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作者:鮑相璈 
1846年
  • 卷一  頭部 面部 眉部 目部 耳部 鼻部 唇部 舌部 齒部 須部 下頦 頸項 咽喉
  • 卷二  肩部 手部 腋部 乳部 胸部 肋部
  • 卷三  心部 肺部 各種氣痛 咳嗽 勞症諸方 哮吼
  • 卷四  脾胃 痰疾 三消 飲食積滯 噎膈 呃逆
  • 卷五  肚腹 痞積 蟲積 脅部 背部 腰部
  • 卷六  前陰 小便 淋症 遺精
  • 卷七  後陰 大便 泄瀉 痢疾 脫肛
  • 卷八  兩股 海底 腿部 足部
  • 卷九  婦人科調經門 婦人科種子門 婦人科胎前門 婦人科產後門 婦人科雜治
  • 卷十  小兒科雜治 小兒科驚風 小兒科痘症 小兒科麻症
  • 卷十一  癰毒 癰毒諸症 癰毒雜治 陰疽 陰疽諸症
  • 卷十二  急救 誤吞諸物
  • 卷十三  人畜蛇蟲咬傷 湯火傷 跌打損傷 刑杖傷 銅鐵竹木雜物入肉
  • 卷十四  中風 筋骨 傷寒 感冒風寒
  • 卷十五  中暑 霍亂 瘧疾 黃疸 瘟疫 蠱毒 煙瘴
  • 卷十六  諸血 諸汗 遍身搔癢 邪怪 奇病 雜治
  • 卷十七  眼部 面部 鬚髮部 耳部 頭面部 鼻部 齒部 口舌部 腮嘴部 咽喉 頸項部
  • 卷十八  手部 乳部 胸膈部 心胃部 反胃嘔吐 肚腹部 疝氣部 臌脹部 水腫部 黃疸部 痞積部 咳嗽部 吐血部 瘧疾部 霍亂部 肚腹泄瀉部 痢疾部
  • 卷十九  腰部 腿部 足部 淋症 遺精白濁 前陰部 小便 大便 小兒科 小兒雜症 急救門
  • 卷二十  婦科調經門 種子門 婦科胎前門 婦科臨產門 婦科產後門
  • 卷二十一  痘症慈航 點牛痘法 引痘略
  • 卷二十二  痧症
  • 卷二十三  跌打損傷 方藥分門 跌打損傷經驗各良方 刑杖傷 銅鐵針刺入肉
  • 卷二十四  癰毒門 疔瘡部 外科洗滌匯方 外科敷貼匯方 外科要訣 外科脈候 各部引經用藥 外科主治匯方 附錄:咽喉秘集

鮑相璈序 编辑

凡人不能無病,病必延醫服藥。然醫有時而難逢,藥有時而昂貴。富者固無慮此,貧者時有束手之憂。為方便計,自莫良於單方一門矣。單方最夥,選擇宜精,果能方與症對,則藥到病除,無醫亦可。余幼時,見人有良方,秘而不傳世,心竊鄙之。因立願廣求,不遺餘力,或見於古今之載籍,或得之戚友之傳聞,皆手錄之。久之,薈萃甚富,各門俱備,乃刪其不甚經驗及數方相同與夫貴藥不能力致者。今之所存,期於有是病即有是方,有是方即有是藥,且有不費一錢而其效如神者。雖至窮鄉僻壤之區,馬足船唇之地,無不可以倉卒立辦,頃刻奏功。區區救世之苦心,校仇不倦,寢食與俱,蓋二十年於茲矣。同人見之,謂可傳世,遂集資以付手民,而志其緣起如此。後有所得,當俟讀刻云。

道光丙午仲春月善化鮑相璈選於粵西武宣官廨

梅啟照序 编辑

語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夫藥不輕服者,亦恐其方之不驗耳。若有經驗之方,遇相合之症,而不廣其傳以濟之,非所以體好生之德也。然古人著書,多指一事。如《靈樞》、《銅人》之言針灸,《直格》、《標本》之論傷寒,《衛生總微》之紀小兒,《衛濟寶書》之考癰背,《大全良方》之載婦科,《脈訣刊誤》之詳經絡,以及吳有性、盧之頤之徒,或精時疫,或治痎瘧,皆偏於一門,不能兼綜。惟張機《金匱要略》二十五篇,分二百六十二方,為醫家雜症之祖,然世罕傳本,睹之者稀。他若葛洪《肘後備急方》,雖分五十三類,然有方無論,人或疑之。巢元方雖論《病源》,而又不載方藥,仍不足以徵信。董汲《旅舍備要方》,雖足救急,而其藥有不可理解者,似亦未善。獨王燾《外臺秘要》先論後方,深得授受之法。王袞以家藏醫方七千余道,擇其精者為《博濟方》,用無不驗,其法與此正合。厥後許叔微《類證普濟本事方》,吳彥夔《傳信適用方》,沙圖穆蘇《瑞竹堂方》,危亦林《世醫得效方》,皆由歷驗而著,同為慈篇所本,故以臉方名之。雖博洽不能如朱橚《普濟方》六萬一千七百餘之多與欽定《醫宗金鑑》之富,而窮鄉僻壤,無從驟睹巨帙,得此一篇,亦可按圖而索,不致誤於庸醫。蓋方名為驗,則經歷者多,服者用者俱無疑義。昔善化鮑氏此書告成,番禺潘氏序之,比為《蘇沈良方》。迨同治甲子重刻,馮序又以孫思邈《千金》為喻,知自來之寶貴至深矣。惟舊版日久浸廢,翻本又多魯亥,非所以傳廣遠而示徵信也。會余重梓《葉天士眼科書》,爰飭屬以此並刊,其附益諸方,則仿徐用誠《玉機微義》之例,各加新增二字。即以天士之書,列於所增各方之首,計原書十六卷,益以八卷,合之得二十四卷。較之舊刻,繁富過之。既成,同僚者乞為之序。余不敏,自束髮受書,即愛岐黃之學,中年從事軍中,風雨鏖突,士多勞疚,更留意於此。蓋不讀書不足以臨症,不臨症亦不足用書,故每遇以醫理來叩者,輒以此語答之,然此猶道其難。若得此篇,雖平日未三折肱,而對症發藥,一目瞭然,其收效尤易。雖然,吾固願斯民懲忿遏欲,疾疢不生,並此方而不用,惟寒暑燥濕,不能必其俱無。倘得此書扶持其間,將見消疢戾於無形,登閭閻於仁壽,則茲篇也即為長生之簫可也。是為序。

