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入於《醫師》。

少者曰死。老者曰終。所以謂治之不愈之狀也。醫師得以制其祿。且為後治之戒。

《瘍醫》,下士八人。

瘍,創癰也。

《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

「祝」,當為「注」,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劀刮去膿血。「殺」,謂以藥食其惡肉。

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止病》曰「療。」攻治也。五毒,五藥之有毒者。

以五氣養之,以五藥療之,以五味節之。

既刮殺而攻盡其宿肉。乃養之也。五氣。當為五穀。字之誤也。節節成其藥之力。

凡藥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鹹養脈,以苦養氣,以甘 養肉,以滑養竅。

以類相養也。

凡有瘍者受其藥焉。

《獸醫》,下士四人。

獸:牛馬之類。

《獸醫》掌療獸病,療獸瘍。

畜獸之疾病,及瘍療同醫,

凡療獸病,灌而行之以節之,以動其氣,觀其所發而 養之。

「療畜獸必灌行之」者,為其病狀難知,灌以緩之,且強其氣也。節,趨聚之節也。氣謂脈氣既行之,乃以脈視之,以知所病。

凡療獸瘍,灌而劀之,以發其惡,然後藥之,養之,食之。

亦先攻之而後養之。

凡獸之有病者、有瘍者,使療之;死則計其數以進退 之。

漢設太醫令、丞,統於太常,而少府亦有太醫令、丞。 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常屬官有太醫令、丞。

少府屬官有「太醫令、丞。」

後漢

後漢設「《太醫令》、丞」,以統諸醫,而隸於少府。

按《後漢書百官志》:少府,太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 「掌諸醫。」藥丞、方丞各一人。本注曰:「藥丞主藥,方丞主 藥方。」

《漢官》曰:「員醫二百九十三人,員吏十九人。」

晉初以「太醫」隸宗正,後改屬門下省。

按:《晉書職官志》:「宗正統皇族宗人圖諜,又統太醫令 史,又有司牧掾員。及渡江,哀帝省并太常、太醫,以給 下省。」

宋以《太醫令》隸「侍中。」

按:《宋書百官志》:「太醫令一人,丞一人。」周官為醫師,秦 為太醫令,至二漢屬少府,宋隸侍中。

梁置「《太醫令》、丞,而隸於門下者。」

按《隋書百官志》:「梁門下省置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各 四人,掌侍從左右,擯相威儀,盡規獻納,糾正違闕,監 合御藥,封璽書。侍郎高功者加侍中祭酒,與侍郎高 功者一人對掌禁令,公車、太官、太醫等令,驊騮廄丞。」

北魏

道武帝天興三年置仙人博士官典煮鍊百藥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按《官氏志》云云。

孝文帝太和  年,詔議官制定嘗藥監等階品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官氏志》,自太祖至高祖 初,其內外百官,屢有減置。或事出當時,不為常目,舊 令亡失,無所依據。太和中,高祖詔群寮議定百官,著 於令:嘗藥監從第五品下,太醫博士從第七品下,太 醫、太史助教第九品中。

獻文帝皇興四年詔天下民有病所在官司量給醫藥

按《魏書顯祖本紀》:「皇興四年春三月丙戌,詔曰:『朕思 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發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廣集 良醫,遠採名藥,欲以救護兆民。可宣告天下,民有病 者,所在官司遣醫就家診視,所須藥物,任醫量給之』。」

北齊

北齊置尚藥局監,仍隸於門下省。

按:《隋書百官志》:「後齊制官,門下省尚藥局典御及丞 各二人,總知御藥事。侍御師、尚藥監各四人。」

北周

北周置「太醫下大夫。」

按:杜佑《通典》。「周官有醫師上士、下士。掌醫之政令。後 周有太醫下大夫。」

隋設太醫署令、丞,統主藥、醫師、助教、博士之屬,皆隸 於太常;而尚食局、尚藥局又有食醫侍御、醫直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