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9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而為醫,茲來共昌吾道,乃國家民命之大幸也。」所著 有《訂証丹谿》《金匱勾元》三卷、《證治要法》《證治類方》若 干卷行世。

盛啟東,名寅,姑蘇吳縣人。少習舉業弗利,遂工醫,受 業元禮,得《祕傳》治病奇效,醫名大振。永樂徵為太醫 院御醫。太宗召入宮,診后脈,奏「六脈離經,將近分解」, 果得一子,遷太醫院使。

《江寧府志》:「『蔣用文,句容人。永樂中以儒醫薦,官至太 醫院判。仁宗監國,用文與黃淮、蹇義等同輔,知無不 言。一日,論殺囚數百人,用文入朝,從容為言可矜狀, 上悉宥之。上嘗論保和之要,對曰:『在要正氣耳。正氣 完,邪氣無自入焉』。又嘗問:卿於醫效率緩,何也』?對曰: 『善治者必固本,急之恐傷其本,是以聖人戒欲速也』。」 仁宗嘗稱其嘉言足以裨治道。

《醫統》:「董宿,四明人,正統間為太醫院使,深察藥性,博 究醫書,治療立方,輒有奇效,故集《奇效良方》七十卷, 今行於世。」

郁震,字鼎文,蘇州常熟人。累世業醫,至震尤讀書尚 氣節。初以名醫徵至京,復以才武從偏師經略西域 諸國者三,以功賜三品服,世授蘇州府醫學正科,著 《醫書纂要》等集。弟性,字鼎志,醫學該博,人稱「二難。」 黃編,字楚祥,少孤,承母訓業儒,既而曰:「醫者,仁術也。 苟精之,上可以事君親,下可以濟人物。」遂深究《素》《難》 之旨,以醫名淮揚。正統初,徵為太醫。景泰間,院使董 宿薦於上。侍藥奏功,廣收四方名士聚闕下。務以保 和聖躬為己任。成化中,遷南京太醫。

《太平府志》:「陸維恭精於醫,診視高帝有功,除太醫院 判。子才修父業,景泰間亦任院判,京師稱陸一貼才。 生三子,長道豫,字克賢;次道常,字克容,客任蕪湖訓 科。又次道源,字克貞,任太醫院御醫。道豫子敏,字懋 學,以太醫院醫生中景泰元年順天鄉試。敏弟敔,字 懋韶,任本府正科,陸氏代以善療傷寒名敔,尤收速」 效。觀形色。即知病源。一時重之。

《嚴州府志》:「方叔和,建德人。精通醫術,兼讀儒書。成化 間,禮部列名欽取赴京,授御醫。適岐王搆疾,叔和胗 療有效,累受白金文綺之賜。八年,陳乞歸田,賜之敕 命,有曰:『御醫方叔和,早有醫名,旋登仕籍,歲年滋久, 勞效良多。用進爾階,錫之敕命,益精乃術,毋曠攸司。 湧幢小品:太醫署中有三皇小像,世廟從侍醫之請』」, 作「景惠殿」,令大臣春秋主祀。

《浙江通志》:「嚴元字宗人,餘杭人。少業儒不售,從父耔 謁選京師,屬有詔選醫士,元故暢岐黃家言,就試禮 部宗伯,大奇之,隸籍太醫院,授吏目。世宗命纂修袖 珍諸方,錄成,賜銀幣甚渥。世宗幸承天門,元扈從,居 常宣詔診視,及東宮、後宮疾,治輒效。輒拜金綺賜,至 徹御前酒饌以優寵之。九載考績,授御醫。為人所忌」, 竟中蜚語,落職,士論咸惜之。

《醫統》唐椿,字尚齡,號恕齋,嘉定人。世為醫官,至椿尤 博極群書,念醫學浩瀚,後學者有望洋之歎,因蒐集 諸家精要,附以己意,編集成帙,名《源病集要》二十卷, 人多宗之。

薛已字新甫,號立齋,吳郡人。性資敏穎,見識聰明,於 醫極精,故謂「十三科要皆一理。」因見外科之醫,固執 《局方》,不循表裏、虛實、經絡之宜,而誤人者眾,遂大發 所蘊,皆以內外合一之道,對証處方,隨手而愈。嘉靖 初,徵為太醫院使者。有《外科心法》《發揮精義》等書,凡 十餘種。

徐偉,號杏莊,其先姑蘇人。世業儒醫,從龍北上,屢世 官太醫院,至公尤精顯。侍世宗皇帝,簡擢銀臺通政 使,大小臣工,有疾求藥,無不刻期獲愈。性行純厚,謙 和極至。有因《七情》而感疾者,諸醫不能治,公先慰之 以善言,次投之以藥餌,而陳痼久疾,罔不即愈。 許紳字大章,別號警菴,順天人。公性資敏慧,少習儒, 既成棄去,究心醫術,深契軒岐奧旨,漢唐以下諸名 家論說,罔不參互考定,以求至當,故診視輒有奇效。 上嘉悅之,累陞禮部尚書,贈太子太師,恩封三代。 盧志,字宗尹,號丹谷,太倉人。自曾祖佐以下俱隸太 醫院,至君業尤精專,為時所宗。歷官院判,常奉旨纂 修《本草》,并著《醫學百問》《脈家典要》及《增定醫學綱目》 等書。

《休寧縣志》:「金有奇字養純,上溪口人。精岐黃術,授太 醫吏目。崇禎辛巳,山寇披猖,官兵駐勦,多嬰癘疫,瀕 危者悉賴以生,裹糧踵謝,卻弗受。家雖貧,事老母必 供甘旨,凡所入皆與弟共之。著有《杏春齋詩》《孝悌歌》 行世。」

《長安客話》:「太醫院署有古銅人,虛中注水,關竅畢通, 古色蒼碧,瑩然射目,相傳海潮中出者。」

太醫院例於端陽日差官至南海子,捕蝦蟆擠酥以 合藥,製紫金錠。某張大其事,備鼓吹旗旛,喧闐以往。 或嘲以詩曰:「抖擻威風出鳳城,喧喧鼓吹擁霓旌。穿 林披莽如虓虎,捉得蝦蟆剜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