不似他平鋪放著。明白確實。使人人易曉易見。當時若非朱先生。恐未便承當受用。只此恐是不及洛閩處。不但其廣大閎博。有所不逮而已。至於灑落一義。亦須子細理會。蓋此兩字。本黃太史贊濂溪先生語。而李先生特然爲學者拈出。若不善觀。則却恐有錯認之弊。觀朱先生與胡季隨問答。可見矣。況此箇地位。又甚懸絶。非學者所可驟到。不知吾兄於此看得如何。所謂依俙可向望者。亦須有端的用工夫處。方可望實至其域。不然則恐只是想像光景而反有助長之患矣。如何如何。大抵此老子平生活計。專在於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終日危坐。以驗夫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等數語。而愚最愛其告朱先生語。如云思索窒礙。及日用動靜間有咈戾處。便於此致思。求其所以然者。又云須推求其所以愧悔不去。爲何而來。卽於此就本源處。推究涵養之須漸明。此等固滯私意。當漸化。又其自云在建安。終不安。正好就此下工夫。看病痛在甚處以驗之。問答中此等意思甚多。蓋專就日用上。推究病痛本源。便就此涵養融釋。使無窒礙處。此是他緊要工夫。學者須從此學之。庶有端的下手處。而所謂灑落境界。亦可以漸而至矣。鄙見如此。未知如何。見諭本末輕重云云。誠爲至論。鄙意正亦如是。謹當佩服深省矣。但接引一事。不比著述。恐難全廢。但不可太廣。又不可先有立門戶自主張之心。且當隨分接應。隨見告語。要使彼己之間。專以實心相與。實事相勉。而切戒浮泛虛僞之弊。則相長之益。未必不勝於塊然自守耳。但有志可與語者。絶不易得。此間亦有一二後生來問字者。而大抵皆蒙學。徒使人枉費氣力。妨奪工夫。而亦不能一切麾遣。且或意其間有一箇半箇可以漸次誘進。而恐亦難準擬也。似聞賢季方在京。且意定而處。時有往來。作此託其傳去。所懷山積。臨紙却寫不盡。惟在默會。自外對時加愛。以副遠誠。

答李同甫甲寅 编辑

早奉辱敎。仰荷無已。昨書縷縷示意。謹已承悉。知愛我深矣。寧不感服。人事欠周詳之喩。尤是頂門一鍼。此病不惟於應接事物爲然。只如事親從兄處。亦隨處爲病。不能得力。雖嘗自知。而亦不知所以自治。今承此示。當益加猛省矣。第未知何如可以痛去其根耶。幸願更敎。如賢者資稟。本自寡過。豈有大段病痛而亦豈昏愚者所能知也。但願凡事以減損斂蓄爲主耳。適擾甚。不能一一。當俟從容耳。

答李同甫 编辑

辱書。具悉多少。良以慰豁。況承所苦。漸就佳境。尤可喜也。此積憊未蘇。近又苦暑濕。一味昏惰過日。自數日始復尋繹冊子。而亦未能嚴立課程。日不過讀數徧而止矣。偶閱他書。邐迤到朞三百法。旣未得究竟。又不能放下。方此憤悱悶塞。此等事。固不可不知。而欲知之。又如此。反有妨於實工。誠不如姑置之爲愈耳。不具。

答李同甫 编辑

示諭縷縷。良荷至意。蓋此事。實非初學所易究。亦非急先務。故自前讀書經時。亦不敢爲理會計者。良以此也。近來偶閱他書。遂及於此。旣已發端。亦不能放下。輾轉思索。極令人悶塞。且覺心神耗損。遂欲姑置不理。而終不免橫在肚裏。數日幾於荒淫矣。畢竟雖未能分明曉解。而亦粗識其大數。自今欲棄去勿問耳。

答李同甫戊午 编辑

春氣淸穆。卽惟侍學佳勝。積日不相聞。懷仰殊深也。前來長書一紙還納。幸領視。氣質二字。了翁所謂天氣地質者。語雖約而分說甚明。朱夫子又嘗以是擧似學者。則固不容異議也。竊嘗因此思之。天地。本一氣也。而其輕淸者爲天。重濁者爲地。此陰陽之分也。而人則天地陰陽之會。故一身之氣。其運動發用者爲氣。而其凝定者爲質。氣則本天而屬陽。質則本地而屬陰。其理固明矣。然又須知陰陽二者。不能相無。氣固未嘗無陰。而質亦未嘗無陽。非各自截然爲陰陽也。但質亦有二義。有形質。有資質。形質固易見。而資質則難言矣。今所論者。乃資質也。而來書。以耳目口鼻論之。此似未盡然。所謂資質者。亦當就形質上看得出。恐不可外形質而別求資質也。知行分屬氣質。不特北溪諸說爲然。卽朱子所答或人之問。已有此意。而夫子不以爲非矣。然此事須是自己體驗。方見端的。不然。雖說得十分相似。恐亦不濟事也。千萬不具。

答李同甫 编辑

長至日所惠書。數昨。始獲承見。誨諭勤摯。極令人省發。不恨其後時也。前書昭曠之云。誠所謂太早計者。然此亦因近來觀書玩理。輒多疑滯。或作此。想一時間不能排去耳。若揣摩想度。切切以爲病。則自覺不至是也。然來諭。正中躁妄者之病。敢不服膺。以承嘉惠。抑念區區之愚。於此道。蓋亦不可謂無意者矣。然其歆艶慕望之意。常浮於眞誠懇篤之志。以故聖賢之書。不可謂不讀。理義之目。不可謂全昧。而習其文而不味其旨。樂觀其外而不深究其蘊。間以反之身心。茫乎其未有得。蓋嘗病其然也。而欲精思實踐。冀以得之於己。則窒礙扞格。動與心違。而舊習又從而奪之。於是悔心未終而懈意又生矣。蓋自童年。知慕此學。至今年且三十。其遠者固無足論。卽此數年以來。閒居靜處。外鮮他歧之誘。內絶進取之念。若可以專意斯事。而歲月侵尋。汔無進益之效者。悉坐前所云也。或者乃以其誦讀之不廢。而意其有實功。雖如左右者。亦然。以此怵然增愧赧。或時中夜以思。氷炭交集。歷數從前罪過。殆不勝其懺悔矣。今左右乃復有云云。而若將求助於我者。噫。左右曾見其畝之不易而暇芸人之田者耶。抑左右之年來不能精進。職由於家務之爲累。豈如我之無說可諉。而盛年易邁。妙質可惜。固嘗爲左右愍然矣。今承深悔前非而欲反之。看文字。亦頗有好意思。此眞好消息。切冀勉力不怠。終始日新。使如我者。亦得相觀以善。千萬千萬。仍念堅忍刻厲四字。正是吾儕所少爲學。雖忌用心太過。亦少此四字不得也。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詩之好仁如此。向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孶孶。死而後已。每讀詩至此。未嘗不三復感奮。輒爲左右一誦之。萬萬。紙窄筆凍。不能盡所欲言。惟在照察。

