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臣某言:「伏奉今月二日制書,除臣忠武將軍守右羽 林將軍。五色無主,如驚葉縣之龍;千秋來歸,似對遼 門之鶴。」中謝。臣聞為官擇人,先辟之成務;陳力就列, 古人之用心。臣家本關西,衣冠河曲,素業將墜,莫嗣 英靈。朱輪載輝,謬承恩渥,未盈一紀,連刺九州。西涼 本六部之樞,南荊乃九州之會。蒲藩關左之重鎮,魏 郡山東之奧區。宣城襟帶於吳郊,許昌密邇於周室。 每恥政逾期月,乏來暮之歌;候易星霜,無去思之詠。 集旟迴復,日忝恩榮,熊軾往還,多慚道路。出居岳牧, 負尸祿之譏;入計河都,待曠官之責。不意天私俯宥, 睿獎曲成,擢之以心膂之官,賜之在爪牙之地。非常 之澤,捧戴失圖。天衛凝嚴,北軍清切。「風霜劍騎,頓元 武之仙闈;龍馬旌旗,環紫微之帝座。掌斯嚴祕,必屬 親賢,臣也何顏,敢膺殊寵?當今鵷鴻接翼,文武周身, 咸皆實已過名,位未充量臣內求諸己,外媿妨賢,若 使愚臣苟安於私懷,聖授不允於清議,陶鈞雖廣,無 路自容,具實由衷,讓非飾跡。伏乞垂收渙汗,更授瑰 材,軍司得人,臣謂報」國。無任傾幸,媿負之極,謹詣朝 堂上表陳讓以聞。

《原十六衛》
杜牧

國家始踵隋制,開十六衛,將軍總三十員,屬官總一 百二十八員,署守分部,夾峙禁省,厥初歷今,未始替 削。然自今觀之,設官言無謂者,其十六衛乎?本原事 跡,其實天下之大命也。始自貞觀中,既武遂文,內以 十六衛畜養戎臣,外開折衝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 儲兵伍。或有不幸,方二三千里為寇土,數十百萬人 為寇兵,蠻夷戎狄,踐踏四作,此時戎臣當提兵居外。 至如天下平一暴勃消削,單車一符,將命四走,莫不 信順,此時戎臣當提兵居內。當其居內也,官為將軍, 綬有朱紫,章有金銀,千百騎趍奉朝謁,第觀車馬,歌 兒舞女,念功賞勞,出於「曲賜。」所部之兵,散舍諸府上 府不越一千二百人,三時耕稼,襏襫「耞耒;一時治武, 騎劍兵矢,裨衛以課。」父兄相言:「不得業他,籍藏將府, 伍散田畝,力解勢破,人人自愛,雖有蚩尤為師帥,亦 不可使為亂耳。」及其當居外也,緣部之兵,被檄乃來, 受命於朝,不見妻子,斧鉞在前,爵賞在後,以首爭首, 以力搏力,飄暴交捽,豈暇異略?雖有蚩尤為師帥,亦 無能為叛者。自貞觀至於開元末,百三十年間,戎臣 兵伍,未始逆篡,此聖人所能柄統輕重,制障表裏,聖 算神術也。至於開元末,愚儒奏章曰:「天下文勝矣,請 罷府兵。」詔曰:「可。」武夫奏章曰:「天下力強矣,請搏四夷。」 詔曰:「可。」於是府兵內剷邊兵,外作戎臣兵伍,湍奔矢 往,內無一人矣。起遼走蜀,繚絡萬里,事伍強寇,十餘 年中,「亡百萬人,尾大中乾,成燕偏重,而天下掀然,根 萌燼然,七聖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由此觀之,戎 臣兵伍,豈可一日使出落鈐鍵哉!然為國者不能無 也。「居外則叛,居內則篡。使外不叛,內不篡,兵不離伍, 無自焚之患;將保頸領,無烹狗之喻。」古今已還,法術 最長,其置府立衛乎!近代以來,於其將也,弊復為甚 也。人囂曰:「廷詔命將矣。」各出視之,率市兒輩,蓋多齎 金玉,負倚幽陰,折券交貨所能也。絕不識父兄禮義 之教,復無慷慨感概之節,百城千里,一朝得之。其強 傑愎勃者,則撓削法制,不使縛己,斬族忠良,不使違 己,力一勢便,罔不為寇。其陰泥巧狡者,亦能家算口 斂,委於邪倖,由卿市。公去「郡得都,四履所治,指為別 館。或一夫不幸而壽,則戛割生人,略匝天下。是以天 下每每,兵亂湧溢,齊人乾耗,鄉黨風俗,淫窳衰薄,教 化恩澤,擁抑不下,召來災沴,被及牛馬。」嗟乎!自愚而 知之,人其盡知之乎。且武者任誅,如天時有秋;文者 任治,如天時有春。是天不能倒《春秋》,是豪傑不能總 文武,是此輩受鉞誅暴乎?曰:「於是乎在。」某人行教乎? 曰:「於是乎在。」欲禍蠹不作者,未之有也。伏惟文皇帝 《十六衛》之旨,誰復而原?其實天下之大命也,故作《原 十六衛》。

《論宿衛》
宋·真德秀

古者,內外庭不分,人主出入起居,皆與賢士大夫游, 故文帝視朝而受郎官止輦之言,馳坂而受袁盎攬 轡之諫,蓋使其日侍左右,得以隨事納規,則未為無 補,乃盛世事也。至武帝時,侍中分掌乘輿服物,下至 褻器虎子之屬。孔安國以儒者為侍中,特聽掌御唾 壺,則其媟慢已甚。然有臣如汲長孺,則帝雖雄暴,而 所以禮遇之者,特出丞相大將軍之上。蓋所以取重 者存乎其人,固不因親近而遂至於玩狎也。後世此 意不存,人主親士大夫之時少,親宦官宮妾之時多, 雖輔弼股肱之臣,亦不過「質明趨朝,鞠躬屏息,搢笏 奏事,卑卑而前」數語。即退而所與游處親密者,皆嬖 倖近習之流耳。況賢良方正之士,脫「跡草莽,而觀光 上國,其視黃屋之後塵,重瞳之睟表,遠在雲霄之上, 勢分隔而情意日疏,等威嚴而震怖易起,所謂臨軒 詳延」之事,特具文耳,安得如漢世之日近清光,而得 以時效忠讜乎?然則賈山所言,願少弛擊狐伐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