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會館記
作者:方苞 
本作品收錄於《方苞集/14

京師之有會館,乃鄉先生建立,以便後進之貢成均、試京兆、禮部、守選於吏部者。自明以來,雖小郡邑,選舉者稍眾,必爭爲之。而金陵無有。

康熙二十二年,羅大理集眾力,建館於正陽門之東,以爲仕者商者歲時聚會之所。門堂外群室不過數區,赴公車者暫止而不可久留。吾友宥函既成進士,欲別建焉而力不逮也。雍正五年春,告余曰:「鄉人某有故宅在城西南,捐以爲館,雖修治不易,然其基立矣。」因勤以爲己任。逾年,宥函自翰林簡臺中,尋以老疾告歸,而館之工役粗畢。又市宅後棄地垣而合諸館,以待繼事者之恢拓焉。夫金陵爲東南大都會,數百年以來,鄉先生之貴盛者不少矣。宥函起寒素,官文學清要,爲日甚近,而能就此。以斯知事之集,惟其志之確,不惟其力之強。又以見任事者果能設誠以爲之倡,自有以感人心之同而成所務也。

宥函以作始之艱,慮其久而隳,乃集眾議:「凡應舉及守選者入居,皆量資完葺。其貴盛者,則無問入居與否,必重有所出,以待修治恢拓之大用。」公定條例以屬館人,而出入則士大夫共稽之。夫凡物之情,方其作始,多畏難惜力。而曰:「非吾一人任也。」及安受其成,則又以謂「吾直寄焉」,而不復爲之計久長。此凡事所以難成而易敗也。凡會於斯者,皆吾儕之將出任國事以爲民依者也。果能以宥函之心爲心,則豈獨茲館之不廢哉!其當官守道,必有以異於比俗之人矣。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