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2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天子於冬至日,命八能之士以次行事。

按:《後漢書禮儀志》:「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 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絕事之日,夜漏未盡五 刻,京都百官皆衣絳,至立春,諸王時變服,執事者先 後其時皆一日。」日冬至夏至,陰陽晷景,長短之極,微 氣之所生也。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黃鍾之律間 竽,或撞黃鍾之鍾,或度晷景,權水輕重,水一升,冬重 十三兩。或擊黃鍾之磬,或鼓黃鍾之瑟。軫間九尺,二 十五弦,宮處於中,左右為商、徵、角、羽,或擊黃鍾之鼓。 先之三日,太史謁之。至日,夏時四,孟冬則四仲,其氣 至焉。先氣至五刻,太史令與八能之士,即坐於端門 左塾。太子具樂器,夏赤冬黑,列前殿之前,西上。鍾為 端。守宮設席於器南,北面東上;正德席鼓南,西面,令 晷儀東北。三刻,中黃門持兵,引太史令八能之士入 自端門,就位。二刻,侍中、尚書、御史、謁者皆陛。一刻,乘 輿親御臨軒,安體靜居以聽之。太史令前,當軒溜,北 面跪舉手曰:「八能之士以備,請行事。」制曰:「可。」太史令 稽首曰:「諾。」起立,少退,顧令正德曰:「可行事。」正德曰:「諾。」 皆旋復位。正德立命八能士曰:「以次行事,間音以竽。」 八能曰:「諾。五音各三十為闋。」正德曰:「合五音律,先唱 五音,並作二十五闋,皆音以竽。」訖。正德曰:「八能士各 言事,八能士各書板。言事文曰:『臣某言,今月若干日, 甲乙日冬至,黃鍾之音,調君道,得孝道,褒商臣角民 徵,事羽物各一板,否則召太史令各板書,封以皁囊, 送西』」陛,跪授尚書,施當軒,北面稽首拜,上封事。尚書 授侍中,常侍迎受,報聞,以小黃門幡麾節度。太史令 前曰:「禮畢。」制曰「可。」太史令前稽首曰「諾。」太史令八能 士詣太官受賜,陛者以次罷。

《樂葉圖徵》曰:「夫聖人之作樂,不可以自娛也,所以觀得失之效者也。故聖人不取備於一人,必從八能之士。故撞鍾者當知鍾,擊鼓者當知鼓,吹管者當知管,吹竽者當知竽,擊磬者當知磬,鼓琴者當知琴。故八士曰:或調陰陽,或調律曆,或調五音。故撞鍾者以知法度,鼓琴者以知四海,擊磬者以知民事。鍾音調則」君道得,君道得則黃鍾、《蕤賓》之律應;君道不得則鍾音不調,鍾音不調則《黃鍾》《蕤賓》之律不應。鼓音調則臣道得,臣道得則《太蔟》之律應;管音調則律曆正,律曆正則《夷則》之律應;磬音調則民道得,民道得則林鍾之律應;竽音調則法度得,法度得則《無射》之律應;琴音調則「『四海合歲氣,百川一合德』,鬼神之道行,祭祀之道得。」如此,則姑洗之律應,五樂皆得,則應鍾之律應。天地以和氣至則和氣應,和氣不至則天地和氣不應。鍾音調下,臣以法賀主,鼓音調主,以法賀臣,磬音調主以德施於百姓,琴音調主以德及四海。八能之士,常以日冬至成天文,日夏至成地理,作陰樂以成天文,作陽樂以成地理。 蔡邕《獨斷》曰:「冬至陽氣始動,夏至陰氣始起,麋鹿角解,故寢兵鼓。身欲寧,志欲靜,故不聽事。迎送五日。臘者,歲終大祭,縱吏民宴飲,非迎氣故,但送不迎。正月歲首,亦如臘儀。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鼓以動眾,鍾以止眾,故夜漏盡鼓鳴則起,晝漏盡鍾鳴則息。」

章帝元和二年冬十一月壬辰日南至初閉關梁

按:《後漢書章帝本紀》云云。

明帝景初元年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皇帝天於圜丘以始祖有虞帝舜配

按《魏志明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禮志》,「景初元年十 月乙卯,始營洛陽南委粟山為圜丘。詔曰:昔漢氏之 初,承秦滅學之後,採摭殘缺,以備郊祀。自甘泉后土、 雍宮五畤,神祇兆位,多不經見,並以興廢無常,一彼 一此,四百餘年,廢無禘禮。古代之所更立者,遂有缺 焉。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 號」圜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 伊氏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地 郊所祭,曰「皇地之祇」,以武宣皇后配。宗祀皇考高祖 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 皇帝天於圜丘,以始祖有虞帝舜配。

武帝泰始二年十一月定二至合祀之議冬至親祠圜丘於南郊

按《晉書武帝本紀》,泰始二年十一月己卯,並圜丘方 丘於南北郊。二至之祀,合於二郊。 按《禮志》,泰始二 年十一月,有司議奏,「古者丘郊不異,宜并圜丘方丘 於南北郊,更修立壇兆,其二至之祀,合於二郊。」帝從 之。是月庚寅冬至,帝親祠圜丘於南郊。自是後,圜丘 方澤不別立。

武帝永初元年八月詔停慶冬之儀

按《宋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禮志》,魏晉冬至日,受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