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寬弘,開許善路」,又設賞購舉純。舉純走出塞,餘皆降 散。純為其客王政所殺,送首詣虞,靈帝遣使者就拜 太尉,封容丘侯。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馬,進 封襄賁侯。《初平》元年,復徵代袁隗為太傅。道路隔塞, 王命竟不得達。舊幽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割 青、冀賦調二億有餘以給足之。時處處斷絕,委輸不 至,而虞務存寬政,勸督農植,開上谷胡市之利,通漁 陽鹽鐵之饒,民悅年登,穀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黃巾 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皆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 民皆忘其遷徙。虞雖為上公,天性節約,敝衣繩履,食 無兼肉,遠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歸心焉。初, 詔令公孫瓚討烏桓,受虞節度。瓚但務會徒眾,以自 強大,而縱任部曲,頗侵擾百姓。而虞為政仁愛,念利 民物,由是與瓚漸不相平。二年,冀州刺史韓馥、渤海 太守袁紹及山東諸將議,以朝廷幼沖,逼於董卓,遠 隔關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長者,欲立為主。乃遣故 樂浪太守張岐等齎議,上虞尊號。虞見岐等,厲色叱 之曰:「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 恥。諸君各據州郡,宜共戮力,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 以相垢誤邪!」固拒之。馥等又請虞領尚書事,承制封 拜,復不聽,遂收斬使人。於是選掾右北平田疇、從事 鮮于銀,蒙險間行,奉使長安。獻帝既思東歸,見疇等 大悅。時虞子和為侍中,因此遣和潛從武關出,告虞 將兵來迎,道由南陽。後將軍袁術聞其狀,遂質和,使 報虞,遣兵俱西。虞乃使數千騎就和奉迎天子,而術 竟不遣之。初,公孫瓚知術詐,固止虞遣兵,虞不從。瓚 乃陰勸術執和,使奪其兵,自是與瓚仇怨益深,和尋 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既累為紹所敗,而猶 攻之不已。虞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 行,而稍節其稟假。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 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 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 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 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 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 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 乃止。頃之,攸卒,而積忿不已。四年冬,遂自率諸屯兵 眾合十萬人以攻瓚。將行,從事代郡程緒免胄而前 曰:「公孫瓚雖有過惡,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曉,使 得改行,而兵起蕭牆,非國之利,加勝敗難保,不如駐 兵以武臨之,瓚必悔禍謝罪,所謂不戰而服人者也。」 虞以緒臨事沮議,遂斬之以徇。戒軍士曰:「無傷餘人, 殺一伯珪而已!」時州從事公孫紀者,瓚以同姓,厚待 遇之。紀知虞謀而夜告瓚。瓚時部曲放散在外倉卒, 自懼不免,乃掘東城欲走。虞兵不習戰,又愛人廬舍, 敕不聽焚燒,急攻圍不下。瓚乃簡募銳士數百人,因 風縱火,直衝突之。虞遂大敗,與官屬北奔居庸縣。瓚 追攻之,三日城陷,遂執虞并妻子還薊,猶使領州文 書。會天子遣使者段訓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瓚前 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并、青、冀。瓚乃誣虞前與袁紹 等欲稱尊號,脅訓斬虞於薊市,先坐而咒曰:「若虞應 為天子者,天當風雨以相救。」時旱埶炎盛,遂斬焉。

金尚

按《通鑑綱目》:「初平三年,詔以金尚為兗州刺史,將之 部,曹操逆擊之,尚奔袁術。建安二年,袁術稱帝,殺故 兗州刺史金尚,術欲以尚為太尉,尚不許而逃去,術 殺之。尚喪至京師,詔百官弔祭,拜其子瑋為郎中。」

董承 王服 种輯 吳子蘭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建安四年「春三月,衛將軍董承 為車騎將軍。」「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 服、越騎校尉种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洩。壬午,曹操殺 董承等,夷三族。」

按《蜀志先主傳》:「曹公遣先主督朱靈路招要擊術,未 至,術病死。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 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遂與承及長水 校尉种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會見使未發, 事覺,承等皆伏誅。」

沮授

按《後漢書袁紹傳》,紹以勃海起兵,自號車騎將軍,領 司隸校尉,豪傑多附紹。客逢紀謂紹曰:「夫舉大事,非 據一州無以自立。今冀部強實,而韓馥庸才,可密要 公孫瓚將兵南下。馥聞必駭懼,并遣辯士為陳禍福。 馥迫於倉卒,必可因據其位。」紹然之,即以書與瓚。瓚 遂引兵而至。紹乃使外甥陳留高幹及潁川荀諶等 說馥曰:「公孫瓚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引軍 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當今之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 氏,必厚德將軍,公孫瓚不能復與之爭矣。是將軍有 讓賢之名,而身安於太山也。」馥素性恇怯,因然其計。 長史耿武、別駕閔純、騎都尉沮授聞而諫曰:「冀州雖 鄙,帶甲百萬,穀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 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