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九卷目錄

 忠烈部名臣列傳四

  後漢二

  耿武       閔純

  种拂       魯旭

  周奐       崔烈

  王頎       黃琬

  劉虞       金尚

  董承       王服

  种輯       吳子蘭

  沮授       田豐

  審配       孔融

  鄭益恩      趙彥

  耿紀       韋晃

  韋況       韋曄

  吉平       金禕

  應余       臧洪二司馬

  陳容       張任

  傅肜       程季然

  嚴顏       王甫

  習珍       呂凱

  孟達       張嶷

  諸葛瞻子尚  黃崇

  李球       傅僉

  劉諶       蔣斌弟顯

官常典第七百九卷

忠烈部名臣列傳四

後漢二

耿武 閔純

按《通鑑綱目》:初平二年,袁紹逐冀州牧韓馥,自領州 事。初,何進遣張揚募兵并州,會進敗,揚留上黨,有眾 數千人,至是歸袁紹於河內,與南單于屯漳水。韓馥 以豪傑多歸心袁紹忌之,陰節其糧,欲使離散。紹客 逢紀謂紹曰:「將軍舉大事而仰人資給,不據一州,無 以自全。韓馥庸才,可密要公孫瓚,使取冀州,馥必駭 懼,因遣辯士為陳禍福。馥迫於倉卒,必有遜讓。」紹以 書與瓚,瓚遂引兵至,馥與戰,不利。會董卓入關,紹還 軍延津,使馥所親辛評、荀諶、郭圖等說馥曰:「公孫瓚 將燕、代之卒,乘勝來南,其鋒不可當。袁車騎引軍東 向,其意亦未可量也。竊為將軍危之。」馥懼曰:「然則為 之奈何?」諶曰:「君自料寬仁容眾,孰與袁氏?智勇過人, 孰與袁氏?世布恩德,孰與袁氏?」馥曰:「皆不如也。」諶曰: 「袁氏一時之傑,將軍資三不如之勢,久處其上,彼不 為將軍下也。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彼若與公孫瓚 并力取之,危亡可立而待也。然袁氏將軍之舊,且為 同盟。當今之計,若舉冀州以讓袁氏,彼必厚德將軍, 瓚亦不能與之爭矣。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 泰山也。」馥性恇怯,因然其計。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 治中李歷聞而諫曰:「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 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欲以州 與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 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馥乃避位讓紹,從事皆棄馥 去,獨耿武、閔純杖刀拒紹,紹皆殺之。

种拂 魯旭 周奐 崔烈 王頎 黃琬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初平三年:「五月丁未,董卓部曲 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六月戊午,陷長 安城。太常种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 烈、越騎校尉王頎並戰歿,吏民死者萬餘人,李傕等 並自為將軍。己未,大赦天下。李傕殺司隸校尉黃琬, 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

劉虞

按《後漢書》本傳,「虞字伯安,東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祿 勳。虞初舉孝廉,稍遷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鮮 卑、烏桓、夫餘、穢貊之輩,皆隨時朝貢,無敢擾邊者,百 姓歌悅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黃巾作亂,攻破冀州諸 郡,拜虞甘陵相,綏撫荒餘,以蔬儉率下。遷宗正。後車 騎將軍張溫討賊邊章等,發幽州烏桓三千突騎,而」 牢稟、逋懸皆畔還本國。前中山相張純私謂前太山 太守張舉曰:「今烏桓既畔,皆願為亂,涼州賊起,朝廷 不能禁。又洛陽人妻生子兩頭,此漢祚衰盡,天下有 兩主之徵也。子若與吾共率烏桓之眾以起兵,庶幾 可定大業。」舉因然之。四年,純等遂與烏桓大人共連 盟,攻薊下,燔燒城郭,擄略百姓,殺護烏桓校尉箕稠、 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眾至十餘萬,屯 肥如。舉稱天子,純稱彌天將軍、安定王,移書州郡,云 「舉當代漢,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純又使烏桓峭 王等步騎五萬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殺害吏 民。朝廷以虞威信素著,恩積北方。明年,復拜幽州牧。 虞到薊,罷省屯兵,務「廣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