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十字河》。

蒲溝河以上分沭水之下流。

宿遷縣「龍泉溝」,出峒峿山下東西二處。東入沭河,西 入皁河。

巨洋水部彙考

青州府之巨洋水

巨洋水,一名瀰水,一名具水,或以為巨昧,或以為巨 蔑,或以為胊瀰,或以為沬水,其實一水也。源發於山 東青州府臨胊縣西沂山之西麓,即《水經》所謂「出朱 虛縣泰山,北過其縣西」者也。其流合本縣之石溝水、 熏冶泉水,又合益陽縣之南陽水,會於壽光縣之黑 塚泊,由泊以達於海。

按:《水經》,「巨洋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西。」泰山, 即東小泰山也。巨洋水即《國語》所謂具水矣。袁宏謂 之巨昧,王韶之以為巨蔑,亦或曰胊瀰,皆一水也,而 廣其目焉。其水北流,逕朱虛縣故城西。漢惠帝二年, 封齊悼惠王子劉章為侯國。《地理風俗記》曰:「丹山在 西南,丹水所出,東入海。」丹水由朱虛丘阜矣,故言朱 虛。城西有長坂遠峻,名為破車峴。城東北二十里有 丹山,世謂之凡山,縣在西南,非山也。「丹」、「凡」字相類,音 從字變也。山導丹水,有二源,各導一山,世謂之東丹、 西丹水也。西丹自穴山北流,逕劇縣故城東,東丹水 注之。出方山,山有三水,一水即東丹水也。北逕縣,合 西丹水而亂流,又東北出逕漪薄澗。北漪水亦出方 山,流入平壽縣,積而為渚,水盛則北注。東南流,屈而 東北流,逕平壽縣故城西,而北入丹水,謂之「魚合口。」 丹水又東北,逕望臺東,東北注海。蓋亦縣所氏者也。 又北過臨胊縣東。巨洋水自朱虛北入臨胊縣,熏 冶泉水注之。水出西谿,飛泉側瀨於窮坎之下。泉谿 之上源麓之側有一祀,目之為冶泉祀。按《廣雅》,「金神 謂之清明。」斯地蓋古冶官所在,故水取稱焉。水色澄 明,而清冷特異。淵無潛石,淺鏤沙文。中有古壇,參差 相對。後人微加功飾,以為嬉遊之處。南北邃岸淩空, 疏木交合。先公以太和中作鎮海岱。余總角之年持 節東州。至若炎夏火流。閑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娛永 日。桂筍尋汳。當作桂欋尋波輕林委浪。琴歌既洽,懽情亦暢。 是焉棲寄,實可憑衿。小東有一湖,佳饒鮮筍,匪直芳 齊芍藥,實亦潔並飛鱗。其水東北流入巨洋,謂之熏 冶泉。又逕臨胊縣故城東,城,古伯氏駢邑也。漢武帝 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子劉奴為侯國。應劭曰:「臨胊, 山名也,故縣氏之。」胊亦水名。其城側川臨胊,是以王 莽用表厥稱焉。其城上下沿水,悉是劉武皇北伐廣 固營壘所在矣。巨洋又東北,逕委粟山東,孤阜委立, 形若委粟。又東北,洋水注之。水西出石膏山西北石 澗口,東南逕逢山下,祠西洋。水。又南,東歷逢山下,即 石膏山也。麓三成,壁立直上,山上有石鼓,鳴則年凶。 郭緣生《續述征記》曰:「逢山在廣固南三十里,有祠并 石鼓。」齊地將亂,石人輒打石鼓,聞數十里。洋水歷其 陰而東北流,世謂之石溝水。東北流出於委粟山北, 而東注于巨洋,謂之石溝口。然是水下流,亦有時通 塞,及其春夏水泛,川瀾無輟,亦或謂之為龍泉水。《地 理志》:「石膏山,洋水是出也。」今於此縣,唯是瀆當之,似 符群證矣。巨洋又東北,得邳泉口,泉源西出平地,東 流注于巨洋。巨洋又北會建德水,水西發,逢山阜而 東流入巨洋水也。

又北過劇縣西。巨洋水又東北,合康浪水。水發縣 西南,𡸷山,無事樹木,而員峭孤峙,㠝岏分立。左思《齊 都賦》曰:「𡸷嶺其左」是也。康浪水北流,注于巨洋。巨洋 又東北,逕劇縣故城西,古紀國也。《春秋?莊公四年》,紀 侯不能下齊,以與弟季大去其國,違齊難也。後改曰 劇。故魯連子曰:「胊劇之人辯者也。」漢文帝十八年,別 為菑川國,後并北海。漢武帝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 子劉錯為侯國,王莽更之。愈縣也。城之北側有故臺, 臺西有方地。晏謨曰:「西去齊城九十七里。」耿弇破張 步於臨淄,追至巨洋水上。舊本作巨昧僵尸相屬,即是水 也。巨洋又東北,逕晉龍驤將軍幽州刺史辟閭渾墓 東,而東北流。渾側有一墳,甚高大,時人咸謂之為「焉 陵。」一作馬陵而不知誰之丘壟也。巨洋水又東北,逕益縣 故城東,王莽更之「滌蕩也。」晏謨曰:「南去齊城五十里, 司馬宣王伐公孫淵,北徙豐人住於此城,遂改名為 南豐城也。」又東北積而為潭,枝津出焉,謂之百尺溝。 西北流逕北益都城也。漢武帝元朔三年,封菑川懿 王子劉胡為侯國。又西北流而注于巨淀矣。當作巨洋 又東北過壽光縣西。巨洋水自湖東北流,逕縣故 城西,王莽之翼平亭也。漢光武建武二年,封更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