答李同甫己未 编辑

近聞日下聲息。一倍危惡。而亦不得聞其詳。不知事果如何。日夕危厲。惟仰視蒼蒼而已。海上書。得之雖晩。此際得此。眞若天外消息。把讀百回。感惋無窮。不知此後能復有此往復也。近來見讀何書。日用工夫。亦何如。此間。前月看二程書。中間以病廢輟。尙未卒業。而此書。不比朱子文。字間有極艱詰難讀處。然其語意明白者。則又更精切懇至。極有警發。但此間本。甚多訛謬。殆不堪看。間不免以意屬讀。以此或費思索。然此却又有益也。大抵文字之功。雖不敢廢。而只是存養身心。應接事物處工夫。全不到此。最可懼者。竊觀從古聖賢。只是理會此箇身心。孔門問答千言萬語。不過曰言忠信。行篤敬。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非禮勿視聽言動。而學者一聞此語。便終身事此一語。要其大根大本。卓然立定。又能眞實用功如此。故隨其才質高下。各有所成就。而非後世之所能及矣。吾輩雖名爲學。終未能於身心根本處。實下工夫。故雖有零碎知見。亦旋收旋失。收拾不上如此。日往歲去。漸次老大。則聰明日減。意氣闌珊。而將並與其一二所得而亡之矣。如此則與彼不學者。其相去幾何。而亦何以酬平生之志。副師友之望哉。吾輩旣不能相聚講劘。只有書疏往復。可以寓其告戒。而此亦未能。是又可慨然也。

答李同甫辛酉 编辑

求仁語。自夫子稱夷齊以前。未記其有之。今以此語觀之。似當屬行。然在學者用功。則固須兼知行言。來敎所謂惟當觀所指之如何者。似得之。然終是行處分數多耳。

答李同甫癸亥 编辑

昨蒙枉款。荷慰難忘。早奉手札。重爲之披寫。昨留冊子。燈下眼痛。僅僅一閱。所論。大槩得之。而曲折細微處。似不無一二可商者。然亦昏憒不易提出。兼此忙還。未暇一一。可歎。其中鳥獸眞知一款。昨看時。亦似有疑。正所欲商者。今承來示。亦知不能自信也。虎狼蜂蟻之於仁義。固不能眞知此理之當然而能爲此。然飢則必食。渴則必飮。豈亦不可謂眞知其當然耶。抑此亦自然而然。而不必以知之眞耶。此處。猝乍間未易看得。容俟更思。餘不具。

答李同甫乙丑 编辑

操存之功。本無本領。何論廢與不廢。但此來所處。亦不甚紛華波蕩。且常持程夫子禽獸不若之戒。幸免大段陷墜。而此特延平先生所謂苟免悔尤者耳。反而自省。誠未能脫然無粘滯之累。是爲可愧耳。

答李同甫 编辑

遠聞出宰。喜遂捧檄之願。而身在數千里外。無計送別。只自瞻望悵然。及到城裏。此懷尤切矣。便中得拜手書。具審衙中侍眷俱安。慰釋難勝。生三昨。始入城。勞憊固不須言。而却幸半年間無甚疾痛。日前病根。亦似減歇。此誠怪事也。在彼初頗閒靜。可以讀書。中間往返六鎭。且作七寶行。鞍馬之勞。動費多日。又被士子輩相守問文字。殊無餘暇尋理己業。只看得啓蒙一次。讀得易經乾卦。所得甚草草。無以應朋友之問。可愧可愧。彼中凡百。固已略聞矣。作吏。大抵苦多而樂少。況地大物衆。吏民頑悍。則其苦尤可知。但朝夕之養。得以無憂。此豈非平日所幸願耶。指敎之云。眞是借聽於聾也。雖兩年廉訪。所聞覩者。特其成績之善否。民譽之有無而已。所以考其善否毀譽者。則實未得其肯綮矣。如是而能識爲吏之道耶。然牒訴之來。到門卽納。無令少滯。至於爭訟之事。尤以擔閣爲戒。直據己見。劃卽決折。則雖或有千慮之一失。民之病之。尙愈於耽延時月者。而亦可以免蹊徑囑託之苦矣。然所謂己見者。亦非不顧事理。不問人言而直任胸臆之所裁也。所謂卽決者。亦非不詳文券。不覈本末而只求粗率了當也。但以公心誠意。致勤而不懈。則庶乎其可耳。愚見如此。未知如何。在北路。見民間訴訟。往往有至親爭財。或相告訐而不知恥者。雖號爲士夫者。亦多如此。風俗之壞。誠可痛心。未知彼間不至如此否。如此之類。無論彼此事理之曲直。須先以至誠誨責。使之退改。而其有狠頑不知止者。痛加懲治而不爲聽理。然後偸俗或可少變。而爭訟亦可漸息也。高明於此。必不待鄙言。而旣有所見。不敢不盡也。

答李同甫丁卯 编辑

尤翁疏。驟見者必多驚駭。而吾輩則十數年稔聞此說。不見其有異。但區區之見。從前於此事。不能信得及。蓋魯丈之論鐫。只以爲過越妄率。誠不免待之太恕。論之太輕。而雖謂之衛道不嚴。亦可也。至於信惑其背朱之說而便成別人。則似恐不至如此。此等處。古人固有推極其弊病而言之似過者。然或實過於其分而不盡得其情。則亦恐非大中至正之矩。今日所慮者。特在於此耳。至於紛紛者。或疑函丈此言猝辦於今日而爲脇持尼門之計。則此乃不知原本妄意揣度者之論耳。置之不足道也。

