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2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月。是日月合辰斗前一度。

《易通卦驗》:「十一月,廣莫風至,則蘭射干生。」射音亦即 今之「烏扇。」

《孝經援神契》:「仲冬,昴星中收莒芋。」

《史記天官書困敦》歲:「歲陰在子,星居卯,以十一月與 氐、房、心晨出,曰天泉。元色甚明,江池,其昌,不利起兵, 其失次,有應在昴。」

辰星,仲冬最出郊東方,與尾、箕、斗、牽牛俱西,為中國。 《漢書律歷志》:「太極元氣,函三為一。」極,中也;元,始也,行 於十二辰,始動於子。元氣始起於子,末分之時,天 地人混合為一,故子數獨一也。

《淮南子天文訓》:「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合子謀德。」 《後漢書。陳寵傳》:「冬至之節,陽氣始萌,故十有一月有 蘭、射干、芸、荔之應。」

《白虎通禮樂》篇:「壎在十一月,壎之為言勳,陽氣於黃 泉之下,默蒸而萌。」

《五行篇》十一月律謂之黃鍾何?中和之色。鍾者,動也, 言陽氣動於黃泉之下,動養萬物也。

《紼冕篇》:麻冕者何?周宗廟之冠也。《禮》曰:「周冕而祭。」十 一月之時,陽氣冕仰,黃泉之下,萬物被施,前冕而後 仰,故謂之冕。

《士冠經》曰:「委貌」,周道所以謂之委貌何?周統十一月 為正,萬物萌小,故為冠飾最小,故曰委貌。委貌者,委 曲有貌也。

《四民月令》:「冬十一月可釀醢。」

《廣雅》:「羊以仲冬產者為次羔。」

《西京雜記》:「純陰用事,未冬至前一日。」

《名醫別錄》:「莧實,一名莫實。細莧亦同,生淮陽川澤及 田中。葉如藍,十一月采。」弘景曰:「細莧即是糠莧,食之 乃勝,而並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

款冬花生常山山谷及上黨水旁,十一月釆花陰乾。 《三禮義宗》:「十一月大雪為節」者,形於小雪為大雪,時 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

《魏書律曆志》:次卦「十一月,《未濟》、蹇、頤、中孚、復。」

《齊民要術》:「《廣志》有冬李,十一月熟。」

《永嘉記》曰:「凡諸竹筍,十一月掘土取,皆得長八九寸。 十一月筍土中已生,但未出,須掘土取。」

《神仙服食經》曰:「七禽方:十一月采旁勃。旁勃,白蒿也。 白兔食之,壽八百年。」

《卓異記》:「憲宗皇帝朝,元和元年十一月一日,斬劉闢。 西川之亂,元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斬吳元濟。淮西 之亂,元和二年十一月一日,斬李錡。浙西之亂。」憲宗 誅三賊,皆同月同日,自古無等。

《周易集解》:雨以潤之。荀爽曰:「謂建子之月,含育萌芽 也。」

坎為赤。孔穎達曰:「十一月一陽爻生在坎,陽氣初生 於黃泉,其色赤也。」

《唐會要》:《周禮》:太宰「正月之吉布政。」干寶注云:「周正建 子之月,告朔日也。」

《宋史河渠志》:「十一月,斷冰雜流,乘寒復結,謂之蹙凌 水。」

《成都古今記》:「十一月梅市。」

《花譜》:「盦芙蓉條,十一月斫舊枝條,盦稻草灰內,二日 乃種。」

《圖經本草》:蘘荷,荊襄江湖間多種之。《荊楚歲時記》云: 「仲冬以鹽藏蘘荷,用備冬儲,又以防蠱。」

楓香脂南方及關陝多有之。實大如鴨卵,曝乾可燒。 十一月採之,其皮甚澀,止水痢,水煎飲之。

《彰明附子記》其播種以冬盡十一月止。

《爾雅翼》十一月,「雷在地中,雉先知而鳴。」

蓴菜,十一月萌,在泥中,麤短,名「瑰蓴」,味苦體澀。取以 為羹,猶勝雜菜,宜雜鮒鯉為羹,又宜老人。

《便民圖纂》:十一月種大小麥稻,收割畢,將田鋤成行 壟,令四畔溝洫通水下種,以灰糞蓋之。諺云:「無灰不 種麥,須灰糞均調為上。」宜雪壓易長。

十一月壅椒,宜用焦土乾糞培壅,與草蓋,免致凍死。 遇旱用水澆灌,此物乃陽中之樹,所以不耐寒。 十一月羊羔酒,《宣和殿方》米一石,蒸熟後蒸羊肉七 斤,麪十四斤,將肉切四方,仍爛煮杏仁一斤同煮,留 汁七斗,將飯麪加木香一兩同醞,毋下水,十日成酒, 味極甘滑。

十一月香蘿蔔,切作骰子塊,鹽醃一宿,曬乾,薑絲、橘 絲、蒔蘿、茴香拌勻煎滾,常醋潑,用磁器盛,曝乾,收貯 之。

自冬至後,皆可醃鴨子。每鴨子一百個,用鹽十兩,灰 三升,米飲調成團,收乾甕內,可留至來年夏間食。 《農桑撮要》:「十一月修池塘,宜於農隙之時,填補圩岸 令高,中間要挑掘令深,則聚水寬廣,可以防有乾旱, 溉灌出禾。」

《家塾事親》:「十一月醃冬菜,取上好菜洗淨,用草束一 周時下缸。每百斤入鹽七斤,壓以石塊,三日後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