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于栗磾領步騎一萬,鎮平陽。

十年春二月,夏,赫連屈孑侵魏河東蒲子,殺掠吏民。 三城護軍張昌等要擊走之。

十一年,霍山崩,出銅鐘六。

十二年,秦蒲坂守將姚懿反,伏誅。 十三年,劉裕北伐檀道濟、沈林子自陝北渡,攻秦并 州刺史尹昭於蒲坂。姚泓遣姚驢救蒲坂,姚驢與招 為表裏之勢,夾攻道濟。道濟深壁不戰。沈林子說道 濟曰:「蒲坂城堅池濬,非可卒剋,不如棄之,先事潼關。」 道濟從之,乃棄蒲坂,南向潼關。姚讚屯兵於河上,遣 恢武姚難運蒲坂穀以給其軍,至香城,為晉師所敗。 時泓遣姚諶守堯柳,姚和都討薛帛於河東,聞王師 要難,乃兼道赴救,未至而難敗,因破裕裨將於河曲, 遂屯蒲坂。姚泓以晉師之逼,遣使乞師於魏。魏遣司 徒、南平公拔拔嵩、正直將軍、安平公乙《旃眷》進據河 內,游擊將軍王洛生屯於河東,為泓聲援。劉裕至潼 關,遣將朱超石、徐猗之會薛帛於河北,以攻蒲坂。姚 璞及姚和都擊敗猗之等於蒲坂,猗之遇害,超石棄 其眾,奔於潼關。

恭帝元熙元年,夏人攻蒲坂,毛德祖不能禦,全軍歸 彭城。

魏太武帝始光三年,世祖侵夏,自將攻統萬,遣司空 奚斤率義兵將軍封禮、雍州刺史延普,督四萬五千 人襲蒲坂。夏守將赫連乙升聞斤將至,遣使告夏主 赫連昌。使至,統萬見大軍已圍其城,還告乙升曰:「夏 已敗矣。」乙升懼,棄蒲坂西走。斤追敗之,乙升遂奔長 安。斤入蒲坂,收其資器,百姓安業。 太平真君六年秋九月,「盧水胡蓋吳反,十一月,遣其 部落帥白廣平西掠新平、安定,諸夷酋皆聚眾應之, 殺汧城守將。吳遂進軍李閏堡,分兵掠臨晉,巴東將 軍章直與戰,大敗之,兵溺死於河者三萬餘人。河東 蜀薛永宗聚黨盜官馬數千匹,驅三千餘人入汾曲, 西通蓋吳,受其位。號秦州刺史。」金城公周鹿觀率眾 討之,不克而還。庚午,詔殿中尚書、扶風公元處直、尚 書、平陽公慕容嵩二萬騎討薛永宗。永宗殘破諸縣, 來襲聞喜縣。縣中先無兵仗,人情駭動,縣令憂惶,計 無所出。裴駿在家,聞之,便率勵鄉豪曰:「在《禮》,君父有 危,臣子致命府縣。今為賊所逼,是吾等徇節之秋,諸 君可不勉乎?」諸豪皆奮激請行。駿乃簡騎驍勇數百 人奔赴。賊聞救至,引兵退走。

七年春正月戊辰,魏世祖次東雍州。庚午,圍薛永宗 營壘。永宗出戰,大敗,六軍乘之,永宗眾潰,永宗男女 無少長赴汾水死。辛未,南幸汾陰。

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六月,平陽獻白烏。

宣武帝正始元年秋七月,聞喜木連理。

三年秋八月,平陽郡獻白烏。

孝明帝正光二年,平陽獻白狐。

孝昌三年冬,蕭寶寅據關中反,自稱齊帝,以長孫稚 為行臺,討寶寅﹔。正平民薛鳳賢、薛修義亦聚眾河東, 據鹽池,圍蒲坂,東西連結,以應寶寅。詔都督宗正珍 孫討之。四年春,寶寅圍馮翊。稚軍至弘農,左丞楊侃 謂稚曰:「潼關險要,守禦已固,不如北取蒲坂,渡河而 西,入其腹心,置兵死地,則華川之圍,不戰自解,潼關 之守,必內顧而走。支節既解,長安可坐取也。」稚曰:「子 之計則善矣。然今薛修義圍河東,薛鳳賢據安邑,宗 正珍孫守虞阪,不得進,如何可往?」侃曰:「珍孫行陳一 夫,可為人使,安能使人?河東治蒲坂西逼河,封疆多 在郡東。修義驅民西圍郡城,其家皆留舊村,一旦聞 官軍至,皆有內顧之心,必望風自潰矣。」稚乃使其子 彥帥兵北渡,據石錐壁,命送降名者各還村,俟臺軍 舉三烽,當亦舉烽相應。無應烽者,乃賊黨也,當進擊 屠之,以所獲賞軍。於是村民轉相告語,雖實未降者, 亦詐舉烽。一宿之間,火光遍數百里。賊圍城者不測, 各散歸。修義、鳳賢俱請降,稚遂克潼關。會有詔廢鹽 池稅,稚上表曰:「臣前仰違嚴旨,而先討關賊,徑解河 東者,非是閑長安而急蒲坂。蒲坂一陷,沒失鹽池,三 軍口命濟贍,理絕天助大魏,茲計不爽。昔高祖昇平 之年,無所乏少,猶創置鹽官,而加典護,非為物而競 利,恐由利而亂俗也。況今王公素餐,百官尸祿,租徵 六年之粟,調折來歲之資,此皆出入私財,奪人膂力, 豈非」願言。事不獲已。臣輒符司監將尉,還率所部,依 常收稅,更聽後敕

酈惲與唐州刺史崔元珍固守平陽。武泰中,參朱榮 稱兵赴洛,惲與元珍不從其命,為榮行臺中郎樊子 鵠所攻,城陷,被害。

孝武西遷,宇文泰令大都督薛崇禮據龍門,引薛端 同行。崇禮尋失守,遂降東魏。東魏遣行臺薛循義、都 督乙千貴率眾數千西渡,據楊氏壁。端與宗親及家 僮等先在壁中,循義乃令其兵逼端等東渡。方欲濟 河,會日暮,端密與宗室及家僮等叛之。循義遣騎追 端,且戰且馳,遂入石城柵,得免。柵中先有百家,端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