答李同甫 编辑

前後連紙示諭。一一承悉。今日事。不但爲一時世道之變。雖以前史言之。偏黨觝排之禍。亦何所不有。而至於四五十年擧世所尊仰爲儒林大宗師者。而一朝棄之。如聖敎所謂脫屣者。誠千古所未有之事。豈天地之生久矣。氣化移易。相推相盪。固無所不有。而擧世之人靡然同歸者。却是自然公共底道理耶。所可痛者。吾輩之生。不先不後。適當此際。而如我所遭。又他人所未有。這般情境。非言語可盡喩也。奈何奈何。尼門疏。若以攻尤翁爲主。則其所極意極論。首尾操切。雖謂之無餘力。可矣。而獨其爲師門伸辨。縷縷數千言。終無一二明白緊著處。如江都事。本不當深辨。而所辨者。皆不成說。孔子微服事。固爲僭猥之大者。而其援引曾祖及桐溪事。亦殊駭然。且觀其用意微處。則實譏尤翁之不能死於圍城。此乃趙光甫刱論之緖餘也。此等說話。不但於自家伸辨不襯著。其爲害義理侮聖賢。亦非細故。誠可歎也。至於䥴事一款。則魯丈前後惓惓之實。略見於美叔疏。據此亦可知其信惑之甚而。己酉長書。實有使人聽瑩處。蓋其主意。固以打破朋黨。調劑和合爲重。則雖嘗以鐫爲失身。亦無不可收用之道。但失身有小大。收用有輕重。若所失者小而用之者輕。則固不害爲陶甄蕩平之政。今旣以爲失身之大者而又勸其先用。則誠似可疑。然彼門之論。則必以爲責其大失身者。朋友戒切之嚴也。而所謂大失者。初非謂難濯之累。勸其先收用者。朝家用才之道也。而所謂先用者。亦非必謂大加擢用。此二者兩無所妨云。而却不知鐫之爲物。必欲爲大用而不欲爲小用。必欲自用而不欲見用於人。豈非不明之甚而不思之大者乎。大槩此丈前後論議。率多如此。就其間曲爲解釋。亦不無可通之義理。而終未直截明白。此所以致尤翁之疑者也。

答李同甫 编辑

別紙。一一領悉。適此病憂惱撓。未能極意相反復。是可恨也。大抵自有近日事。覺得於美村平日尊慕之意。十減三四。蓋前此徒聞其門生弟子誦義之言。家庭鄕黨行誼之美。而至於事業之施於當世。論議之見於文字。則未有考焉。故只一味尊仰。無復有他意矣。及至今日。兩家對辨文籍悉出。然後乃始得聞前日之所未聞。而見其終始本末可疑者殊多。而尤翁前後論斥。果不無所以。此實非激於一時論議之交爭而故作此意見也。因此益知彼家子弟門人所以尊其父師者。適所以爲其病而無益於揄揚也。此丈之峻於東西之論而緩於己庚禮論者。其意誠未可知。而竊意其眷鐫之私。特甚於人。故保合之意。於此獨切。宜不比東西之論也。然其所謂嚴於東西者。未知何事。而至於從祀議定而黨論可息云者。則又有不可知者。槩觀此等論議。實未免迂闊。使其出而做事。果可以有爲乎。以此而求多於尤春諸賢。吾未之信也。

答李同甫戊辰 编辑

左右長書得失。人之所見不同。固難一槩論。而以吾一家言之。如季達則以爲明白精詳。有益於尤門他日事。而仲父則以爲多事而無益。如伯父之意。亦似如此。然以爲多事而無益者。猶是憂慮之言。非以其言議道理爲不是也。至於時輩之洶洶嘵嘵。深議而峻攻者。全是不相諒不相愛之故。此又不足道也。最是師友親舊情意相通。如玄丈君輔德涵諸人而意思如此。則在左右固宜不安。而玄丈書意又如此。則尤當踧踖矣。曾聞此丈見左右論魯丈書。以爲所論。大抵皆是。今於此書。以爲不快者。何也。豈謂意見雖如此。尤翁之攻彼方峻。則不當復以此等議論助成也耶。涵令所謂處世道理者。未知其意如何。而若或出於利害之論。則非所知也。此令相見。甚悤悤於左右事。不及深論。而其意果似以爲未善。今記其一轉語。有曰吾雖未見其書。然聞其彼此書。意不在於論難質問。而要不過一意相和云。且謂尤翁於尼山。論議之峻。更無餘地。又何有叩發之端而乃爲此書也。此其意。似與玄丈一般矣。蓋左右之書。本非出於論難質問之意。專爲門生伸辨之疏。猶未盡說得尤翁意思及彼此相爭前後深淺之故。雖所謂左袒尤門者。或有聽瑩而疑惑者。故欲因此書。致助於伸辨之道也。今玄丈及涵令。不察此意。槩以師友規諫之事望賢者。而又以論難質問之例觀此書。則其論之如此。亦不足怪也。然吾輩皆坐在裏許。或有不自覺知者。長書語意。今固不能詳記。而無乃所論於彼。太苛切剋核。惟恐其不傷。而於此則又委曲傅會。必欲歸之至當底義耶。若有豪分如此意思。則於公平正大道理。亦頗有害。雖其是非大體得之。而不可謂盡善矣。蓋雖主於發明師門心事。而道理所在。不可少著偏倚。且此與對他人辨明有異。尤宜有斟酌消息之道矣。以此而言。則玄丈涵令之論。或有可以自省者耶。然此事不專爲左右言也。吾輩今日。大抵以尤翁爲宗師。而時論所激。急於扶護。易致得如此道理。是非。天下萬世之公。非一人一時之事。求之吾心。或有未十分安。而扶抑之偏。若有不免硬說將去。心口不相應處。則豈不爲自欺欺人之歸也。然擧世方攻尤翁。其始皆以人非堯舜。何得盡善爲口實。而畢竟至此。吾輩若又以此箇意思。處於其間。或不免助成其弊。則大不可。但當默察深省。而勿使人覺知可也。規諫一款。推此義言之亦同。蓋雖依歸宗師。苟有所未喩。固不可不盡其說。但在今日。亦有難於爲說者。此則來示固然。然遂謂爲世所棄。而不當復有規諫之事。則恐亦太過。尤翁之於尼事。所處誠有未善。所論誠有失當者。則至誠規諫。在何時不可。若如此說。則恐不免於時論所激。扶護太偏者矣。左右長書。雖主於伸辨。亦以尤翁所處所論。未見有失。故其言大抵如彼。若心中有大段未喩者。則亦安得一例唯諾贊歎耶。致道則於此事。意見與初無異。不待更問也。

