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旱潦之患。即不幸漕河有梗,亦可改折於南,取糴於 北。」工部尚書楊一魁亟稱其議,帝亦報許。後卒不能 行。召為工部右侍郎,未上,予告去。已,進兵部左侍郎。 以養親不出。親沒,竟不召。光宗立,起南京戶部尚書。 天啟元年改北部。東西方用兵,驟加賦數百萬。應蛟 在道,馳疏言:「漢高帝稱蕭何之功曰:『鎮國家,撫百姓, 給餽餉不絕,吾不如蕭何』。夫給餽餉而先以撫百姓, 故能興漢滅楚,如運諸掌也。今國家多難,經費不支, 勢不得緩催科。然弗愛養民力,而徒竭其脂膏,財殫 望窮,變亂必起,安得不預為計?」因列上愛養十八事, 帝嘉納焉。熊廷弼建三方布置之策,需餉千二百萬, 應蛟力阻之。廷議「紅丸」事,請置崔文昇、李可灼於法, 而斥方從哲為編民。應蛟為人亮直有守,視國如家, 謹出納,杜虛耗,國計賴之。帝保母客氏求墓地踰制, 應蛟持不予,遂見忤。會有言其老不任事者,力乞骸 骨。詔加太子少保,馳傳歸。陛辭,疏陳聖學,引宋儒語, 以宦官、宮妾為戒。久之,卒於家。應蛟學主誠敬,其出 處辭受,一軌於義。里居,謝絕塵事,常衣縕枲。

鍾羽正

按《明外史》本傳:「羽正,字叔濂,益都人。萬曆八年進士。 除滑縣知縣。甫弱冠,多惠政,徵授禮科給事中。疏言 朝講不宜輟,張鯨不宜赦。不報。遷工科左給事中,出 視宣府邊務。哈剌慎老把都諸部挾增市賞二十七 萬有奇,羽正建議裁之,與參政王象乾讋以利害,莫 敢動。兵部左侍郎許守謙先撫宣府,以賄聞,羽正劾」 去之。又劾罷副總兵張充實等,而悉寘諸侵盜軍資 者。於理還為吏科都給事中。劾禮部侍郎韓世能、薊 遼總督蹇達、大理少卿楊四知、洪聲遠不職。四知、聲 遠坐貶謫。時當朝覲,請禁餽遺,言:「臣罪莫大於貪,然 使內臣貪而外臣不應,外臣貪而內臣不援,則尚相 顧畏,莫敢肆。今內以外為府藏,外以內為窟穴,交通 賂遺,比周為奸。欲仕路清,世運泰,不可得也。」帝善其 言,敕所司禁之。且命閣部大臣公事議於朝房,毋私 邸接賓客。吏部推孟一脈、應天府丞蔡時鼎江西提 學副以呂興周、馬猶龍。帝惡一脈、時鼎嘗建言皆用 副者。羽正率同列上言:「陛下不用一脈、時鼎,中外謂 建白之臣,不惟一時見斥,而且復進無階。銷忠直之 氣,結諫諍之舌,非國家福曩。王遴剛正去官,玉、德新 饒伸直言獲譴,舉朝共惜。今推舉再三,迄不見用,蕩 平無我之道,當不如是。」疏入,忤旨,奪俸有差。二十年 正月偕同官李獻可等請皇長子出閣豫教。帝怒,謫 獻可官。羽正以己實主議,請與同謫,竟斥為民。杜門 讀書,士大夫往來其地,率辭不見。林居幾三十年,未 嘗尺書入京師。光宗立,起太僕少卿。未至,進本寺卿。 天啟二年,吏部將用為左副都御史,羽正辭曰:「馮公 從吾僉院已久,我後入先之,是長競也。西臺何地,可 以是風有位乎?」乃受僉都御史,而讓從吾為副。甫入 署,即言方從哲進藥議諡,封后移宮。無謀「鮮斷,似佞 似欺。宜免其官秩,使為法受過。沈㴶結內援,招權賄, 宜遄決其去。」群小多不悅。熊廷弼、王化貞之獄,眾議 紛呶。羽正言:「向者開原、鐵嶺之罪不明,致失遼陽。遼 陽之罪不明,致失廣寧。朝廷疆土堪幾番敗壞。」由是 二人皆坐大辟。會朱童蒙以講學擊鄒元標及從吾, 羽正言:「書院之設,實為京師首善勸,不當議禁。」因自 劾乞休。頃之,代從吾為左副都御史,俄改戶部右侍 郎,督倉場。明年春,拜工部尚書。故事,奄人冬衣隔歲 一給。是夏六月,群奄千餘人請預給,蜂擁入署,碎公 座,毆掾吏,肆罵而去。蓋忌羽正者,嗾奄使發難也。《羽 正》疏聞,因求罷。詔司禮太監杖謫群奄,而諭羽正出 視事。羽正求去益堅。因言:「今帑藏殫虛,九邊壯士日 夜荷戈寢甲,弗獲一飽。慶陵工卒負重乘高,暴炎風 赤日中,求傭錢不得,而獨內官請乞,朝至夕從。此輩 聞之,其誰不含憤?臣奉職不稱義,當罷黜。」復三疏自 引歸。踰年,逆黨霍維華追理三案,言「羽正委身門戶」, 遂削奪。崇禎初,復官。久之卒。贈太子太保。

鄒元標

按《明外史》本傳:元標,字爾瞻,吉水人。九歲通五經。泰 和胡直,嘉靖中進士,官至福建按察使。師歐陽德、羅 洪先,得王守仁之傳。元標弱冠從直游,即有志聖學。 舉萬曆五年進士,觀政刑部。張居正喪父奪情,元標 憤,抗疏切諫,且曰:『陛下以居正有利社稷耶?居正才 雖可為,學術則偏;志雖欲為,自用太甚。其設施乖張 者,如州縣入學,限以十五六人,有司希指,更損其數, 是進賢未廣也。諸道決囚,亦有定額,所司懼罰,數必 取盈,是斷刑太濫也。大臣持祿苟容,小臣畏罪緘默, 有今日陳言而明日獲譴者,是言路未通也。黃河泛 濫為災,民有駕篙為巢,啜水為餐者,而有司不以聞, 是民隱未周也。其他用刻深之吏,沮』」豪傑之材,又不 可枚數矣。伏讀《敕諭》,「朕學尚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 去,前功盡隳。陛下言及,此宗社無疆之福也。雖然,學 固未成矣,弼成聖學者,未可謂在廷無人也。志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