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1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十九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十三

  平陽府田賦考下

職方典第三百十九卷

平陽府部彙考十三

平陽府田賦考下       府志

蒲州

官民田地八千三十八頃一十八畝八分五釐六毫零,實徵夏秋糧六萬一千八百九十六石一斗八勺,俱折色坐價不等,並絲、絹、馬草共派銀五萬九千四十六兩八錢九分四釐零。夏稅折色麥一萬二千四百三十一石四斗六升九合零,坐價不等,並絲絹共派銀八千二百四十九兩三錢五分四釐零。

秋糧折色四萬九千四百六十四石六斗三升一合零,坐價不等,並馬草共派銀五萬七百九十七兩五錢三分九釐五毫零。

馬草九萬九千八十六束八分九釐零。每束徵銀八分。並加徵共派銀八千八百四十七兩三錢三分七釐零

屯糧一十九石八斗二升二合,每石徵銀八錢,共銀一十五兩八錢五分七釐六毫。

站銀五千八十四兩二錢二分一釐。

班匠銀一百二十一兩四錢一分五釐三毫零。審定均徭銀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七兩二錢二分四釐八毫零。

《銀差》銀四千七百四十三兩七錢一分八釐零。力差銀五千八百五十九兩,綱銀二千四百二十兩七錢五分七釐三毫。

《鹽鈔》銀、三百四十三兩七錢四分八釐零

皇清初,民田葦、水平坡鹹五則,共地七千九百六十

六頃九十一畝四分二釐,額徵《折色》共銀七萬五百九十七兩七錢五釐零。

屯田共地五頃四十三畝,額徵折色銀一十五兩八錢五分七釐。

順治十六年起、至康熙十六年止,查出隱漏及開墾更名河灘各色名田,共地三百四十七頃五畝八分六釐零。額徵折色共銀九百七十一兩八錢七分一釐零。又徵本色糧七百四十七石二斗六升二合零。

《人丁》共二萬九千四十五丁,共徵《均徭》銀一萬四千三百九十三兩五錢四分九釐零。

鹽丁共二千六十二丁,徵徭銀九百一十九兩三錢六分三釐零。

「《商稅》酒課、匠價」 等項,共銀三百四十五兩五錢五分五釐零。

額外加徵工費銀三十四兩六錢六分八釐零。以上地丁,共銀八萬七千二百七十八兩五錢六分八釐零。本色穀改徵粟米六十二石三斗二升二合。又本色榖六百一十六石三斗九升一合。

起解司、道府銀共八萬一千三十一兩三錢二分七釐零。

留支驛站官俸役食銀共六千二百四十七兩二錢四分零。

臨晉縣

官民田地七千八百一十七頃五十九畝五分一釐三毫零,實徵夏秋糧五萬八千九百五十七石二斗八升六勺,俱係折色坐價不等,并絲絹、馬草共派銀五萬六千三十一兩七分一釐四毫零。

夏稅折色麥、一萬一千九百四十四石一斗四升二勺,坐價不等并絲絹共派銀七千七百九兩四錢八分七釐七毫零。

秋糧折色四萬七千一十三石一斗四升四勺,坐價不等,并馬草共派銀四萬八千三百二十一兩五錢八分三釐六毫零。

馬草九萬四千四十六束二分。每束徵銀八分。并加徵共派銀八千三百九十七兩二錢七分六釐

屯糧一萬一十五石五斗四升八合零,每石徵銀八錢,共銀八千一十二兩四錢三分八釐四毫零。

站銀四千五百二十一兩四錢八分七釐六毫。班匠銀八十六兩四錢三分六釐九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