答李同甫己巳 编辑

涵令書。依領。書中勉戒甚殷。此意良厚。士直云云。恨不得詳聞。然其意亦可想。雖無朋友相勉。禍變哀苦。無復他念。區區感厲之意。豈不有加於前。而惟是精力摧殘。自强不得。雖尋繹書冊。不無一二見得前日所未見者。而終覺工夫間斷不能接續。恐卒於無所發明而孤負師友之望耳。然於收斂存省處。或不無尺寸之進。若保此不懈。庶不至爲七顚八倒不識痛癢之人。切望因書時有以提警耳。

答李同甫 编辑

論語。果自前月讀之。然精力昏短。不能大作工夫。且依朱子讀書法。日看數段。反復涵泳。雖於文義未便有新得。然覺得聖人言語。一句一字。皆切身已。不至如前之孟浪無意味。此或是自家意思稍勝之效。非所見進益而然也。前書所云。蓋亦以此而言。非有大段義理可以相告語者。然或有疑晦未通者。則早晩因書求敎。誠所願耳。士直所謂大段可望者。不知何所見而然。然其責勉之意。則誠厚。雖不敢遽當。亦何敢忘也。

答李同甫 编辑

成卿奄忽。殊可傷悼。渠亦於平日說及左右。頗有願見之意。恨竟不偶也。此公學問論議。實不草草。雖太尙事功。不免鬧熱之病。然其思索窮格工夫。要非今世學者所可及。至於風流弘長。愛好人倫。尤不易得。游從數年。開益良多。今遽至此。尤爲可惜耳。

答李同甫壬申 编辑

金閔往復書。當初雖一再看過。亦不能以圖說一一對勘。而今已久遠。不復記其曲折之詳矣。然其大體。亦略可言。最初 一段所論士直統體之云。固未的當。而彥暉之說。亦未見其爲允。至其以土兼五行爲氣則然而質不能然者。殊滯泥不通。又妙合二字。明指理與氣合。而今必以爲五氣之合者。亦不是。又其論繼善成性。地位。亦有遷就。其說之病。大抵似於朱子圖解。不能深考篤信。而好自立說。此恐非小病。至於士直所論理亦有不通一段。推極言之。雖似有些意思。而說得太牢固。亦恐未安。此外小小枝葉之論。似互有得失。而今亦未能具論也。又觀其論說大體。士直。雖多依倣先儒成說。無甚自得。而疎暢條達。亦自不易。但少沈浸醲郁之味。彥暉。務以高簡自持。不爲支蔓。其精深峻潔。固有可喜。而似不免局促滯陋之病。此又兩家問學氣象可見者然也。但覺彥暉之脫略傳註。不肯下心。好立己見。不盡人意。此意思。殊於道理有礙。未知明者見之。以爲如何。因來諭及。爲幸。

答李同甫癸酉 编辑

李妻行。奉領辱帖。披復欣釋。殊不自已。湖亭之勝。想來輒覺神往。況日有臨汎之樂。此何異活畫中仙人耶。但聞稍費經營於開荒。却恐損閒趣耳。此中粗得無他。而李內纔至。徐妻又去。忻悵眞難爲雙也。昨入白雲。盡日而歸。頗得舒暢幽鬱。徐郞同游。必能道其詳也。所須窩記。固願效其愚。而名義甚大。極不易發揮。德涵猶且退託。此何敢進而當之耶。至於小詠。雖不比此。但不欲爲此等韻語。如谷雲諸詠。則蓋有不敢不承命者。今難準彼爲例也。想有以蒙察。餘紙窄且忙。姑不一一。

答李同甫乙亥 编辑

家居疎冷。尤於將攝不便。近亦連在院中。雖病未能看書。而講說猶未全廢。來者雖未便脫出科臼。而內外賓主之辨。則亦未嘗不使知之。至於日間肄業。則不曾傍及於程文一路。蓋此不惟道理當然。亦可免酬應之煩故耳。來示切至。當益加勉。樂甫必能詳道此間事矣。

答李同甫丙子 编辑

祥書見之。示意亦具悉。李疏尙未得見。而鄙意本謂章甫進言。雖或出於憑藉傾軋。而要不當加以刑訊耳。非謂徐台之罪如疏中云云也。然衆口之噂沓。則蓋亦無所不至。非獨一顯命也。此豈無端做作。專欲售其傾陷之術者耶。設令如此。只當嚴辭斥退。使其說不得售可矣。必加以刑訊者。又何謂耶。祥書。有明覈處之之語。吾未知覈處者將欲如何。陳東,歐陽澈之死也。時議必有所藉口。而自今觀之。果如何耶。吾之此言。亦非謂顯命。果如陳,歐也。然朝家之所以處之。則其弊將令異日有殺陳,歐之事矣。此安可不深慮耶。祥之意見。固不足道。而來諭所謂頭顱處。斷其輕重然後。其下是非。可以剖判者。恐亦與鄙意不同也。如何如何。此友固知其意見之差。而然其所差不止於毫釐。則其繆又豈特千里而已耶。且心雖無邪。而所論不正。則其害於世道國事。又何可勝言。然渠以相絶爲言。則又非知我意者。但每事不相合如此。雖欲如琴瑟之和。亦自不可得矣。此可爲慨然也。

與李同甫 编辑

一雪助興。不減山陰。倍令人懷仰。此時靜況。當益超然。顧何由披奉於紙窻鑪火間耶。此間得子益數夜來宿。諸生會者。亦八九人。甚不落莫。三令不日亦當來過。獨不得致吾人一來。此爲悢悢耳。家人得酒奉寄。擧杯當更見思。餘不宣。

