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78

此页尚未校对

石洞 州北一百二十里。內容百人,中有泉,昔人避兵居之。

豐國鐵冶 ,州東一百五十里。洪武初設,後革鄉寧縣。

屈家溝 縣北四十里,即古所稱「產良馬」 處。龐統峪 ,縣南八十里。三國時龐統居此地,因名。

倚梯城 縣西南八十里。東北據高嶺,西南瞰黃河,絕壁百餘丈。後魏文帝西巡至此,俗稱「萬歲堡。」

呂香廢縣 縣東南八十里。後魏置平昌縣。唐貞觀初,更名「呂香。」

泊城 縣西三里,即古鄉寧縣。因附河患水,廢址不存。

長寧廢縣 縣西四十里,今改名「西寧村」 ,金城嶺是。

讀書洞 縣南八十里。隋王通讀書處。通非邑人,而祀入「鄉賢」 以此。

鄂侯城 ,縣南里許,即鄂侯故壘。

龍尾磧 縣西北一百里。舊有巡檢司,今廢。富貴鐵冶 ,縣東五十里。洪武初設,後革。隰州。

穀城 州東北四十里。《九域志》:「神農嘗五穀於此。」 合桑村別有嘗五穀故址。

蒲子隱處 ,州東北五十里還朱村蒲子山,世傳堯師蒲衣子隱處,故漢取以名縣。

斬袪垣 州東北五十里蒲子城。晉寺人披追公子重耳,重耳踰垣而避,披斬其衣袪,即此地也。

龍泉城 州北二里。後周置龍泉郡,隋廢。橫城 ,州南三十里。隋漢王楊諒作逆,遣其將吳子通屯兵於此,築城橫斷隰州,後人因名。高唐廢縣 ,州北二百里。舊溫泉,縣東南十五里。唐武德間,置北溫州及高唐縣。貞觀初,州廢,縣省。

常安廢縣 州北三十里。唐武德中置。貞觀初省入蒲縣。

溫泉廢縣 州北二百里。其地有溫泉,唐置縣,因名焉。後廢,遺址尚存。

隰州,故縣 ,州治西。

大觀樓 在城之中。明萬曆四十五年,知州儲至俊建。

大寧縣

《浮圖緯 》在北寨之巔。北齊河清四年築,隋人移縣治於此。

二龍窩 縣南二里。半崖間有洞,洞口龍跡宛然,岸下石如斗,印一爪,人偶值見之,故覓則不得也。相傳唐大曆間,有黃龍破崖去。又云「黃龍曾養子於此。」

響石 縣東北二里許麻朿溝路旁有石如輪,行人過此間聞鏗然聲。

禪峰洞 在孔山之麓。相傳趙太祖避兵其中,旋有蜘蛛布網洞口以蔽之,兵至不見而去。後敕建「禪峰寺。」

南北寨 南寨在縣南一里許,北寨在縣北山上。元右丞時權守南寨,院使李子厚守北寨。永和縣

狐讘城 縣西三十五里。漢置。唐徙於仙芝谷城,遂廢。

石羊城 ,縣西南五十里。魏太武築,置石羊軍。孝文移於狐讘城,遂廢。

樓山廢縣 縣南十五里。後周置歸化縣,隋改曰「樓山」 ,貞觀初年廢。

吳王城 ,縣西北十里,有塚高三十丈,其頂有穴極深,風吼於中,其城遺址尚存。

瑞蓮亭 在靈液池上,名曰「芝艇。」 康熙四十六年,知縣王士儀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