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六十七卷目錄

 華山部彙考一

  圖

  考

 華山部彙考二

  上古黃帝一則

  有虞氏帝舜一則

  秦始皇一則

  漢武帝元封一則

  魏元帝咸熙一則

  北魏明元帝泰常一則 文成帝興安一則 孝文帝太和一則

  隋煬帝大業一則

  唐高祖武德二則 元宗先天一則 開元六則 天寶二則 肅宗上元一則 僖宗乾

  符一則

  宋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真宗大中祥符三則 哲宗元祐一則

  金世宗大定二則

  元世祖至元二則 仁宗延祐一則

  明太祖洪武三則 惠宗建文一則 成祖永樂三則 仁宗洪熙一則 宣宗宣德一則

    英宗正統六則 代宗景泰二則 英宗天順二則 憲宗成化六則 孝宗弘治五則

  武宗正德一則 世宗嘉靖三則 穆宗隆慶二則 神宗萬曆一則

 華山部彙考三

皇清順治二則

山川典第六十七卷

華山部彙考一

西嶽華山

《夏書》曰太華。《周禮》曰:華山。《爾雅》曰:「西嶽。」《山海經》曰:太 華,又曰小華。郭璞注曰:「小華即少華。」而《史記注》及《水 經注》又皆以為惇物山,或又曰垂山,今總稱為西嶽 華山。其山高五千仞,廣十里,山形四方如削成,是為 太華,東與少華相連。太華在華陰縣城南十里,少華 在華州城南十四里。歷代皆有敕祭焉。

西嶽華山圖

西嶽華山圖

按:《書經夏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東據華山之 南,西距黑水。梁州之境,東據華山之南,不得其山, 故云「陽」也。華山之西,雍州之境也。大全曾氏曰:「華山即 西岳,在梁、雍之界;其陽為梁州,其陰為雍州。」

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地理志》云:「太華在京兆 華陰縣南。」蔡傳「太華」,雍州山也。《地志》:「在京兆華陰縣南」, 今華州華陰縣二十里也。

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蔡傳《華陰》,華山之北 也。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鎮曰華山。」訂義 易氏曰:「《漢志》京兆尹華陰縣,太華山在南。後漢華陰 屬弘農郡。」唐及今為華陽縣。

按《爾雅釋地》:「西南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

釋山河《南華》。華陰山。註「華陰山」者,案《禹貢》「導河 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孔安國云 「河自龍門南流至華山北而東行。」然則此山在河之 南,故曰河南。華在華陰縣界,故曰華陰山也。

華山為西嶽。《白虎通》云:「嶽者何謂?嶽之為言捔捔 功德也。西嶽為華,華之為言穫也,言萬物成熟,可得 穫也。」

《釋草》: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草葉》有象布帛者, 因以名云。生華山中。

按《山海經·西山經》:「松果之山,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 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有 蛇焉,名曰肥𧔥,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即西岳 「華陰山也,山形上大下小,峭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