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舉有重名,將軍若造怨此人,則四方之士引領而去

矣。不如因而禮之,可以示廣於天下。」進然之。既拜而 辟融舉高第。為侍御史,與中丞趙舍不同,託病歸家。 後辟司空掾,拜中軍𠋫,在職三日,遷虎賁中郎將。會 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 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 府,同舉融為北海相。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 檄飛翰,引謀州郡。賊張饒等群輩二十萬眾,從冀州 還,融逆擊,為饒所敗,乃收散兵,保朱虛縣。稍復鳩集 吏民為黃巾所誤者男女四萬餘人。更置城邑,立學 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元、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 然臨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縣社。其 餘雖一介之善,莫不加禮焉。郡人無後,及四方游士 有死亡者,皆為棺具而斂葬之。時黃巾復來侵暴,融 乃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融逼急,乃遣東萊太史 慈求救於平原相劉備。備驚曰:「孔北海乃復知天下 有劉備邪!」即遣兵三千救之,賊乃散走。時袁、曹方盛, 而融無所協附。左丞黃祖者,稱有意謀,勸融有所結 納。融知紹、操終圖漢室,不欲與同,故怒而殺之。融負 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在郡六年, 劉備表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為袁譚所攻,自春至 夏,戰士所餘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融隱几 讀書,談笑自若。城夜陷,乃奔山東,妻子為譚所擄。及 獻帝都許,徵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每朝會訪對,融 輒引正定議,公卿大夫皆隸名而已。初,太傅馬日磾 奉使山東及至淮南,數有意於袁術,術輕侮之,遂奪 取其節。求去,又不聽,因欲逼為軍師。日磾深自恨,遂 嘔血而斃。及喪還,朝廷議欲加禮,融乃獨議曰:「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節之使,銜命直指,寧輯東夏,而曲 媚姦臣,為所牽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附下罔上,姦 以事君。昔國佐當晉軍而不撓,宜僚臨白刃而正色, 王室大臣,豈得以見脅為辭!又袁術僭逆,非一朝一 夕,日磾隨從,周旋歷歲。《漢律》,與罪人交關三日以上, 皆應知情。《春秋》魯叔孫得臣卒,以不發揚襄仲之罪, 貶不書日。鄭人討幽公之亂,斲子家之棺。聖上哀矜 舊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禮。」朝廷從之。而論者多欲復 肉刑。融乃建議曰:「古者敦龐,善否不別,吏端刑清,政」 無過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陵遲,風化壞亂,政 撓其俗,法害其人。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繩 之以古刑,投之以殘棄,非所謂與時消息者也。紂斮 朝涉之脛,天下謂為無道。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 各刖一人,是下常有千八百紂也。求俗休和,弗可得 已。且被刑之人,慮不全生,志在思死,類多趨惡,莫復 歸正。夙沙亂齊,伊戾禍宋,趙高英布,為世大患。不能 止人遂為非也,適足絕人還為善耳。雖忠如鬻權,信 如卞和,智如孫臏,冤如巷伯,才如史遷,達如子政,一 離刀鋸,沒世不齒。是太甲之思庸,穆公之霸秦,南睢 之骨立,衛武之初筵,陳湯之都賴,魏尚之守邊,無所 復施也。漢開改惡之路,凡為此也。故明德之君,遠度 深惟,棄短就長,不苟革其政者也。朝廷善之,卒不改 焉。是時,荊州牧劉表不供職貢,多行僭偽,遂乃郊祀 天地,擬斥乘輿,詔書班下其事。融上疏曰:「竊聞領荊 州牧劉表,桀逆恣放,所為不軌,至乃郊祭天地,擬儀 社稷,雖昏僭惡極,罪不容誅,至於國體,宜且諱之。何 者?萬」乘至重,天王至尊,身為聖躬,國為神器,陛級縣 遠,祿位限絕,猶天之不可階,日月之不可踰也。每有 一豎臣,輒去圖之,若形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愚 謂雖有重戾,必宜隱忍,賈誼所謂「擲鼠忌器」,蓋謂此 也。是以齊兵次楚,唯責包茅;王師敗績,不書晉人。前 以露袁術之罪,今復下劉表之事,是使跛「牂欲闚高 岸,天險可得而登也。案表跋扈,擅誅列侯,遏絕詔命, 斷盜貢篚,招呼元惡,以自營衛,專為群逆,主萃淵藪。 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埶可見。臣愚以為 宜隱郊祀之事,以崇國防。」五年,南陽王馮、東海王祗 薨,帝傷其早歿,欲為脩四時之祭,以訪於融。融對曰: 「聖恩敦睦,感時增思,悼二王之靈,發哀愍之詔」,稽度 前典,以正禮制。竊觀故事,前梁懷王、臨江愍王、齊哀 王、臨淮懷王並薨無後,同產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 是也。未聞前朝脩立祭祀。若臨時所施,則不列傳紀。 臣愚以為諸在沖齔,聖慈哀悼,禮同成人,加以號諡 者,宜稱上恩,祭祀禮畢,而後絕之。至於一歲之限,不 合禮意,又「違先帝已然之法,所未敢處。」初,曹操攻屠 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 氏。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 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後操討烏 桓,又嘲之曰:「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氏不貢 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并案也。」時年饑兵興,操表 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既見操雄詐漸著, 數不能堪,故發辭偏宕,多致乖忤。又嘗奏宜準古王 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操疑其所論建漸 廣,益憚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潛忌正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