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二十七卷目錄

 平陽府部藝文二

  遊煙莊山錄        明唐樞

  平陽人物志序        張昌

  鹽池圖記          祝顥

  遊王官谷記         呂柟

  風陵享殿記        王三才

  皋陶廟記          韓文

  平陽府儒學記        薛瑄

  遊龍門山記         前人

  恩賜紫金山記       呂乾健

  鹽池問對         呂子固

  存恤良民以輯流寇議    王臣直

  稷王廟記         王時濟

  表忠祠記          舒遷

  弔虞城賦          王翰

職方典第三百二十七卷

平陽府部藝文二

《遊煙莊山錄》
唐·樞

聞喜縣六十里楊村鋪,入窄谷,兩山夾列,中只容澗 道,旁無行徑,水溢不通,行踏亂石,進二十里,起二山, 突立澗畔,堂局啟綽,四面岡巒,遠近攢向,是為姜嫄 之墓。厝封在頂,廟在墓傍。里人謂:「鳥飛度必翔集,無 輒去。」予驗之果然。一名鳳凰山。墓當鳳首,左右兩翼, 翥展對案,整布三山如帳,外群峰秀聳,又名定秋山。 山上卉植,春甲齊萌,可占年若發,有先後無年。復踏 澗石。十五里至橫嶺關巡司。歷留莊隘,絕崖深谷,數 十峰駢肩而立,如犬牙互挽,僅通澗流,旁無行道,紆 委嵌次,盤水擇徑成十八度,悉履亂石,無嘉步也。山 罨兩壁,新綠映空,石勢兀眼。又種種作奇,碎劃巧發, 或巉崒如鋸,或擁屏盾布,或突額前拜,或若砌就,或 若刺製,或鞏盤據,石青紫黑,雜陳成錦。玉泉瑤草,鐵 嶂丹巘,鳥聲傳壑,風力拂垂,宛在地藏中隔界。塵世 一無事事獨清流鎮日與頑氓競撞。尋罅潛奔現,無 意沸爭。

《平陽人物志序》
張昌

洪武乙卯,昌在成均,鄉友張君定方走書來云:「某承 先人之志,纂集鄉邦前代人物,上自唐虞,下迨宋、金 元氏,凡載諸簡冊者,得數百人,目曰《平陽人物志》。子 盍序之。」昌乃言曰:「天生才也不數,而其功業之所成, 亦有大小之分焉。有澤被當時、功遺後世,為天地立 心,為生民立極、垂法萬代者,若堯、舜、禹、湯、皋陶、稷、契」、 巫咸、傅說,聖賢之倫是也。由是而下,代不乏人,春秋 時則有晉諸卿及師曠,亥唐荀息、百里奚;戰國時則 有豫讓、田子方、段干木;在西漢則有霍光、衛青、張昌、 馮奉世;東漢則有鮑永、關羽、徐晃、賈逵,晉則有鄧攸、 郭璞、衛玠,隋則有王通、陳茂、韓擒虎,唐則有張元素、 薛收、裴度、裴洎、司空圖、陽城柳子厚,宋則有孫明復、 侯師聖、司馬溫公、趙忠簡,金則有馮內翰、李鶴鳴、李 莊靖,元則有郝文忠、徐文靖、李秋谷、王康莊。或出而 謀國,雄長諸侯;「或效忠報主,死節服義;或隱居不仕, 師表一國;或身居將相,掃空塞漠,勒銘燕然;或身任 社稷,事效伊、周;或領郡撫民,治功居最;或英義絕倫, 氣奪三軍。有講道授業,樂育英才者;有位登元相,身 係安危者;有功加當時,中外畏慕者;有首冠巍科,名 輝一日,文章傳後者;有出使敵國,抗節不屈,不辱君 命者;有歷官清要,風節峻厲,為一代正人者;是其表 表特著,足為後來之楷範焉。」其他或以行稱,或以材 顯,雖大小不倫,而各有可取。是何也?平陽乃堯、舜、禹、 湯之故疆也。其遺風餘澤,至今藹然尚存。故歷代人 材之生其間者,多忠厚而質實,守禮而貴義,憂深而 思遠。原其所自,實由聖人之德化淪肌浹髓有以使 之也。使後之覽是編者,聞聖賢盛德遺風之遠,英哲 功業節義之異,將有感發而興起焉,則於世教之補 豈淺哉?予也生乎堯舜之邦,世為堯舜之人漸濡其 化也久矣。惜乎德薄才劣,空老無成;立功立事,無補 於世,視前代之賢哲,實有厚顏。然得託斯文於編首, 則誠幸矣。故於定方之請,不敢以鄙陋辭,特為書此 云。

《鹽池圖記》
祝顥

鹽池在解州境內,其地實唐虞故都,《禹貢》冀州之域。 周、秦為晉、為魏,歷世沿革,分併不同,而今則隸於平 陽統轄。其官署之司,稱河東、陝西者,以地居大河之 東,而鹽行陜右故爾。池附中條北趾,東起安邑,西抵 州郭,廣袤周匝,凡若干里,誠天造地設之區也。池之 旁,有堤垣,有渠堰,有神祠、公館之所非一,則皆因地 而有者焉。天順初,金壇史君孔昭以戶部郎中來為 運使,勤於職務,訪求遺闕,意謂「是司自開始以來,代 有建置,載諸誌乘,皆可考見。顧於是池獨無圖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