答李同甫丁丑 编辑

先集七閏一章之說。已略述鄙見。爲一小文字。方擬付呈求敎。今得來示。已先得之。其中如午前之當爲申初。亦正符鄙說。甚幸淺見之不悖也。但所謂零分盡後冬至卽入。此便新分者。恐亦少誤。蓋所謂餘分者。卽中氣之贏於朔日者。卽其盡處。便爲中氣。不容於盡後方入冬至也。細究之。當自了然。玉齋兩說之異。一以成數言。一以實數言。此則似無可疑矣。氣盈。亦月之所不及。此亦不難曉。今便適忙甚。不暇一一。

答李同甫 编辑

彥暉往復。欲一奉質而未及矣。承已見之。且謂所論。無甚差謬。甚幸。再昨。又得其第五書。只是舊套。而辭語益窘束牽强。不免又出千餘言。直從其病敗肯綮處。痛與破除。不知渠又何以轉身也。趙公所云。未知何指。而頃見道以。略傳彼說云。若以知覺專爲心之用。則智之用。是何物。今此云云。豈亦指此耶。此說未知如何。幸思量見示。心之鑑一語。誠亦未知其的確。來說似稍穩。而知之理。又覺泛然無味。如何如何。鑑字。或作明作通。又未知如何。通書。以通言智矣。

玉溪盧氏說。此亦昨適見之。疑其未是。情固性之發見者。然旣乘於氣。則便涉形器。安得謂之形而上也。

答李同甫庚辰 编辑

歲新矣。遠惟侍奉爲政。凡百增勝。瞻往一倍懸懸。歲前兩道書。皆得承領。多少示諭。極令人開慰。官事雖多愁痛。石潭一行。足以償當而有餘。況聞已聚集有志士子。將與共讀先生遺書。此又豈小事耶。可賀可賀。愚意更欲以朱夫子白鹿洞規及陸子靜論語。喩於義講章。特爲諸生誦之。尤爲切要。如何如何。子靜講義。未知彼間有錄本否。如無之。當於後便抄上。觀近日科獄。此一義。尤須大段發揮也。兩李。固皆大家。而朴尤慘然。豈謂玄丈家乃有此事耶。朱,均固無損於堯舜。而聞一邊侮辱之言。無所不至云。誠可痛恨也。服人過歲於沁州。數昨始歸。家眷聚粗安。而徒有文擧如流之感。無復伯玉知非之效。奈何奈何。所須鄕飮儀節。此有院中已行者。當令少輩鈔上。而射儀則此未曾行。似難倉卒講定矣。餘萬冗甚不具。

答李同甫 编辑

一味馳想。玆於禠中。承拜手字累牘。披慰不容言。第審慈闈體候不甚安康。官況又多難了。深令人奉念。近來州縣。固無處不弊。而不謂此邑一至於是。當初吾輩相勸。眞可謂不善爲謀。尤可歎也。然念去就之際。亦不宜太輕。雖私計有不便者。朝家差遣。正欲蘇殘振弊。初旣不能審量而往赴。曾未半年。輒欲棄歸。恐於道理未安。不但傍觀之譏笑而已。幸更深思熟計而處之。無遽草草如何。石潭。聞更往來。敎學且有緖。深以爲慰。此事亦不能久長。則爲可惜矣。鄕飮儀節。不知去處。方令學子輩檢尋。俟鈔出附便爲計。此歸自江都。連以齒痛。無聊度日。近旬日稍歇。而病憊居多。不能著實讀書。只將楞嚴。閒看數過。於其旨意所在。頗得勘破。仍有以見其詖淫邪遁之實。然以伊川不看莊列之意。則未知如何耳。悤悤作報。不能一一。

答李同甫壬午 编辑

辭疏批旨。旣非常。又聞昨日筵中。兩趙有所陳白。雖未詳其措語。與自上所答如何。而輾轉至此。悶蹙罔措。欲於數日內。更以病辭。仍請其罪而隱之於心。誠覺怵惕不安矣。然亦奈何。子三從前有攛掇之意。今此敦寧之除。想亦相議爲之。而設令因此迫令。一出此身。豈遂立朝從仕者哉。無補於國事。而徒令此身狼狽。因以獲罪。亦未可知。果何益哉。蓋從前不仕。非有他意。只以禍釁餘生。念絶榮宦。唯有終身自廢。爲得其義分而已。豈容以恩數之加。威命之嚴。而遂變其十年所守哉。如子三。尙亦未知此意。他人又何足道哉。觀此頭勢。恐終得罪而後已。奈何奈何。

答李同甫 编辑

職名又改。悚惕雖深。此則當以史局親嫌。不勞卽褫。是却可幸爾。吏判問答。得略聞爲慰。一謝云云。鄙意恐哀與彼言。皆未盡事理之實。若道理合須一謝。則出而復入。亦豈甚難。只是目前未見有可出之義耳。蓋今番事。雖極非常。若以大體言之。甲戌初。豈不尤重。而當時不曾一謝。豈有爲一時恩數而遽出者耶。

答李同甫 编辑

班祔位神主。似不當傍題。人家所行。大抵皆然。祝文則時祭固無之。而忌祭恐不可闕。未知知禮家如何行之也。禮學。素所昧昧。而鄕里後生時有來問者。殊覺難對。不但愧恐。亦慮因一時臆對。致誤人家重事。每欲一番考究禮經以下文字。粗識其源流常變。而精力不逮。汔未之果。恐卒於鹵莽無聞也。可歎可歎。

答李同甫癸未 编辑

子益長書來後始得見。其中雖有一二可商量者。而大體自正。當一場紛紛。亦何暇恤。但未必因此遂廓然。眞韓子所謂空言何補者也。

答李同甫 编辑

別紙所示。具悉。近來間一獨臥。靜思世間死生禍福。皆有天數。非人之所能爲。假饒今日百種安排計較。都是枉用心力。於定分。無毫髮增損。況於仰人鼻息以爲舒慘。豈不可恥。看得如此。頗覺身心安泰無事。亦願哀以此定心。自今一切放下。不復措諸意間也。

答李同甫 编辑

忌祭時。只出當位。據卽今事勢。似當如此。蓋考妣並祭。本非古禮。況今未合櫝。則只與未入廟一般處之。恐禮意然也。

答李同甫甲申 编辑

向來看救弟病。旣出於情理事勢之不容己。則又何謂未深思耶。庾衮所處。豈此之比。而朱子載之於小學書。此豈不足爲訓耶。雖是己事。亦係處義之大端。故因來諭之及。略奉報爾。

