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8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夫「道域於止,止基於實,故德可範,法可施,功可久。苟

有實惠垂世,自應崇報不朽,而況於開物成務之聖 乎?」吾獨怪夫「世教之日詭也,不崇正而趨邪,不務實 而尚虛,不尊聖而媚佛。至於古昔聖賢,其先世常有 大功德於民,而陵墓丘墟,衣冠荊棘,牂羊遊踐其上, 而牧豎寢處其旁,曾不顧盼及之,俾得抔土而託處」 焉,亦可慨矣!昔黃帝軒轅氏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 至,《風后》其一也。彼其紀天周地,造律製裳,刳舟作室, 經土設井,賓服裔彝,惇化鳥獸,為萬世章程。鼻祖至 今,藉其福澤不衰。《志》稱其生於解而葬於蒲,今蒲之 蕉盧里,相傳有風后塚。睢鄉坡渡,皆以「風陵」名,其來 久矣。乃荒丘彝削,封識不存。鞠為民「田,將尋耒耜。嗟 嗟生也,澤萬世而後不得安,尺寸其崇報之謂何?」蒲 太守從諸生議,請之。郡守計建廟,歲祀,上達臬大夫 及守巡兩大夫。諸大夫可其請,各捐俸以助役,州守 以下各有助。工遂就。凡蓋享堂三間,門樓一間,東西 廊房六間,易民間地五畝零,南北長四十九步,東西 闊二十七步。界石位表,堂宇輝煌,風后之德澤,恍然 如新也。或曰:「軒轅之風邈矣,山摧川實,凡幾變更,荒 塚《黍離》,孰辨蹤跡?風陵有名,實耶虛耶?」余曰:「然。獨不 聞風后之所以相乎?昔軒轅以大風入夢,得風后於 占,爰立作相。夫夢與占皆虛也,乃相之,而天下果治, 則夢占虛而致治實矣。《古志》有載鄉渡有名登斯堂 者,或」有感曰:「夫夫也,拮据於百代之前,而尚能使百 代之後崇報若此,未必無興起之想焉。」則志與民虛 也,而感人實矣。故余嘉其有裨於正學也,而為之記 其始末。臬大夫李公諱長庚,楚人;守大夫周公諱傳 誦,秦人;巡大夫周公諱汝器,浙人;郡太守黃君諱道 亨,亦秦人;州太守張君諱羽翔,亦浙人。而董其役者。 省祭官杜述并得書。

《皋陶廟記》
韓文

出洪洞縣南十里,有虞士師皋陶氏廟在焉。為堂三 楹,庭稱之。規度卑隘,非直無以容俎豆、崇吉蠲,而庭 與堂亦頹然弗治。嘉靖癸未秋,巡按御史萊陽王公 秀過而陋之,乃擘公帑之餘若干緡,以授平陽府推 官喬年董縣之主簿王垾新之。為享堂一,視昔,加崇 焉。為內外庭二,廣視昔修倍之。為重門一,為棹楔於 通衢,又一則視堂若門之宜,以為之制。而總署曰「有 虞士師之廟。」廟成,謁記於文。文惟士師,古明刑官也。 古之刑非侈為條約,待其入而敝之,如今之為也,有 教之道焉。教者何?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倫也。 古之君,如堯、如舜、如禹,皆慎徽敦典,以端是教於上; 而下之為臣者,惟明夫孝友睦婣任恤之刑,以弼是 教之行耳。《皋陶》之謨曰:「慎厥身,修思永,敦敘九族。」意 蓋可見矣。斯義不明,世之人遂有薄倫理,騁嚚訟,以 犯於有司者矣。甚或出其不逞之辭,以邀庇於神,幸 而售焉,則曰:「神誠予副也。」則操壺榼群巫覡以醉且 嬉於廟,而卒莫有悟焉。嗚呼,教之不明,一至此哉!聖 人過化之邦,固亦有是邪?御史氏過平陽,既新堯、舜、 禹廟器,茲復出其餘以新斯廟,豈惟致其力於一代 君臣殷祀之間哉?亦示之教耳。教之興,則民之興可 卜矣。紀其事而繫之以歌,且曰:使後之執祼奠於斯 廟者,聞皋陶之德,如將見皋陶焉。歌曰:「惟天生民,若 有恆性哉!惟辟奉天,厥性之盡哉!惟臣祐辟,惟刑之 慎哉!」性之弗盡,教曷成?教之弗成,刑曷侀?在昔先民, 惟性之明。惟性之明,惟教之興;惟教之興,刑期無刑 哉?惟彼陶唐,有此冀方,春秋報祀,曰:此方之常。我祀 既辰,我廟既新,匪神之私,惟爾教之陳。爾教既陳,爾 民既新。惟從欲以治,休於神,神歸乎來哉,惠此方之 民哉!

《平陽府儒學記》
薛瑄

平陽為山右之大郡,統屬三十有五,而郡學實人材 風化之所自出,為支屬所觀法焉。郡之政固非一端, 宜莫先於學政。今姜守德政,三衢名家子,蚤遊太學, 出令上元。上元為應天劇邑,素稱難治,姜守歷職九 載,法無不舉,遂陞禮部郎官。又三年,再陞知是府。蒞 任之初,進謁大成至聖文宣王廟庭,退見神廟學舍, 率多敝陋,及配室當立而未備,守因志諸心。及半載 間,值時豐人和,乃區畫埏埴之具,斲削之材泊百需 既合。於是僦工集役,先作神廟,次作明倫堂,作學門, 以及師生宅居退室,繚垣道塗,靡不增修完整,坦易 平直。又表「頖宮」之扁,覆以重屋。始事於天順五年二 月,凡五閱月而訖工,學舍為之鼎然一新。郡博葉純 洎同官諸生咸願刻石以紀其事,乃來求余文。余惟 道之大原出於天,若昔唐、虞、三代之教人,雖名有不 同,而皆本於道。蓋道之明即人倫之明,考諸載籍可 見已。自孟軻氏沒,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顏、曾、思、 孟之道不傳,至漢、唐以來,間而設學立經,置師弟子 員。然道之既鬱而不傳,而其所以為教為學者,徒矻 矻於訓詁名物口耳枝葉之淺陋,甚至惑於異端,雜 於功利,汨於百家眾技之偏曲支離,雖有磊雅行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