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貞定王三年,晉地震。

六年,河絕於扈。

十一年,知伯與韓、趙、魏共分范、中行地以為邑。出公 怒,告齊、魯,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 齊,道死。

十二年,《晉》河水赤三日。

十六年,原過遇神人於王澤。原過從智伯見老人於 王澤,與竹二節,剖竹有赤書,曰「霍太山,山陽侯。」 十六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知伯,盡分其地。 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考王二年,晉龍門河水赤三日。

八年,彗星見于晉。

十三年,「晉無雲而雷,桃杏冬實。」

《威烈王三年》,晉有大火下於北方,其聲如鼓。

十三年,「晉河岸崩,壅龍門以至于底柱。」

烈王七年,韓、趙伐魏,圍安邑。趙成侯曰:「殺罃立公,中 緩割地而退,我二國之利也。」韓懿侯曰:「殺魏君,暴也; 割地,貪也。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彊於宋、衛,則我 終無魏患矣。」趙不聽,乃解而去。

安王二十四年,狄敗魏師於澮。

二十六年,三晉共廢其君,俱洒為家人而分其地。 《顯王》二年,河赤于龍門三日。

顯王五年秦攻魏,趙救之石阿。

七年魏敗韓趙之師于澮。

七年,大雨三月。

八年魏伐趙取皮牢。

十七年,諸侯圍魏襄陵。築長城,塞固陽。

《戰國策》: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稱曰:「河山之險, 不亦信固哉?」王鍾侍坐曰:「此晉國之所以強也。若善 修之,則霸王之業具矣。」吳起對曰:「吾君之言,危國之 道也。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 說乎?」吳起對曰:「河山之險,信不足保也,是霸王之業 不從此也。昔者三苗之君,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 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險也為政不 善而禹放逐之夏桀之國左天門之陰而右天谿之 陽盧詈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險也。然為政不善 而湯伐之殷紂之國左孟門而右漳釜前帶河後被 山」有此險也。然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親從臣 而勝降城城非不高人民非不眾也「然而可得并者, 政惡故也。從是觀之,地形險阻,奚足以霸王矣?」武侯 曰:「善。吾乃今日聞聖人之言也,西河之政,專委之子 矣。」

二十九年,衛鞅言於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有腹 心之疾,非魏併秦,即秦併魏。何者?魏居嶺阨之西,都 安邑,與秦界河,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 東收地。今以君之賢聖,國賴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 齊,諸侯叛之,可因此時伐魏。魏不支秦,必東徙,然後 秦據河山之固,東鄉以制諸侯,此帝王之業也。」公從 之。使鞅將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將而禦之。軍既相距, 鞅遺卬《書》曰:「吾始與公子驩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 攻,欲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之民。」 卬以為然,乃與會盟而飲。鞅伏甲襲卬,虜之,大破魏 師。魏惠王恐,獻河西地於秦以和,因去安邑,徙大梁。 三十六年,秦大敗魏師,擒其將龍賈,取雕陰,圍焦、曲 沃。

四十年秦伐魏取汾陰皮氏拔焦。

四十一年秦張儀伐魏取蒲陽既而歸之魏盡入上 郡以謝。

四十二年秦歸焦曲沃於魏。

四十七年秦伐魏取曲沃平周。

赧王元年秦伐魏,取曲沃,又敗韓師於岸門,質其太 子倉以和。

五年秦魏會於臨晉。

十三年,秦、魏、韓會於臨晉,秦復與魏蒲坂。 十七年,齊、韓、魏伐秦,敗其軍於函谷關,河、渭絕一日, 秦割河東三城以和,三國乃退。

二十一年秦敗魏師於解。

二十五年秦魏冉伐魏魏入河東韓入武遂於秦 二十六年秦白起伐魏取六十一城。

二十九年,秦擊魏,魏獻安邑以和。秦出其人,募民徙 之。

五十六年秦攻趙拔武安皮牢。

漢高祖二年六月,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國,即絕河 關反漢,與楚約和。漢王使酈生說豹,不下。其八月,韓 信為左丞相擊魏。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 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缶渡軍, 襲安邑。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定魏為河東 郡。

《畫墁錄》:季布為河東太守,帝曰:「河東,吾股肱郡也。」即 今之河中府。以言密鄰王室,股肱相須。今人守太原 《謝上表》皆引「股肱」,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