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文言獄,詞連正賓,坐贓千金,遣戍大同。莊烈帝嗣位, 復官致仕。崇禎元年六月,魏黨徐大化、楊維垣已罷 官,猶潛居輦下,交通奄寺。正賓在都,抗疏發其奸,勒」 兩人歸田里,都人快之。而《疏》有「潛通宦寺」語,帝令指 名正賓,以趙倫、于化龍對。帝以其妄,斥回籍。

姜志禮

按《明外史》本傳:「志禮,字立之,丹陽人。萬曆十七年進 士。歷建昌、衢州推官,入為大理評事。」三十三年,以囚 多瘐死,疏言:「犴狴之間,一日斃十五人。積日而計,亦 何紀極?又況海內小民罹災祲而轉死溝壑,及為礦 稅所羅織,貂璫所攫噬,含冤畢命者又復何限?乞亟 為矜宥,勿久淹繫,且盡除礦稅,毋使宵人竊弄魁柄」, 賊虐烝黎。不報。歷刑部員外,出為泉州知府,遷廣東 副使,並有聲。進山東右參政,分守登、萊。福王封國河 南,詔賜田二百萬畝,跨山東、湖廣境。及既之國,遣中 貴徐進督山東賦,勢甚張。志禮抗疏曰:「臣所轄二郡, 民不聊生,且與倭鄰,不宜有藩府莊田以擾茲土也」 明甚。且自高皇帝迄今,累十餘世,封「王子弟多矣。有 賜田二百頃,延連數十郡者乎?繼此而封,尚有瑞、惠、 桂三王也。倘比例以請,將予之乎?不予之乎?不予則 疇非毛裏之親,予之則將無地可給。況國祚靈長,久 且未艾。嗣是天家子姓各援今日故事以請,臣恐方 內土田,不足供諸藩分裂也。」帝大怒,貶三秩為廣西 僉事。久之,遷江西參議。天啟三年由浙江副使入為 尚寶少卿,尋進卿河南。進玉璽,魏忠賢欲志禮疏獻 之,志禮不可。忠賢怒,令私人劾其衰老,遂乞休。詔加 太常少卿致仕。已而削奪。崇禎初,復官。志禮性淳樸, 所居多政績,亦以行誼稱於鄉。

湯開遠

按《明外史》本傳:「開遠,字伯開,主事顯祖子也。早負器 識,以經濟自許。崇禎五年,由舉人為河南府推官。帝 惡廷臣玩愒,持法過嚴,開遠疏諫,其略曰:『陛下臨御 以來,明罰敕法,自小臣至大臣,蒙重譴下禁獄者相 繼,幾於刑亂國用重典矣。見廷臣薦舉不當,疑為黨 徇,然堯時四岳薦鯀,績用弗成,未聞并罪也。惡廷臣』」 執奏不移,疑為藐抗。然漢文帝嘗從廷尉之請,卒以 法止是而已也。以策勵望諸臣,於是戴罪者多,而不 開以立功之路;以詳慎責諸臣,於是引罪者眾,而不 諒其致誤之由。墨吏宜逮,然望稍寬,出入無絀能臣。 至三時多害,五方交警,諸臣怵參罰,惟急催科,民窮 則易為亂。陛下寬一分在臣子,即寬「一分在民生。此 可不再計決者尢?望推諸臣以心,待諸臣以禮,諭中 外法司以平允。至錦衣禁獄,非寇賊奸宄,不宜輕入。」 帝怒,摘其疏中「桁楊慘毒,遍施勞臣」語,責令指實。乃 上奏曰:「時事孔棘,諸臣補救良難。有過可議,亦有勞 可準;有罪可程,亦有情可原。天下惜其勞,反忘其過; 傷其情,并疑其罪。究之,議過不足懲過,而後事轉因 前事以灰心;聲罪不足服罪,而故者更藉誤者以實 口。綜核太過則要領失措,懲創太深則本實多缺。往 往上以為宜詳宜新之事,而下以為宜略宜仍之事; 朝所為縲辱擯棄不少愛之人,又野所為推重愾嘆 不可少之人;上與下異心,朝與野異議,欲天下治平, 不可得也。蘇州僉事左應選任昌黎縣令,率土著,保 孤城,事平之日,擢任監司,乃用小過,卒以贓議。城池 失守者既不少貸,捍禦著績者又不獲原,諸臣安所 適從哉?事急則鉅萬可捐,事平則錙銖必較。向使昌 黎不守,同於遵、永,不知費朝廷幾許金錢,安所得涓 滴而問之?臣所惜者此其一。」給事中馬思「理、御史高 倬,值草場火發,狂奔盡氣,無救燎原。此不過為法受 過耳,更欲以他罪論,則甚矣。今歲盛夏,雪雹地震,京 圻草場不爇自焚。陛下寬刑修省,反嚴鞫而長繫之, 非所以召天和、稱善事也。臣所惜者此其一。宣大巡 按胡良機,陛下知其諳練,兩任巖疆,尋因過誤褫革, 輿論惜之,豈成命終難反汗哉?臣所惜者此其一。監 兌主事吳澧宵旦河干,經營漕事,運弁稽違,量行責 戒。乃褫革之,又欲究治之。夫兵譁則為兵易將,將譁 則為武抑文。勇於譁而怯於鬥,安用此驕兵驕將為 也?急不得其搴旂之功,緩更不得其飛輓之力,臣所 惜者此又其一。」末復為都御史陳于廷、易應昌申辨。 帝怒,切責之。河南流賊大熾,開遠監左良玉軍,躬擐 甲胄,屢致克捷。帝以天下用兵,意頗重武,督撫失事 多逮繫,而大將率姑息,開遠以為偏。八年十月上疏 曰:「比年寇賊縱橫,撫鎮為要。乃陛下於撫臣則用懲 創法,於鎮臣則用優遇法。試觀近日諸撫臣,有不褫 奪、不囚繫者乎?諸帥臣及偏裨,有一禮貌不崇、升廕 不遂者乎?即觀望敗衂、罪狀顯著者,有不寬假優容 者乎?夫懲創撫臣,欲其惕而戒也;優遇武臣,欲其感 而奮也。然而封疆日破壞、寇賊日蔓延」者,分別之法 少也。撫臣中清操如沈棨,幹濟如練國事,捍禦兩河、 身自為將如元默,拮据兵事、沮賊長驅如吳甡,或麗 爰書,或登白簡,其他未可悉數。而武臣桀驁恣睢,無