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府金鎮始於舊址重建,舉行

郡厲壇 在府城北門外,明洪武初建。隆慶五年,知府陳廷芝重修。

城隍廟 在府治東南。明洪武初,通判董煥建。弘治七年,知府劉瑛重修。正德十四年,知府馮志大加修飭,廟制始備。

八蜡祠 在府學東。明隆慶六年,知府陳廷芝重修。歷年祀祭。兵火之後,祀典久廢,祠改為「許令生祠。」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府金鎮始興復,致祭如禮。

真武廟 在府城東北,明成化十五年奉敕建。東嶽廟 在府城東北三里。創自漢代,宋天聖、景祐間及明弘治、萬曆間重修。

關王廟 :在府城內東北隅。

炎帝廟 在南甕城內,明嘉靖初,崇王建。「岳鄂王廟 」 在西甕城內,明正德六年建。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府金鎮重修。

靈官廟 在北甕城內

三王廟 在府城北關,今廢。

神禹廟 在府城南溱濟橋南岸。橋跨沙河,水常泛漲,居民苦之,爰因舊基重修廟祀。

漢光武廟 在府城東三十里。

三義廟 在府城南三里店,今廢。

府君廟 在府城東關外,祀漢平輿令張憙。二郎廟 在府城西關,即隋嘉州太守趙昱,以能除水患,故前代建此。

三帝廟 在府城東關濟民橋傍。

龍王廟 在府城南柴潭上。

蕭公廟 在府城外東南汝河上。今廢。

天僊廟 在府城東關外,明崇王建,今廢。漆雕祠 在府城北天中書院內,今廢。

范張祠 在府城北三十里金鄉鋪。祀漢范式、張邵。

「二孝祠 」 :在府城西關,萬曆十九年,郡人陝西副使李宗延建。

四公祠 在府學東。祀唐裴晉公度、顏魯公真卿、韓文公愈、李涼公愬。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府潘子正建,久廢。

皇清康熙元年,知府金鎮重建。

何許二先生祠 在府學東。明嘉靖三十七年,知府宋大勺建「忠節祠」 祀贈禮部尚書許公逵,久廢。

皇清康熙元年,知府金鎮即其故址重建。以《陝西提》

學副使何景明合祀

上蔡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明洪武四年,知縣楊允中建。

邑厲壇 在縣城北

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洪武六年建。嘉靖三年,知縣傅鳳翱重建。崇禎十五年燬於寇。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管起鳳創立大殿、中殿、寢宮、及

東廊

東嶽廟 一在縣城北門外,明洪武十五年,知縣尹安建。一在縣東北六十里東岸店。

南嶽廟 在縣治西北。明洪武十八年建。祖師廟 一在城東南四里,一在城西南黃埠店。

漢壽亭侯廟 在縣治北。明洪武十二年,知縣楊進修建。

火神廟 在縣治西南

伏羲廟 在縣城東三十里。

白龜廟 在縣城東三十里蓍臺之傍。有司春秋致祭。

孔戹廟 在蔡溝店。孔子絕糧於蔡,故名「孔戹。」 有司春秋致祭。

漆雕祠 在縣南關。「舊無專祠。明萬曆三十三年,縣民為邑令張延登創立生祠。延登謙讓不居,力撤其位,易以先賢。漆雕開,歲時祀之。」 白馬將軍廟 在城東四十里。祀唐李愬。謝顯道先生祠 在縣城南關外。明正統「五年,知縣賀威因舊址建。成化十二年,提學僉事吳伯通修。弘治十一年,知府張子麟重搆,因增置書院」 於後。明季燬於寇,遺像尚存。

霍公祠 在縣東城門內。明正德七年奉敕建,祀死事知縣霍恩。

烈女祠 在縣西甕城內。明正德間,烈女田臘梅、程蘭香,烈婦丘氏三人同死寇難,奉敕建祠新蔡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明洪武五年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