答李同甫乙酉 编辑

早被手字。良慰。昨日餘懷送來三紙。俟從容奉覽。或有所見。則當略報去。而論愈精微。言愈易差。且欲服膺昨日之戒。恐或不免虛還也。精微之義。發之太早。栗翁亦以戒於安習之。此語本非有自高之嫌。而無乃其他言語。尙有不能謙謹者。致得高明疑之如此耶。自處太高。自信太過。雖於區區未甚著題。然方寸中。或有些主張之意。則其發之言語文字者。自不覺其犯此罪過。見疑雖過。誠亦藥石之訓。自此欲益加勉戒爾。餘不具。

與李同甫 编辑

子益文字。纔始尋得送上。覽後還之如何。似此精微義理。說得太郞當。無乃益滋人惑耶。如愚本不敢說到此處。而被渠推演至此。亦未知其果如何爾。

答李同甫 编辑

文字。何忍終孤。只速成難必。故前書云然矣。謹當不忘于心。而至於明月等文字。不比此緊重。且區區本欲自今後不作閒漫記序之文。此蓋有多少意思。不但爲省事調病計也。況今精力無以辦此。幸早求於寒水如何。

與李同甫丙戌 编辑

近頗暄暖。伏惟調況益安協。脇痛眩證。漸就輕減。而神氣却更困劣。須費多日調養。可得如前矣。本根不壯。實易敗難復。如此。殊可悶也。前示知覺義。當時率意草答。不覺猥多。難於淨寫。投在書簏中。不復料檢矣。今始令學子輩。寫出看得。其間多有可刊削者。病不能辦此。輒以呈納。幸以數語批示如何。精微之理。說得太郞當。殊覺僭率。而實亦無固守前見之意。當蒙察也。朴生弼周。亦與金直卿論此義。頃以書藁寄示。大抵只是主張鄙說。而不無發人意思處。雖間有未瑩。亦自可觀。故附往。覽後卽還如何。子益聞往德寺有日。彼中相去幾何。今冬本欲一棲山房。作旬望計。與舜瑞相約久矣。而尙未成。今欲往留數日。因與左右期會。而病故適如此。甚鬱鬱也。餘眩作不一一。

第一條 编辑

知覺之兼體用通寂感。不必求之古書。只就吾心。深體默玩。則可見矣。且以古書言之。不獨知覺不昧一語。如與呂子約論未發書。以心之有知與心之有思。分別言之。不翅明白。可見此心未發。固自有知覺矣。卽如潘書所云心之知覺。具此理而行此情。亦自兼體用說。蓋能具此理者。知覺之體也。能行此情者。知覺之用也。其義尤分明矣。

鄙說。非知覺則無以爲情。而情外無別討知覺處。此正是離合說。來諭於此。旣以爲誠然。而却有疑於會動是知覺之說。恐所謂誠然者。實未見其然耳。今只請詳味非知覺則無以爲情一句。自見其賓主對待。不容混合爲一。所謂情外無別討知覺處。亦曰知覺之用。只於情上見之。此外更無別塗見得知覺作用處云耳。非便以情爲知覺也。若於此二句。分明看破。則自無疑於會動是知覺之說。蓋人只爲有一箇覺。故事至物來。自會感動。若其如木石之無知覺。則雖事物來觸。而頑然不動。不動則又安有所謂情哉。然則動固是情也。而其所以能動者。非知覺而何哉。此恐無可疑者。

動底是情。雖若異於朱子動底是性之說。其實亦不相妨。朱子之言。就動上分心與性。故曰動處是心。動底是性。此則就動上分知覺與情。故曰會動是知覺動底是情。此等要須就實處體認。而嘿會其大意。見其名言雖同。而不害其所指之殊。所指雖殊。而又不害其理之同。然後方爲活絡。正不當滯泥於文句之間也。如何如何。

第二條 编辑

心性雖有理氣之分。然古人說心。固有合理氣而言者。亦有兼性情而言者。若從其合理氣者。則言心而性亦擧矣。若從其兼性情者。則言心而性情俱擧矣。不然而但曰心而已。則又何以別於性情。而人將疑性情之外更有何物爲心矣。竊想謙之之所聽瑩。正在於此。故先生分別言之如此。以明心之所以爲心者。惟此知覺而已。此愚前說之意也。而自謂於先生立言之意。庶幾近之矣。今云心與性自有理氣之分。雖只曰心有何混於性之慮哉。恐看得不免少疎也。且具是非之理。與所以是非之理。其分固易見。而若覺其爲是非。與知是非而是非之者。則殆不見其爲異也。而先生析而言之如此。此見心之妙用。發見於情者。其爲伎倆功能不過此一箇覺耳。而卽是非一事而其爲覺爲情分別。只在毫釐間者如此。今若以覺其爲是非。與知是非而是非之者。只作一般意思看。則惡在先生銖粒分剖之意哉。竊詳盛意。蓋以心只是合性情之名。除却性情。更別無心。故不欲以知覺與性情分而言之。而又以知覺專爲動後事。故謂知覺卽情。情卽知覺。而不容有所分析也。此其從來所見者然。而獨於潘書所謂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不能無礙。則又謂此知覺字。只泛言心之大體。未必爲緊要也。若協之見。則以爲雖曰泛言。而亦旣以此言心矣。且旣曰具此理而行此情矣。固不容以爲贅疣無當之說。況覺其爲是非一句。分明說出知覺之用。尙安得爲泛論而不緊要者哉。夫旣有所以是非之理。又有知是非而是非之情。則智之體用。具矣。此外宜更無物。而又有所謂具是非之理而覺其爲是非者。何也。此必有說。是豈可不深思默究以得之。而顧但曰泛言而未必緊要可乎。來諭所謂只曰知覺。則恐不當輒以能知能覺釋之。此亦未然。中庸或問所云至靜之時。有能知覺者而未有所知覺。此雖有能所之分。而其爲知覺則一而已矣。蓋人心雖有知覺。而其用則因事而見。如知寒暖覺飢飽。寒暖飢飽者。所也。知覺者。能也。非所則能無所著。故知覺之用。必因此等而見。若未有寒暖飢飽之前。則雖有知覺。而亦無自以發用矣。非並與知覺之能而無之也。或問所謂能知覺所知覺。其分蓋如此而已。何嘗謂能知覺者非知覺。而必待有所知覺。然後乃可謂知覺也哉。來諭第一條。亦以朱子與南軒書中知覺不昧。謂指能知能覺而言。則是固以能知能覺。名知覺矣。今却云知覺不當以能知能覺釋之。無乃自相矛盾之甚乎。區區於此。竊所未喩。