光緒四年歲在著雍攝提格二月撫浙使者梅啟照撰並書

張紹棠序 编辑

子長傳扁鵲、倉公,謂其以禁方、精方、妙方相授受,又備載醫藥已病之狀,而孟堅《藝文志》,醫經著錄者七家,經方著錄者十一家,古之重方書如此。降至葛洪《肘後》、思邈《千金》、陸氏《集驗》、王燾《外臺秘要》,著錄者亦夥頤不可枚數。後世於方書不講,倉卒無以應疾,惟鮑氏所輯《驗方新編》,為時珍異。病者按冊稽部,按部稽症,按症投齊,至齊之得,猶磁石之取鐵焉,既簡既便,亦精亦博。特麻沙版行,五歷剞劂,字經三寫,轉鳥為烏,甚者漫漶不可識。恐如班氏所言,以愈為劇,以生為死,而說者遂訾言古方不能已新病也。爰覓初雕善本重梓之,囑幸舍諸賢任校仇之役,兒子席珍、士瑜、士珩左右襄助,蘄成善本。印墨俵散,診籍流傳,庶幾僻陋傳舍,荒寒鄉邑,應病投藥,易於施治。則中流一壺,向之殤子,今之壽民,其功用何渠不若古昔諸事乎?世有好方如國工聖儒者興,置之青囊,以時參習,成倉公之藝。則異日謁者求書,侍醫校錄,此篇庶賴明哲而備秘府方技之採,以傳視奕祀焉。

光緒辛巳仲夏合肥張紹棠識

潘仕成序 编辑

昔陸宣公在南中撰《古今集驗方》五十篇,惜今不傳。而蘇端明覆與沈存中撰《蘇沈良方》一書,後人力辨非端明之筆。顧端明雜著,時言醫理,於是事殆亦頗究心。蓋方藥之事,術家蘇習共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經試驗。即謂方出存中,而端明以博通物理而輾傳代傳,其功豈遽出存中下!宜迄今千百載,以蘇、沈齊稱矣。明·焦弱侯亦嘗欲集古雜記諸藥方為一書,惜未成,只《筆乘》中載有數十條耳。周櫟園《書影》謂:古人非自驗之方,未必肯記於集。若依《筆乘》所載,再為推廣,各分症類,都為一集,勝刻快書、清記,諸鄙俚無用之書多矣。此書亦不難成,留心醫術志之。近善化鮑君成《驗方新編》一書,刻於粵西。其視葛洪《肘後方》、孫思邈《千金方》,未知何如?而平易近人,隨地隨時均可濟物。予特重付剞劂,以分貽四方諸君子,庶益廣流布,更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俾立方者與余之願,力引伸於無窮。或又重刊,以輾轉代傳於通都大邑,以迄海澨山陬,則彌溥功德於無量耳。

道光己酉小寒節番禺潘仕成識於粵東海山仙館

凡例 编辑

一、是編搜輯考訂垂二十年,原委已詳序中。其方雖未能一一遍試,然偶一施治,輒著神奇,故敢付梓,公諸同好。

一、是編期於穩妥,外治居多,即內治諸方,亦經斟酌,然後入選。惟藥性未能盡諳,如有紕謬之處,尚祈高明者正之。

一、膏梁之家,喜服貴藥,而庸醫每多迎合,草菅人命,恬不為怪。不知藥如對症,雖溲勃亦見奇功;藥不對症,即參茸每多貽誤。尤須炮製得宜,分量較准,方能奏效。是編貴藥甚少,多系眼前常用之物,雖窮鄉僻壤,購覓良便,切勿以平易忽之。

一、是編隨手綴錄,門類不論,有乖體例,從俗便也。識者諒之!

一、古今癰疽方書,以古吳林屋山人王洪緒先生維德《外科全生集》為最,治疽之法,尤為千古獨得之奇。其餘雜症諸方,亦多神效,編中採錄十之八九,特為隨症標明,俾資擇用。並將《全生集》序文、凡例附錄於後,俾閱者知其獨具隻眼,濟世深心。

一、是編方多奇驗,藥料亦價廉工省,貧富皆宜,家置一部,最為方便。如能印刷施送,較送善書經文,功德最大。若能醵金翻刻,廣為流傳;或按方製藥,施醫濟世,尤非尋常陰騭可比。好善君子,尚毋忽諸!

一、四方君子,如有奇驗良方,惠寄×××××,以便續刻。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