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0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六卷目錄

 沁州部藝文一

  文中子碑記       唐皮日休

  重修敷應侯廟記      宋張剛

  威勝軍綿上縣移建天齊聖帝廟記

               齊仲馳

  太清觀記         金喬扆

  復立武鄉縣記       元李義

  重修爛柯山王仙翁祠碑記 明李堯德

  沁源縣興造記       任良弼

  適晉紀行         王世貞

  重修城隍廟記       崔瀛洲

  沁源縣重修儒學記     栗永祿

  重修琴高真人祠堂記    李守真

  朱氏貞節傳         前人

  玉華洞三石筍賦      魏光緒

  介之推辯         俞汝為

  重建通元先生廟碑記     前人

  八蜡廟正祀議        前人

  沁州部藝文二

  南征歌          隋王通

  送客之銅鞮        唐韓翃

  沁源道中二絕      金王特起

  題武鄉南山廟      元王秉鈞

  趙王石勒墓         郝經

  遊伏牛山二絕      明王崇慶

  歸去來詩         馬文卿

  過靈空寺仙橋       劉澤演

  南關西上小店山      李人龍

  南山寺石壁         竇豪

  山聳翠         魏光緒

  過綿山弔介之推      俞汝為

  琴高真人墓         前人

  登伏牛山          謝榛

  宿伏牛山大風        前人

  其二            前人

  題靈感院          前人

 沁州部紀事

 沁州部雜錄

 沁州部外編

職方典第三百五十六卷

沁州部藝文一

《文中子碑記》
唐·皮日休

「天何言哉?民不可縱,是生聖賢。聖賢之道,德與命符, 是為堯舜;性與命乖,是為孔顏。」噫!仲尼之化也,不及 於一國,而被于天下,不治於一時,而浸及于萬世,非 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者乎?故孟子疊踵孔 氏而贊其道。敻出千世,而可繼孟氏者,復何人哉?文 中子王氏,諱通,字仲淹。生於陳、隋之世,以亂世不屑 就仕,退于汾晉,序述六經,敷為《中說》,以行教于門人。 仲尼「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先生則有《禮論》 二十五篇,《續詩》三百六十篇,《元經》二十一篇,《易道》七 十篇。孟子之門人,有高子、公孫丑、萬章焉,先生則有 薛收、李靖、魏徵、李勣、房元齡、杜如晦。孟子之門人,鬱 鬱於亂世;先生之門人,赫赫於盛時。較其道與孔、孟 實不相戾,豈徒然哉!設先生生於孔聖之世,余恐不 在游、夏之亞也,況七十子歟!惜乎德與命乖,不得睹 吾唐受命而歿。苟唐得而用之,貞觀之治,不後於房、 杜、褚、魏矣。後先生二百五十歲,生日休。皮氏子嗜先 生道,業先生文,讀先生《後序》,尚闕於贊述,想先生封 隧先生所在,而為銘云。

大道不明,天地淪精,俟聖暢教,乃出先生。百氏黜跡, 六藝騰英,道符真宰,用世阿衡。先生門人,為唐之楨, 差肩哲孔,接武明卿。未踰乙紀,致我太平。先生之功, 莫之與京。

《重修敷應侯廟記》
宋·張剛

政和癸巳夏六月,予自保安赴官武鄉,入境所見,概 皆童山。及至縣宇,望東南山谷間,茂林蓊鬱,氣象蔥 蒨。疑其有異,詢於吏民,有復者曰:「乃舊龍泉神,崇寧 中賜廟仁濟,大觀初封爵,秩曰敷應侯,祈禱無不應 驗。」視事之三日,例當款謁。渡河而東,幾五里,始入山 門。一徑通幽,迤邐陟高。雜木異卉,灌叢駢織,山花馥 郁,野鳥和鳴,綠陰濛濛,細流涓涓。雖當盛夏氣候,如 中秋塵外絕勝之域,宜神所止。然顧瞻神祠,西北惟 有一殿,兩翼,並無廊廡。堂前破屋三間,桷折瓦解,楹 爛墉圮,庭地數席,茂草荒蕪,敝漏狹隘。其不稱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