第四條 编辑

更詳德久問意。蓋見孟子生之謂性章註。以知覺運動。與仁義禮智。截然作二物說。故遂疑此知覺者。旣與性爲二物。則果何自以發端云爾。是以先生之答如此。詳味只是二字。蓋曰氣之虛靈。自會知覺。初不干仁義禮智事也。前日鄙說。固未盡此等曲折。而來諭所云德久果問其理之所自。則先生何不曰自何理而發端。必謂氣之虛靈耶。詳此語意。蓋謂德久若問知覺之理。則先生必以原於某性爲答也。此恐未深察於當日問答之意也。蓋德久之問。本疑性之外更有何物能爲知覺。而先生若復以原於某性爲答。則却非當初分別性與知覺之意。何足以解德久之疑耶。來諭。又問知覺之理。是仁耶義耶禮耶智耶。抑非仁義禮智而別有所原之理也。此問。誠似喫緊。而前年朴生光一。己嘗有此問矣。然據先生說。旣曰知覺是氣之虛靈處。而來諭亦曰因其虛靈。有此知覺。今欲知知覺之所原。須先尋氣之虛靈原於何理而後可也。愚請還問左右。此虛靈之氣。原於仁耶義耶禮耶智耶。若於此道破。則知覺之所原。愚亦可得以言矣。

第五條 编辑

道以說。似亦略有意思。然其所云沖漠無兆眹者。只是智之本體。若其發用。則豈可如此說哉。高明之疑之也誠是。然遂以靈明伎倆。爲智之用。則恐亦非其本色。區區從來所疑。正在於此耳。

第六條 编辑

潘書與諸說。誠難定其孰爲先後。然其義終難會通爲一。故或疑有初晩之異。是亦不得已焉耳。蓋以知覺爲智之用。則不當曰具此理而行此情。若其具此理而行此情。則宜不得專爲智之用。而先生之言如此。此愚之所未達也。雖蒙高明反覆敎告以二說不相妨之意。而拘滯之見。終未能豁然。蓋詳來諭之意。以潘書知覺是泛論心之大體。能知能覺者而已。非指動後之知覺。則謂之具此理而行此情者。固無不可。此乃前後所論之主意也。愚未知所謂能知能覺者。與動後之知覺。是二物乎。抑一物而有體用之分乎。若曰二物則是有兩知覺也。非愚之所敢知。若曰一物而有體用之分。則動後之知覺。固能知能覺者之所爲也。今以動後之知覺。爲智之用。則將以能知能覺者。爲智之體乎。且智。卽性也理也。而今曰智之體。能具此理。則是以理具理也。庸非所謂頭上安頭者乎。豈理也一句。誠失之太快。然鄙意未嘗以朱子說爲無理也。朱子說。雖不無彼此異同。然其以知覺爲智之用也。不見有具此理行此情之語。及其言具此理行此情也。則又不以知覺專爲智之用矣。今高明一口。並說兩義。方以爲智之用。而又以爲具此理而行此情。此於理。疑若未通。故愚敢妄有所云。其言雖甚僭率。而其指固有所在矣。高明不以自當。而乃欲使朱子替受無理之謗。得無未安者乎。呵呵。

右諸條所論。只據舊來意見。略申前書之說。非敢自以爲是而有墨守之意也。況高明所錄示語類中最上數條。一如仁說及胡吳游諸書之意。而其不出於初年者。又明甚。區區於此。豈容復厝其舌耶。然其所論知覺體段。要亦本之朱子。而推及於其所未言者爲多。雖未必中理。而或可爲高明玩索之一助。幸毋遽一筆句斷。而更加思量如何。蓋愚於昔歲居憂永峽也。偶思此義。以爲知覺非惟不可以爲智。亦不可以爲智之用。蓋知覺。專一心之德。而智則居五性之一。知覺。氣之靈也。智則性之貞也。知覺屬火。故光明而不昧。智屬水。故淵深而含藏。知覺之功。在鑑照能運用。其妙不可測。智之功。在分別有條理。其則不可易。知覺。如蓍之德。圓而神。智。如卦之德。方而知。此其體段之偏全。氣象意思之不同者。然而不可混而一之也。當時雖看得如此。而亦不敢自信。遂徧考朱子書中。論此等去處。以驗其是非。蓋或合或不合。而合者少。不合者多矣。於是心竊疑之反復推究。而終莫能會通爲一。及見潘謙之書。明以知覺與智分而言之。輒犁然有當於心。意其爲最後定論。而餘說之異同者。亦當以是而折衷之矣。自今觀之。知其未也。而若其不能會通爲一。則猶夫前日。亦不敢强爲之說矣。大抵此段義理。本自精微。而先生又逐人疑問。各隨地頭說去。未嘗以兩義對同契勘。且如仁說。胡吳游諸書及語類數條之說。皆因當時學者。疑知覺之可以屬仁。而言其當屬乎智。至如潘書所言。又因論心性情之分。而以知覺屬之心。此所謂各隨地頭說去者也。且不獨潘書然耳。如中庸序論人心道心。專以知覺爲言。此尤難作智之用看。當時若有人並擧此兩義。問於先生曰。知覺。旣爲智之用矣。智之用。何以能具此理而行此情。智之用。何以爲人心道心云爾。則先生於此。必明有判決。而其所究極同異剖析而會通之者。不但如今日之寫在冊子上者而已。惜乎。門人弟子無善問者。不能一言及此。而遂成千古未了之案耳。抑愚之偏主一義而不能會通於諸說者。固爲拘滯之甚。而高明之說。似亦不免於左右佩劍。依違牽制。兩無所發明。無乃類夫齊楚之得失耶。愚意欲且置而勿論。只將作話頭一般。時時拈起思量。以俟其自然會通爲宜。如何如何。前書所引仁說。乃見於語類者。非大全仁說也。然本說。作仁之事而今作用者。筆誤也。

所示語類諸說中最上數條。固當爲盛說之證。而其餘則似於彼此所主之義。無甚關緊。其中却或有可爲鄙說之證者。然亦不暇詳論。獨其論能覺所覺二條。意必謂其可證知覺原於智之義而拈出以示。然詳先生之意。本不謂此。年前嘗有箚記。論此二條頗詳。故別紙錄呈。恐亦未便契合也。別紙見雜識

所論尤齋文集中知覺說。亦有合商量者。蓋尤翁論心之知覺。以潘書爲主。則固同於鄙見。而但其謂周,程所說知覺。周子無論知覺語。當云程,張。與孟子所說知覺。有不同者。故一屬智。一屬心云爾。則其意非不善。而無奈朱子之說不如此。況吳書所云知覺。則又只是知寒暖識飢飽之謂。此豈非心之用。而可與潘書所云分而二之乎。宜同甫之有疑於此。而其所辨證。亦可謂明白矣。但尤翁說。雖失契勘於朱子之旨。而若其分別心之用智之用。則儘有意思。不容抹過。蓋曰。心之用者。專一心之妙用而言也。曰。智之用者。偏以智之端緖而言也。智之端緖。則固不能外於心。而若心之妙用。則豈可偏屬於智哉。高明不察此義。乃以先生之意。有如旣屬心。則不可屬智爲疑。是不惟不盡尤翁之言之意。亦恐於心性分合之際。察之猶未密也。抑又有一說。心性雖有理氣之分。而其發亦非有二歧也。蓋理無爲而氣有爲。故凡性之發。卽心之知覺者爲之。性中雖有仁。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惻隱。雖有禮。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辭讓。雖有義。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羞惡。雖有智。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是非。是則性爲經而知覺爲緯。性爲道而知覺爲器。以性爲知覺。固不可。而若以知覺與性。截然分爲二歧。而各自有其用。則亦誤矣。尤翁之見。雖本不如此。而但其立語簡略。乍看或似有此嫌。若以鄙說之意通之。則自當無疑矣。

聖學輯要心統性情條下朱子說云云。當初來書。不曾見及記得。後來似有所追示。而尋亦忘失。不果奉對矣。竊詳此條。似是栗谷節取大全元亨利貞說及潘書之說。合爲一段。以解心統性情之義者。性情之主以上。元亨利貞說也。卽所以以下。潘書之說也。非別有此一段說話也。始者乍看。固意其如此。更檢聖學輯要。如此處頗多。無可疑矣。又看得潘書。雖無知覺二字。只覺其爲是非一句。正說出心之知覺。而與智之知是非者。明有分別。此正所謂只在毫釐間者。請更商之如何。

答李同甫 编辑

前書。備述向來爲學本末。歎其未究。而猥辱求助甚切。雖借聽於聾。非其所宜。而意則盛矣。感歎何已。來諭雖名爲學。而實不讀書。亦不力踐者。正協今日事。夫以數十年閒居。無它外撓而猶如此。況於簿書錢穀之中而能不弛其進修之功。豈不難哉。亦知所謂虛費歲月者。不盡出於自道之謙爾。今旣反尋初服。慨然有收拾補復之意。則正亦如轉戶樞耳。何難之有。亦豈他人所能助哉。獨嘗念從古聖賢。論爲學工夫。莫不以涵養本原爲先。蓋必如此然後道理有所湊泊。而致知力行之事。始可言矣。所謂成性存存而道義出者是已。吾輩只爲無此工夫。故雖曰從事於學。而其聞見所得一二知解。亦只爲口耳間物。而不干於德性之知。行事雖自謂依近道理。不敢胡亂做去。而常患苟且姑息。終無謹嚴篤實之意。至於遇事。躁擾逐物流轉。尤其大病。此皆以本原無工夫故耳。今當以此爲戒。一意以子思之尊德性。孟子之求放心。周子之主靜立極。程子之入道莫如敬者爲事。常使此心湛然凝定。不爲事物所侵亂。則自是而發者。其言動事爲。雖有不中焉者。寡矣。至於讀書。亦不須生面文字。且只就四書中。熟複溫繹爲善。蓋其文義雖已通曉。而要更沈潛涵泳。使其意味益親切而浹洽。方爲有得力處。此亦涵養一般意思。朱先生以溫故爲存心之屬。亦此意耳。此皆區區所嘗欲從事而未能焉者。故因來諭之及。輒以奉聞。欲相與勉之而共收一原之功。胸中意思頗切。而說得却不明白。唯領取其大意。幸甚幸甚。

與李同甫丁亥 编辑

滄集序。今始草成。久廢之餘。甚覺戛戛。旣成。又太繁冗。而本不能簡約。欲强加删節。則却恐失故步。大體只得如此。而其中語意未善者。正賴明眼指示。幸細加鑑裁。一一示下如何。其論學之意。專以渠自道者爲據。蓋平日相知。猶有未盡其蘊者。到今誠難以臆見斷定。未知此於盛意。果如何也。

與李同甫 编辑

前書。想已見。村隱集。亦領否。其詩雖不必可傳。而其人甚可貴。所載遺事。有足考觀。其唱酬諸作。尤彬彬。鬱然爲大東風雅之萃。今世那得有此。鄙序簡短。未足以發揚此意。是可歎也。

與李同甫論服制答問 编辑

傳文。必先言正體於上。而繼言又乃將所傳重者。固明其必適適相承於上。然後乃得爲將傳重之子服斬也。此則文義明甚。人孰不知。而君輔之說。亦未嘗不如此矣。恐不須費辭辨析。今玆所爭。只在於賈疏適適相承四字。必爲三世皆以適長相承與否耳。正體二字。固如盛說。不當與泛言正統正適者相混。而竊意傳者之意。恐亦只道其常而不及於變耳。賈疏適適相承之文。君輔旣以爲言常不言變。則傳文正體字。亦當以此意看。而今却遷就於正統正適之說。此未可曉也。然其大意。似爲近之。但是言外之意。不敢臆決於聚訟之間耳。

更詳。只據傳文正體於上四字。未見其必有三世適承之義。疏說未知何據。豈亦自有來歷。抑以義推之耶。要之後世論禮。只從註疏脚下爲說。終難見正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